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说书人(颜彦清)

[复制链接]

464

主题

2

好友

20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12: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说书,唱戏,听不腻的曲艺。

自古说书人都是一块惊堂木,拍一下春去东来;一柄折扇,挥一挥金戈铁马;一条好嗓子,表一表古往今来。

陈云天就是这么位说书人。在盐城说书人现在已鲜见,八九十年代还能觅其踪影,大多是随文化演出队下乡,乡下地方短促狭小,歌舞施展不开,相声,评书所需不多,也就广受欢迎。陈云天就作为编制外人员补充进入了文化队。

说书有门道:长枪袍带书,短打公案书,神怪书,鬼狐书。长枪袍带讲的是大马金刀,帝王将相,三国列国东西汉;短打公案书大多为锄强扶弱,伸张正义,《施工案》,《七侠五义》;神怪书说的神仙鬼怪,《西游记》《济公传》;鬼狐书就一部《聊斋》。陈云天说的就是长枪袍带书,他最擅长的是《隋唐演义》,一部书说得丝丝入扣,细腻雄壮,干净脆生。

在农村说书,没那么简单,抓不住人,立马给你撤台子,陈云天说书有技巧,他先讲黄段子,不是说,而是唱,唱得人心里直痒痒,唱完了,聚拢起人气才开始说,说得慢慢悠悠,不疾不徐,台下可鸦雀无声,他的扣抓得好,乡民很容易进去情节,大家都屏息,生怕漏掉一句。动的是唇舌,说的可是本事。

这么个有本事的人,却谁也摸不清他的底。说书不是你想说就能说,那肯定得拜师,位列门墙,想从师傅那学到真东西,苦头肯定得吃不少。等到时艺成,出师,那还得仗着师傅的名气打出自己的响头,可陈云天从没提过,别人问他师傅?他笑嘻嘻:“人穷当街卖艺,虎饿拦路伤人。我这么穷,哪拜得起师傅,都自学的。”

村里的老辈人讲,陈云天是逃荒过来的,沿路要饭,李大才看他可怜,给了他碗米汤。他就住了下来,成了打短工的麦客,干活时闷不说话,一歇晌,那不得了,一群人围着听他讲故事。李大才看他有个活泛劲,就留他下来,好在他要的也不多,也就是挣个嚼谷,要个吃喝。吃饱了就唱,唱的像是陕北小调,调情逗趣,嬉笑怒骂,乍一听不习惯,时间长了不听还怪想的。渐渐地,大家都知道陈云天会说书。

农村的夏夜,燥热溽长,聚集到一处,人手一把蒲扇,柳树下听陈云天说书,兴致都是极高的。说到人困疲乏,拿起板凳,关门闭户,漫长的夏夜就这么打发了。

文革时,消除一切封资反帝修,陈云天的这些书自然不能再说了。但陈云天有招啊,他用原先的套路现编,讲彭德怀:好一个彭大将军,横刀立马,不惧反动派.........听着,听着你就能听串了,怎么听故事情节都像秦琼卖马,说彭老总越说越在像说程咬金。

陈云天没娶过媳妇,相好的倒是不少,别人拿他打趣,他只是笑不说话,别人再追问,他就说:“你看见啦?我跟谁好你怎么知道?”

其实,真正和他要好的是孩子,孩子是真喜欢听书。他被团里辞退后,守着几亩薄田,在青青麦苗的田埂里给孩子讲故事。

05年,他搬走,大家心里都空落落的。
据说他死在外地。

现在上了点年纪的老辈人见到能说会道的还会讲:“这嘴皮子,像陈云天。”
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5-5-6 19:56 , Processed in 0.0465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