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们想了三个办法:
一、改变体制,意即民主。比如在堵路的最初,就有警察来处罚。那么车不敢停在那里,自然就不会发生后来的堵车事件,但前提是,这个警察必须是民选的,必须为公众利益说话,而不是为了上级说话,因为有可能停车最多的是上级。如果选你出来,你不能处理堵车事件,那还可以把你选下去。
二、媒体和公众的监督。比如刚开始停车时,就有记者来曝光,引起公众重视,形成统一意见,那么这地方的堵车也可以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期待一个高效,廉洁奉公,阳光透明的政府机构。只有一个这样的机构才能够真正地处理堵车问题。但前提还是必须有约束,比如民选。如果只是在期待,那么现状之下,无法改变,而堵车会成为必然。
我想,中国的现状政改是必然,但需要很长的时间。毕竟,五千年和几十年的建国时间太不成比例。要真正从人治到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制的民主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中国的实际呢?
说来说去,还是个体制问题。记得在读者上看过一篇这样的文章,说的也是体制。大概内容是这样,这一班人,有一桶粥,要分,但怎么样分,大家争吵不休。刚开始是决定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讨论怎么分粥,可一实践,不行。大家争来吵去,结果还没出来,粥已冷了。后来又提出推选一德高望重,大家认可的人来分粥,刚开始还行,比较公平,可时日久了,慢慢又有了差别,和他好的,多分点,和他差的,少分点。又开始吵了。再后来是轮流打粥,一人打一天,实行后,自己打粥这天吃得饱,其他不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开始饿肚子。最后,他们推出一种制度,就是分粥的人最后要粥,把粥分好后,所有人拿好粥才到自己。所有的人为了避免自己没粥喝,分得特别匀。于是,问题解决。
其实有时候,不是不能解决问题,关键还是在体制和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