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通向灵魂深处的藏宝图(全文)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1:1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过去十四年里,我们两个人一直潜心发展一项体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技术——我们称这项技术为“通向灵魂深处的藏宝图”。十四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发展和完善这项技术,努力使她的操作和理论越来越精炼、细致,同时也更为有效。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成瘾问题、抑郁症、自我苛责、未完事件(强迫症),事实上,她可以应用于改善人们的生命中那些固着的、似乎无法改变的东西。在体验和概念的互动中,我们发展出了我们的理论和概念。如果详细阐述这项技术,还需要更多的篇幅,在下一节中,我们会对这项工作的起源和发展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在这里,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这项技术目前的理论内容和应用情况。在下一篇文章——21页的《内在关系聚焦》中,我们会介绍具体的方法,并提供相关案例。这项技术具体操作上是运用内在关系聚焦,“通向灵魂深处的藏宝图”是我们为期六天的工作坊的名字。



起源和发展



在我们教授聚焦多年之后,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导致了这项技术的出现。当时,Ann在应用聚焦改善行动障碍方面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功。Babara通过运用聚焦使她的生活产生了巨变——她的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得到改善(她曾在1994年的McGavin里曾经写过这件事)。我们两个人合作发展了内在关系聚焦,这使我们开始关注内在批评者这个概念。然而,尽管已经拥有超过三十年的聚焦经验,我们仍在我们各自的困难中挣扎,我们的生活还是会卡在一些问题上——如行动障碍,酒精成瘾,贪食,强迫性的渴望。
    1994年9月15日,Ann发现她产生了酒精依赖,她必须停止饮酒。机缘巧合,我们那时正准备在英国和爱尔兰做一个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系列工作坊。在工作坊开始之前,我们一有空闲就会一起练习聚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些东西。
    我们意识到,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按我们以往学到的方式来进行聚焦,比如说,仅仅聚焦于我们已经感受到的身体里的一些东西。我们发现,Ann在喝酒时,她的表现好象是被一个自己无法意识到的部分所操控,而且这个部分非常强大。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新的办法,让我们的聚焦更加有效,来应对更加复杂的过程。
    Ann在此之前针对她的写作障碍所进行的工作,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的自我中相互冲突的部分之间的动力,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促成它们的转化至关重要。
    Babara对内在批评者的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也非常有价值。她发觉,当一个人的自我的某些方面没有在身体上被感受到时,是无法达到自我在场的。那些想要退缩的感受,强烈的羞耻感、无用感,让我们意识到某些东西的存在,即使这些东西还无法直接感受到。如果收到邀请,这些暗在的部分就有转化为明在的可能。

在我们进行密集聚焦的那几周,我们的经历异常精彩:当我们聚焦于那些我们自己没有直接感受到,但是表现为“不想要”的行为、思想和情绪,我们不但非常有效地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我们自身也获得了巨大的、翻天覆地的转变。

我们的能力得到了异乎寻常的增强,可以轻松地处理那些原本觉得无法攻克的困难,同时我们的能力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我们感觉好象自己得到了完全的解脱。我们发现了这个秘密——我们生命中那些最难克服的事情,其实是我们所拥有的“通向灵魂深处的藏宝图”。

工作坊的伙伴们对于这个发现非常兴奋,因此当我们一旦能够清晰阐述这个理论,就迫不及待地跟他人分享这个发现。之后几年,我们开始运作一个为期六天的工作坊——“通向灵魂深处的藏宝图”。从1995年至今,我们在全世界每年大致开办三次这样的工作坊。



简德林的聚焦概念



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在深入研究简德林的著作,尤其是《A Process Model》(1997)。在过去几年,他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们的理论架构,我们所用的很多概念都直接来自于他这本著作。下面是一些关键概念,它们是在简德林在《A Process Model》里所阐述的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情境,指相互作用的背景,其中孕育着接下来的步骤。

身体,远不只是指我们的躯体,而是包括所有的身体感受——此时此地,那时那刻,将来的感受,它来自身体和环境的互动,是我们对自己身体内部的感受。

环境,是身体所在的地方和身体中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地方,不止是此刻的躯体外观,它包括目前没有显现的情境的所有特征。

体会,“体会是对一个复杂情境所产生的整体的、暗在的身体感受”(简德林,1996,P58)。

进展-推进,是在互动背景下产生的整体转化,它使我们的生活翻开新的一页,并且产生新的意义。下一步究竟通向哪里,我们没法预见,但是它能够让暗在的东西被我们看到。这种改变将产生新的东西,更多可能性,新的互动内容和形式,使互动更为灵活,更富有创造性。

暗在明在化,指暗在的东西浮出水面,从而实现推进。

“暗在明在化不是一些成形的组织,也不是经常发生的或已经被推进过很多次的,它是某些即将实现推进的东西。”

