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2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还原历史:关于上甘岭战役几个问题的澄清(1)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23:20: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 老军士老战士
    
    我的文章《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伤亡惨重的两个重要原因》在网上发表后,引起网友一些争议。有些争议是由于不了解目前国内公布的上甘岭战役的一些新资料造成的。这些网友拿着几十年前国内公布的情况谈上甘岭战役,自然就觉得我的文章大逆不道。其实,我的文章中只有两个观点是我自己的:
    
    1. 15军过于强调寸土必争,对于537.7高地北山一些不利于防守的阵地,没有及时地适当放弃。造成上甘岭战役后期我军伤亡过大。
    
    2. 联合国军方面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伤亡没有2.5万人这么多,估计伤亡1.6万左右,与我军大致相当。
    
    即使这两个观点,也是有充分的材料做为基础的。
    
    另外,目前网上关于上甘岭战役的不少文章错误太多,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就上甘岭战役的几个问题做一下澄清:
    
    一.美军发动“摊牌行动”是要进攻五圣山,将战线向北大规模推进吗?
    
    美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佛里特选择进攻三角山和狙击兵岭并非象过去国内宣传的那样,是为了进一步进攻五圣山,将战线向北大规模推进。他只是想改变一下这一地段的防御态势,以伤亡两、三百人的代价,夺取这两个山头,争取军事上的主动。其作战目的是非常有限的。
    
    后来由于初战失利,美韩军付出远远超出伤亡两、三百人的代价,居然没能拿下这两个山头,范佛里特恼羞成怒,不断加大对这两个山头的投入,最终将原计划的一个小仗扩大为伤亡惨重的一个失败的战役。
    
    美国陆军军史中心出版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中,谈到上甘岭战役的初衷时是这样写的:
    
    在六个星期艰苦的战斗后,联軍控制了「狙击兵岭」的一部分,但在「三角高地」沒有夺得一寸土地。原來為期五天、估計伤亡兩百人、动用兩个营的作战計划却演变成投入了超过兩个师的部队和伤亡超过九千人的規模……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其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是这样描述上甘岭战役的:
    
    “唯一例外是狙击兵岭、三角山之作战……
    
    这个开始为有限目的之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当一方获致暂时之优势时,另一方即增加其赌注。猛烈的战斗连续十四天,以后间歇的冲突又有一个月。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克拉克对于上甘岭战役的说法明显带有美国人惯有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心态。这次战役是美国人发起的,难道只许美韩方面不断投入兵力、火力发起一次次进攻,不许志愿军投入部队保住自己的阵地?但从克拉克的述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军最初的确只是计划打一个小仗,没想到后来战斗会越打越大。
    
    二.上甘岭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火力及各自公布的伤亡人数
    
    上甘岭战役从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双方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役中志愿军先后投入步兵为15军45师之133团、134团、135团,29师之86团、87团;12军31师之91团、92团、93团,34师之106团,合计15军5个团,12军4个团,共9个步兵团加上战役中陆续补充的2000余新兵。投入炮兵部队有:炮兵第2师、炮兵第7师、火箭炮第209团,第60军炮兵团,共11个炮兵营,计火箭炮24门、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110门(不含迫击炮)。高炮部队有:高炮第601团、610团各一部,高炮独立第二十营、独立第三十五营,计高炮47门。志愿军共投入兵力4.3万余人。
    
    战役中我军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45师在23天的战斗中,就消耗10.65万颗手榴弹,4.6万颗手雷和1500余根爆破筒,这一物资消耗量为我军战史上所罕见。为保障后勤供应,共投入运输车辆2163台次,火线运输人员8500余人,动员民工6万余人。
    
    十五军阵亡5200余,伤6300余;十二军阵亡1900余,伤2300余。志愿军合计阵亡7100余,伤8600余,共伤亡1.57万。击毁敌大炮61门,坦克14辆,歼敌2.5万余,其中美军5200余。敌军在上甘岭伤亡的70%是被志愿军炮火杀伤,炮兵在这次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08-11-1 23:22:13 |只看该作者
   联合国军共投入步兵10个团又2个营:其中美第七师3个团、韩第二师4个团、韩第九师3个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空降兵1个团:美军第187空降团。地面部队合计11个团又2个营。加上补充的韩军第105编练师和4个新兵联队(团),共6万余人。炮兵十八个营,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2个营,170余辆。航空兵1个大队,飞机约100架,共出动约3000架次。
    
    美韩军消耗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余枚。最激烈时一天中就消耗炮弹30万发,航空炸弹500余枚。
    
    美韩方宣称杀伤志愿军1.9万,自身伤亡0.9万。
    
    三.15军在上甘岭战役是否伤亡1.15万人?
    
