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2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叙事印象(一)

[复制链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19:18: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5-6-13 10:12 编辑

         学习叙事以来,一直想总结下叙事的读书或心得,或者是做一些读书笔记、罗列一下内容的框架什么的。但因疏懒迟迟未动笔。先开个贴,用来督促下自己,会陆续总结下阅读过的几本叙事书。
         最开始接触叙事,是从华夏心理培训的讲义开始的。薄薄的几十页的书,基本是以一种框架来介绍叙事治疗的流程与技巧,分别讲解了叙事的哲学观与理论假设、外化结构 重写的步骤与技巧。在此,先做一个大概的框架整理,也许以后做课件时候有个大概思路:

叙事心理疗法就是指咨询师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使问题外化,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叙事的哲学观

1、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2、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3、社会建构论
4、福柯的知识与权力
叙事治疗的理论假设:
1.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2.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生命挑战的专家。
3.来访者见治疗师之前,早就自疗一段时间了。
4.个案的许多问题都是种族、阶级、性取向、性别等文化环境所营造来的。
5.“寻求帮助”的概念会造成个案低估自己的能力,会限制他们自我资源的运用。
6.人的一生当中,总有几次不被问题影响的经验,问题是不会百分之百的操纵人的
7.咨询师的责任是塑造尊重、透明和好奇的环境。
8.意义并非事先存在,而是由我们透过交流的交互作用创造新意义。

叙事治疗咨询师相信:每个人的经验是他在某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问话的过程即可产生新的经验。
那么叙事是怎么来帮助来访者的呢?
首先,我们用外化的态度来看来访者,把来访者与问题分开,这样来访者就有机会去看问题,面对问题,有机会去看主流文化对人的影响,当这些影响都被结构以后,我们就可以和来访者一起去寻找他们生命故事中“特殊意义事件”打开宝藏,发现力量,带着这份力量,来访者可以重新面对生活的挑战。
比如:如果他是个容易害怕的人,那我们就可以去问:
害怕是什么?
害怕会如何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
你对害怕的看法是什么?

叙事的技巧——外化

外化就是将人与问题分开,即“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当人感受到自己和问题分开时,人会由无力感进入到自己是可以有力量去面对问题。
外化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于:
1、降低当事人面对问题的挫败感和挫折感,因为个人容易在努力解决问题却仍然失败以后感到无力、无助、懊丧和消沉
2、面对“严重的要命”的问题,外化可以让当事人轻松下来,从而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减低心理压力。
3、让人们能够带着珍惜问题的方式去靠近、贴近问题或自己的宝贵特质,用不一样的思维去珍惜,去看待自己的问题或自己一些宝贵的特质,开启新的可能性,使人能够采取行动
4、提供与问题“对话”的可能。使人不必仅仅通过个人独白来面对问题的困扰。
让人感受自己是面对问题的专家
外化的步逐:
一、首先要有外化的态度
二、找到可以外化的点
  负向方面问题可以分为:感觉 人与人的关系 习俗与文化 问题的隐喻 身体的某一部分
  正向或宝贵的特征也可以外化:正向的品质 正向的情感关系的正向变化 宝贵的经历
三、外化式问话
1、邀请来访者检视问题对他们生活与关系的影响。
2、对情节 问题命名
3、将问题拟人化。
外化的注意事项:
一、不要急于外化或马上外化。
二、非正义事件(家庭暴力、虐待)不能直接外化。、
三、如果不在后结构主义的概念框架下使用外化,外化的价值就会非常有限。
四、外化不仅仅是一个技巧,更多的是咨询师的一种态度,要去贴近来访者的问题和宝贵特征、珍惜来访者问题和宝贵特质的态度。
五、外化句式举例

