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你的钝感力 来源:《时尚·Cosmopolitan》2007年11月号
随着媒体的炒作,钝感力已经成为一个时尚词汇,在感情上、在身心健康上……无处不闪现钝感力的身影。那么,在职场上,女性是否拥有更多的钝感力呢?钝感力是否能帮助职场女性更好地平衡工作关系呢? 最近身边几位26-28岁左右的好友纷纷辞职,原因很相似——没有发展空间,办公室里关键的几个职位已经被比自己资历老的人占据了,而且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认定自己绝对“熬不过”他们。 在一个地方能“熬”下去,并且最终“熬”到一个期望的职位上,需要多少钝感力啊。我们一直把敏感当做优点——聪敏,敏锐,敏捷……谁会知道职场上,钝感力反而成了长盛不衰的法宝! 也许找不到比渡边淳一更自信的作家了,这位以男女情事描写见长的“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师”生生造出一个词汇——钝感力——用来诠释自己的“难得糊涂经”。 将“钝感力”直译为中文就是“迟钝的力量”,指的是相对于反应激烈、张扬、刚硬而言的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与能力,不会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产生情绪的波动,甚至走向人生的毁灭,这颇类似于中文中的“难得糊涂”的意境。 渡边认为:“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也正基于此,渡边淳一在书中写道:“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甚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渡边淳一以自己的创作经历来了个“现身说法”:“当初还是文学新人的时候,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我对这些就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如果当时因过于敏感而消沉下去,也就不会再写小说了。” 虽然《钝感力》是渡边淳一少见的散文体的励志图书,虽然通篇讲的是人生智慧,但“爱”这个词语还是时不时地从渡边淳一的口中提到。渡边淳一说,医学和文学分别从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对人类进行观察和剖析,但如果没有深沉的爱,两者都难以实现。就情感而言,爱就是一种钝感力,它表现为宽容和谅解。在此,渡边淳一毫不掩饰自己对女性的偏爱,称女性天生比男性拥有更强大的钝感力。他还建议人们应努力去爱,在爱中发现自身缺点,并懂得他人与自己,获得成长。 在日本,《钝感力》一书的热销,已使“钝感力”一词迅速成为最新的流行语,“爱情钝感力”“职场钝感力”等词语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就连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向现任安倍提出忠告时,也用了“钝感力”的说法,他说:“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必须迟钝一点,‘钝感力’非常重要,不要总把支持率的起伏挂在心上。”而《读卖新闻》的书评则干脆搬出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利根川进博士的原话:“我带有某种迟钝,只能依稀看到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以此来佐证“迟钝”恰恰能够摆脱世间常识的羁绊,出人意料地取得“世界性的发现”。 还有什么地方需要钝感力? 人们常把婚姻幸福挂在嘴边,在夫妻双方相互容忍的背后,是出色的钝感力一直在支持和守护着他们。就情感而言,爱就是一种钝感力,它表现为宽容和谅解。人们应努力去爱,在爱中发现自身缺点,并懂得他人与自己,获得成长。 睡得香甜,起得迅速,这种睡眠能力真是人的基本能力。没有睡眠能力的话,人们就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就不能专心致志地工作。睡眠良好,这也是一种真正的才能。 人与其对环境卫生过于敏感,还不如把自己锻炼得强壮而钝感。 从癌症的预防到治疗,以及治愈之后回归社会,在所有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就是所谓的钝感力。如果拥有出色的钝感力,癌症的患病率会非常之低。即便患上癌症,也会无所畏惧。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被朋友或同事嫉妒、中伤和刁难的事情。不要听到不中听的话就如临大敌,而要仔细思考对方那么说的原因,体察对方的心情。这种心胸宽广的钝感力,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极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