暗在,是指已经被体验到,但是还没有被意识到的,一种未成形的意识体验。不是无意识,也没有被“掩埋”,也不是我们已发现或未发现的成形的东西。

阻滞,当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被局限住时,阻滞就发生了。这时,暗在明在化就无法发生。尽管会有很多其他感受出现,但都无法让整体情境得到推进。当阻滞发生时,身体会感觉到不舒服。还会有各种情绪体验发生:难过、受挫、愤怒、悲伤……

“当我们的机体停留在这个阻滞状态,它就会停在那个点上,停在那种情境之中。阻滞状态没有变化,事情就不会发生任何推进。在阻滞的情况下,新的事件不会形成。”

迷失,当阻滞出现时,我们就处于“迷失”状态。“迷失”指无法产生推进。 在“迷失”的地方隐藏着暗在,如果对“迷失”的部分产生体会,我们就能够了解到暗在——那些想要发生的事情,想要明在的东西。 “迷失”不是一个特有的孤立的步骤。所以,在这里,“迷失”不是指单纯的“迷失”,而是指那些会带来进展的“迷失”。这个过程,给我们的感受是期待或者渴望。



自我在场



接下来,我们将阐述一些我们自己发展出来的概念。在研究是什么使得聚焦者在经历了长期的难以克服的停滞之后,最终产生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这些概念。其中一个首要的概念,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是自我在场。

自我,指我们的互动能力,我们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我们的互动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它取决于不同因素。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充满自信,头脑清晰,满怀希望,自由舒展,充满力量,宁静平和,那么,他的互动能力是强的,富有开放性的,充分的,畅通无碍的,自由的……相反,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马上就要被压垮了,没有力气,自己是卑微的,脆弱无助、伤痕累累的。那么他的互动能力就是弱的,被约束的,狭窄的,有限的……

在场是一种状态。当我们的互动能力毫无障碍时,我们就处于在场状态——此时,我们灵活自如,觉知全局,即使存在一些限制,我们也能敏锐感受到,我们与我们此时此地的体验在一起,自由地与环境互动。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自我在场。

自我在场不是一个我们要拼命去找寻的东西。当我们处于“自我在场”的状态时,我们会带着客观、冷静、友好、坚定、好奇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对待这个世界。当我们能够感受自己的内心,感受到我们境遇的错综复杂时,我们就为我们需要修复的东西创造出一个安全的内在环境,这时,我们就处于自我在场的状态。



建立自我在场



学会建立自我在场,对我们处理内心的纠结和阻碍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掌握不同方法,来学会建立自我在场。以下是我们教会人们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一些方法。



基础工作——让身体处于此时此地

感受你此时的身体,感受此时你的各种感觉的出现,感受它们的活动、变化、活跃,即使这种感觉是细微的、不能完全感受到的。不管我们感受到什么,我们都欢迎它,认可它的存在。

感觉自己的身体受到支撑,感觉自己落在椅子上的重量,感觉自己的脚踩在地上……

感觉自己稳稳地坐在那里,感觉自己臀部受到的支撑,感觉你的骨盆,你的整个腿部。

睁开眼睛,看着某样东西。



保持陪伴的状态

使用自我在场的语言:“我感受到……”,“我意识到……”,“我注意到……”

分辨自我不完全在场的状态,对自己说:“我感觉到有些东西,它好像……”

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一些感觉或情绪的波动,把手轻轻地放在那个部位。



描绘自我在场的模式或意象

想象你作为一个聚焦伙伴,关怀你的朋友,你的治疗师,时刻接纳他人,开放胸怀,心存悲悯。

感受一个你所敬仰的人的优点,这个人可以是你的治疗师,你的聚焦伙伴,也可以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者一个精神领袖,比如佛陀、观音菩萨、耶稣。

把你的自我在场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碗,或者是一个可以同时坐着很多小孩的膝盖。

想象一个安全的、美好的地方,用你的身体去感受这个地方。



直接感受

停一停,关注自己的感受。将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内在感受上,对自己的感受保持着抱持的状态。抱持着自己的感受,尽量完整、开放地感受着全部的感受。

我们阐述的建立自我在场的方法,都可以调整一下,用在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工作中。比如:

“你可以花一点时间来感受你的脚,你的坐姿,椅子对你的支撑。”

“你感觉到……”,“你觉察到……”,“你注意到……”。

“在你的感觉中,有一些东西,好像是……”

“当你的身体出现一些感觉时,你可以将手轻轻地放在上面。”

