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咨询技术《六大要义》的领悟【转帖】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07:26: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咨询技术《六大要义》的领悟。
        咨询技术的理论归纳为《六大要义》,即“没有精神垃圾,只有精神养料”;“关爱生命,生命实现在于自我实现”;“关系胜于良药,位置高于价值”;“巧借大智慧,润物细无声”;“去专家化,非指导性,无患者原则”;“真实表达,真诚交流,真情展现”。这六大要义其实总结了咨客双方关系的境界及方法。
        首先,要义谈到了我们如何去珍视在当事人身上所发生的一切。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被造物主放在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及各样的关系中,这一切是无法选择的。每个人又都具有不同的外貌及思维及反应特点。他所走过的每一步、每一个选择都是独特的,按丰柯老师的提法就是“他拥有他的意识和潜意识。”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家庭系列和属于他自己的生命故事,心灵中这样的体验在那天参加段小英老师的家庭系统排列时,感受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他的的感受与反应都是生命中的故事,是作为他这个个体生命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故事,就如我自己有自己的故事及成长历程一样。在生命的历程中伴随着欢笑和痛苦,痛苦反而使人对生命的体验更深刻,使人更成长。当事人心灵中的痛苦是他生命历程中的一次成长机会,痛苦只是提醒我们需要成长。这样看来,当事人储藏在潜意识中的精神垃圾就成了他的精神养料。
        第二,生命实现大于自我实现。
        当事人在痛苦中,常表现为他不喜欢他所经历的一切,他怀恨小时候没有得到爱,他后悔自己曾经做过的事,他不喜欢自己走过的路,他不喜欢自己的生命故事。他看到自己所没有得到的,却看到别人拥有的。其实每个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但都不是完全的。但当事人偏偏不喜欢他自己拥有的,想得到别人拥有的。当事人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想逃离他自己的生命存在。托马斯□伯恩哈德说“每个人都有他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那条路,总是想走别人的路。”  当我们抱着这样的咨询态度时,成功的咨询只是让当事人回到他自己,去觉察他自己的感受,不否认他自己的感受,不逃避他自己的处境和各样的关系,帮助他发现他的拥有和得到,并走出属于他自己的路。当他真实地走进他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他才能实现他自己的生命价值,无所谓当下所流行的“自我实现”,它更多是以金钱、权势、名誉论英雄,它离关爱每个生命的实现和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特表现方式相去甚远。
        因此,我认同“无患者原则”,反对对当事人下“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诊断。
        第三,智慧引导。
        人是在关系中受伤害的,帮助当事人理清各样的关系,包括他与外界、他与他人、他与他自己的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与他自己的关系。一个接受和尊重自己的人,他才可能接受和尊重他人,并与外部世界和谐相处。人需要智慧的引导,没有智慧的引导,人看不清外部世界、也看不清自己和他人。这些智慧,在东方是老子、孔子、孟子等先贤的学说,而在西方,则是耶稣和圣经。人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毛ze东说“人定胜天”,虽有气魄,但没有摆正人与神(天)的位置,人永远无法胜神(天),人只有顺服在神(天)的下面。当事人的痛苦,很多时候因为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妻子要做丈夫的头,儿子不听从父母,等等,都导致各样关系的混乱,并引发心理的痛苦。人不接受自己的命运和外部环境,想掌控命运和外部环境,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都是与神(天)争夺位置。所以帮助当事人调整关系、找到位置等,需要有智慧的引导。从这一点来说,无痕迹咨询技术需要“巧借智慧”,不能完全离开“专家化”和“指导性”。
        第四,咨询师是陪伴者,而非专家与指导者。
        咨询师与当事人一样,都在经历自我生命的成长,也有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咨询师最能够帮助到当事人的,常常是因为曾经有着同样的痛苦体验,并经历了生命的成长。咨询师需要走进当事人的痛苦中,牵着他的手陪着他一起走出“死荫的幽谷”。当我走进咨询室,抱持着我要如何帮助对方,要执行预设的咨询流程,要运用某种理论与流派解决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时,它就成为失败的咨询,因为我用我自己的规则去衡量对方的生命体验和经验;而当我努力带着“无我”进入咨询室时,咨询的过程变得流畅自然,并达到咨询目的。咨询师是当事人成长路上的陪伴者,而非专家和指导者。
        第五,真实表达、真诚交流、真情展现。
        当事人表现出愤怒、忌恨、悲伤、害怕等各样的情绪,在其中隐藏了当事人内心的情感需要。情感是需要的反应,情感和需要不好也不坏。马加爵杀了人,但他希望被尊重的需要却人人都有。我们的感觉不是错,也不是坏,我们接受自己的感觉和需要就接受了自己存在的状态,也就接受了自己。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产生了强烈情绪。面对情绪,许多人采取否认、生气、逃避方式应对,使情绪被隐藏和压抑并对人产生破坏性的力量。马加爵希望被同学尊重,当没有获得时,他表现了极度生气,导致极端行为。许多当事人在出现情绪困扰时,采取否认、生气、逃避,导致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包括亲密关系)而倍感痛苦。而真实表达、真诚交流、真情展现是解决关系问题的关键,它让孤独的生命能彼此进入、彼此相交、彼此促进、相互成长,最终满足彼此生命中最深层的需要,这就是接受爱和付出爱。
        咨询师要真实、真诚、真情,做一个真实的人。在无痕迹咨询技术的现场演绎中,丰柯老师向我们谈到他生命的经历与感受,真实真诚,我们也在他一次次真情流露中,心灵被触动,学员在老师的带动下全情投入,受益多多。
        真实表达、真诚交流、真情展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最大的拦阻在于自身。自我需要提升觉察力与反省力,需要内在成长的能量予以支持。因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可能会让自己觉得脆弱。一个勇敢和成熟的人才能是一个真实表达、真诚交流与真情展现的人。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5-5-3 04:06 , Processed in 0.048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