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云间 于 2014-1-8 10:08 编辑
学习(一)
我们这些世俗之人,被外界纷繁的现象所迷。在我们的思想认识外面的这个世界时,总会产生种种思量分别,执着于外界的实有,也执着于我们自己的身心。为满足自身的种种欲望而依身起念,追名逐利。谁不是名利之徒呢?
从我们上小学起,家长教我们的就是做听话的好孩子,努力学习,成绩要在班上争名次,读了十几年书,强烈要求要拼死一搏,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去考学,为什么?只为出人头地,在社会上站稳脚根。然后再有一番成就,光宗耀祖。我们为了这个目的,很多人耗尽一生心血。读书出来后,又是繁重的工作,然后是娶妻生子,上有老下有小,疲于奔命,然后是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无穷烦恼。最后子女成人,终于放下包袱,又疾病缠身,马上终老。
所有这些东西,师父说,是颠倒梦想,是人生烦恼之源。由执着的心,追求外界种种分别,而生出种种痴迷梦想,于是流转的思想回不到本体之中,就是颠倒。颠倒而不觉,生命圆满无碍的根本慧难以生发,就是无明。
在我看来,无明就是我们的生命受束缚不自由的状态,是漂泊人生无法找到价值立本的虚无。我们所谓的空虚,无聊,痛苦,寂寞,恐惧,所有的负面现象皆来自于此。
因此,所有的种种,之所以不能承受,只是因为你缺少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若厄。”师父说五蕴就是人的肉体色身以及种种精神活动,菩萨在进入涅槃实相境界时,能超越肉身和意识的束缚,洞见其本体之空。并在此空的境界中,解脱一切人生痛苦。所以这个空,不是指肉身及意识不存在了,而是指修行体验所获得的一种人生境界,是摆脱生命中种种烦恼痛苦而自主实现自己本身所有的无限丰富性的自由状态。
我想,在这种境界,人一定能够从有限的相对性中摆脱出来,而体验到无限与永恒,在这种状态中,才能超越一切生命的痛苦与束缚。所以才有那一句:度一切苦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