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6-14
- 最后登录
- 2022-6-9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8525
- 精华
- 17
- 帖子
- 5572
  
|
文章来源网络
此篇森森做了大量删节 待整理中
特点
1.去专家化
2.去病态化
3.解构,问题外化
4.重社会文化脉络
5.重视意义诠释
6.重视语言叙说
精神:
人本精神:从「骨子里」对人的相信,尊重(强调真平等)
相信人是有能力,有资源的重视社会关系
如何学好「叙事
1.「态度」比「技术」重要
2.先自我「解构」,打破「框架」,不自我设限
3.培养人文素养,对生命的「相信」,「谦卑,警醒」的态度.
4.保持弹性,「没有唯一真理」.
好处:
你的治疗学派就是你的「人生观」,「生活态度」
如何使故事变厚,变丰富,是叙事治疗的特色.
使故事变厚:目的在找个案生命内在的好资源.
从薄到厚:像打开一个『行李箱』,把里面的东西,一一的翻出来.
人的生命就像一个行李箱,里面还有很多宝贝,还没被打开,发现的.
如何让故事丰富:
寻找「闪亮时刻」,「独特经验」等替代故事.
透过『想像』,产生图案,画面.
建立「未来愿景」.
主要故事(dominantstory)与替代故事(alterativestory)
故事会塑造我们的生活,我们怎麼说故事,也代表我们怎麼生活.
主流的故事通常是悲惨的,负面的,看不到希望的.
当我们为个案找到更多的替代故事,他的生命就变厚,变丰富了.
结构主义:我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後结构主义:不是我表面看到什麼,就是什麼.(benotsosure)
强调社会关系:帮个案找资源,甚至让个案看到自己对别人的贡献与价值.
叙事治疗源自社会建构的基本概念:(Freedman&combs,1996)
现实是由社会所构成的.
现实是透过语言而彰显的.【当我们说话时,就建构了一个真实.】
现实是透过叙说得以组织并维系的.
没有唯一的真理.真相是漂浮的,不确定的.
社会建构论是一种「哲学」的立场,认为人的经验与意义不仅是由个人创造出来
,而是受到人所处的文化社会的形塑.个人的身份认同,决定於文化脉络,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资源」.
现实是透过语言而彰显的.【语言的魔力】
当我们说话时,就建构了一个真实.
语言让情境产生动态,活泼生动的效果.
透过语言描述,把原来隐晦的部份,带出一个真实的感受.
语言『活化』我们的经验,使经验,感受重现.
例如:你看,月色好美.你闻,桂花好香.嗯,好好吃哦.
意义:叙事治疗重视的是meaningmaking
人是需要意义的动物.
『意义』是透过叙说,分享的过程产生的.
「意义」会随著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产生改变.
人找到了意义,就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力量.
beyongthesurvive:听个案的故事,不只是看个案如何生存(生命脚本),而去看生存之外,还有哪些东西,去看个案曾经为自己生命的奋斗过程中,曾有的智慧,能力与资源.
『蜘蛛网』的比喻:
能撑住蜘蛛的,不是只有一条线,是很多线的结合,谘商就是去找撑住
生命的『背後的线』.【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出口】
运用『经验』:(借力使力)
谘商师光口头的赞美,影响不大,但让个案叙说一段正向经验时,个案的『自我价值』就由「内」而生.
解构(deconstruction)
探索特定文化与问题的关系.「你说你不太敢表达自己的需要,这你的家庭有关系吗与你身为女人的角色有关系吗」
找出特定文化信念的历史.「『女人不要太多意见』这是从那里来的有谁告诉过你有谁支持这个看法家里也有人是这样相信的吗」
找出该信念的影响.「当这样的信念来到你身上时,它如何影响你的生活,人际,自尊,欲望,理想」
找寻独特,例外经验.「有没有曾经你可以不要被它掌控,而曾经勇敢表达过你自己看法的时候呢」
创造愿景.「如果有一天,它可以离开你,不再掌控你,想想看:你的生活会变的有什麼不同」(自由)「如果你的生活变的自由,那是什麼感觉」「那是你要的吗」
时空转移.「如果你的生活可以一直这样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过日子,想想看等你到老的时候,回头看你这一生,你会怎麼形容你的人生」
社会文化价值,如何影响你我例如:
功课好,才是好学生.
有钱,才会被人看得起.
