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7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将相和:张居正之死与戚继光的尴尬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09:34:1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转贴、仅供参考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神宗皇帝的“太师张太岳先生”,中极殿大学士、太傅、太师,大明朝自李善长之后两百多年来首位生受三公封号的文臣张居正,病重不治,离开了人世。

张府紧掩的门缝中终于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嚎叫。那一刻,从紫禁城到王朝的每个府县衙门,整个大明帝国好像剧震了一下,所有人都觉得脚下猛地踩了个空。于是他们都屏住了呼吸,亿万道目光同时投向了那一片缟素的帝都上空。

那里乌云密布,低得几乎压到了城墙。满目混沌,谁也不知道云层的深处隐藏着些什么,甚至相对的两人都看不清对方的脸色究竟是哀是喜。除了浩大的哭声,静得可怕,但耳力好的人似乎能在号啕因换气而停顿的瞬间听到骨节格格作响的声音,像是有人在摩拳擦掌活动手腕。

张居正是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弥留时,他耳边只萦回着他教导了十几年的学生,二十岁的皇帝那悲凄而诚挚的话:

“先生功大,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便了。”

张居正终年仅五十八岁,《明史》未载他所患何病,据他自己在书信中说是因为痔疮,多年误治,访得名医割治后却消耗太大:“衰老之人,痔根虽去元气大损,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几于不起”,缠绵多时还是“不起”了。

但时人王世贞,文坛“后七子”的领袖兼史家,却在《嘉靖以来首辅传》中明言,夺了张居正的命的并不是区区痔疮,或者说,痔疮不过是表面的病症,真正的病因是由于他吃多了壮阳药,药性太过燥烈,又服用寒剂下火,因此发而为痔。几十年后,有个文人,沈德符,根据他在京城多年的见闻写了笔记《万历野获编》,说得更加详细,不仅认定张居正确因滥服壮阳药耗竭元气而亡,还指出张居正所服之药为腽肭脐。

腽肭脐,就是今天常见的高档滋补品海狗肾。以“肾”为名的中药一般指的是雄性动物的外生殖器,也就是常说的“鞭”之类。中医讲究以形补形,很多动物的脏器都是大补的“血肉有情之品”,如“以脏补脏”、“以骨补骨”,“肾”、“鞭”之类的药物自然具有很好的壮阳效果。而诸多“肾”、“鞭”如黄狗肾、鹿鞭中,海狗肾便是药力很霸道的一种。且不提海狗之肾,只是海狗之油——脂肪,便有奇效,冬天手脚龟裂涂之即愈,且来年不复发,因此《纲目拾遗》云“其性热烈可知”。服此物后房中之效如何当然只有张居正自己知道,但据沈德符所载,张居正“严冬不能戴貂帽”——天天服食壮阳药自然暖和,只是苦了百官,再冷的天也只能跟着“太师张太岳先生”光着脑袋捱冻。还有一本明人笔记《五杂俎》,云张居正死时“肤体燥裂,如炙鱼然”,也符合服用燥热之药过多的症状。

海狗的原动物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海狗,另一种则是海豹,我国古代本草记载的腽肭脐来源两者都有,但一般还是指海豹。无论海狗还是海豹,都生活于寒带或温带海洋中,分布的纬度较高,大部分在北太平洋,我国只有在渤海湾内沿海出产,其他地方只是偶尔见到。因此自古便是难得之物,假货也很多,用沈德符的话说是“百中无一真者”。

张居正自然不必担心吃到假药,何况孝敬此药的人更是可靠之极。沈德符言之凿凿:此妙物“盖蓟帅戚继光所岁献。”

还有一些资料则记载了戚继光所献的妙物不仅仅限此,居然还包括了试药的工具,如王世贞便说“,,戚,,时时购千金姬”送予张居正!

媚药?千金姬?岁献?时时购?——戚继光?!

不敢相信,是吗?

也许有人说,王世贞与张居正很有点不对眼,他的记载可能多些油醋;但他同时却是戚继光的好友,如果真是一盘子虚乌有的污水,何苦连累戚继光呢?