在Cornell(2005a)中对这个内容有更详细的阐述。



“部分自我”的工作模式



生命中每一个长期积累下来的困难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蕴含着暗在,我们不断尝试着努力想要满足那个暗在的部分,以形成推进。但任何尝试都无法弥补那个“缺失”,从而也无法实现推进。此时,我们根本无法达到自我在场的状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面临这种一直卡在那里的情况时,我们会不断尝试一个又一个解决方法。然而每一次尝试都仅仅只能处理一部分挑战,最多能有限地获得一点解脱。由于一些解决方法能够消除一些痛苦和不适,这些解决方法便成为情绪和行动出现之后的习惯性的、重复性的做法。但是这些方法不会使整件事情实现推进。

渐渐的,这种习惯性的、重复性的反应模式会成为一个人所固守的个人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对稳定的情绪反应模式,思维模式,信念和习惯行为。他们通常会被自己或他人贴上一个标签:“我无法处理自己的愤怒。”“你是一个没用的人。”“边缘型人格。”

这种重复反应的状态就是部分自我。我们称其为“部分”,指的是他们那种不完善的性质,那种处于自动或半自动运行的状态。“自我”指的是努力向前推进的性质。

任何一种长期性的阻碍情况都涉及了不同的部分自我之间的复杂的,冲突的关系。人们会体验到不同的部分自我的出现和退却。他们可能是有一定的出现次序的,不同的部分自我依次出现,很多时候就在瞬间发生。有时当一种部分自我获得“成功”时,它会变得活跃,人们会被它的观点占据,从而抗拒或者意图控制其它的部分自我的进程。

部分自我是一个情境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此时此地的情境中形成,或是之前内部作用形成的一个结果。



当我们被部分自我占据时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们在进行聚焦时,无法做到自我在场,就无法获得体会。我们会陷入重复反应模式——包括情绪、想法、信念以及行为。当然,在这样的模式下,我们也是有可能进行聚焦的,但前提是我们要进入自我在场的状态。否则,我们会被部分自我所控制。

当聚焦过程陷入停滞时,部分自我就会出现。在行动模式的概念里,部分自我是一个视角或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他们尝试超越这个停滞,实现推进。简德林说,当体会形成,我们就会超越那个停滞。但是当一个人被部分自我占据时,体会是无法形成的。

我们可以对部分自我产生体会,但首先我们要做到自我在场。因此识别出部分自我,实现自我在场是进行聚焦的前提。我们需要首先处理这个事情。

部分自我需要一个修复过程,他们需要被认可、尊重、同情,需要被倾听,他们需要让人知道他们在努力地帮助聚焦者。尽管聚焦的陪伴者或治疗师对这个修复过程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是聚焦者本人做到这一点。因此,陪伴者或治疗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和支持聚焦者达到自我在场。

有时,这个部分自我的修复过程需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对整件事情的体会才能发生,从而解决这个停滞。这是一个实现痊愈的至关重要的步骤。



三种部分自我



我们区分出三种内在运行过程,控制性(部分)自我、防御性(部分)自我和妥协性(部分)自我。

控制性自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处于焦虑和紧张的状态。所有的事情都可能是错的!它要把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它用天堂和地狱的区别来引诱和恐吓一个人,让他去完成它认为正确的事情。它高度警觉别人在想什么,说了什么。为了实现控制,它会使用各种手段:引诱,操纵,辩论,提供援助,批评,推理,规划。

防御性部分的反应高度灵敏,它自动地、冲动地行动,基本不考虑它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当一个人处于防御型自我的状态时,他会觉得自己被一种不受控制的强迫性力量所推动。

妥协性自我带来的感受是受伤的,痛苦的,低微的,无助的,悲伤的,被激怒的,确信自己是无能的,即使没有被否定或是遭遇失败。当被妥协性自我控制时,一个人会觉得自己非常弱小,容易受伤,脆弱,没有价值,无能,令人讨厌,受人轻视,处于崩解的边缘,很容易淹没在一些情绪或记忆中。通常,处于妥协性自我的人,会体验到一些难言的痛苦、恐惧或躯体不适。

妥协性自我会绝望地寻找重新前进的状态,它采用的一个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由于如此渴望找到最初情境中的缺失而采取行动。

这些阐述跟Richard Schwarz(1995)的文章中,管理者、消防员和流亡者的概念相似。但这些概念并不一一对应,而且有着很重要的区别——主要在于管理者(原文是agency,跟上面三个概念对不上,不大明白是怎么回事)的重要性和流亡者的运行步骤。此外,我们不认为这些部分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而且,对于部分自我的工作步骤与内在家庭系统的步骤也是不同的。



控制性自我



当一个人处于控制性自我的状态时,他会苛责自己和他人,冷酷无情,运用逻辑,控制一切,充满愤怒,与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动对抗,有负罪感,无能为力,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和他人而感到沮丧。