叙事的技巧—— 解构
解构就是邀请来访者探索问题、感受、想法的来历与历史,已经它们的影响力和结果,邀请来访者看自己是如何被建构的,提供从不同观点和角度来看自己故事的机会,以引出其他可能的叙事。所以这个过程还有一个名称叫“打开包装”
解构的目的:
1.探索问题、感受、想法的来历与历史
2.探索问题、感受、想法对人、环境、人际关系的影响力;
3.探索主流文化对人的问题、感受想法的影响;
4.探索问题本身有哪些策略,即问题在什么时候对人的影响比较大,什么时候影响小,想要和问题保持怎样的关系。
5.最终目的是发现特殊意义事件,让那些不被人知道的支线故事浮现出来。

解构有两个部分解构的聆听、进行解构的问话

解构的聆听:以放空、外化、好奇的态度去听,时刻保持对来访者用词的关注与贴近,并不企图交给个案什么,也不说服个案什么,只是好奇的对于来访者有重要意义的词汇进行简短的回应,去了解这些用词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做到解构的聆听,咨询师要对来访者所用的词和句子非常专注。这些用词和句子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
1、对人们影响大的感受(包括正向和和负向的)
2、人们内心的渴望
3、任何对人们有重要意义的用句和句子
解构的问话
一、探索问题的历史
二、探索影响力的问话
三、探索特定文化的影响问话
四、问题策略及问题的关系

叙事的技巧—重写
重写是叙事里头的重头戏,外化、解构是希望能陪伴人们去外化解构他的主线故事。重写就是寻找来访者主线故事之外的支线故事,通过丰厚这些支线故事,挖掘来访者故事中的亮点,即特殊意义事件。通过不同时空的见证和丰厚的问话,把特殊意义事件串联起来,形成行动蓝图和意义蓝图,使来访者的故事产生新的意义,重新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从而改写来访者生命故事。
重写的过程包括三个重要理论点:特殊意义事件、行动蓝图和意义蓝图;要对特殊意义事件丰厚,构建意义蓝图,需要用到见证、联结、迁移的技巧
所以,重写共有五个具体的技巧
一、挖掘特殊意义事件
二、丰厚特殊意义事件
三、见证的问话
四、联结的问话
五、迁移的问话

    在实务工作中,重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如果觉得特殊意义事件的力量不够大,我们会重写去找一些点进行丰厚见证 迁移 这样循环往返,知道找到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生命中的能量、
    重写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实际运用中,并不一定严格遵守前面提到的那些技巧,也可以根据当时的互动与情景创造出一些故事重写的方法。

      这本讲义也算最初是对叙事疗法的入门了解与启蒙了,说不出更多的心得与感悟。它本身就是讲叙事课程的内容而已,有一个通俗、条理清晰的流程。也许第一印象的缘故,之后每每再去读其他的叙事书籍,不由自主的用其中的内容与这本书来对照,寻找与其相似的理念,或相似名词的含义。也不知是否有其弊端。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5-5-18 11:05:09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看着自己一个待补齐的帖子,我们就会不由自主想去补齐,这就是压力。产生督促作用

每个人的总结,都会很有好处,因为在总结的过程中,就真正的明了了。

为了给你增加压力,所以我要来支持一下。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主题

2

好友

20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15-5-18 16:14:13 |只看该作者
等着看
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5-5-18 20:07: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5-7-5 21:06 编辑

      《叙事治疗入门》是马丁.佩尼的作品。这本书可以说是读叙事类的书最久,最细微的,也是最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读的一本。
        这本从英文原版翻译过来书。有距离的叙事治疗概念与名词,一开始感觉很理论化、晦涩、难以理解阅读。
        就算由老师很详细的理论讲解、案例的逐句解析,与个人的领悟分享……且一同有伙伴相伴阅读,仍是感到理解起来很吃力。因为本书中不仅详尽的描述了叙事疗法的本质以及所引起的争议,且对叙事疗法的赞同,质疑、治疗效果的想法等等。作者反复的斟酌、甚至纠结对麦克怀特部分理念。
        有治疗前辈们说,将学到的治疗技术用在自己的亲友身上是一大禁忌,但叙事治疗是例外。它可以提供另一种贴近自己和关系态度和方式,学习叙事治疗的过程,几乎就是一种自我修炼的历程。
        