    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投入了45师三个团和29师两个团。
    
    1.第45师的伤亡
    
    45师三个团的27个步兵连全部打光重建;其中16个连两次打光重建;第134团8连则三次打光。全师连级干部伤亡65%以上;排级干部伤亡达89%;班长副班长伤亡达100%。
    
    我们按原先每个步兵连平均180人、打光重建后每连150人计算,45师伤亡人数为:
    
    27个步兵连原有人数共计180×27=4860人;
    
    两次打光重建的16个连第二次伤亡共计150×16=2400人;
    
    三次打光的134团8连第二次、第三次伤亡共计150×2=300人;
    
    45师伤亡总计:4860+2400+300=7560人;
    
    考虑到打光重建也不是打得一个人不剩,我们估计45师步兵伤亡7000人。
    
    2.第29师的伤亡
    
    29师的两个团伤亡也很大,但好像没有多次打光重建,估计共伤亡3000人。
    
    3.15军总计伤亡人数
    
    两个师伤亡共计10000人。再加上运输、救护和其它人员伤亡一千四五百人,15军共计伤亡1.15万人。
    
    四.上甘岭战役我军是否获得胜利?
    
    尽管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付出了惨重伤亡的代价,但我军基本守住了阵地。据我军宣布敌军最后只占领了我军前沿的两个班阵地(即537.7高地北山7、8号阵地)。
    
    美军所著《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是这样评价上甘岭战役的:
    
    “在六个星期艰苦的战斗后,联軍控制了「狙击兵岭」的一部分,但在「三角高地」沒有夺得一寸土地。原來為期五天、估計伤亡兩百人、动用兩个营的作战計划却演变成投入了超过兩个师的部队和伤亡超过九千人的規模。虽然估計中共方面伤亡超过一万九千人,他們卻不必考虑人力短缺的問題。过去一年中,中共部队一次又一次的表現出,他們原意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以求能夠据守重要阵地。他們在「三角高地」防御上的表現,替他們在白馬山失敗的进攻挣回了面子,更迫使联军中止攻击行动。”
    
    《韩国战争史》亦承认:“当面之敌中共第15军防御意志坚定,因而‘三角高地’战斗始终没有进展,反而足以使敌人为打成漂亮仗而自豪。”
    
    当然,对于狙击兵岭一些次要阵地,到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结束时(即韩2师与韩9师换防时),到底韩方控制了几个,双方记述不太相同,但我军控制着狙击兵岭的主要阵地,这是不容置疑的。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也承认美韩方面“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另外,尽管我不认为联合国军在上甘岭战役伤亡达2.5万人,但我同样也不认为他们的伤亡只有9000余人。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应该与我军差不多,大约1.6万人左右。
    
    联合国军在有充分准备、掌握绝对制空权、炮兵火力占有极大优势的情况下,投入数万兵力进攻志愿军据守的两个山头,最后损兵折将一万几千人,却只占领了其中一个山头的一小部分。这是毫无疑问的彻底失败。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08-11-1 23:24:27 |只看该作者
    我军在没有制空权、炮兵火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面对敌军的突然袭击,顽强作战,以与敌人相同的伤亡代价基本守住了阵地,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五.志愿军共有哪几支部队驻守过上甘岭?
    
    1952年4月20日前,志愿军驻守五圣山、上甘岭地区的是26军部队,之后是15军45师,12军31师和34师,15军29师,24军72师部队。
    
    15军45师驻守上甘岭期间以冷枪冷跑袭击敌人,打得敌军魂飞魄散,给537.7高地北山起名为“狙击兵岭”。上甘岭战役爆发后,45师在兄弟部队的支援下,艰苦作战23天,大量杀伤敌军,收复了失守的597.9高地。
    
    12军31师和34师106团部队在上甘岭战役期间,当45师伤亡殆尽、无法继续坚持的情况下,投入上甘岭作战。最后守住597.9高地,并收复537.7高地北山,在给敌大量杀伤的情况下,守住了537.7高地北山的大部分阵地
    
    1952年12月中旬,12军部队将上甘岭阵地移交给15军29师。
    
    1953年1月中旬,刚刚入朝参战的24军72师从15军29师手中接防上甘岭防线。24军驻守上甘岭地区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在此期间,24军积极开展冷枪冷跑杀敌运动,出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狙击英雄―――张桃芳,一人打死打伤敌军214人。在1953年7月志愿军发起的金城战役期间,24军部队占领了15军45师计划攻打而未打成的注子洞南山,并占领了537.7高地主峰(狙击兵岭是537.7高地北山)。
    
    网上有文章说38军114师也驻守过上甘岭,这是没有的事!
    
