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话题第21期】遇到爱花钱的孩子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9:15: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5-10-8 19:23 编辑

活动方式:每周二晚上20点-21点

        
时间2015928
         地点:呱呱房间  393583  云水心理联盟
  嘉宾老师   云水老师
       主持人:  书言
  录音提供  慧慧
  文字整理  书言

关于亲子内容整理:

案例:
    儿子特别爱花钱,花起钱大手大脚,从小就是这样。现在我非常担心,他以后走向社会如果老师这么爱花钱,那么将来如果自己挣得不多怎么受得了。儿子小时候由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非常娇惯他,我家条件挺好,从来不愿意委屈孩子,孩子小时候甚至铅笔,橡皮都是名牌。现在儿子上大一,前一段时间迷上摄影,要一台很好的照相机,先是买了一个,最近又要最好的,我一方面觉得孩子欲望无止境,另一方面又担心他这种大手大脚的习惯,以后如果他自己挣钱不多,不够花,该怎么办?要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嘉宾老师: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难度工作,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我会先问一下:第一是说孩子最近呢,有大手大脚的习惯,然后后面又说孩子从下就这样。那么这里有个矛盾的地方,我们是不是跟对方澄清一下。他不是最近才有了大手大脚的习惯,而是一直以来在花钱方面的习惯都比较随意,家长似乎也不够重视。也就是用钱时候比较容易,只不过最近才变得比较突出。长大了有了更多消费的能力,显得做父母的不好控制。为什么要澄清这点呢?在这里跟家长确认一下,孩子的消费习惯不是短时期的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形成的,不是这段时间才这样,是一直就这样的习惯,最近才被家长重视到而已。
大家有感觉吗?遇到这样的案例,作为咨询师的我们,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主持人:之前看到一篇如何培养孩子金钱消费观的文章中,提到两个技巧:一是部分满足,适用于初中以上孩子,比如孩子想买一件东西,家长可以支持一部分,剩余自己想办法。二是延迟满足,家长表态可以给孩子买这件东西,需要等一等。如果孩子真正想要这个东西又愿意等的话,他是有一定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能力。

嘉宾老师: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还得看适合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孩子多大了?案例中这个孩子?

主持人:上大一了,不好调整了……


   嘉宾老师:对啊,上大一了。我刚才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大家考虑下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做?其实我们首先关注到的是难度,就说,我们如果能让家长明白他的难度。这个咨询就成功了一部分了。因为家长说老师你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实质这个问题非常难。
       有很多方法可能会有效果,也可能会起反作用。比如说你刚才说的这个方法,我们看用在哪些孩子身上比较好,如果一个孩子想买苹果6,家长说,我给你3000.剩下3000你自己解决吧,这个孩子有可能去卖肾哦。
       方法是好方法,我们得看这个孩子目前什么状态?方法有很多,怎么样去提高一个孩子延迟满足的方法,很多育儿经验中都有,在这里我们要看一下目前孩子到了一个什么状态?什么级别?我们用的这种方法是否合适?比如现在对他已经失控了,说你只给他一部分钱,他不满足很愤怒,控制不了情绪时候会去抢劫,不择手段的去想办法弄钱等,这些都要做一个评估。
所以这时候任何的方法,在没有了解这个大一学生之前呢,都比较苍白。
       还有个观点是家长如果说想改变孩子现在的事实时候呢,我们该让他意识到,比如说从小给孩子买名牌。连铅笔都想买名牌,那么我们这种个性,喜欢奢侈名牌的习惯。如果想要孩子不这样,想去让孩子很节俭,那么这是不可能的,从本质上说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家长在这里想让孩子节俭,艰苦朴素,这基本上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了。
       现在问题是:家长要想去调整一个18岁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很难,我们要去透过家长去调整那个孩子的习惯,更难。
我可能主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让家长去接纳这个孩子。先不要去企图让孩子学会节俭,那是不太可能的,最起码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我们目前如果让一个孩子乱花钱的习惯怎么样变得合理些,不那么太离谱,是可以的。你想一下子调整到节俭,那不太可能。
       比如说刚才这个孩子要买相机的这个例子,如果是我,我会去看一下,他学摄影学到什么程度了?如果现在的摄影照片拍摄出来确实很棒,摄影水平已经高于现在相机的使用层次的时候,那孩子的要求实际是合理的。孩子如果说,我想买个单反,为什么呢?因为目前的相机拍摄的效果哪些方面已经达不到等等,可以去看一下,这时候仅仅因为孩子想买个高级的相机,不能说孩子哪儿出了问题的。如果这时候,孩子的正常需要没有满足,那后续的有些不太正常的需要,反而会爆发式的涌出来。就说呢,该满足的没有满足,不该满足也会冒出来、要看一下,我们是不是用自己的需要去衡量孩子的需要。这块要考量一下。
       基本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跟孩子沟通是必要的。你比如说,书本上都有,如何引导孩子消费?形成一个正常的消费观等等。这些都得做,而目前家长什么都没做。得给家长启蒙说,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
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一个家长来找我们说,我们孩子上大一了,还乱花钱怎么解决。我们感觉是什么?第一感觉,是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家长已经远远没有跟上,要补的课是很多很多。多到无法一一的去说了。我们需要每个理念让家长去接受,如何培育孩子的一个正常消费观,怎么跟孩子沟通?每一步都得耐心的去做、就是那个理念太多,多的没法说。