且不提千金姬、腽肭脐,翻翻张居正自己的书牍,也白纸黑字写着戚继光送礼的记录;还有那次张居正回乡葬父,戚继光派了一整队鸟铳手作为仪仗是世人共睹的;而且谁都知道,首辅张先生家的大门永远对戚继光敞开,即使夜再深,也没有一个护卫敢阻拦传送书函的边关骑士。

够了吧,这足以说明,戚继光与首辅张先生的关系非比寻常。

于是,后世不少史家写到此节,深深皱起了眉头。

其中有不少人沉默许久后,长长叹了口气,闭上眼睛,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嫉妒者的诬蔑;或者,自己根本没看到过这些资料。

因为谁都知道,戚继光是个不可轻易涂抹的英雄。

戚继光的抗倭功业彪炳千秋,闽浙绵延千里的海岸线上,至今随处可见纪念他的碑刻雕像庙宇,海潮升时,似乎还能听到四百多年前那群亡命武士绝望的惊呼:“戚老虎来了!”很多地方甚至把他与关羽、岳飞合祀。

当然,戚继光丝毫无愧于这些崇拜,但感恩的人们却不自觉地冷落了当年与戚继光并肩抗倭的另一位英雄,俞大猷。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9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12#
发表于 2008-2-9 21:59:32 |只看该作者
长点见识吧!
三生落发颜满地,花草与梦并肩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主题

0

好友

314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11#
发表于 2008-2-5 22:40:17 |只看该作者

俱往矣,任人评说。

           
微笑是心里开出的小花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10#
发表于 2008-2-4 11:57:06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宰相之杰”与“身死之辱”(6)
    整个事态发生变化的导火索是在冯保身上。万历皇帝对冯保相当厌恶,因为这位太监经常管束他。因此在张居正死后,一封弹劾冯保的奏章送到皇帝面前,皇帝高兴地说:“我等待它很久了。”他怎么也无法想像到,对冯保的调查却将张居正的许多见不得光的事情给抖露了出来:原来这两个人已经勾结很久了,原来高拱是被他们联手打压下去的,原来张居正并不那么清廉,原来他有那么多作威作福的事情,原来张居正并不那么伟大……许多的原来,促成了一个偶像的破灭,也使压抑心中许久的不满情绪强烈反弹。

    同时,被张居正强力督责的官吏们也敏感地把握到了皇帝的心态,弹劾张居正的奏折适时地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就这样,在张居正死后大概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皇帝是下令抄张居正家,并削尽其官秩,追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剖棺戮尸。他所有的功绩都被否认,所有的荣誉都被剥夺,他的儿女子孙活活饿死了十多人,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张居正在位时所用的大批官员也都被清算,被他贬斥的官员重新回到政治舞台。 因为张居正事件的缘故,关于人品与才能的争论充斥了朝野,甚至出现了“君子无才,小人有才”、“宁要无才的君子,不要有才的小人”之类的话语。整个国家失去了国策规划上的现实目标,而陷入空洞的“君子小人”之间的道德争论。其结果,则是造成派系林立,才能与素质是否和职位相称,已经不再有人关心……

    在张居正死后四十多年,有一位老人,开始为昭雪张居正的冤屈而四处奔走。他叫邹元标,是东林党人的创始人和领袖。

    四十多年前,邹元标刚刚考中进士,恰巧遇到了张居正的夺情事件和此后发生的廷杖事件。年少气盛的他,当时就上了一封奏章,以非常激烈的语气痛斥张居正为猪狗不如的禽兽。他也因此而遭受杖责,并留下终身残疾。

    四十多年后,同样是这个邹元标,此时他已名重天下,担任国家重臣。这个时候,他醒悟了,面对着党派林立即将分崩离析的帝国他不得不醒悟了,他要求重新评价张居正,重新恢复张居正时代的政策。

    只是,在那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尽管后来明王朝为这位功臣恢复了政治名誉,但已经无法恢复国家的元气了。

    “世间已无张居正”。此后的大明王朝,在挥霍完张居正为它积累的财富之后,就逐渐走向了没落的尽头……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0

好友

68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9#
发表于 2008-1-18 20:36:38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森森在2008-1-16 19:24:09的发言:

你叹啥气?晕忽忽的

名真的那么重要嗎?都几个轮回了,是他自己在意,还是别人在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主题

0

好友

314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8#
发表于 2008-1-18 13:41:09 |只看该作者

先端茶,有空再细看。

         
微笑是心里开出的小花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7#
发表于 2008-1-16 19:24:09 |只看该作者

你叹啥气?晕忽忽的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0

好友

68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6#
发表于 2008-1-16 19:01:21 |只看该作者
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08-1-15 10:06:35 |只看该作者

