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恍惚记得这句话是形容人生的三个阶段的,年轻初涉世事、中年疲倦奔波、老年安然回忆。
所以貌似俺还没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毕竟俺还年轻嘛(自己偷笑个)。我认为这是说年轻时候拥有一颗初心,还不曾被世俗污染和诱惑,所有的事物在他的眼里都单纯而又洁净,所以山是山,水是水;中年的时候,大多为了事业生活而努力进取,为了照顾好家人而劳累奔波,而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因此容易迷惘和困顿,焦虑和无助,也难免会受到一些挫败。于是从前所认识的世界在眼前似乎被颠覆了,一切都和自己最想的不一样,因此,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了;到了老年,很多责任和义务已经完成,人也少了很多奢求欲望,学会了用一种平淡超然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食物,于是内心晴明,彷佛又回到了生命的起点。终于可以体悟到抛开万千的幻象,生命的本质一如最初,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2.很多人提到岳飞,总会想起他怒发冲冠的形象。我对岳飞的感觉更多的来自他的几首词,比如他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比如他说,“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很柔情的一面。谈谈你心中的岳飞。
人们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印象常常来自他最突出的一件事或者一句话,但是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个体,一个人的性格里面包含太多的因素,所以想要全面的了解一个人何其难。从这个意义来说,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寂寞的,这种情结几乎不可解开。岳飞也一样吧,当他写下那些悲伤的文字的时候,也许就是他孤独、寂寞情绪来临的时候。千古诗篇,却未必是生活常态。
3. 进可攻,退可守,步步为营,这是许多中国人的处世之道。说说你的理解和做法。
这似乎是一种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当然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之中的为人处事。若要达到进可攻、退可守,前提是要有资本,而资本就是一种人生积累,每个人从他懂事的那一天就开始了这种积累。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进一步就是争取,退一步,也不会输得太惨,就好像在说,不要打无准备的仗一样,对最坏的情况有所把握,有所估计,再惨些,也有能力去承受。这里还有个分寸的问题,就是在进的时候要保留底线,在退的时候要保存斗志。
4. 有种说法:人的痛苦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另一种是……得到了。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很多人都认为,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因为得不到而深深引为痛苦,几乎是人之常情。其实得不到的未必就是最好的,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是当时又何尝能够明白。
另一种是得到了以后的感受,菊明星给了个省略号,我想那其中包含了多种可能,如果得到了,而自己心里对其的喜爱一直不变,对方就和自己所认识的那个一模一样,得到的也是最好的。如果自己对喜爱的并不完全了解,就会出现当时认为是最好的,得到以后突然发现很多方面不如人意,难免失望,甚至无法忍受,由此痛苦就产生了。
5. 你喜欢有距离的生活吗?你试过和朋友深谈吗?会选择怎样的朋友?我觉得深谈后有时会令人寂寞,深谈后还可以改变朋友的关系,或者一下子打破或者一下子想抛弃或远离。谈谈你的看法。
是否喜欢有距离的生活要因人而已,有些人适合距离,就选择距离,有些人不适合距离,就不选择距离。我有深谈过的朋友,现实中和网络中都有,深谈后,彼此会更多了解,距离在瞬间近了许多,也容易产生知己感。
“深谈后会令人寂寞,”这个我没有体会,有时候因为深谈,让懂的人更加懂得,也可能会使不懂得的人更加不懂。如果彼此懂得,是何等幸运而又值得珍惜;彼此不懂得,也该庆幸,可以早早离开。前者是可以相处一辈子的,未必要时时与其说话,表面也许会偶尔疏远,但是那只是暂时的,相信总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想起那个人。
6. 交朋友,应该抱一种水流的心态,水流自然。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也应是这个道理,只不过它只是从水的滋味说开去,而并没有从水的整个本性去看。水流自然,人法自然,那自然是天蓝海蓝。结合“静水深流”这个网名及其表现,谈谈你的看法。
水流自然,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吧。我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然而久远。其中一个淡字讲究“距离”的适度,距离太近了容易彼此磕磕碰碰,难以开交。距离远了又容易疏离,导致陌生。距离的把握除了水流自然也有人为因素,这个就是见仁见智了。
“静水深流”这个名字,最开始总是看成“静水流深”,因为最初见到的就是这个词,先入为主。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一个深潭,表面静默,深处却激流暗涌。也可以理解成内在运筹帷幄表现在外面却是处变不乱,宠辱不惊。颇令人心惊的一个词,也深具内涵。
貌似全答完了,明星主持小宇宙大爆发,抢题若干,口号:答别人的题,让别人无题可答!欢迎大家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