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奇峰的答疑课——移情反移情及情绪【转帖】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21:38: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觉得来访者很烦,他不停地因为费用问题纠缠。是什么样的反移情?我不想继续咨询下去,该如何?
烦,是反移情,是想拉开距离。
他让你烦,是想把你当成父母拉近距离。是移情。
解决办法:保持中立,解释费用问题,如果几次之后还没有改善,你已经努力了,转介给行为疗法的咨询师,用短期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治疗。
精分在选择病人上很严格,适用于不惜代价要搞明白自己的人。
2、心理咨询中有三种基本情绪
恐惧: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
焦虑:糟糕的事情将要发生。
抑郁: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
嫉羡,小时候,成长升华为感恩。
内疚、自责,攻击转身自身,有能力内疚,说明人格水平很高,到俄期了。
3、懦弱、害怕争论,过度善良、无度地忍让别人是什么期的症状
懦弱,是一种防御,反向形成,潜意识中是强大的,担心强大对自己造成损害,用表面的懦弱来掩盖。
害怕争论,不仅仅害怕打败别人,争论就是杀人,用不争论来保护他人。
过度善良,如果不忍伤害小动物,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能力。
能忍,心理发展到神经症,不能忍的不是进了监狱,就是把自己杀了。
通过以上分析,是俄期水平。
4、与父母保持距离,近了不舒服,会逃避。
未分化的状态,如果分化的好,独立自由的情况下,远近都没有问题。
有意识地保持远的距离,是掩盖觉得近的潜意识。
5、精神分析如何治疗心理问题的
A、潜意识,意识化
B、自体弱的人,不能应付现实关系,租借咨询师的功能,把咨询师当成自体客体,帮他执行部分功能,这个租借不再归还,到一定时间就成为他自己的功能了。病治了。
C、移情,30岁的人残留了3岁的人格化石,精神分析相当于碎石机,引导他活在当下。
D、病态自恋,重新模拟童年,陪伴成长,重建人格。
E、成年后还用原始防御机制,不能很好保护自己,教会他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
6、一致性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与来访者感受一样,同仇敌忾。他说他父亲可恶,你也觉得他父亲可恶。
互补性,过一段时间,了解了真相,你觉得是他可恶不是他父亲可恶,你想教训他,赶走他。
7、抑郁症,本质上是边界不清。他的防御机制不能让他处于保护自己的状态。
他不能在别人攻击自己时,自我保护,也不能在自己攻击自己时,自我保护。
8、对于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全部不接吗
看情况,对方投射性认为咨询师是救世主,他们永远不会好,但如果一开始就不让他们理想化,又完全进入不了治疗。

问:我就想问一下移情和反移情。我最近有个个案,他对费用、时间会斤斤计较,比如我上次收了800元,他却说给了我1000元,所以,我就感到很烦,觉得这个来访者不好对付,我想这里的烦应该是个反移情吧,但是我不确定,不知道是自己的反移情还是我的防御?

曾奇峰:你举的这个例子很好,先说你自己没有解决的冲突,我们把它称为咨询师的移情,这个不是通过这次的理论答疑或案例督导可以解决的,我们需要做自我体验,自己被分析很多次啊等等。

你刚说他在费用上跟你斤斤计较,你的感觉是烦,这个烦就是一种重要的反移情。烦,它实际上是一种要跟他保持距离的反应,因为如果我喜欢一个人的话,我就不自觉地跟他很近,如果我烦一个人的话,我就不自觉地跟他很远。所以你这个反移情实际上是想离他远一点,他的移情就是,他已经向你做出了过度的靠近你的行为或是情感的形象,这导致了你的反移情想离他远一点。

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他这种向你的靠近实际上是把他早年的与父母的关系转移到他跟你的关系中间,你呢,又不是他父母,因为你认同的是他咨询师的角色,所以,他跟你的关系像父母关系这种的近,跟你想离他远一点,这个是配对的。他这样的移情导致了你刚在那样的反移情,至于明明只给了你800元,他说给了你1000元,多出来的200元,这个可能不是钱,而是他在心理上跟你很近的距离,这个是有象征意义的。

对于这种情况,你可以对他做个解释,你可以说,可能他向你投射了父母的一些幻想,比如一个好的爸爸妈妈不会在跟自己的孩子谈了话之后还要收钱啊,爸爸妈妈也不会说现在8点50了,我们结束谈话,好的爸爸妈妈与孩子谈话不会有时间限制,所以你可以给他做这样的解释,看看他能不能有领悟。

问:有人说,恐惧和愤怒是深层次的情绪,我又看到,内疚是最难修复的情绪之一,我还看到克莱因说的嫉羡和感恩也是深层情绪,我不知道怎么辨别这些情绪的关系,是否存在深层的情绪,如果有的话,哪些情绪是属于深层的?
曾奇峰:是啊,这些词汇真的是会搞得有点乱啊,我们可以来简单清理一下。从情绪来说,最基本的情绪是三个,一个是恐惧,恐惧的定义是有一种难受的感觉,再加上一个认知——糟糕的事情正在发生。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从深和欠来说的话,恐惧不是一个很深的情感体验。另外,还有焦虑,一种难受的感觉加上糟糕的事情即将发生的认知,我们知道这是指将来的,所以焦虑也有一个定语,叫做预期的焦虑,另外,是抑郁,定义是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人类的情绪基本上就是这三种。你刚才说的嫉羡,嫉羡应该是非常早期的情感体验,婴儿在跟妈妈的关系中间,妈妈有乳房能够分泌乳汁,而婴儿不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会嫉羡妈妈和妈妈的乳房,但是经过成长,嫉羡可以变成感恩,所以嫉羡是可以升华或转化的过程。

另外,我也不太同意说内疚感,自我攻击、自责这样的情绪是很难处理的,因为从防御机制来说,内疚是攻击转向自身的表现,克莱因说一个人他最初产生内疚感是因为他攻击了妈妈,比如说,他非常小的时候,咬了妈妈的乳头,然后他开始内疚和自责,当然这里面也伴随着恐惧,因为他攻击了妈妈后,妈妈可能就会把他抛弃了,所以,当一个人有能力内疚的时候,就表示他的人格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在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间都没有产生内疚感的话,这样的人多半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啊等等。

但是,如果是过度的攻击转向自身,这个也可能会导致抑郁,不仅仅是克莱因所说的抑郁的位态,而且有可能在临床上会被诊断成抑郁症,攻击转向自身是少数可以置人于死地的防御机制。

从治疗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碰到一个十分容易自责、内疚或已经被诊断为抑郁症的人,我们实际上要做的就是要给他一个可以给他玩一玩的客体,在我们跟他一起玩的过程中间,向内的力比多就能向外,那么他内疚、自责和抑郁的状态呢可能就会好转。当然,从解释的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可能还需要对他的自恋做很多很多的解释。

如果我们再把话说得简单一点,一个人的内疚感,是建立在他的自恋或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之上。也就是说,他对自己的能力幻想得越大,他自责的程度可能就越多。比如,如果我认为我具有拯救世界的能力,但是这个世界又不怎么样,那我成天就在家里内疚,所有这个内疚跟我自己夸大了的拯救世界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主题

2

好友

20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5 14:48:26 |只看该作者
移情、反移情、以及恐惧、愤怒、内疚等情绪,很好的概念澄清
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 20:12 , Processed in 0.0234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