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与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叠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7 11:59: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佛教与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叠
1970年代,一些实验研究表明佛教禅定能够产生一个洞察力使人进入广泛的心理状态。最近人们又重新恢复了对禅定应用研究的兴趣,将其作为一种手段以提供内观心灵状态的洞察力,这是由于诸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技术日益成熟并显示出其有效性,因此为研究提供了方便。
某些现代科学理论,如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展示出与佛教思想的强烈平行。关于佛教与科学关系的某些最有兴趣的工作正在进行,主要是在瑜伽行派理论与存储意识及现代进化生物学领域,特别是DNA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这是因为瑜伽行派业的种子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本性/后天培养的问题。
“威廉·詹姆士在构建感知感念时,经常描绘佛教的宇宙学,如他的术语‘意识流’,是巴利语vinnana-sota的字面英语意思,在用世界的各种语言描述佛法时,也用了各种各样的名字来描绘‘意识流’,但在英语中却被普遍了知为‘心识流’。”
“威廉·詹姆士在《宗教经验之多样性》一书中提升了禅定对现代心理学的功能价值。”
“他(威廉·詹姆士)声称:‘这是每个人从现在开始将要学习25年的心理学。’”
佛教与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是重叠的,上个世纪,相互影响的三个方向逐步形成:
描述性的现象逻辑学:西方与佛教学者发现在佛教教义中有一个详细的内省的现象逻辑学的心理学(特别是在阿毗达摩中)。
心理治疗的意义:人文主义心理治疗医师已经发现在佛教非二元论的方法中和证悟的实践中(如在禅宗的见性中)有转化、疗愈和发现存在意义的潜能。
(译者注:kensho,见性,是日语的术语。)
临床应用:当代心理健康从业者越来越发现古代佛教修行(比如四念处的发展)从实证上证明了治疗的价值。
1、佛教的现象逻辑学心理学
佛教的建立领先心理学两千年以上,因此,用心理学术语对佛教所做的任何评价都必然是一个现代的发明。当英国的印度学家开始从巴利和梵语文献翻译上座部佛教的阿毗达磨经典时,出现了第一个这样的评价。经过长期努力已经实现了阿毗达磨心理学与西方实证科学的并列。
莱斯·戴维斯的早期学术思想(1900):
卡罗琳·A.F. 莱斯·戴维斯是第一个用心理学术语描写概念化权威的佛教。
在1900年,印度学家卡罗琳·A. F. 莱斯·戴维斯通过巴利圣典协会翻译出版了上部座阿毗达磨第一部著作《法聚论》,译著的题目为《心理学的伦理学佛教手册》 (莱斯戴维斯,2003),在这具有开创性工作的引言中,莱斯·戴维斯写到:
“……佛教哲学无论最初还是最终都是道德的,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在伦理体系中隶属于伦理学的心理前导之重要程度上有一个全然不同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徒的道德心理比亚里士多德更先进——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现在可以将其称为科学的,排斥心灵的假设和更高的表现……
正如所发现的那样,它们是重新解决道德人意识的内容,即进入一个复杂连续的主观现象……可分辨的一组法——一组状态或精神心理——每种情况下意识的“出现”(arise),服从一定规律的成因、物质的和道德的——也就是,最终作为前期意识状态的结果……假设其他有洞察力的人像伯克利那样一起做,而不是一个神学家所让做的或戒律所让做的,但早期思想中隐含的一元论思想被一个故意的(从容的)不可知论所覆盖……
因此,佛教从一个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就用其卓越的内观和睿智建立了分析和分类的过程……”。(莱斯·戴维斯,1900年, xvi-xvii页。)
