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E时代的书与人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0

好友

214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7:45: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E时代的书与人
                                                                                                                                                    傅月庵

    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是以广度来换取深度,以资讯来换取知识的。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宽,手边的书越来越多,心眼却越来越浅薄,翻来覆去,找不到一本耐得住性子读下去或耐得久读的新书。时代在变,人在变,书也在变。
        会写小说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辞汇。越来越华丽,情节越来越曲折,技巧越来越高明。属于文学的某种素质却正在悄悄地流逝当中。到了这个时候,写作成了一种游戏,只要你愿意,你觉得好玩,打开电脑,按下键盘,你就具备参与的条件了。“全民写作”没什么不好,把写作当成一种游戏也总比吃喝玩乐要好。只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再也很难看到让人“从生命底层感动起来”的文字了。一切都只是游戏而已。
       写作是一种斗争,人跟文字,人跟世界的斗争。不是你制服了文字,就是文字制服了你。阅读也是一种斗争,你跟作者的斗争。不是作者制服了你,就是你制服了作者。
有些书,一辈子没读到,是种不幸,有些书,一辈子没读到,是种福气。
       艺术(包括文学)创作的最大不幸,就是“周边产品”这件事。当蒙娜丽莎的微笑走出罗浮宫,走进T恤、记事本、马克杯、信纸、信封时,也正是达芬奇向下沉沦的开端。长期来看,每一种“周边产品”都是耗损创作原件,积累商业利益的一种过程—当你看过电影《英伦情人》、录影带《英伦情人》、原声主体曲《英伦情人》,你就再也不容易会被《英伦情人》这本书所真正感动了。驳杂的多元,往往是一种“媚俗”,它从来不会深化价值,只能会去稀释。
       如今已经很清楚了,E时代里,最大的问题,永远都是“内容在哪里”?科技只能制造“汉堡”,却无法提供“牛肉”,太少的内容,却有太多的媒体要争抢。最快的方法,除了复制(“一窝蜂”),就是粗制(“速食面”)。而大量复制粗制的最佳来源,无非就是以地球上最多的动物—人为对象。因此,关于“人”的讨论便越来越多越来越紧也越来越深入(请注意,不是“深刻”),于是我们便有了更多更快更远的八卦新闻。
       下班后,就该把电脑、电视、收音机全部关闭,一如禅僧的“过午不食”,这是E时代红尘修行的一种法门。
       阅读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来源于“想象”。“想象”衍生翅膀,让人足以穿越时空,探索过去、现在、未来。高科技时代里,每一样新产品都可能是一种无形的“人身限制”与“被掌握”,网络是这样,手机是这样,电脑也是这样。
        当一切限制漫天盖地扑噬过来时,个人唯一可以对抗的武器,就只剩下一本又一本的书籍跟一个又一个的阅读“想象”了。

如果成长为一棵大树,就无惧风雨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主题

0

好友

314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08-6-5 22:30:56 |只看该作者

存在即合理。

一个人的一生有许多的路要走。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也有许多的路要走。 

                                      
微笑是心里开出的小花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5-5-8 08:34 , Processed in 0.0607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