       这本书包含了迈克尔.怀特、大卫.爱普斯顿以及其他临床实践者所发展出来的理念,从叙事治疗与其他治疗学派的相似、相异开始,探讨了叙事治疗的理念(包括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以及如何通过外化、结构、支线故事、特殊意义事件、行动蓝图、意义蓝图、和运用治疗文件等方式,协助来访者拓展并深化诶与问题和什么的视野。又用了两个章节说明了叙事治疗在抑郁症、创伤和伴侣治疗中的运用。
      
       叙事疗法与传统心理学
       个人中心取向的咨询师与叙事疗法,两者都鼓励来访者发展个人的知识 技巧以及有意识的觉察和转化。共同目标都是通过认同 谈话
强化而创造尊重和 接纳的氛围进而促发正向的改变
       认知与叙事:认知学派的咨询师相信:非理性想法是阻碍一个人解决实际问题,并造成实际困扰的主要因素。叙事疗法也鼓励来访者通过仔细检视现存想法的限制,重新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想法。这两种疗法的治疗师都认为:治疗师的任务是协助来访者更充分的运用自己重新建构经验的能力。
       精神分析学派与叙事都认为来访者的叙说通常都是通过选择性的理解和描述过去生活经验,以继承自社会文化的语言形态,再加上来访者形塑而成的模型来呈现的,这通常会造成治疗假设、诠释与来访者真实状况的落差。
       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与叙事疗法的共同点在于:关注治疗过程中语言的运用。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和叙事疗法共通之处,特别是在拒绝病理化以及运用技巧使来访者觉察问题上,也就是当问题不存在时,讨论这些重要的事例,并运用这样的经验促使改变发生。

       叙事疗法主张汲取经验不同的叙说方式,丰厚生命故事。主张将焦点放在支线故事上  支线故事意味着不同来访者对于经验的不同理解,人们才能逃离掌控着个人理解和生命的主线故事影响。通过协助更完整的叙说,减少以刻板印象描述经验所带来的僵化和影响

       叙事疗法的实务工作纲要:

       问题故事的描述(受到主流故事的支配) 治疗师通过问话厘清或延伸故事,鼓励来访者进一步描述他的困难。
              (第三章 协助人们的描述问题--一开始详细的讲解了通常人们在描述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时,呈现的是他们自己的“生命地图”。当来访者带着生命故事来到咨询室时,可能已经习于审视自己的经验,选择自己认为的重要片断说给别人听。作为咨询师将鼓励来访者叙说问题对于行为、情绪、身体状况、人际互动、态度等的影响程度,以了解问题在不同人之间、不同关系之间的影响。邀请来访者参与对话,,让他在生命困顿时,感受到有人愿意真心了解他。且经过这些细节的了解,让人们发现问题影响的局限性,就可能减少问题所带来的压迫感。)
   
       问题的命名 通过命名的过程给予问题的定义,与它保持距离感,并对于自己的生命有更多的控制感,并促成问题的外化。
       叙事治疗的一个目标是尽可能协助来访者重新取得对生活的控制感。邀请其命名,带来控制感。
       问题命名是外化的方式之一,它将协助人们提升觉察,运用语言的力量,以对抗将其问题视为自我认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问例子:
      我想知道我没要怎么称呼这个问题?
   对于此时你所经历的,你会为它取什么名字?
   在你的身上有好多事发生,我们要不要一一写下来?都发生了什么事?你会怎么称呼它们?
   如果我把你所造成的影响成为“变相解雇”,这个说法适当吗?
   从你刚刚说的来看,你常常受到情绪虐待。我们就这样称呼它好吗?有没有你觉得更合适的名字?