    六.在上甘岭志愿军一共出了多少著名战斗英雄?
    
    上甘岭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由于英雄太多,我们只能谈谈比较著名的战斗英雄。
    
    1.最著名的战斗英雄:
    
    黄继光,四川中江人,2l岁,15军45师战士(短时间当过班长)。在1952年10月20日凌晨反击597.9高地0号阵地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军机枪眼,为战友打开冲锋道路。
    
    2.著名战斗英长。1952年10月14日晚反击597.9高地2号阵地作战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操重机枪向敌军射击,最后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美军同归于尽。
    
    胡修道,12军31师战士,1952年11月5日坚守597.9高地作战中,孤身作战,一人毙伤敌军280余人(我方数据)。
    
    张桃芳,24军72师214团战士,著名狙击手。在1953年597.9高地守卫作战中,一人狙击敌军214人,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第一狙击手。
    
    胡修道、张桃芳是英雄但不是烈士。
    
    3.其他舍身殉国的战斗英雄
    
    第15军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中,有这样一句话:“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有些烈士的英名已经散失在战争的纷乱中了,载入青史的舍身殉国者有38位(包括黄继光、孙占元和12军的烈士):
    
    孙子明,江苏高邮人,23岁,1952年10月14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8号阵地。
    
    粟振林,河南林县人,21岁,1952年10月14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2号阵地。
    
    李忠先,山东平西人,24岁,1952年10月14日牺牲于597.9高地。
    
    郑金钵,山东广饶人,1952年10月15日牺牲于537.7北山。
    
    侬廷秋,广西天宝人,23岁,1952年10月15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
    
    安贵丑,河北隆尧人,1952年10月15日牺牲于597.9高地。
    
    刘俊卿,湖南湘乡人,41岁,1952年10月16日牺牲于597.9高地。
    
    王玉庭,1952年10月16日牺牲于597.9高地。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地板
发表于 2008-11-1 23:25:49 |只看该作者
  霍大楷,四川荷阳人,1952年10月17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
    
    李文彦,河南沁阳人,25岁,1952年10月17日牺牲于上佳山西北无名高地。龙世昌,贵州松坎县苗族人,1952年10月19日牺牲于597.9高地9号阵地。
    
    赖发均,四川中江人,21岁,1952年10月19日牺牲于597.9高地3号阵地。
    
    欧阳代炎,湖南耒阳人,1952年10月19日牺牲于597.9高地8号阵地。
    
    葛洪臣,河南临颖人,25岁,1952年10月20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4号阵地。
    
    欧文辉,1952年10月21日牺牲于391高地。
    
    戴荣华,1952年10月21日牺牲于391高地。
    
    林吉成,四川绵阳人,25岁,1952年10月22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2号阵地。
    
    王新发,1952年10月22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2号阵地。
    
    陈喜逵,1952年10月23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
    
    蒋元伦,四川中江人,1952年10月25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2号阵地。
    
    翟寿生,河南叶县人,23岁,1952年10月27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
    
    马忠保,湖南零陵入,24岁,1952年10月29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
    
    吕慕祥,福建建阳入,23岁,1952年10月30日牺牲于597.9高地3号阵地。
    
    田立明,湖北洪山人,1952年11月1日牺牲于597.9高地9号阵地。
    
    朱有光,四川安岳人,20岁,1952年11月2日牺牲于597.9高地1号阵地。
    
    王万成,四川安岳人,19岁,1952年11月2日牺牲于597.9高地1号阵地。
    
    唐治平,四川宜宾人,2l岁,1952年11月5日牺牲干597.9高地2号阵地。
    
    张志荣,1952年11月5日牺牲于597.9高地2号阵地。
    
    杨国良,四川大足人,1952年11月L2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
    
    曾平章,1952年l 1月12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6号阵地。
    
    曾超志,1952年11.月14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4号阵地。
    
    侯 超,1952年11月18日牺牲于537.7北山5号阵地。
    
    刘保成,安徽阜阳人,34岁,1952年11月20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6号阵地。
    