     主持人:那现在要做的工作只能说让这位家长去看这个孩子对摄影的兴趣爱好能持久多长时间?或者去听听孩子有什么想法?跟孩子之间有一个交流或者沟通。才可以确定买不买。


嘉宾老师:对,是这样。我们不是要引导孩子有一个正常的消费观念吗?如果家长去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个?不管说你去沟通的结果是什么?因为沟通的结果有可能是孩子买这个浪费,也可能是孩子买这个东西是合理的。
      假如是沟通的结果是:孩子确实是有摄影天赋的,我们可以给他买,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是孩子摄影技术还一时达不到用单反,但是,也让孩子看清楚了,也让他慢慢掌握一个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去思索,我买这个合理不合理?如何理性消费?
      如果一个孩子消费观念不太正常,爱乱花钱的话,那我们主要一下,爱“乱”花钱,是没有考虑就乱花了。如果这份工作家长从来没有帮孩子梳理过,让他在消费过程中做过考虑,买什么东西值不值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树立消费观念的改变。家长这方面对孩子的教育是缺失的。孩子从来没这样的经验,如果有这样的经验的话,孩子不至于这样的。

   主持人:我刚才在听你说这段的时候在想,是不是以往的时候,需要买东西的时候,家长会一口答应了,好像没有这个跟孩子讨论他需要这个东西或者他想买这个东西的愿望强烈程度等等。也许那个孩子他在买东西的时候,他自己还不太确定是不是真的想要,父母就答应他了。以往的互动模式就是这样的。


   嘉宾老师:我们主要看一下这个过程啊,家长来找我们说孩子乱花钱怎么办呀没有办法了。注意他没办法了,他从来就不敢跟孩子说。这个不能买。他没这个力量。我不管孩子。出事情怎么办。这就是家长的一个模式。所以说他来找我们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些话不能跟孩子说的他来跟我们说了。此时此刻家长在这时候是无能的。可以这么认为。
       然后我们注意看这个模式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当孩子要这个东西的时候。家长一看这个不合适,不买。如果耐心做了一个说服工作,做到陪伴啊解释啊。孩子这时候渐渐明白了。家长也坚持。孩子也许会放弃了他没有耍赖的理由。
       但是。家长只是说,不给你买。不解释不沟通。孩子呢,虽然一次两次没有买到,压抑了。但是心里面没有答案,想买。但是爸爸不让他买。他只知道爸爸不让我买。但是为什么不让他买呢?他不知道,没人跟他沟通。心里面的愤怒是积聚着的。那么总有一次他就会爆发。会大闹会大哭。最后家长一看这麻烦了。然后就给买了。
        注意看是两种模式:第一个是不给她买错了。为什么?你没有在沟通之后。不给对方买。打击了孩子没有给做解释工作。
第二是 当孩子发作的时候。你马上给他买了。为什么?怕出状况。这成了溺爱孩子。又错了。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我要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得给我买。你不给我买的时候。你就是难为我。因为你们从来不解释。没好好沟通过他不知道。因此我必须要有用一个大哭耍赖的方式让你能给我买。然后就形成这样一个模式。长大之后孩子管不了啦。假如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他绝对不会大哭大叫。因为他听话呀。但这孩子会走向抑郁是有可能。

