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话题第17期】孩子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复制链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9:40: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活动方式:每周二晚上20点-21点

           
时间:201591
           地点:呱呱房间  393583  云水心理联盟
  嘉宾老师:   云水老师
       主持人:  书言
  录音提供:   宁波无才
  文字整理:   书言


问题“:
来访者
大家好,想请大家帮分析个问题:我女儿现在三岁五个月,还没有上幼儿园,今天 去报名,学校建议直接上中班,因为我们这里的孩子普遍入学早一些,多数是三岁 以前就入学的,基本过了两岁半就都上幼儿园了。我女儿上小班的话年纪偏大一些 ,上中班年纪偏小一点,学校建议上中班,理由是中班的孩子已经适应一个学期了 ,开学不会哭闹了,小班的孩子要哭闹一段时间,也会影响我女儿的情绪。我又担 心我女儿那么小,在中班会不会被欺负?或者能力弱于其他孩子,心里会自卑呢? 请大家帮分析下.谢谢!

嘉宾老师: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个妈妈是有趋避冲突。他要考虑是上中班好呢还是上小班好?他觉得是能力上是有些问题的。因为有些家长。连考虑都不考虑。上就上啦。随便做个决定吧。显然这个家长是犹豫不定的。一种情绪状态。然后我的感觉是。那么在这个妈妈的一个情绪状态的辅导下。是没有稳定感的。妈妈在这个时候容易去看别人的意见。想找一个咨询师问一下你看我这个怎么办?那么他的孩子也会期待别人替他拿主意。孩子心里也会想不通是上中班好了还是,上小班好?他也会有焦虑。把这个责任推给妈妈。

       分离焦虑孩子的自主能力比较弱。可以这么理解吗?其实分离焦虑容易产生一个自主能力比较差。因为我跟妈妈在一起,妈妈都可以做主我不用做主了。如果解决分离焦虑就意味着说。你让她去上什么班,估计阻抗都比较小,是这样的。所以说他这个分离焦虑肯定是有的。并且可以观察妈妈的状态。这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呢?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分成两部分分析。一部分是分析孩子的行为。一部分是去考虑。怎么去做母亲的工作。当然我们也可以结合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去分析孩子的性格。她不可能去脱离妈妈,独立去分析的。所以我觉得让妈妈意识到,我们平时的时候,没有教会孩子自主的能力。没有让孩子学会独立的玩,所以他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就会很畏惧,这个是以前造成的。现在要解决的话,是需要时间的。孩子需要环境,他需要去慢慢适应。这时候到一个新环境,他肯定不适应,以前他跟妈妈很温暖的,朝夕相处的,现在要离开妈妈了。

       具体怎么做的话,可以看看他们的状态了。做法呢,我们一般是不教的,我们只是让妈妈意识到这些。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可以参考,但是我们不能说怎么做。比如说,有些母亲真的不好提意见,如果说,你把孩子送过去了,就不管了,没问题可以撑得下来。那孩子万一出状况怎么办啊?责任谁负得起呢?这个决定还是让妈妈去决定。我们可以给她分享下,有的妈妈直接把孩子送过去了,结果是呢,孩子状态还可以。有的妈妈是直接送过去之后,状态会不好,但这个风险是需要每个妈妈承担的。我们应该让这个妈妈意识到这点。选择的后果和责任是需要承担的,我选择了我做主。我感到这个案例中这个妈妈的承担能力是不够的。那孩子会复制了这个能力的。具体如何做,还需要去沟通。

      我们再回到这个例子中来。我们请教一下,孩子上幼儿园哭,家长该做什么?你想一下,孩子要离开家,去幼儿园,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需要什么?我们在学心理动力学时候,有个支持性干预,那么他需要支持,他很崩溃。觉得没有温暖了,很孤单,没有自信面对、然后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妈妈一直在你身边的。中午就可以回来了,这些要强化一下,让他相信妈妈还是爱你的。并且说,如果能上幼儿园,妈妈会更加的爱你等,像类似这样的工作。进行支持。因为孩子会担心啊,我离开妈妈,看不到妈妈了怎么办,客体恒常感就不足了。讲道理没有用,你讲道理的时候,孩子会很享受这个过程,讲道理的过程孩子会想,妈妈跟我讲道理,就不用去幼儿园了。把时间拖延到最好不要去。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妈妈仍是爱他的,意识到幼儿园必须要去的。从当下做起,很坚决的。家长没有这个勇气,那么孩子就不会有这个勇气。