控制性部分自我承担了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他对这个世界的事情进行合理化,为我们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和策略。如果我们花些时间去了解它,我们会发现,它其实更像一个想要努力让自己更加成熟的孩子。我们还会发现,一直以来,它为了尽力让我们的生活保持在“正常”轨道上而筋疲力尽。

它希望控制所有事情——自己的生命,自己生命中的他人,自己的内在感受。它觉得如果有什么事情不在控制之下,那么一切都可能会导致崩溃。

控制性自我对潜在的危险高度警觉。它们害怕不可预料的情况出现,因此对于未来有着强烈的恐惧。他们认为,只要当他们了解了所有事情,就能预测和控制未来。它们制定计划,按部就班地做事,规划未来。

在三种部分自我中,控制性自我是最有逻辑性的。他们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他们制定并守卫边界。他们定义什么是正确和错误,决定事实,判断优劣。他对行为、想法和情绪不断地评估,对于自己和他人非常挑剔。



如何觉察到控制性自我的存在?



控制性自我通常在没有被直接觉察到的情况下工作,当他们出现时,一般有以下几种迹象:

感觉到羞耻,尴尬,有罪恶感。

听到自己对自己说:“我真是愚蠢!”。“你是不是有毛病?”

给自己贴标签:“我就是一个懒人。”“我是一个可怜虫。”

给自己下诊断:“我太努力了!”“我还不够努力!”

迅速发现解决办法:“我应该早点起床。”“只要我能改掉这一点,我的生活就会好起来。”

“应该、必须、永不、总是……”是控制性自我常用的词。

对不同的人来说,控制性自我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能听到他们的指令,有些人出于控制性自我状态时,会感觉非常糟糕,有的人会在想象中看到由于他们的“坏”行为和想法所导致的恶劣后果。

控制性自我有一个特征,使得他们非常具有隐蔽性——他们无法直接采取行动。为了对行动产生影响,他必须说服一个能够有行动力的部分自我。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经常感觉到控制性自我在耳边说:“你应该……”,“为什么你不……”他会采取很多方式去说服你:批评——“你这个懒虫”,威胁——“如果你不这样做……”,哄骗——“如果你这么做,将会是多好的事情啊!”,贿赂——“只有当你这么做了你才能够……”,鼓励——“这是你应得的”。

正因为控制性自我无法直接采取行动,他也无法阻止已经进行的行动,除非对一个部分自我施压。比如会有身体反应——喘不过气、喉咙发紧、头痛、胃痛、视线模糊,等等;他还会发出灾难性想法,致命威胁等等;他会制造出令人欢欣的场面,来诱惑你更加努力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能够穿进小尺码的漂亮裙子,找到称心如意的伙伴,获得声誉和财富,等等。

除了表现得严厉苛责之外,他还会温柔地摆布你:“难道你不觉得你可以再努力一点吗?”他会为你眼前的问题提供一个快速解决的方案:“只要你做得更多一点……”,“你需要做的只是……”他也会给人直接的指令:“只要动手去做!”所有的这些策略,归根到底,就是他要用尽全力去影响那些不想采取行动的部分自我。

控制性自我不但关心我们做什么,还关心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他对于一个人有诸多理想,认为你如果不按照那些理想去生活,就该感到羞耻。他会告诉你,你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的你生活会一团糟。他们十分苛责,富有攻击性——讽刺挖苦,永远正确,缺乏耐心,总之就是要贬低你。他们会贬低你的存在:“你永远不会做到足够好!”他们看起来也会是想帮助你,给你改善的建议:“只要你的想法再积极些。”他们会给一个人下结论:“你是个失败的人。”



与其它自我的互动



控制性自我发现防御性自我很麻烦,甚至会令他害怕。他们害怕防御性自我会导致失控。他们对防御性自我进行强烈的施压,以如愿以偿达成自己的目标(这种情况在减肥和健身的过程中最常见了)。

控制性自我也害怕被妥协性自我带来的情绪所淹没。他们极度恐惧,害怕妥协性自我“逃脱控制”,从而占据主导地位时会带来的混乱。他们努力不让妥协性自我出现,尽力驱逐他们。他会强烈地攻击妥协性自我,对他表示厌恶和排斥。他极度害怕妥协性自我占据主导时将会发生的事情。



如何运用自我在场来对待控制性自我?



