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新闻说“网瘾”首次列为我国精神疾病治疗范围。其实,不光网络,人们在吸毒、酗酒、交友、购物、吃东西、看电视、打游戏、时尚、看隐私、晒隐私、癖好(汽车、机械、软件、收藏、探险、运动)等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上瘾行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活动并不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不能算是“病”,相反,这些活动成为了很多人业余的主要生活方式。并且,由于需求也创造价值,从事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另一些人的职业和工作。现代社会真是了不起,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能让一个人把感兴趣的事物(带有娱乐性)作为职业,并且还很赚钱,速度也很快,所以让好些人羡慕。与此同时,因为确实有很多人能够迅速获得成功,所以人们比以往时代更喜欢阅读他人成功的故事,听他人成功的演讲,看他人成功的电视,使励志也成为一种时尚。 然而,成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容易,我们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残酷的竞争、多彩的诱惑。在奋斗与享乐的急促矛盾中,上瘾的另一面就是强迫。越吃越胖,越不想发胖越吃;越还不起欠债越刷卡;越交友越寂寞,越感到寂寞越交友;越励志越浮躁,越浮躁越励志... 长远来看,上瘾(除毒品)的健康发展将是未来人生的艺术化。到那时,“瘾”应去病成“隐”,对兴趣的享受不那么执著,不那么强烈,却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样的渗透于工作和生活之中,隐情于景,使情婉中带羞。试问,这样的怡情又怎会“强迫”呢? 都是现代社会惹的“病”,社会不变,要想怡情养性决不是容易的事。不过,一方面随着年龄增大会好些,另一方面需要从“根本”上和“细节”上不把物质看得比精神更重要。 转自http://blog.sina.com.cn/weiqing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