      
      
       外化语言的运用;叙事治疗师通常用语言来强化人与问题的分开。让人与问题有了距离感。
       外化对话的重点在于协助人们破除“人等于问题”“发生的原因出自于人格特质或是病态的”这些想法。比如:“抑郁”干扰你的生活。你们俩人都被“压力”影响着。“暴力”是可以接受的想法一直支配着你。
       当人们受困于“问题故事”的负面影响时,对任何矛盾的证据和特殊意义事件视而不见时,外化问题的方式特别有用。将心理因素与问题分开事可能的同,将之视为“影响”而非“决定因素”。“某个因素影响着我的行动与感觉” 更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受益。
      问题外化能够:
    1、减少人与人之间无谓的冲突,比如争论谁该为问题负责。
   2、减少因问题的持续存在,以及长期以来尝试解决却徒劳无功所带来的挫败感。
   3、铺陈合作之路,让人们能够在同一战线共同努力克服问题及其对生活以及关系的影响
   4、开启采取行动的可能性。重新取得主控性。
   5、面对严重问题,能采取简单、有效、没有压力的应对方式。
   6、与问题进行对话而非独白。

      隐喻的语言、拟人化的方式进行外化带来正面的效果。
      
      检视社会中与权利相关的议题:

       人们常常将社会造成压力和不公平解读为个人的失败与错误。而协助来访者从内化的自责和罪恶感中解脱的一种可能方式就是检视社会中与权力相关的问题;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知识来定义自己的问题,并将问题与自我认同分开。      “外化其内化的论述”也就是去外化已经内化了的思想、观念以及对自我的认同。
       比如一个人曾经很多的失败经验让自己觉得没有能力,没有能力这部分是这个人的内心论述,而将这个想法进行外化,与自身分离出来,就是外化其内化论述。

       相对影响力的问题两个特质:1、问题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2、个人对于问题生命也同样具有影响
       当来访者完整的说出问题故事后,咨询师提问他曾经可以控制问题的经验或曾经能处理相似的问题,咨询师促使他重视他这样的成功处理问题的经验,聚焦这样的“例外”上,提问主要在关注感受,想法、行动、过去以及未来,以及个人或其他人的看法上。也就是其特殊意义事件。
      
        特殊意义事件的解构       聚焦在特殊意义事件的细节和过程描绘,称为“解构”
       治疗师的问句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含人们过去、现在、未来对特殊意义的感受、行动、和想法。
       引导来访者采取看待问题的立场,治疗师此时应深入与来访者探索不同行动可能带来的结果。
       治疗面临的转折点:来访者可以选择维持问题故事,或选择在治疗师鼓励下建构较丰富的支线故事。
       来访者面对的难题包括:
       现在是适合改变的时机吗?或者我需要更多的世界考虑各种可能性吗?
    问题仍对目前生活有极大的影响里,改变它安全吗?
    如果能改变,合适能削弱问题的影响力?
    我如何觉察改变发生的过程?
      治疗师此时应深入与来访者探索不同行动可能带来的结果。
      叙事治疗师通过提问澄清各个方面的元素,故事得到完整的叙说,并且容许争议的存在和进行修正。

