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心理专家提醒:抚慰灾区儿童心理 慎用"崩溃疗法"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23:45: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汶川大地震后,“危机心理干预”被提到前所未 有的高度,广大心理工作者奔走在灾区的前线后方,为各类高危人群提供广泛的心理援助,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到,我国的“危 机心理干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缺乏突发性灾害心理干预方面的实践经验,尤其对特殊人群:如灾区儿童的心理干预,从救助意识到手段都有一定欠缺。

下面是一个真实案例:某心理救援团的专家在四 川某灾民安置点为一个小女孩提供心理援助,专家当众采用“崩溃疗法”为其进行心理疏导,详细追问小女孩地震发生时候的情形,如“看没看见同伴尸体”,“家 里都有谁不在了”等等敏感问题,让小女孩几近崩溃,心理疏导工作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健康863心理网”心理学专家筱丹老师指 出,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暴露出部分心理工作者对“崩溃疗法”和青少年心理学理解的片面性。震后对孩子的危机心理干预,无疑是必须的,如果干预不及时,可能 会让孩子形成负性心理定势,影响到日后的成长。但这位专家让孩子当众接受“崩溃疗法”,非常不妥。崩溃疗法,又叫冲击疗法、满灌疗法、洪崩疗法。它是鼓励 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这种治疗方法并非适合所有的人,尤其对未成年人更要慎用,而且不宜公开进 行。这个小女孩本身并不具备直面伤口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是在公开场合,心理压力更大,强迫她回忆地震的惨痛经历,是残忍和不负责任的。公开进行的“崩溃疗 法”很可能对她脆弱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对其未来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筱丹老师谈到,对待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医生 若采用“崩溃疗法”,通常宜在密室进行,此外可以考虑采用“支持疗法”,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支持疗法,是一种以"支持"为主的特殊性心理治疗方法。医生 一般不用去分析求治者的潜意识,而主要是通过鼓励倾诉、自由联想、积极想象、移情、投射、共情与共鸣等技巧,帮助求治者释放压力,缓解情绪,改善心境、提 高信心,重建心理上的平衡状态。象这位小女孩,就可以通过播放音乐、鼓励绘画、轻拍肩头、紧握对方的双手或拥抱接受其哭泣等方式让她的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 和舒缓。

在灾后重建的漫长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来自各 方的爱护和关注。毋庸置疑,人们对灾区孩子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救助都是出自善的本意。这种无私的热情应该予以肯定和发扬。然而,不当的救助势必会事与愿违, 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因此,对灾区孩子的危机心理干预,应该“以人为本”, 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更大地保障孩子们的权利,体现出人文关怀,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杨明英)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主题

0

好友

314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0 18:44:31 |只看该作者
呵护为上。
微笑是心里开出的小花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5-5-8 02:32 , Processed in 0.0443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