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叙事疗法操作规则

[复制链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0:55: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叙事疗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重视"咨商关系"



        叙事治疗:叙事治疗强调尊重、了解个案的生命故事,咨商师与个案之间是一种合作的治疗关系,咨商师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专家",咨商师的责任是去塑造尊重、透明与好奇的咨商环境,好让咨商师进入个案生命,与个案一起"共构"新的生命故事。



     2、不去强调过去的问题,既使看过去也只强调过去成功的经验



     叙事治疗:如同大部份的后现代治疗师一样,White对于问题的成因、历史较不感兴趣,而较关注问题如何对家庭持续地产生负向影响。White会把焦点放在"独特结果"上,强调过去的成功、例外经验,这点与现实治疗颇一致。White认为,成功经验可以提供人们连贯的感觉和生活的意义,当我们以新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经验时,我们的生命就产生新的可能。



     3.重视对问题的评估



     叙事治疗:叙事治疗将问题外化以后,接着透过精心设计的问话(White称之为"相对影响的问话",),协助当事人去"评估"问题对其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进而刺激其改变的动机及可能性。



    4.不批评、不论断



     叙事治疗:基本上,叙事治疗把问题外化,亦即不认为人等于问题,自然不会对当事人做评断或批评当事人。叙事治疗的咨商师会透过一些"解构式的问话",去揭发问题与与社会主要论述(主流价值)之间的关系,例如:"你从哪里学到以这种方式来维持你们的婚姻关系呢?"或"当你看到'猜疑'一直造成你们婚姻的障碍,这会让你想到什么吗?还有谁的婚姻也被'猜疑'给破坏了呢?"这些问话,目的不在教导或灌输,而是让当事人注意到外在环境对他的影响。



     5.用正面、欣赏的眼光看个案



   叙事治疗:叙事治疗强调用"欣赏"、"好奇"的眼光去"看"个案的生命,咨商师是用你的灵魂,进入到另一个人的生命故事,以一种专注凝神的态度倾听个案生命,甚至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如同欣赏一幅最美丽的画般。叙事治疗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的(十分人文取向),它反对将生命"类别化"、"标签化",它认为生命是多元的、真理也是多元的,没有唯一的真理,因此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宝藏",咨商的历程,其实是一个个案引领咨商师进去其生命"找宝藏"的历程。



     6.反对病理化、反对用药



     叙事治疗:后现代治疗反对将人分类、制式化、标签化,因此叙事治疗的目的在"解构"当事人带来咨商室的病理叙说、或让充满问题的强势故事经由外化的对话,将个体与内化的病理文化故事分开,以还原当事人生命的本然面貌。透过这种"去病态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当事人找回自主力量,重新对自己的生命有"行使权"),进而产生内在力量去对付困扰的问题。



    基本假设



    叙事治疗:强调社会脉络对人的影响,其重要的基本假设有:

    1."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人与问题是分开的。

    2.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问题的专家,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他自己。

    3.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每个人都有能力依照自己的偏好,重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4.许多问题都是种族、阶级、性取向、性别等文化环境所营造出来的,因此看问题不是看这个"人"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去看这个人背后的文化脉络。

    5.只要人能发现自我资源,就能取得生命主权,就有能力脱离被害者的角色。

    6.问题不会百分之百的操纵人,人的一生中,总有几次不被问题影响的例外经验。因为这个"相信",因此治疗师会把焦点放在"独特结果"的问话上。



    咨询师的角色



     叙事治疗:叙事治疗的咨商师把咨商看成是一种"一直走向未知之事"的历程,因此,咨商师是站在一种"不知道"的立场,而不是从"我已经了解"的专家立场问话。这种"不知道"不是我什么都不懂的不知道,指的是,咨商师懂的是与治疗历程有关的知识,而不是别人的生活内容与意义。当咨商师带着"不知道"的立场与当事人互动时,自然能创造出一种平等、尊重与好奇的咨商态度与气氛,这也是叙事治疗与其他传统心理治疗最大的不同。因此,叙事治疗不以"专家"姿态自居,不试图给人忠告或分析他人,叙事取向强调建立一个了解、合作的治疗关系,咨商师的责任是去塑造尊重、透明与好奇的环境,而且叙事的咨商师不再只专注于个案的改变与否,而是在于对个案生命的了解、欣赏与感动。



    问话的技术



     叙事治疗:从外化、解构到重写,有不同于传统咨商的问话方式,但更强调背后的精神与世界观,没有一定的步骤或模式,每个人可依照自己的理解,做不同的实践。一般而言,叙事治疗乃是"透过一种精心设计的发问治疗历程刺激当事人的自愈能力。"这里所谓精心设计的问话方式,尤其以White使用"外化"的方式将问题与人分开最为特殊。



    所谓"外化"是指把问题想象成一个客体,将问题拟人化,好去探索其长相、个性、生活方式、生命过程等等,透过这样的问话,建构出它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甚至可进一步为之"命名"。