    陈大脚,1952年11月24日牺牲于537.7高地北山6号阵地。
    
    李子华,1952年11月24日牺牲于537.7北山6号阵地。
    
    无名氏,1952年12月3日牺牲于537.7北山2号阵地。
    
    4.15军的另外两个著名英雄
    
    邱少云,四川铜梁人,26岁,15军29师战士。1952年10月12日反击391高地的战前潜伏过程中,为保证战斗胜利和战友安全,烈火烧身,一动不动,壮烈牺牲。
    
    柴云振,四川岳池人,15军45师班长。1951年6月初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带领七班战士,连夺敌人三个山头,并夺回主峰阵地,歼敌200多人。战后,因伤与部队失去联系,回乡务农。八十年代初,金日成访华时向邓小平打听柴云振情况,在邓小平的关心下,15军才找到柴云振。
    
    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即朝鲜英雄)
    
    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杨连弟、邱少云、伍先华、胡修道、杨春增,杨育才,李家发、许家朋等12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即朝鲜英雄)称号和金星勋章。黄继光、孙占元、胡修道三位英雄都出自上甘岭战役。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08-11-1 23:28:19 |只看该作者
 七.为什么我认为上甘岭战役联军方面伤亡不到2.5万人,但也绝不止9000人
    
    1.联合国军伤亡2.5万人是我方公布的估计数字
    
    联合国军伤亡2.5万人是我方公布的数字,美韩方面公布的伤亡数字只有9000多人(美军2200人,韩军约7000人)。那么,我军公布的这个歼敌数字是准确数字还是估计数字呢?答案很简单:肯定是估计数字。我们只举一例即可说明:
    
    10月19日,45师对上甘岭发动第一次大反攻,45师各团上报的歼敌总数有2500多人,但是,师指挥所通过对参战各团上报的歼敌总数、各观察所的观察结果、侦察窃听所获的情报,以及敌参战部队的编制实力,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上报的歼敌总数有重复上报之误,便将歼敌数往下压,只向军部报了1500余人的歼敌战果
    
    由此可见,我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歼敌战果是一个估计数字,不是精确的统计数字。
    
    既然是估计,就肯定不会十分精确。军史专家徐焰在《第一次较量》一书中就说过:
    
    “在朝鲜战争中,交战双方所公布的消灭对方的数字与各自宣布的己方损失数字都不相符。了解战场统计情况的人都清楚,除了绝对控制战场或缴获了对方全部档案的情况下,一般只能较精确地统计俘虏对方的人数,至于杀伤对方数字主要靠估计。尤其是在使用远射程的攻击武器时,战果更要靠猜测。”
    
    2.上甘岭战役中敌军伤亡的70%是由我军炮火造成的
    
    上甘岭战役中敌军伤亡的70%是由我军炮火造成的。但大家都知道,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我军打了40万发炮弹,美韩方面打了190万发炮弹,而且,美空军还投掷了5000枚航空炸弹。在战役的头几天,我军炮兵没有给予步兵有效支援。我炮兵大规模投入作战是在10月30日以后。而美韩方面从一开始炮兵就大规模投入作战,我军伤亡的70%以上也是由敌方炮兵及航空火力造成的。
    
    就算我军筑有坚固的坑道工事,敌军白打了150万发炮弹,那么其它40万发炮弹和那5000枚航空炸弹造成的我军伤亡与我军40万发炮弹造成的美韩军伤亡也应该大致相等吧!
    
    3.我军与敌军在上甘岭反复争夺拉锯,并不占有地利优势
    
    由于从上甘岭战役第一天起,我军就与敌军以反复拉锯的方式争夺两个高地,所以,我军并不占有绝对的地利优势。三角山易守难攻,对交战双方都如此;狙击兵岭易攻难守,双方都面临同样难题。
    
    上甘岭战役不是我军凭险守在山头上,打退敌军一次次进攻的那种阵地防御战。我军并没有能造成敌军大量伤亡同时又能有效保存自己的地利优势。
    
    4.我军歼敌数字明显有问题的几个地方
    
    按我军公布的歼敌数字,15军歼敌1.3万人,12军歼敌1.2万人,共计歼敌2.5万人。
    
    但我们看一下15军统计的下列歼敌数字,就会发现问题:
    
    在10月14日至10月20日头7天的作战中,45师统计歼敌近7000人;
    
    10月30日,45师、29师对三角山发动第二次大反攻,上报的当夜歼敌人数是1500人;
    
    11月1日,韩30团反攻三角山,45师、29师上报的歼敌数是1500人;
    