控制性自我需要你对他长年的辛苦工作表示赞赏,这样他们就会对你开放,告诉你他的担心和期望。他需要你对他的担心表示认可和尊重,而不是纠结于他们做的是对还是错。当你共情到他们控制背后的恐惧,你就能帮助控制性自我放松下来。

他们对于新的信息保持开放,会用一个十分理智的方式回应。然而,想要说服他放弃他的想法往往都会事与愿违。当了解到他们努力想要让一个人去体验的(他们希望一个人能够得到的),我们就能了解到他们所“固守”的暗在的部分。



从控制性自我回到自我



当控制型自我确信你已经处于自我在场的状态,他们就会发生转变。他们不再需要拼命控制其它部分自我或其他人。此时,控制性自我就好像融化掉了,而他的那些能力——计划、逻辑、认知、控制全盘的能力都整合到了自我之中,任其随意应用。



防御性自我



想要了解防御性自我,首先需要知道,防御性自我的任务是保护你的生活,保护你的个体完整性。另外要知道他具有行动能力。当然,他们不是唯一具有行动力的部分自我。当生活中面临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他们就会采取行动。



如何辨别出防御性自我?



当一个人处于防御性自我时,你会处于下面列举出的状态:觉得自己被淹没,情绪化,有反叛情绪,觉得自己“很假”,有青春期情绪,孤立,沮丧,尴尬,羞耻,自我怀疑,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无法停止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无精打采,反抗的,被动地讨好别人,被动地对抗别人,逃避的,精疲力尽的……可以接着列出一个很长的清单。他也是高度胜任的,精力十足,动力十足,总是想要做些什么,总是处于一个“棒极了”的状态。一个人会在不同的时间里处于这些状态,甚至是同时经验到所有这些状态。



如何觉察到防御性自我的存在?



与控制性自我一样,防御性也会在人们没有直接觉察到的时候工作,通常有以下几种迹象:

当一个人做事冲动,不受控制。

当一个人做事不经大脑,不加思考。

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情绪淹没,不知所措。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处于防御状态,觉得羞耻。

当一个人觉得沮丧。

在三种部分自我中,防御性自我是我们的身体最容易感受得到的一种,也通常是人们在聚焦或治疗过程中最先感受到的部分。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出现愤怒、悲伤、迷惑、渴望的情绪——此时我们就会发现防御性自我的出现。你也可能会感受到一些躯体不适:胸口有重物压着的感觉,心脏部位的疼痛,腹部的疼痛。

防御性自我是我们自我中比较年轻的一个部分,是青春期的我们,当然一般来说,妥协性自我要比防御性自我更年轻。



防御性自我的工作



防御性自我处于一个两难的,无法解决的境况中,他给自己一口气设定好多目标,而且要同时完成,其中有些目标根本就是相互矛盾的。

他们想要同时既维持着自我的安全,又能够保留个性。

他们想要同时保留和安抚妥协性自我的情绪和要求。

他们会跟焦虑的控制性自我斗争,后者要么在争取控制权,要么在攻击他们,或者是这两个行动同时进行。

他们要处理其他防御性自我,因为后者觉得他们对于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所以试图取代他们。

最后,不是最基本的,他们面临双重任务:要处理最初的问题,也要处理最初的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后续问题。

毫无疑问,对于任何一个部分自我来说,这些任务都是无法完成的。



防御性自我如何工作?



防御性自我会在他们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受到任何威胁时,自动地立即地做出有力的反应。对于防御性自我来说,妥协性自我在对抗自我,当妥协性自我变得活跃时,他就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当防御性自我试图阻止妥协性自我的痛苦的感受出现并淹没自我,防御性自我的行动是如此的迅速,以至于自我通常在他采取行动之后才意识到他的存在。如果一个人对这个行动有觉察的话,他会感受到一种压倒性的、强有力的推动。我们叫他“绑架”。

防御性自我有四个基本策略:“扮好人”、“扮坏人”、逃跑和崩溃。

“扮好人”

一个人要懂得与人协作,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能力。然而,当一个人想要与人协作,是为了能够实现与人互动的可能,结果可能导致一种行为——“扮好人”。

有的人认为,他必须要特别努力地工作,特别成功。为了被他人接纳,为了让自己“足够好”,他努力地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有的人会一直为自己设定各种目标,以获得成功——学业上,工作上,完美的外表,声誉和财富。当一个人被坚信这些的防御性自我所占据,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去达成这些目标。

不受控制地取悦他人,无情地努力工作达成既定目标——“扮好人”的这两种方式,通常是被社会所赞许和认可的,对于评价一个女人来说这点尤其突出。

“扮坏人”

当一个人想要维持独立和自我的感受,觉得这一点比被人接纳更重要时,就会觉得自己的能量被束缚,从而奋起反抗,成为一个“坏人”。当一个人觉得他永远无法成功地被人接纳和包容,他就会选择变“坏”。当一个人觉得他无法尊敬或信任那些处于权威地位的人,那他可能就会选择变“坏”。