      通过问话去协助来访者解除套在身上的“框架”这些“框架来自来访者未经觉察的社会观念、价值与假设的影响,解除人们将问题归咎于个人缺陷。
      解构的提问包括对行动蓝图、意义蓝图、以及体会经验的提问。
1、对于行动蓝图的提问:
你如何准备好采取这个行动?
到目前为止,你在生活中看到什么能够暗示你这是大好机会?
2、对于意义蓝图提问:
这些发现意味着你对生活的渴望是什么?
这样的发展意味着你是什么样的人?
3、对于体会“经验”的问题:
如果我是你年轻时生命的观众,你认为我会看到哪些事情能够让我了解你的成功之路?
我想知道这些成就是怎么获得的。当然在你的认识的人中,谁最能够为你说明?
       为促使人们思考过去,现在及可预见的未来,借由提问发掘特殊意义事件联结成有意义的主题,成为生命故事中重要的支线故事。
       不同的叙说中,有意识地穿梭在来访者生命故事的行动蓝图与意义蓝图之间。提问的目的在于重现并加强故事的情节,以协助人们将之重新检视并联结至有意义的参考框架中。
       人生里程碑隐喻是改写生命故事的另一种表示。通过“分离”对之前情况的认知,进行“临界”或转化,觉察新的可能,最后“整合”重新发现真相,这些发现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及反馈获得强化。构筑下一步行动的跳板。
通过敏锐和系统化的问话方式,可探索特殊意义事件,将其融入人们的自我认同。
      脚手架的提问:从咨询开始时的单薄的或主流故事到新的可能。
8、重要他人的见证与肯定
7、邀请来访者思考具体行动、决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前面阶段所产生的思考提高了行动基础,包括评估新发现的正负向影响
5、邀请人们思考根据先前对话所形成的自我认同,以及价值观信念和成就
4、将特殊意义事件导入个人生命故事的主线
3、邀请人们觉察、思考特殊意义事件
2、界定并为问题命名
1、邀请人们叙说问题或主流故事

重新入会:

通过治疗师的协助,来访者象征性的邀请一些重要他人(曾经是支持性或正面角色的人们)参加他的生命俱乐部。想象他们可能会说的话,可能给的建议或对来访者的努力与成就的可能反应,即便这些人可能已经失去联络或不在人世,来访者还是可以在困境中获得协助与陪伴。生命故事会因重新入会的对话而变得丰厚,而他了解了他对这些人的重要性,这些人重新回到她的生活,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因此变得丰富。这个过程开创了新的故事情节,增强对这些人的回忆连接的当下叙说,将他们的影响力延伸到现在。

运用局外见证人:

在适当的治疗阶段,可邀请其他治疗师或是来访者选择的其他对象加入咨询过程。怀特将这样的观众定义为“局外见证人”,并且将咨询安排为几段叙说再叙说的过程。局外见证人团队会在这个过程分享来访者触动的某一段个人经验,如此一来,便可通过生命经验的共鸣增强来访者的生命力量,可以引发重新叙说,并强化、扩展支线故事,使之发挥具体影响。而非消弥或偏离来访者的生命故事。
团队承认不是临时拼凑或课自由参加的。应以某种方式与来访者的生命故事紧密相关,局外见证人的目标在于通过分享生命中共有的问题或希望,创造联结和参与感;

持续治疗:通过叙说与再叙说丰厚个人生命故事
在治疗情境中的叙说及再叙说,成为肯定及探索未来故事的基础。当治疗持续进行时,目标是催化来访者建立并扩展叙说过程,丰厚生命故事,如期本然的叙说,并且旁及未来的可能。

结束治疗:

治疗在来访者确定自己生命故事的丰厚程度已足以支撑其未来的生活时结束。最后的咨询可以有庆祝仪式。可以邀请来访者重要他人前来进行再叙说,并通过仪式,如颁发证书,来铭记这段过程。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5-5-18 20:33: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5-7-5 21:14 编辑