女人要苗条,才会漂亮.
我不能离婚,不然父母会很丢脸.
姊弟恋,同性恋都是不正常的.
买乐透彩券是全民运动.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点」
去病态化,正常化(normalize):
并没有所谓的「失常」(disorder)的生命形式,只是有些形式的「常」(order),是我们所不知道,不理解,不期待,或不喜欢的——康吉莱姆引述柏格森.
「如果我得了精神分裂症,请把我寄到普那(印度,奥修社区)」,『允许坐在自家的土墙阴凉处纳凉』——佛莱胥曼(PaulFlecischman,M.D.)
问题外化(externalizingtheproblem):
相信问题是存在於人之外,人不等於问题.
把问题「拟人化」,「物化」.
例如:「『忧郁』是什麼时候来到你身上的」
外化,为人与问题之间开启新的「空间」,让人以新的眼光看待问题.
如何外化
谘商师要先深深的相信:人不等於问题.
给问题一个「名字」:「命名」.
生动地描述问的「历史与影响」,人又如何与之「奋战」的过程.
运用「道具」(抱枕,娃娃等),具象化,产生「互动效果」.
运用「对话」,「行动」(抛抱枕),「证书」(与之宣战)
命名(name):
运用幽默与想像力.
以贴近案主日常生活的「口语化用语」,来替代「专业诊断术语」.
功能:去标签化,相信每个人的问题都「独一无二」的.
例如:把「忧郁症」换成「没有能量high不起来」,「失眠症」换成「晚上睡不著」
使谘商过程变得「有趣」,增加案主的「想像力」.
外化的功能:
当我们跟问题保持距离的时候,更能看清楚它的全面,方便做『评估』
产生『位移效果』,让人从『受害者』的位置,跳出来,以「新的角色」,「新的眼光」去看问题,进而产生力量与问题对抗.
使人对问题更有『控制感』.
叙事对问题的问话过程(White):
重新命名:新定位问题,改为个案较贴切的经验.如:「边缘性人格」——>「自我怨恨」.
描绘(mapping)问题对个案的影响.
评估:这些影响层面,你可以接受吗这是你要的吗
证实:为什麼不能接受为什麼这不是你要的(找出经验)
相对影响的问话(relativeinfluencequestioning):
描绘(mapping)问题对个案的影响:包括问题如何影响案主的生活,人际,工作,家庭自尊,理想,欲望,未来等.
同时也去了解案主对问题的影响.「有没有在什麼时候你对问题也造成影响,使它不要这麼猖狂」——>找出「独特结果」,「闪亮时刻」等替代故事.
MichaelWhite的有名案例:Nick与「臭臭」(poo)的故事.
◎行动(action)蓝图\自我认同(identity)蓝图的问话
行动蓝图的故事:经验,事件,行动等.
自我认同蓝图:意义,特质,品质等.
透过这两种问话方式,在时空里穿越来回(过去,现在,未来),打开故事的新空间与无限的可能.
问题影响评估方式:
运用量尺(1到10点,给分)
远近,运用道具(如抱枕):它现在离你多远你希望它离你多远如果它能离你这麼远,你的生活会变得有什麼不同
独特结果(uniqueoutcomes)
与主要故事不同,相矛盾的经验,事件.
打开生命的空间,发展出替代故事.
帮助个案脱离受害者,无能,悲惨的固定角色.
独特结果可以来自过去,现在或未来.
闪亮时刻(sparklingmoment)
为个案找到生命的火花去empower个案.包括独特结果,未来愿景的问话.
未来愿景的问话:包含感官形式,例如:当你成为一位作家,做你想做的事,想想看:那时的你脸上是什麼表情你是怎麼走路的你会对自己说什麼当时你是什麼感觉
闪亮时刻的问话,内容情节越细越好,就好像你亲临现场看到一般.包括:手势,表情,语气,姿态,眼神等.
re-membering【重新入会】:找到你生命中的「贵人」
生活不是被动的,生活是主动的创造.
你跟怎样的人生活一起,决定你的快乐与否,能量高低.
你有权邀请『有价值的人』,进入你的生命.
随时要打开你『生命俱乐部』的名单,看看哪些会员该升级,降级,甚至需要吊销执照,取消会员资格的.
多层次的描述,透过他人的角度看自己,创造新的可能性.
