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盲”的困扰:提笔忘字
中国对失去汉字感到担忧(美记者 芭芭拉·德米克)
发短信和打字正在替代一笔一画写成的汉字。当需要提笔写几个字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自己已经忘了那些字到底怎么写了。 对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马斯朗(音)来说,提笔忘字的过程早在他读完高中时就开始了。当时,他前往伦敦学习摄影,并买了第一台电脑。 这名现年30岁的时尚摄影师现在写字很费劲。有一天,当他给自己列一张购物清单时,他突然发现,他连“香波”都不会写了。 正用iPhone发短信的他抬起头说:“除非我们每星期专门花几个小时练习写字,不然忘记一些字怎么写是必然的,但谁有那个工夫呢?”他还在等着北京的苹果电脑店把他的笔记本电脑修好。 这种奇特的新型“文盲”——更确切地说,是书写困难——以前在中国并不多见。如今,这种“传染病”源于苹果电脑专卖店之类的地方,那些有着玻璃外墙的多层商场让懂技术的中国人着迷。 马斯朗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者。穿着讲究的他看起来似乎是从广告中走出来的——年轻、受过高等教育、有钱。 人们拥有的小玩意儿越多——手机、智能手机、电脑——他们就越不愿意一笔一画地写字。无论是在电脑上还是用手机发短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习惯用拼音输入法。 据《中国青年报》4月一项调查显示,2072名受访者中的83%承认写字有困难。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以至于它甚至有一个名称——“提笔忘字”。 在某种程度上,类似问题出现在人们依靠技术而非记忆的所有地方——“智力外包”。一些有关电脑和网络扼杀个人智力的论文就提到了这一点。 在中国,这种情税已经发展到引起一场文化危机的地步,因为汉字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象征。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一直沿用的书写体系。现在使用的汉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骨头和龟壳上的象形文字。 在一家店铺外,现年41岁的王家中(音)正在用一个类似海绵拖把而非毛笔的东西蘸着水在人行道上写字。他说:“这是我的爱好。” 他抱怨道:“中国人现在只想着物质生活。练书法的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比这儿多。汉字是起源于中国的啊,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政府不管,人们就不会去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