      说故事是一种看见,看见不一样的自己。但是叙说与倾听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不太轻易的想去诉说,因为当鼓足勇气去叙说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有理解与同理的能力,当你的将内心的话语说出来时候,如果无法被倾听与理解,又怎么知道它不是“二度的伤害”呢,那还不如不说。
    有个朋友说自己最近在玩命的暴露,谁爱说啥就说啥?说以前很怕被别人看透时候,就不说话。   
    很好奇他玩命的暴露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有没有什么感到获益的部分?
    于是就问了他。
    他回答说:“带来了自我突破,变勇敢了!不再猥琐了。”
    很意外他用猥琐这个词,便又提出疑问:“为什么是猥琐?”
    “因为猥琐、弱小很容易投射、敏感。压抑感,不敢让别人知道我的不好。掩耳盗铃呗。”
    “哦,你说的那种压抑感,我也会有。”
    “嗯,内心蛮丰富的,一表达出来时候就很少了。”
    “是的,如果有顾虑的话,说出来的话就不多了。”
    “所以,我知道自己在逃避。不说吧,又想说,说了吧又怕别人看到我的不足。现在想法是大不了被人骂一顿呗。”
    “哦,我很多时候也会这样。”
    “你说话很自如啊,多有层次啊,语速也合适,”
    “晕,我觉得自己表达能力很差。”
    “我对你很认同,你说你不好,所以你这也是攻击我。你这也是追求完美吧?”
    “……也许吧,我是有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有时候在自我暴露后还会很纠结。感觉很陌生”
    “陌生?陌生怎么了?”
    “感觉自己很陌生,好像不像是自己。”
    “其实你的本意不是这样,是想和别人亲近些,说完了又不太相信。”
    “本意?我不知道。就是说了之后有一种想逃的感觉。”
    “让我好奇的是,跑了会有什么好处?”
    “跑了就不用再面对别人的眼光。”
    “别人的眼光让你有什么感觉?”
    “被透视的感觉。”
    “理解,也许你不太想别人了解你太多。我会觉得你跟别人之间总有一堵墙。这堵墙会让你至少有些安全感。”
    “或许,更自在些。谢谢你的提问,让我更了解自己。”
    “也许恐惧些什么或在意些什么吧?因为亲近了有时候也会恐惧。”
    “有了亲近也会恐惧?”
    “嗯,我好奇你生活中有这样的人这样对待过你,亲密的人有时候也会抛弃你。当然,这是我很自恋的猜测。”
    “你说亲密的人指的是父母,还是爱人?”
    “也指重要他人。”
    “哦,我一时想不起来。但是我知道自己是慢热型的人,虽然有时候可能会很随和,但不会很快与人走近的。我指那种心的距离,我自己知道。”
    “一旦亲近了你会很专一。可以这样理解吗?”
    “专一?这个词感觉很怪。”
    “就是不轻易离开。专一让你有很奇怪的感觉,怎样的奇怪?”
    “好像很死心眼……”
    “汗,我也很专一的。”
    “但是你也憎恨死心眼啊。这算不算不接纳自己的专一?”
    “每个人内心都有恨,找到爱的部分,和我们的恨揉和在一起就好了。
    “ “爱的部分,指什么?”
    “是指好的自体。”
    “自我接纳,欣赏的部分吗?或者说满意的部分吗?”
    “嗯,也有不满的,大家说的整合,就是爱与恨的整合”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5-5-18 20:38: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5-7-14 10:36 编辑

《叙事入门导论》
       最近迟迟不能去整理这本书的内容。
       一直觉得需要专心深入的学习叙事疗法,不能把自己的专注力的分的太散。毕竟学习叙事的每一步都不太容易,有一起学习的老师同伴的帮助,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再枯燥再苦也要继续。
       若是觉得精神分析及动力学疗法的知识可以帮得上咨询,那么就继续学习。
       叙事疗法是自己喜欢的后现代疗法。叙事疗法和后现代的思维让我可以好好地尊重、珍惜个案的独特性,不用公式化的东西去衡量对面的那个人。试着去了解来访者想要我如何和他在一起。
       沙盘游戏、焦点短期,不仅理论方面的知识要深刻的去理解,又要试着将这些学习到的理论通过个案实操进行不断的整合。
       个案做的少或没有做个案,这些理论的整合就将很困难……
       只有扎扎实实的学,哪怕这个过程较慢。一切都还在初期,每一步的学习都不太容易,技术需要去练习、去有所积累。而要用怎样的理念去和来访者工作,到底如何看待咨询个案,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咨询师都是都要面对的思考。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5-5-18 20:40:02 |只看该作者
差不多了吧想放到一起,慢慢的整理……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5-5-19 11:00:07 |只看该作者
森森 发表于 2015-5-18 11:05
有时候看着自己一个待补齐的帖子,我们就会不由自主想去补齐,这就是压力。产生督促作用

每个人的总结 ...