       然后,我们关注下,这样的孩子依赖性特别强。他到了幼儿园可能会大哭。为什么学校建议他上中班呢,估计年龄稍大一些,孩子虽然年龄稍大一下,心态上还是小班。他可以在小班适应一段时间,跳到中班都是可以的。这时候支持必须跟上,就好比一个失恋的人,他需要什么,关爱。持续的关爱。那么一个孩子到陌生的环境中去,每次回来哭闹,妈妈要去关心,爱护,但恰恰是不能让步。这个对家长来说是比较难;

       我们的工作是什么?你以前对孩子的行为模式上出问题了,所以才会这样子。温柔的坚持、妈妈是爱你的,但幼儿园必须得上,这段时间会哭闹,会吵一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接纳的。当家长看清这些时候,他可能就不那么焦虑了。他知道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这一条出路的时候,他不焦虑了,趋避冲突没有了,他知道,我只能这么做了。他不会我应该选择怎么做。他不会有更多的考虑:我能不能找到一个大师,让孩子很快很高兴的去上幼儿园。有很多幻想。但是如果我们能领着家长,把这一切看得很清楚,没这些幻想的时候,让他明白只有这一种结果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啊?他会安心的陪孩子度过这段痛苦的时间,分离的时间,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让家长意识到,你现在是到了该跟孩子分离的时候了,分离的时候,对孩子对你来说都比较痛苦。但这是孩子成长必须的,否则,我们养一个孩子一辈子在家里在父母身边不出门,这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然后你能说是你爱孩子吗?是你害了孩子哦……这是认知,我用认知的方法去解释这件事情。

主持人:刚才听老师在说这个个案的时候,中间是不是有一段是说,要跟妈妈去讨论这个孩子进到幼儿园之后,会出现的一些他预料的状况?

嘉宾老师:嗯,我的思路是,让妈妈意识到,孩子的独立性不够,自主意识比较差。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做这份工作,让他意识到,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是我们跟孩子分离不够造成的。不会自己玩,跟外界接触不是很放心。这是我们造成的,不能怪孩子哦。但是具体怎么做,我们还没有一个深入的讨论。这是很大的一个话题。

主持人:可以跟家长讨论,孩子在幼儿园之后,需要做哪些准备吗?

嘉宾老师:可以讨论。作为一个亲子教育专家来说,必须有很多的方法,你比如说,多给孩子讲幼儿园有趣的事情,里面有很多小朋友,他们一起做游戏做一些还玩的事情,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但是这点,家长可能意识不到,当家长教育有时候会有这种模式:如果孩子说,妈妈我害怕。家长会说,没什么可怕的了,他们都是好朋友。不要怕不要怕。这其实是一种强化,你越说不要怕的时候,他越怕。就说他们不会劝说的方法。最好的劝说方法是什么,幼儿园可好玩了,有滑梯,有好多玩具,有很多小朋友,有老师可以领着我们大家玩丢手绢等。多给孩子讲幼儿园好玩的事情。然后再上幼儿园之前,领着孩子去参观幼儿园,但这个工作也要作细,有的家长领着孩子去的话会说,以后你自己要在这里跟大家一起玩如何如何。那孩子就没有功夫去享受这个快乐,他担心以后妈妈把我扔在这里不要我了。同样的行动,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关键看怎么做,我们去领着孩子参加幼儿园的时候,千万不要让他意识到,将来你一个人在这儿,妈妈不在这儿。而是呢,宝贝,今天我们去看一下幼儿园,看幼儿园有什么好东西哦,降低他的这个防御,不让他意识到,妈妈以后会不在这里。这种情况下,让他对幼儿园有兴趣,这样才起作用。有些人他照老师说的去做,这个过程反而会起反作用。这是领着孩子到幼儿园,熟悉环境熟悉老师。跟老师聊一下,增加熟悉感。

主持人:我刚才听你说这两条的时候。以前我有个朋友他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他也坐出做过这些工作。首先告诉孩子说幼儿园挺好玩的。另外就是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带孩子去幼儿园。另外我觉得他还有一种方式挺好的。跟幼儿园的老师去填联系好邀请老师。幼儿园的老师去家访。然后老师真的就去家里面可还是有一个熟悉的过程。甚至在老师去他们家的时候,啊。给老师和孩子一起照了好多照片。赵乐幼儿园好多照片贴到孩子的房间里面让孩子去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幼儿园的老师在和,去他们家家访的时候会,你跟孩子的互动有一个刻意的。接触的过程。如果在这个个案中。俺作为跟这个去谈的话你可以给一些。这样的例子去让他选择劝她借鉴是吧。