浮云 净水 红尘 明月 当你阅读历史的时候,才会发现有很多飞扬和微笑在里面,还有一种寂寞和孤单,苍茫且温暖。

期望你们明白自己么,不 期 望

且哭、且笑。

                      ----------森森.淡墨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地板
发表于 2008-1-15 09:36:00 |只看该作者

看来没有束缚的神宗皇帝从此将是一身轻松了。他很快有了向道德代言人,文臣君子们挑战的需要。因为宠爱有别,他想废长立幼,立郑贵妃之子为太子。廷臣察出苗头,大义凛然,硬是抵住了至尊的压力,抱成一团持久作战,直到逼着神宗立了长子为储才罢休。

他们的理由充分得很,圣人教导我们,对儿女不能偏爱,伦理纲常、长幼有序是我们帝国的立国根本······紧箍咒般日夜在朝堂上念叨。

沮丧的神宗终于发现了道德的威力,也发现了张居正的失败,正是由于他轻视了这股传承千年的道德力量,没有向它妥协,这才使得君子们成为了朕的同盟军。否则,朕还真动不了张先生。

与传统道德的较量中,张居正还能取得暂时的胜利,而他这个学生却没有那般魄力,于是大彻大悟的神宗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来表示抗议。

消极怠工。几乎二十年不上朝。

张居正死后二十年,两京缺少尚书三人、侍郎十人、科道九十四人,天下缺巡抚三人、布政监司六十六人、知府二十五人。最严重时,整个帝国官员缺额达一半以上。廷臣请选补,不理,对所有空缺与官员调迁,不闻不问。连臣僚表示抗议的辞职报告也不理会,你自己脱下官服封了官印走了便是······

用一封奏疏的话说是:“陛下万事不理。”

甚至你破口骂他,当时暴跳如雷,但冷静下来,他照样当作看不见。

神宗不上当,朕罚了你,宰了你,倒是成全了你的名声,你正求之不得。

经过张居正事件后,神宗已经清楚,大部分的争论、告讦、弹劾都是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哦,不,是“讪君卖直”。他想起了当年为弹劾张居正而前赴后继伏身于廷杖下的那一大群人脸上痛苦而满意的神情。

他宁愿百无聊赖地坐在深宫中与小太监们掷银为戏。

他不再计较身后的评论,因为他终于明白,在君子们强大的道德体系内,只有平庸的人才能得到好名声,就像成祖以下,史家们一致恭维的好皇帝只有胆怯而温和的曾叔祖孝宗一人,,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张居正理应得到惩罚。

谁叫你“大破常格”的呢?

这就是后人评你的能治国不能服人,“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吗?

如此收场你张先生也许早在意料中吧,你不是说过,己身不复为己有,甘愿充当铺地的席子,任人践踏甚至尿溺吗?

那就如你所愿吧:

“,,张居正,,假丈量田土,骚动海内,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本当破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其弟都指挥居易,子编修敬修,子张顺、张书,都着永远戍边。”

抄家官员还在途中,张宅早已经被当地县令——当初最奉承张居正的地方官——封门,打开看时,已经饿死了十余人。

拷问时,长子敬修不堪忍受,自杀。

有点遗憾,张居正家产,不到严嵩二十分之一。

“先生功大,朕无可为酬,只是看顾先生的子孙便了。”

且慢,看顾先放一边,有件事还得说个明白:

“你家老爷与戚帅相结,凡有书问,虽夜中开门递进,意欲何为?”

是啊,如此将“相”和,莫非谋反?

不是都说戚继光是头猛兽,天下只有张居正能够驾驭吗?

戚继光算是幸运的,如此险恶风波袭来,不过是罢职归田养老。

对于神宗的宽宏,戚继光无比感激,认为是“圣明独鉴孤臣,眷未衰也。”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时时购千金姬、岁献海狗肾的大帅,回乡后居然穷得连给自己买药治病的钱都没有!

董承诏《戚大将军孟诸公小传》云:“,,戚继光,,四提将印,佩玉三十余年,野无成田,囊无宿镪,唯集书数千卷而已。”

万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缺钱买药的戚继光突然病发逝世。

他好歹保住了声名。

张居正的名声官职,要到天启年间才被追复。奔走呼吁为张居正恢复名誉的,却是一位当年夺情之争时被杖责八十的青年进士邹元标。

四十多年后,面对不可收拾的危局,白发苍苍的邹元标终于理解了张居正。

但这世间已再无张居正。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5-8-4 11:36 , Processed in 0.0590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