处于斗争状态的部分自我会这样说:“我才不那么蠢!”,“我才不在乎!我就是要去做,不管结果是什么!”当感觉到被限制,感觉到虚伪、无意义和遭受独断时,这个部分就会做出反应。很多人都会处于反抗性自我的状态,这种感受比其他防御性自我的状态好多了。通常此时会感觉自己能量十足,整个人都处于斗争反抗的状态。一个反抗者就像一个顽固的青少年,拥有了正当的自由去进行反抗。当行动受到阻碍,那个不行动的部分就是反叛者。可是,这个行动的部分也通常是反叛者。沮丧时,不相应号召而行动的部分也通常是反叛者。当自己的渴望无法得到满足时,那个坚持渴望的部分也通常是反叛者。这类行为会受到非常多的反传统文化的支持——从James Dean(50年代的银幕偶像,是当时叛逆青少年的象征)到匪帮说唱。

失控

失控的防御性自我用退缩来处理不舒服和压力。经常出现的状况是记忆空白,困惑,麻木,健忘,埋头大睡——通常来讲就是那种“让我立刻逃离!”的状态,通常我们会使用成瘾物或成瘾行为来逃避对当[请文明用语]验的觉察。

崩溃

第四种反应就是最后一种招——崩溃。当一个人感觉难以承受,被击败,他就被崩溃性自我占据,无法行动,无法思考。陷入尴尬、羞耻和罪恶感。还会感觉糟糕、沮丧、心灰意冷,自我怀疑,毫无希望,可怜无助,没用,脆弱……此时,崩溃性自我会认同控制性自我,说:“你是对的。我就是那么差劲,而且我感觉糟糕透了。”他会觉得这个想法就是事实。社会评价通常对这种状态是嗤之以鼻的,这无疑更加剧了一个人的崩溃感。



防御性自我如何与其他自我互动



防御性自我处于控制性自我和妥协性自我之间,这是一个有点复杂的位置。一方面他要应对控制性自我的控制,另一方面要应对妥协性自我的情绪和行动。还需要处理防御性自我自身的情绪、恐惧和渴望。



防御性自我和控制性自我



防御性自我将控制性自我看成敌人。所以他们的反应就是“打”或“逃”。

反过来看,当他们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又会期望控制性自我来给与指导。一些控制性自我会像一个大人一样对待防御性自我,很乐意合作。当二者分享一个理想时,他们会形成联盟,携手去实现这个理想。在对待问题和解决方式时,他们达成一致。

我们越倾向于认可他们的合作,他们的合作就越顺畅。但是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即使是合作得再顺畅,也经常会出现焦虑和催促。

不管防御性自我做什么,都无法减轻控制性自我的恐惧。防御性自我会发现自己瞬间就从“良好”的状态转向“反抗”,当他发现被过度要求使他会逃跑或者干脆崩溃。



防御性自我和妥协性自我



当防御性自我发现自我受到威胁时,会立即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在他看来,保护自我就是保护妥协性自我,他的任务就是照顾好他。

当他试图阻止妥协性自我的痛苦感受汹涌而来,他的反应是如此的迅速以至于在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绑架”了。如果人们能够觉察到,这个行动的召唤,感觉好像是一个强迫性的冲动。

防御性自我掌握了很多办法来对待处于危险之中的妥协性自我——安抚、麻痹、包容,分散注意力。以下是一些极端的例子:

成瘾——药物、酒精、性、电子游戏、健身、购物、工作……

强迫性行为——偷东西、购物、自我伤害、进食(过量进食、厌食、暴食)、跟踪……

不负责任的行为——比如不及时付账、危险驾驶

习惯性拖延

不当的恋情

暴力行为

撒谎和讨价还价

抑郁

退缩

自杀想法和行为

很多时候,防御性自我和妥协性自我联合在一起,给一个人的生活带来灾难。他们的行动中经常有叛逆、固执和愤怒的元素,即使这些行动被掩藏起来。当一个人被他们所占据时,这个人就会感觉到失去控制,疯狂,躁狂,脑子不清楚。

当一个人处于被防御性自我时,他的行动是无法控制的,不会考虑自己和他人的安危。他们通常会酗酒,滥用药物,关系混乱,不当进食,乱花钱,自虐……。这个状况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电影《浮生若梦》里的主角,即使已经被诊断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不能再参加party了,他还是在病房里喝酒吸毒。在这个故事里,这个人死在了手术台上。



如何对待防御性自我?