嘉宾老师:是的可以的。恩等这个不是心理咨询了,就是心里教育了。算是发展。现在咨询。说么有问题我们可以做为一个教育专家。给一些建议。

       然后我说一下在这里面。刚才说到的把幼儿园的那个照片拍下来。知道家里面,会经常给,孩子说宝贝将来我们要上幼儿园。像大哥哥一样上大学。这样的。的工作。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应该怎么做。不要等到今天明天要上幼儿园了今天才叫工作。又是家长会这样做。估计今年要上幼儿园了过过很多工作都要提前去做。降低孩子一个防御。在心里面对幼儿园,不陌生。今天,熟悉环境、跟老师多沟通一下这都是很好的方法。

       还有一个提前让孩子在家里的作息时间,就有意识的安排孩子有一个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睡觉、比较有规律的生活。提前了解一下幼儿园的那个生活规律设置。在家里面得时候就做的很细。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很类似,以减少孩子对环境的陌生感。免得孩子不适。幼儿园的上学时间如果是八点,那我们平常就要提前七点多就把孩子叫起来。提前做一个这样的,适应的过程。降低她的不适应感。

       还有我们前面讲到的给予孩子鼓励、支持。让孩子自我上多些自信的支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从而让孩子自愿的上幼儿园。他会认为上幼儿园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或者很光荣的事情。赶着孩子上幼儿园不如那是让孩子觉得说幼儿园非常好玩。有一个主动的心想去想去幼儿园。

       再就是如果我们的孩子恐惧幼儿园恐惧的比较特别。需要我们跟孩子去沟通一下。问一下:宝贝,你为什么会怕去幼儿园呢?能说说吗?这样比我们瞎猜要强。孩子的一个反馈是最真实的。她害怕什么担心什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万一孩子担心的事情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非常特别的事情或许是一件非常滑稽的事情。比如说有的孩子会说:我担心在幼儿园碰到小男孩儿会怀孕。有可能啊,对不对。所以孩子有时候的担心是千奇百怪的。是大人想不到的。所以多问一下会比较好一点。
   

     然后就是一个跟进的问题。孩子去了幼儿园,这个阶段肯定比较难受的,孩子要哭家长也烦。此时此刻。正是孩子需要妈妈爱的时候。需要妈妈改变自己模式的时候。这个过程中建议妈妈多来咨询。及时将发生的问题跟老师沟通一下。比如说孩子在幼儿园,遇到的一些困难。孩其他小朋友贬低他了、做事没有做好啊、别的小朋友做到的事情他没做到啊等等。
或者受到了批评啊、这些都会受到打击的。这时候我们就让家长给与支持,支撑。但是有时候有的家长他是不会的。所以这个跟进非常重要,老师要及时的帮助家长调整。我们应该相信这个家长一定是不会调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一下,如果这个家长很好调整的话,他就不至于出现这类问题。对不对?他既然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一定意味着他不太会调整孩子的状态。所以我们应该让家长意识到,在这期间,我非常欢迎你再来咨询,我觉得这段时间孩子非常需要你的关爱。如果你有疑惑的话,可以随时来找我。

       然后呢在这期间,孩子可能会觉得我去了幼儿园,我做了好大牺牲,要向妈妈提出很多要求,那我们要看一下,哪些是合理的要求,哪些是不合理的要求。合理的要求要尽量的满足,平常不能给的也给一点。作为一种奖励,阳性强化法嘛。如果因为生病啊,其他原因,有段时间没有去上幼儿园的孩子,或者有什么意外的挫折,这个要跟孩子交流,做耐性细致的工作,这个不管是幼儿园,是初中还是高中。重新返校都是要有个心理准备的。


       再就是,孩子上幼儿园时候,在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最恐惧的是担心跟亲人们分离,还有一点,他一旦有了什么伤害的时候,他可能不会跟父母说,担心父母责备他,更加不要他了。然后我们就会发现会发生很悲惨的事情,比如说孩子被侵犯了,但他呢,他不敢说。我们都很奇怪,他为什么不敢说?因为他担心父母更不要他了,更远离他。他可能就会隐瞒着,这可能是一时意识不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孩子的情绪,多关爱,这段时间是最需要的关爱的过程,这些要跟孩子多沟通一下。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9-10 19:51:19 |只看该作者
   无意间看到这篇文章,一同复制过来:   

      孩子进入到幼儿园是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它通常会带来巨大的兴奋和快乐,但也有很多的眼泪和不确定---孩子是这样,家长也是。“孩子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在幼儿园里将会发生什么。”有执业执照的早教和早期特殊教育的Just Wee Two教师Katrina Green说道。“在此之前,孩子们花了3年时间学习家庭生活的规律和程序,他们完全不熟悉他们将在幼儿园遇到的新规则。而对于父母,他们主要担心孩子是否会有被遗弃感。”下面的方法将帮你顺利渡过分离焦虑,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来一场全新的冒险---分开和在一起!