    11月2日,美187空降团和韩30团反攻三角山,我方上报的敌军伤亡是1500人。志愿军司令部嘉奖电中还专门提到“特别是2日毙伤敌1500余人,我仅伤亡190余人。这样打下去,必能致敌死地。”
    
    另外,10月31日的歼敌人数肯定也在1500人以上(这是我估计的)。
    
    我们先不管这么多个歼敌1500人(10月19日第一次反攻也是歼敌1500人)是否太巧合。上述10月30日、31日、11月1日、2日四个歼敌1500人,总共歼敌就有6000人,加上10月20日前7天的歼敌7000人,15军就已经歼敌1.3万人了。
    
    那么,从10月21日至29日,15军部队在两个高地发起了许多次小规模反攻,难道没有歼灭一个敌人?从10月30日至11月8日,29师在狙击兵岭发起过多次反击,薛志高、王合良瞎子背瘸子难道没消灭敌人,光自己伤亡了?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6#
发表于 2008-11-1 23:30:06 |只看该作者
 5.韩9师、美187空降团并未全部投入上甘岭作战
    
    在11月25日前,韩9师只有第30团投入了对三角山的反攻,其它部队并未投入上甘岭作战。韩9师在10月15日刚刚打完白马山之战,按志愿军38军的统计,韩9师白马山之战伤亡达9800人,这么大的伤亡是不可能全师马上投入到上甘岭作战的。
    
    美187空降团也不是全团都投入了对三角山的进攻。
    
    所以,联合国军方面投入上甘岭作战的兵力不到6万人。
    
    6.美7师伤亡两千多人未必完全不可信,但偏少!
    
    对于美方公布的美7师伤亡2200人,开始我也认为是美方有意压缩伤亡数字。但仔细分12天就撤下去了。这12天中也只有头7天(10月14日至20日)作战激烈,美军伤亡较大。后5天由于志愿军45师伤亡惨重已无力大规模反击,只有小规模作战,美军伤亡不大。如果觉得美军自己公布的数字不可信,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志愿军12军92团、93团在炮兵充分支援下反击狙击兵岭的伤亡情况,7天中(11月11日至17日),两个团伤亡2200人(92团1400人,93团800人)。那么,美军在头7天中伤亡2200人也应该是可信的。估计美7师在后5天作战共伤亡500人(平均一天100人),总共美7师伤亡2700人,这应没什么大的差错。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方公布的美7师在三角山伤亡2200人,肯定没包括配属美军的南朝鲜人的损失。按南朝鲜人占美军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比例计算,估计美7师中南朝鲜人伤亡大约500人。美7师总计伤亡也是2700人左右。
    
    7.韩军损失绝对不止7000人
    
    在上甘岭战役中,敌方伤亡最大的是韩军。从韩2师、韩9师补充了韩105编练师9000人及4个新兵联队的新兵这个情况看(有的资料中没提这4个新兵联队),韩军损失绝对不止7000人。综合分析,韩军损失应当在1万几千人。
    
    八.上甘岭战役结束时,狙击兵岭3、4、5号阵地到底由谁控制着?
    
    我在《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伤亡惨重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文中提到,上甘岭战役结束时,除狙击兵岭的7、8号阵地被敌军占领外,狙击兵岭的3、4、5号阵地可能也处于不确定状态(双方都无人防守或在韩方控制之下)。
    
    我这个说法绝非空穴来风。我们看一下34师在上甘岭作战总结中的一段文字(见文章附图)即可知道当时双方在狙击兵岭反复拉锯,阵地旋得旋失的不稳定状态。
    
    另外,24军72师216团在上甘岭战役结束半年后的1953年6月24日至7月2日,歼灭了537.7北山3、4号阵地的敌军两个排。可见,3、4、5号这些小阵地,直到朝鲜战争快结束时,才由24军完全控制住。
    
    1953年7月15日夜至16日晨,72师部队夺取了537.7高地主峰(即一直由美韩方占据的537.7高地南山),为537.7高地的争夺战划上了完满的句号。
    
    附图:34师上甘岭战役总结中的一段文字:
    
还原历史:关于上甘岭战役几个问题的澄清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初进云水

Rank: 1

7#
发表于 2008-11-2 20:31:16 |只看该作者
沉默以对千夫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好友

48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8#
发表于 2008-11-18 11:56:30 |只看该作者

还原历史,记住英雄的名字.

那些人,是中华民族的魂魄.

实实在在的生活,久不久看看天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5-5-4 09:46 , Processed in 0.0724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