“好”的防御性自我和控制性自我的联合非常容易破裂。就算是那些持续了好几年的、非常稳定、富有效率的关系,当面临压力时,也会变得非常不平衡:努力工作的员工变成工作狂,定期健身的人变得迷恋健身,十分关心自己的分数的好学生开始执着于一定要拿高分。“好”的防御性自我为了满足控制性自我的要求,不断努力而变得筋疲力尽。当真是和独立的需要开始占据支配地位,“坏”和“逃跑”防御性自我开始占据自我:“好”学生开始通宵饮酒,发生不安全的性关系,甚至使用毒品;“好员工”开始沉迷于电子游戏;体重已经达到满意状态的人,开始无法控制自己的进食。

由于控制性自我一直批评防御性自我坏、脆弱、懒惰,“坏”的和“逃跑”的防御性自我会崩溃。

已经崩溃的防御性自我无力攻击批评他的控制性自我,控制性自我持续不断的批评:懒惰、可怜、一无是处,加剧了他的崩溃,并且将他推向可能导致自杀的抑郁的边缘。



当处于防御性自我时,如何实现自我在场?



防御性自我比控制性自我更需要精心呵护。他们对于自己是否被尊重地对待非常敏感,当被批评、被推动时,即使只是拐弯抹角的表达,他也会会快地做出反应,愤怒或退缩。他们的害怕、担心、恐惧需要被理解,期望得到共情。



当防御性自我融入自我



当防御性自我确信自己被自我在场的状态陪伴时,他们就会发生转变。他们不需要再对其他自我、其他人或面对的情境做出反应。当他们从一个防御者的位置上得到解脱时,他们的能量、能力、信心,行动力就会融入自我中,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妥协性自我



停滞出现之前,互动过程是流畅的,当停滞出现,事情开始无法向前推进。在这种情形下,不只是暗在明在化的过程无法向前进行,在停滞的基础上,还会产生新的阻碍,使得任何推进都无法实现。我们的努力白费了。

当停滞出现,身体也会立即出现反应:不舒服,情绪痛苦甚至生理疼痛。这种身体感受和情绪十分的强烈,可怕,令人难以承受,这也是阻碍发生的一部分。可能发生转化的暗在在这一刻停滞。这停滞停留在我们的身体上,我们的存在价值上,我们的心理上,像一个永远无法真正愈合的伤口。

在“通向灵魂深处的藏宝图”中,我们称这个状态为妥协性自我。



如何识别出妥协性自我?



当一个人处于妥协性自我状态时,他同时感受着渴望和恐惧,爱和恨。他们会觉得心被刺中,或是他们的所有血液都被抽干,迷失在离家十分遥远的地方,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没有皮肤”“没有骨头”,令人厌恶,心中充满恐惧,不合时宜,完全孤立。他们会觉得自己脆弱得像一只鸡蛋,像一个新生儿,毫无防御能力,无助无望,毫无力量。他们可能会感觉到胃部搅动,心脏疼痛,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或是在脸颊上流淌。他们可能爆发怒火,可能因为暴怒而冰冷,他们可能会感觉到内心刺痛,他们的情绪控制了他们和他们的行动。



如何觉察到妥协性自我



当一个人处于妥协性自我时,有以下几个标志:

一个人“无缘无故”地流泪;

一个人觉得自己没有继续活下去的价值;

一个人觉得自己只有一点点大,希望地上能裂开一条缝,好让自己掉进去;

一个人因为十分微小的事情大发雷霆;

一个人觉得所有人都离他十分遥远;

一个人能觉得自己被情绪淹没,可怜无助。

当一个人处于妥协性自我时,他可能已经处于某种情绪之中了。他们对几种情绪比较敏感:羞耻、渴望、失望……他们可能对于那些让他觉得痛苦的或者说无法形容的感受比较敏感。当他对这一点有了更多了解的时候,妥协性自我会处于一个非常幼小的阶段,通常是前语言期。

在聚焦或咨询的过程中,一个人会对一些东西比较警觉:怪兽、深洞、巨石,藏在山洞里、门后面、毯子下面的东西。很多情况下,感觉到这些就是妥协性自我出现的时候。这些东西可能是一个无生命的东西,也可能是一个丑陋的、让人恶心的或者让人害怕的东西。在另外的自我眼里(通常是控制性自我),这就是妥协性自我出现的标志。



妥协性自我的任务



当妥协性自我形成时,有至少两件事情需要处理:

让妥协的目的有一个表达的机会。(真实地生活,做自己,自由地互动)

让事情完整地向前推进。

那些没有得到解决的事情所造成的内在压力数量庞大。一个人的内在能量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被用在了试图把这些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向前推进。

妥协性自我一直在试图把那些事情所遗忘的部分向前推进。这股动力十分强劲,所以妥协性自我总是会逃到情绪、想法和行动上。他试图将这件事向前推进,但总是回到原地。找不到办法去弥补这个分歧,这个阻碍,那个“丢失”的部分。而且这样的尝试又失败,不断在原有的痛苦上又加上一层层新的痛苦。

在无法抑制的逃离痛苦的渴望、愿望和行动中,隐藏着一个指引,指引着我们重走老路或是前行。这就是妥协性自我的使命。



妥协性自我是如何工作的?