给孩子机会面对

很多妈妈在看到孩子对幼儿园有不好的第一反应,就立即决定将他们带出教室。但是这是一个糟糕的主意。“这无意中收回了教孩子如何在负面情绪下解决问题的机会,并且孩子会认为他们不必面对问题。”Green说。相反,一致性在幼儿园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简单的坚持基本的规则,将培养孩子对后果明确的期望。简洁明了的道别,孩子会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但绝不要一步三回头,拖拖拉拉。在放学你来接他的时候,再次强化“妈妈会回来”——就像早上说的那样。这样孩子会明白,上学并不意味着和妈妈分离。

让老师参与进来

通(li)常(xiang)情况下,孩子会遇到一位温暖的、有爱心的、经验丰富的,可以预见孩子需求的老师。但因为你们彼此还不熟悉,所以一个简单的介绍帮助她更多的了解孩子是很有必要的。“尽可能多的了解孩子在家里生活的情况,在令孩子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很有帮助的。”Green老师说。“知道他们饮食、睡觉和如厕习惯,同知道他们喜欢什么颜色,爱唱什么歌和喜欢玩什么游戏一样重要。如果家长愿意告诉我们当孩子在家里感到沮丧和焦虑时怎么做能让孩子平静下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或者我们可以把这些方法用到教室里。”
一定要告诉老师的还有关于孩子的医疗问题,比如他对什么食物过敏。

准备一个安抚物

从家里带一个安抚物到幼儿园,可以很有效的缓解孩子刚入园的分离焦虑。比如孩子最喜欢的娃娃或者一条小毯子,甚至是心爱的书和装满他爱喝的饮料的吸管杯。“曾经有一个孩子,他在刚进幼儿园的时候焦虑很严重,每天上学都要哭闹上好一阵子。于是我鼓励他从家里带些喜欢的玩具或者是家人的照片过来。”Green说,“结果你猜怎么着?第二天他带来整整一大袋玩具!”
这些小玩意对你来说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它却可以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 Grenn告诉我们:“家长总觉得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不该带着安抚物上学。然而孩子们却觉得在幼儿园(即使没有分离焦虑的孩子),或家里发生变化(比如家里添了弟弟妹妹、搬家、或是爸爸妈妈换了工作)时特别需要自己熟悉喜欢的小东西的安慰。”

不要不告而别

妈妈突然消失会令孩子感到更加害怕。“妈妈不该从孩子身边溜走,”家庭育儿心理专家和《有自我意识的父母》的作者Fran Walfish博士说。“有的孩子离开妈妈,适应幼儿园生活甚至需要10周时间。上一段时间亲子班是个很好的办法。在亲子班中,妈妈无需与孩子产生互动,只需要简单的坐在一边,给孩子安全感。”
如果缺少这个过程,你也可以每天和孩子来一个告别仪式,具体怎样做,由你和孩子决定。比如特别的拥抱和握手之后,你对他说:“再见,我的小鳄鱼。”。记住,一旦说过再见,你就需要迅速离开。

避免和其他孩子比较
不要指责孩子,也不要说:“你看,Nolan的妈妈走了,他就没有哭。”
“让孩子适应上幼儿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尊重他们的情绪和这个过程。”Green说。别担心,你的孩子最终会度过分离焦虑期。孩子因为分离而哭泣是为了完整的表达情感。当他们还在哭的时候离开是没有问题的。一个完整和成功的适应期可能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带着孩子度假,或者经历了一个假期再次回到学校,抑或家中发生了一些变故,分离焦虑可能会卷土重来。“但是,在我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还没有哪个孩子不能克服分离焦虑。”Green老师说。

忍住,不要去探望
一旦离开幼儿园,就要告诉自己不要再回去看他,不要每隔一个小时就打电话到学校询问孩子的情况。Walfish博士说:“和老师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非常重要。当你相信即使你不在孩子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时,你便不会再惴惴不安。”相信老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为孩子挑选了最好的幼儿园。(也请相信孩子)

给自己打气
想一句口号,比如:“这是最好的地方”,或者“这是最正确的决定”,必要的时候经常重复,来提醒自己,为什么和孩子分开,以及分开的好处。你的情绪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如果你带着孩子下车时紧张和焦虑,那么他也会和你一样。你的小孩会感受到你的情绪,并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影响他。所以保持冷静、乐观,即使你并不是100%的快乐。“给孩子信心:你一放学就会来接他,并且幼儿园的老师会让他安全快乐。”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15-9-13 12:30:19 |只看该作者
发现我废话好多。。很多地方词不达意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 22:19 , Processed in 0.0262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