2、心理疗法与觉悟
英国大律师韩福瑞(Christmas Humphreys)曾提到二十世纪中叶心理分析学家和佛教学者之间的协作是“运转在当今西方心智科学的两股最强大力量”的汇合。从那时起,各种知名教师、临床医生和作家如D.T.铃木,卡尔·荣格,艾瑞克·弗洛姆,阿兰·沃茨,塔拉·波拉克,杰克·康菲尔德,约瑟夫·戈尔茨坦和莎伦·萨尔茨伯格都试图以一种有意义的、启发灵感的和治疗的方式在心理学和佛教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并进行整合。
最近,对以西方心理学视角看待佛教缩减了佛陀有关解脱的启示这种做法,有些传统佛教的修行者也表示出关注。
(注:韩福瑞,伦敦佛教学会主席)
2.1铃木和荣格(1948)
许多心理学家们已经认同佛教与心理学之间合作的一个关键点是精神分析师卡尔·荣格为禅宗学者铃木大拙的《禅学入门》写的序,此序1948年首次与书一起出版。在他的序中,荣格强调了禅修者完整人性绝妙转变的心灵顿悟经历。而当承认西方人试图透过西方唯智论的视角对心灵之顿悟的理解不完全时,荣格为此争论说:
(译注:satori:日语,心灵之顿悟)
“在我们的文化中,对[实现这样觉悟]的愿望是部分有一些理解、部分应该有一些理解,而这样文化中的唯一行动是心理疗法。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心理治疗师写序的一种机会……基本上来说,心理疗法采用的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一个辩证关系……目标是转变……”。(铃木和荣格,1948,25页)。
2.2铃木和弗洛姆(1957)
参考荣格和铃木的合作以及其他人的努力结果,人文哲学家和心理分析师艾瑞克·弗洛姆注解说:
“……在心理分析师中间对佛教禅宗存在一个明确的和增长的兴趣”。(弗洛姆等,1960年, 77 - 78页)。
铃木、弗洛姆和其他精神分析学家联合于1957年在墨西哥的库埃纳瓦卡召开了“佛教禅宗和精神分析”研讨会。在研讨会的论文中,弗洛姆说:“心理分析是西方人精神危机的一个典型表现,也是寻求一个解决方案的尝试”(弗洛姆等,1960,80页)。
弗洛姆认为,在20世纪之交时,由于类似医疗的现状制约着自身的社会功能,所以大多数心理治疗的患者都会寻求治疗途径。然而,到20世纪中叶,大多数采用心理分析的病人缺乏明显症状,可以很好地交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在死寂”的痛苦:
“共同的痛苦是与自己疏远、与自己的同事疏远,以及与自然疏远;有生命不可掌控就像沙子从手中流逝一样的感觉,以及人还没有活到时候就将死的意识;一个人虽然生活在中等阶层然而却不快乐。”(弗洛姆等,85 - 86页)
广泛地重述铃木的思想,弗洛姆继续写到:
禅是观察存在本质的一种艺术;它是一种从束缚到自由的方式;它释放我们本性的力量……并且它促使我们表达我们的快乐和爱的能力。”(115页)
“……可以更确切地说禅宗的知识以及与它相关的知识,对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技术会产生一个最多产的和最明晰的影响。在禅宗中禅的方式与精神分析的方法不同,禅可以锐化焦点,可以投射一束新光于见地的本性,可以提高感知能力于要见的是什么,要创造的是什么,要克服的情感污染物和假的理智化是什么,而这些都是基于主客体分离的经历的必然结果”。(140页)
2.3主流教师和大众
1961年,哲学家和东方学家阿伦沃茨写到:
“如果我们能像佛教、道教、吠陀和瑜伽那样深入仔细地观察生活的方式,我们就不会发现西方所理解的哲学或宗教。我们发现的仅是某些更接近相似的心理疗法……东方的生活方式和西方心理疗法之间关系的主要相似性是有关两者都会带来意识的变化,我们感觉的方式、我们的存在、我们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的变化。
对大部分来说,心理咨询师一直感兴趣的是改变特殊的受困扰的个体。然而,佛教和道教的做法是关注改变正常的意识,社会化地调节人们”。沃茨,1975,3-4页,《心理学道德标准的佛教手册》(R 戴维斯,2003)
2.4关于“浪漫主义佛教”的说明
浪漫主义/人本主义的心理学
早期佛教
精神问题
分裂自我
执着
最终经历
合一的感觉
唤醒的知识
治疗
持续的个人整合
证悟