当一个人处于可怜的妥协性自我时,他尽一切努力来治愈这个残缺的部分,包括寻求、保持在一种从其他自我看来,或是远离自我在场的十分危险的关系或者状态中。即使在当下这个人是“成功”的,接受了最初残缺的部分,缺失或失败的感觉仍会困扰着自己。

一些人会经常接近这种状态。一些治疗鼓励识别出这种状态,更强烈地感受这种状态,直接表达出来。我们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这会使人重新受到创伤。我们的做法是,陪伴妥协性自我,会实现治愈。



妥协性自我如何与其他自我互动?



妥协性自我与控制性自我

在妥协性自我的眼里,控制性自我是上帝,是父母,是魔鬼,是敌人、救世主。。。他们对待妥协性自我的手段有惩罚、评价、推动、贬低、有条件的安抚、鼓励。

妥协性自我经常想藏起来不被控制性自我看到。

当受到控制性自我的苛责时,妥协性自我会崩溃。

当遇到控制性自我时,他们会僵在那里,无法思考,无法感受,无法行动。

妥协性自我和防御性自我

当与其它部分或外界发生联系时,妥协性自我是最敏感的。通常妥协性自我是被放逐的。这个放逐的过程就是一个这个人所抗拒的、鄙视的、恐惧的部分出现的过程。他通常几乎不相信他会受到欢迎,需要时间去确信你是处于自我在场的状态,能够带着温柔的同情和耐心去陪伴他。

妥协性自我非常没有安全感,会非常容易从意识中溜走。他们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自我在场,只是安静地陪伴着他们,共情他们的感受,直接感觉他们的身体感受,注意到那些他们出现的标志。一点点批评或是向他们不想要的方向推动的苗头,都会使他们停滞不动,或是消失不见。处于自我在场的状态,完整地感受一个人的状态非常有利于制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使妥协性自我发生转变。



妥协性自我如何融入自我



当一个人能够陪伴自己的各种部分自我时,他会感觉到自我的完整性。当处于强大的自我在场状态时,妥协性自我就能够继续完成他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被替代。包括表达自己的情感,认可自己出现的任何信念。

当然,当能够整体地去感受和标识一件事之后,部分自我被意识到也是疗愈过程中十分关键的步骤。

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这里存在非常矛盾的地方。可是,当一个人能够陪伴,直接感受到我们称作“妥协性”自我的部分时——那个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致命伤痛,是非常美好的。对于“妥协性自我”来说,更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甚至会让它觉得喜出望外。发生这样的转化首先是在一个被信任的基础上,不过很多时候这两件事情会同时发生。当这种情形出现时,通常是很让人惊奇的,这更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觉得这是可能实现的,可以预期的。



“四种力量”



我们将这个聚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分为四个过程。这四个过程都有助于促进自我在场和体会的发生(或者说是聚焦的进行)。为了阐述方便,我们叫他们“四种力量”

“自我在场”的力量会帮助加强一个人的自我确定感,使一个人能够自由的互动,返身于自己的内在感受并且对它保持关注。

“同时”的力量会帮助人们同时感受到不止一个部分自我,这样就不会只被一个部分自我占据。这样也会让我们同时感受到一件事情的各个方面,从而非常有效地帮助我们形成对整件事情的体会。

“拒绝和需要”的力量为部分自我了解暗在提供援助,此外,这种力量还能够提供深深的同情和关注,这是在最初的阻滞发生时所需要的。这样,聚焦者就能够实现与当初“迷失”的地方相连接的可能,也能够加强自我在场的状态。



“整体抱持”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自我在场,感受整个情形和所有的部分自我(我们已经知道的和我们还不知道的),这会帮助形成对目的物的体会、命名和叩问(也就是聚焦的过程)。



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通向灵魂深处的藏宝图》(或者说是内在关系聚焦)这项工作的一些关键定义。篇幅有限,我们没有办法展开更多的阐述——比如案例,比如这项技术在一些专门领域的应用,还有对于吸收和分化的过程的进一步讨论。我们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这方面的资料:McGavin,Cornell(2002)和Cornell(2005b)。

另外,在这本书的第21页《内在关系聚焦》中,也有更多的内容。

感谢简德林,感谢他所发展出来的强大的聚焦概念,和他对于我们这项理论发展工作的支持和鼓励。他为聚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后继者们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索,使聚焦得以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我们在此对简德林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刘茵,吴宇平 译)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主题

2

好友

20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5-6-27 10:47:19 |只看该作者
心理工作者都是寻宝奇兵,循着宝藏图引领来访者向灵魂深处进发。
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4 19:15 , Processed in 0.0286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