       当家长提出这个问题来的时候。我们心里就马上就有一个判断。这个孩子毕竟是不怎么听家长的话。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是没有权威感的。教子无妨。要么就是,喝斥制止。不会解释沟通。要么就赶紧拭用钱来打发。那孩子才会这样子。
然后我举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有个还小孩子他到超市的时候他看上一个玩具非常贵想要。妈妈说这个太贵了。不能买。然后孩子大哭。孩子哭,背后有一个意思就是说。你不买就是不爱我。就赖着不走。相信每个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那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会把孩子揍一通。揍的孩子大哭。拉回去了。就是第一种。我们看,这种情况下是比较有效。但孩子还是心里不舒服啊,你没给我解释啊。我想要这个你就揍我。那个愤怒回家一直会堵着。那么他会用别的方法报复。我要学习,要买什么文具。她会挑贵的买。需要买的,就专门买贵的。你还不好拒绝。总之她心里面得这个压抑一定要有个出口。或者有时候她压抑得狠的话他需要一个出口,爆发一下。如果有一次成功了以后就会模仿。就会慢慢的失控。这是第一种方法。你可去。
       第二种方法,禁不住软磨硬泡买了。家长心里不愿意。但是孩子哭,没办法就买了。那孩子看到控制父母的手。那下一次。就等着他哭吧。
       现在有这样一个妈妈。她就没有这样做。孩子在哭的时候他就耐心陪着他。也不劝他,然后孩子还在哭?别人围观者说,妈妈怎么会让孩子这样哭呀?妈妈会说,他要买这样的玩具。我认为不可以啊。他要哭我就陪着她吧。然后给孩子做一些解释。解释不要太多。我们是温柔而坚定的陪着孩子。陪着她哭。我们可以说一下现在不能买。为什么现在不能买呢?太贵了,妈妈的工资不高,不能承受。孩子可能会说回家拿钱啊?妈妈坚持说。那不行,这个东西会超出我们家的支出范围。是真的不能买!
       然后这时候的解释没用。如果有周围的人可能会帮着你劝孩子。会起到一些旁观的作用。如果这时候你很匆忙的想打发这个场景,肯定就错误了。所以说妈妈就很耐心地陪伴着这个孩子。很长时间……一俩小时、三个小时。最后孩子哭得实在是累了。就跟妈妈回去了。
       这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妈妈真的不能给她买这个。但是妈妈没有训她,也没有打他。他知道孩子这个需要。情绪是难以克服的。耐心的陪着她。他并没有说孩子不好。他只是告诉孩子这个不能买。
这时候孩子会知道。虽然这个东西不能买但是他不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你们大人是故意的等等,他没有这个情绪。我认为这个妈妈做的是错的。

       我们再回来考虑一下刚才案例中的大学生父母。那么她需要在这块需要补的课怎么补啊?都这么十几年了。所以说当前的任务是让那个家长意识到。我们已经缺课太多,我们想让孩子一下子就成为艰苦朴素、一个节俭的人。很难。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跟孩子努力的沟通一下,从现在开始学沟通吧,也不晚,只能这样子。慢慢来,急了不行。

       我们把这个问题化繁为简。家长来的目的是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18岁了上大学了还这样,你有什么办法让他变成一个节俭的人。注意看,这是什么问题啊?其实是一个现实问题。她要求我们帮助她把那个人改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转变成便心理问题。我作为心理咨询师只能帮你去看清楚:我们孩子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性格。然后有什么方法可以调整?然后呢,让孩子从一个大手大脚的一个习惯如何变成一个合理消费的一个习惯?需要做一些什么工作?这是         
      我们要做的工作。至于走到哪一步的话。我们就考虑一下这个工作量有多大?这样就可以了。
当然也不能贸然拒绝。如果贸然拒绝的话,来访者会很有情绪,他会觉得你帮不到他。我们会很积极的关注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得乱花钱呢?从什么时候发现他开始乱花钱的?小时候买东西的时候,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他会说很多……说了很多之后我们会说,哦!原来是这样子。原来很小时候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了。那现在长大之后一时克服不了。家长会有同感。让家长把这个情绪淡化一下,让他明白这个工作的难度。然后看家长还愿不愿意我们从现在开始做,调整孩子这个状态。就说我们调整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算是合理的?


     主持人:去调整家长的期望值是吧?


嘉宾老师:对。还有一个可能性。孩子特别优秀。摄影获了奖等等。或者说,他现在开始创业。那么他多花点钱,也不是问题。
          我们不能用我们的一个价值观去衡量孩子的价值观。可以看一下,他花钱的大方,对他的生活有没有造成一个影响,还是说,在他的经济范围之内,还是可以的。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5 09:24 , Processed in 0.0287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