现代西方精神理想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自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哲学家康德(Kant),通过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荣格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泰尼萨洛(Thanissaro)比丘(无具体圆寂日期)可以辨别“浪漫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两大学派理论与早期佛教之间的广泛共性:
都相信采用一个具有体验性的、务实的和治疗途径的人类(相对于神)干预。然而,泰尼萨洛比丘断言浪漫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佛教也有核心差异,可以用附表来归纳这些差别。泰尼萨洛隐含地评价了那些作为“佛教的浪漫主义者”向佛陀的启示施加浪漫/人本主义影响的人。
关于识别现代化生活中广泛的异化和社会分裂,泰尼萨洛比丘写道:
“当佛教浪漫主义说这些要求的时候,就会打开佛法的法门“佛陀的教言”,这可以帮助很多人找到他们要找的慰藉。但在这一过程中,它增加了心理治疗的工作……”
“然而,在人们希望获得一个基于内在关联的最终幸福的过程中,佛教的浪漫主义也有助于关闭他们怀疑的法门。传统的佛法要求消沉和牺牲,本质上来看,所有的内在关联都不稳定的,任何建立在这种不稳定性上的幸福快乐都是痛苦的邀请函。真正的幸福是超越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直到无条件的。
“佛教浪漫主义” 的法门封锁了佛法的激进,旨在说明即使已经有了控制整体的感觉,但痛苦的程度仍在持续 。”
3、佛教技术的临床应用
一千多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佛教的修行已经用于非佛教的目的。最近,西方的临床心理学家、理论家和研究工作者已将佛教修炼纳入到广泛的、正式的心理疗法中。
佛教的正念修行已经明确地被纳入到各种心理治疗中。此外,处理认知重建的心理疗法分享古老佛教对治个人痛苦的核心原则。
3.1正念练习
弗洛姆(2002年,49-52页)区分已经应用于心理疗法的两种冥想技术:
1.自我暗示用来让人放松;
2.禅定(冥想)是“为了获得更高程度的无执着、无贪、无幻;简言之,是为了达到一个更高水平的存在”。(50页)
弗洛姆对后来与佛教正念有关的疗法做出了技术贡献。
采用佛教 “正念”技巧的两个日益流行的疗法是乔·卡巴特-金的正念减压疗法(MBSR)和马莎·M.林内翰的辩证行为疗法(DBT)。其它著名的采用正念的治疗方法包括史蒂文·C.海耶斯的承诺和接受疗法(ACT),以及以MBSR为基础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西格尔等,2002)。
临床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佛教的正念修炼可以帮助减少焦虑、抑郁和一定的人格障碍。
3..1.1 正念减压疗法(MBSR)
卡巴特-金开发了一个8周的MBSR(正念减压疗法)治疗计划,有4000多名患者参与了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中心长达十多年的这个计划(卡巴特-金,1990,第1页),描述MBSR治疗训练,卡巴特-金写道:
“这项‘工作’包括以上所有规则、‘当下到当下’的意识或正念的训练实践、每一刻经历的完整“拥有”,无论这个经历是好的、坏的、还是丑陋的。这是全灾难人生的本质。”(11页)
卡巴特·金,曾一度为禅宗修行者[,继续写到:
“尽管此时正念禅定是佛教内最常见的教法和修炼方法,但其实质是更具有普遍性的……然而,正念出自佛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可以解除痛苦和消除幻相,所以才得到最大范围的关注。”(12 - 13页)
用临床诊断的术语来描述,已经证明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是有效的;然而,疗法应该能用于有任何经历重大压力的人。
3.1.2 辨证行为疗法(DBT)
在关于DBT的文献中,禅宗修行者[16]林内翰(1993,19页)陈述到:
“正如辩证行为疗法的名字所表达得那样,其首要的特点是强调‘辩证’——即在一个连续的综合过程中对立的和谐……这种强调接受作为平衡变化的思想是来自东方(禅宗)修练的观点和西方心理学实践的整合。”
同样地,林内翰(1993b,63页)写到:
“正念技巧是DBT的中心问题……他们是所传授的首要技巧……每个星期要练习……这些技巧是禅定修炼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这些修炼来自于东方的心灵训练,是我从禅宗的修炼中提取出的最有分量的内容……”。
对比的临床研究显示了对那些具有边缘人格障碍的人,DBT(辨证行为疗法)的有效性。
3.1.3 接受和承诺疗法(ACT)
ACT并不确切地来自佛教,但其概念却与佛教和神秘传统的概念是平行的。ACT的发明者定义其为方法,是‘采用接受和正念过程,以及承诺和行为的积极过程来产生心理的灵活性’。
ACT中正念定义为由四个方面组成的心理柔性模型,这是ACT的应用理论:接受(开放和参与现在的经历);认知离解(参与连续的思维过程,而不是通过预测、判断和解释的结构自动地对事件做出反应);接触当下(以一种灵活、流动、和自愿的方式关注当下的内部和外部世界);以及一种超凡脱俗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语境”意识(一种相互关联的意识感受,可以与“我/这里/现在”的意识以及与此意识相互关联的“你/那里/那时”的意识保持联系)。
ACT中心正念的这四个方面在源自于关系框架理论方面有争论,有关语言和认知的研究结果隐含地指出ACT是位于一个很基本的层次。例如,有关“自我语境”的争论出现在口头指示关系上,如我/你,或者这里/那里, 功能测试(RFT)实验室展示的结果帮助建立了透视取的技巧和与他人的相互联系。
大多数ACT的自助书籍和许多测试的ACT草案教授正式的冥想练习技能,但是根据正念的这个定义,如词语重复这样的离解技巧(取以一个复杂的念头,将它精炼到一个字,不断大声重复说30秒)也视为正念的方法。
3.1.4 正念认知疗法(MBCT)
正念认知疗法(MBCT)是认知疗法与佛教的正念技术相融合的心理治疗方法。MBCT包括接受念头和无评判感觉,而不是试图把他们排除在意识之外,旨在纠正认知扭曲。MBCT的创建者是辛德·西格尔、马克·威廉姆斯和约翰·蒂斯代尔,他们在以乔·卡巴特-金称为正念减压疗法(MBSR)为基础的项目中开发出MBCT疗法。
这个疗法主要适用于以抑郁为主的心理障碍。MBCT的目的不是直接让自己放松或感到幸福,而是,“从要卷入对思想、感情和事件自动反应的趋势中解脱出来”。
MBCT训练通常由八个每周两小时的课程以及要在户外的时段完成每周作业组成。训练的目的是增强察觉意识以便客户能够对事情做出应答而不是反应。
3.2认知重建
阿尔伯特·埃利斯博士被认为是“认知行为疗法之父”(CBT),他写到:
“很多纳入理性情绪心理疗法理论的原则并不新,实际上,其中有些最初是几千年前就已经有的,特别是希腊和罗马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如爱比克泰德和马库斯·奥里利乌斯)(所具有的思想)以及一些古代的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家(所具有的思想)(见铃木,1956,沃茨,1959,1960)”。(艾利斯,1991,第35页)。
仅举一个例子,佛教认为愤怒和敌意是精神发展的基本障碍(例如,见五盖障,十种束缚和(随眠)烦恼)。佛教中愤怒的常用对治法是利用爱的思想积极地冥想 (比如,见慈心(的修法))。这与CBT技术中称为“情感训练”的方法类似,艾利斯(1997,86 - 87页)以下列方式描述这种方法:
“想想在一种极其愉快的经历中,你曾与那个现在让你感到非常生气的人在一起,当你已经想象出这样美好的经历并对那个人实际上已经产生出你自己异常优秀、极其热情的感觉,(就可以)作为这次记忆、持续过程的结果。回忆愉快经历和良好的感受,并尝试将这些感受强加在你的敌意感觉之上。”
4、四圣谛和医学模型
从广义上来讲,传统佛教与现代规范化的西方心理学之间的差异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佛教(四圣谛)
西方心理学
问题
苦(dukkha)
极大的痛苦,残疾,疼痛,失去自由,自杀企图
病因
贪(tanha)
无明(avijja)
条件作用, 遗传学, 生物学,儿童发展,社会化
目标
证悟(菩提)(bodhi))
涅槃
正常或更高的机能,缺乏初始症候
治疗
八圣道
咨询,疗法,禅修,系统倡导


来源:wiki网
智悲翻译中心
译者、校对:圆唐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5 17:51 , Processed in 0.0353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