     将问题外化、命名后,White以所谓"相对影响的问话",协助当事人去"评估"问题对其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以及当事人又曾对问题具有哪些影响力等,透过这样往返的问话,可以在当事人与问题之间打开一个"空间",产生"位移效果",使个案能从问题中"跳出来",去凝视所谓的问题,以增加其对问题的自主力量与动能,进而刺激其改变的动机及可能性。



    个案的方式



    叙事治疗:叙事治疗个案的方式,主要除了上述运用问题外化、命名方式,让问题与人产生位移效果,使人更自主、更有力量以外,叙事治疗还经常使用的方式如下:

    1.诠释性的问话:依照社会建构论的说法,意义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对话产生的,这些意义并不局限于脑袋,也不存在于一般认为的个体心灵之中,而是存在于不断变化的故事洪流之中。因此,当我们运用诠释性的问话时,就会带出一个"意义"、一段"故事"。从个案述说故事当中,我们进入到个案的生命,发现他如何建构其意义。当咨商师听了个案的述说故事,给予"响应"后,可能让个案产生新的看法与理解,因此在彼此对话中"新的意义"油然而生。我们相信,人找到意义,就找到力量。

    2.运用故事、隐喻、象征等。运用故事,不但可以理解人的生命,同时可以开启个案生命的新经验。而说故事的人,不一定是个案,也可能是咨商师,咨商师听了个案的故事,因为有感,会再回应个案一个故事,故事在个案与咨商师之间往返,在听与说之间产生妙用,于是故事就被重写了。

    3.运用笔记、文件、书信等。White或 Epston经常运用会谈摘要(记录个案的独特经验)来empower个案,不然就是写信给当事人,分享自己对个案的欣赏或观点,藉此将会谈延伸。根据研究报告指出,书信所达到的咨商效果,竟然是咨商的4.5倍。

    4.运用证书。有别于传统的治疗观念,后现代的治疗师更强调成功经验,并且认为成功是值得显扬的,我们应该把辛苦的成果,以言辞、文字、图画、舞蹈、戏剧等加以流传。透过这样的"仪式化"使个案更能自我肯定,产生正向的自我认同。

    5.召集听众、观众。后现代的观点认为问题是藉由语言和社会互动而维持的,因此邀请"问题决定系统"的成员进入咨商室是有必要的。尤其当个案有成功经验时,如果有其重要他人来当观众,一起来参与见证个案改变的努力与喜悦,甚至举行庆祝派对,都是个案的绝佳方式。



    叙事心理治疗与传统心理疗法的比较



    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比,叙事心理治疗更加深入。在积极倾听过程中,咨询师力图将当事人的故事不加改动的反照回去。叙事心理治疗在倾听的同时要发现当事人讲述的故事中所蕴含的后设叙事。比如:一个离了婚的四十岁女性,向咨询师描述生活的种种痛苦时,罗杰斯会运用共情理解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方式,将当事人的描述反照回去。罗杰斯相信当事人改变的充要条件就是共情理解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当然这种反照为当事人提供了反观自我的空间,有助于当事人的转变。这种空间也是叙事心理治疗师关注的重要内容。叙事心理治疗师认为提供自我与问题的距离---与问题分离,是当事人改变的前提。“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这是叙事心理治疗的名言。但是,叙事心理治疗不停留在与问题分离上。叙事心理治疗咨询师会试图发现当事人如何理解其自我与问题的关系---这是当事人叙事背后的内容,即后设叙事,是当事人相信“自然而然”的大叙事。上述例子中这位女士可能认为“离婚女人是被人抛弃的,是没有价值的。”然后叙事心理治疗咨询师要帮助当事人发现问题对他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叙事心理治疗咨询是相信当事人与问题关系的改变,是治疗性进展的契机。



    与传统心理治疗把治疗师看作某种权威相比,叙事心理治疗把来访者的叙事放在首要地位,认为治疗师的解释和干预都是次要的。以往的治疗模式大都是某种权威理论(话语逻辑或故事模板)对于个人故事的定型模铸,大都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侵凌和暴虐,叙事心理治疗认为传统的心理测量需要得到重新评估。真正的对话必须彼此尊重,承认对方立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愿意并且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探索未知的、无限多样的生活可能性,一同致力于生活的创新。任何预定的知识体系都不是最终的答案,任何人也都不可能是绝对权威和生活导师,治疗师也不例外。



     传统的心理治疗认为“问题”是来访者“拥有”的一种病症,甚至认为问题是人的组成部分。比如人格特质咨询就把人看作各种特质的集合体。因此,治疗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去掉”症状。心理问题似乎是一种“看不见的实体”,可以被操作、被转移到个人身体之外。叙事心理治疗认为心理问题不是一种实体的真正存在,而是经验事件的一种样式,是意识形态、宏大话语(grand discourse)或毒性叙事(toxic story)造成的一种征像,是个人对某种僵化的话语执着认同的结果。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5-17 16:33 , Processed in 0.0277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