例如:「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一位受人喜欢的老师,有谁会为你感到高兴有谁会相信你本来就可以办得到如果我去访问他,他会怎麼形容你」
「叙事治疗」谘商目标:
协助案主往「偏好的自我」(preferedself)行驶,进而「改写」自己的生命故事(re-authoring).
让案主从受害者(victim)的角色变成握有自我生命自主权(agency)的角色.
带给案主「希望」.所以,叙事治疗又称「希望治疗」(Hopingtherapy)
叙事治疗师的角色:
不是在中心(de-center)但有影响力,个案才是中心.
与个案是合作关系,一起重新共构(co-author)新故事.
de-center\有影响力的谘商师很轻松,谘商师会被个案启发,充满活力,个案也会充满活力.
谘商师站在一个「不知道」(not-knowing)的立场去问话,相信案主是他自己生命的「专家」.治疗结束後,案主反过来被邀请成为「顾问」,将其所知分享与其他有类似问题的案主.
叙事治疗师所塑造的谘商情境:尊重,透明,好奇.
其中『透明』包含:
谘商师能开放自己的想法,去询问个案:「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适不适合你」
谘商师能真情流露,以『人』的姿态面对个案.
可以与个案分享自己的谘商笔记,记录,心得,疑惑,无助心情等.
叙事治疗师的经验:
非结构的概念:不会先去预估,每次会谈的步骤或要达到什麼内容.
因为无法预估,所以令人兴奋,如同你去自助旅行,你不知道你会遇见什麼.
带著敏锐的耳朵去听:独特经验,既使是一闪的小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把自己放空.【真空妙用】
谘商中速度放慢,让个案有思考的时间.【你的问题beyong他原来的思考系统,他需时间去适应,当他产生新的思考模式,这就是解构.】
谘商师要有耐心,有不放弃的坚持.
谘商师不是站在个案的前面去引导,是follow个案.
尽量不做「概念化」,以免「标签化」,让各种可能进来.
把自己变成为「五岁的孩子」来问话.
叙事治疗协助案主所运用的「独特方式」包括:
运用故事,隐喻.
运用「信件」,「证书」.
运用「观众」,「回响团队」,「顾问」(成功的个案)
运用「仪式」.
运用『仪式』:具有象徵的意义
证书:宣战证书,成功的证书.
颁奖典礼.
道具与行动(抛开抱枕).
庆祝派对(请亲友一起参加)
叙事治疗师的相信:
【生命十分顽强】
『为什麼你没有喝更多的酒,是什麼阻止了你』(对酗酒者)
谘商师的境界:
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善:真情流露,感动落泪.
美:内在平和,外在优雅,谘商过程是一种『艺术』创作.
最好的治疗法:是能够发挥你生命力的治疗法.
当你在用它时,会觉得很powerful.
叙事治疗的精神与人性观
叙事治疗是一种同理心,一种态度,一种进入别人生命故事的态度,是以一种欣赏,谦卑,好奇的态度来面对生命.
叙事治疗强调不是技巧而是态度,治疗师不是用技术在工作,我们是带著自己的『灵魂』(非思考),进入另一个生命的.因为,只有生命能进入生命,只有灵魂才能与灵魂交流.
叙事治疗对生命的看法是: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所以无法统整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生命的宝贝与美丽.
叙事治疗的谘商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
谘商历程,像是一个寻宝之旅,我们请个案协助我们,带领我进入他生命的宝山,一起去寻宝,我知道的不会比他多,我们是伙伴,是合作关系,一路上会发现什麼,也是未知,因此也是个充满『冒险』的生命之旅.
叙事治疗师不再以改变个案为目的,反而是强调对个案生命的了解与感动.
叙事治疗的基本假设叙事治疗强调社会脉络对人的影响,其重要的基本假设有(吴熙娟,2001):
3.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每个人都有能力依照自己的偏好,重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4.许多问题都是种族,阶级,性取向,性别等文化环境所营造出来的,因此看问题不是看这个「人」出了什麼问题,而是去看这个人背後的文化脉络.
5.只要人能发现自我资源(自我特质与宝贝),就能取得生命主权(agency),进而有能力脱离被害者(victim)的角色.
6.问题不会百分之百的操纵人,人的一生中,总有几次不被问题影响的例外经验.因为这个「相信」,因此治疗师会把焦点放在「独特结果」的问话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