那就尝试一下吧,看自己是否能坚持写完。一周更新一回吧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9#
发表于 2015-5-19 15:22:33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内容,可以分几个帖子写。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16-4-1 14:26: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6-6-24 10:57 编辑

叙事疗法的基本特征 (学习整理)

1、叙事疗法的类型。


在众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流派当中,包含了两种类型:
     一种是修正型,一种是滋养型。
     修正型,指治疗流派倾向于认为当前的心理问题与困扰的产生原因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和次年行为所导致,这类疗法期待咨询师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滋养型会假定来访者遇到困扰,反映了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勇气和信心,怎么做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去商量,陪伴着来访者去找途径。
     叙事 人本 存在主义 箱庭疗法都属于后者

       叙事疗法重视语言和权利的关系,我们不会默认一个的知识会比另一个的知识更高明。将关注点放在来访者的语言上。让来访者来解释他/她的内在世界,而不是咨询师给其做出更多的指导或指引。


       叙事疗法不会预设一个词的含义。叙事疗法认为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一部词典,上边储存着其所使用的词汇的解释。并且,每个人的词典各不相同。以这样的假设为基础,叙事流派的咨询师不会在询问来访者之前,为自己的问题预设答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了解到更加真实的来访者的世界。  

叙事初级工作坊的主要学习任务:学一种态度、一种技术,以及如何应用这种技术。
咨询师要避免三种心态:
“教人之心”——无谦卑、
“救人之心”——不要预设来访者特别惨、
“胜人之心”——不要想着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内心都有支撑点。
咨询师应该做到的几点:坐得住,听得进,说得出。 荣格认为,咨询师不会带着来访者比咨询师自身走得更远。

有人认为咨询师是“情绪垃圾桶”,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咨访关系则变成了垃圾清理员和雇主的关系。 自杀的人,都是有追求的人,他的体验是痛苦的。 抑郁的人,都是很深刻的人。

双重倾听:一只耳朵听问题,一只耳朵听例外。问题故事:与来访者主题的问题相关的一系列事件。例外故事:凡是不符合问题故事的事件,都是例外。

发童子问不加预设的通过问一些细节来还原当时的场景。
咨询师没有预设,完全放空的态度去听。
如何放下预设?首先是态度,其次是觉察,有了觉察停止。
用放空的心态去听故事事件,事件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事件的解释过程很重要,意义生成的故事很重要--通过提问才知道意义怎么生成。
发童子问的目的:脑海里有没有当时的场景。因为那个场景里蕴含了大量的信息,魔鬼都在细节里,经常会是呈现出来与问出来的场景不一样,场景呈现出来之后,会重新评估那件事。
问细节,会产生一种新的判断。故事的细节: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  


外化:叙事疗法的历史,基本上等同于外化的历史。
外化是针对内化的,所谓针对内化,就是来克服内化的。将内在已形成的心理问题外部呈现化,将问题和个人隔开,然后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处理。当一个问题可以谈的时候,心中就有数了。
没有边界的鬼是最恐怖的,如果一个问题没有具象化,你就无法描述它,这个问题就无解,只有这个问题有了名,有了边界,可以谈可以理理,你才有可能和这个问题分开,从这个问题里走出来。

外化的步骤:1、问题命名(问题讲述,问题历史,问题命名);
2、探讨影响(这一问题对你的工作、人际、情绪有哪些影响);
3、评估影响(这种影响时好的,还是不好的?);
4、论证评估(为什么影响时好的?或者不好的?)。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5-19 20:52 , Processed in 0.04373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