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生有无自性,此与「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之自性有何不同?(转贴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1:48: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众生有无自性,此与「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之自性有何不同?
请教法师:
1. 《达磨二入四行观》云:「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
」说明众生是众缘和合所生没有自性,心也是生、住、异、灭;但《六祖坛经
》亦云:「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此自性与彼自性有何不同?
2. 蜜蜂采蜜无造恶业,来世有无入人道之可能?
弟子善明合十

中台世界的回覆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说到「众生」是众缘
和合所生,没有自性,心也是生、住、异、灭,完全正确。
  何谓「众生」?「众生」者,即因众生流转于众多生死而得名。众生为何
生生世世流转于无量无边的生生死死?乃因众生的妄想心、分别心、执著心,
无时无刻无不紧随现前因缘的人事物起伏动盪、生住异灭,故而招感生生死死的
果报。这样的生灭心,招感的就是生死的果报。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随著色、声、香、味、触、人、事、物……种种好
恶因「缘」,动身、口、意,造作诸「业」,即是「并缘业所转」。如果能由
这场大梦中觉醒,心念不再攀缘外境而随之起伏,就开始成为掌握自心、能够
作自己主人的智者,如此方能超越「众生」境界,迈向开显本心本性的大道。
  什么是「本心本性」?六祖惠能大师所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
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本心本性不是生、住、异、灭的妄想心、分别心、执著心,而是无妄想颠倒、
无爱憎取捨的清净心,无执著分别、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之心。此心就是「含生
」本具,「但为客尘妄想所覆」的「同一真性」,人人本具,不假外求。
  《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不知万法皆是自心所现,迷于外相,而生心念起伏,即「并缘业所转」,流
浪生死——起十善心、行十善业,则往生天道;造五逆罪、十恶行,则地狱受
苦……六道轮迴有份。
反之,明白真理的智者,则「理将俗反」。
俗人以为是「真的」、「好的」、「坏的」、「喜欢的」、「讨厌的」……,
在智者来看,都是无常变异,无有自性的因缘聚散,和合时有之,缘散即消逝
。所以他们不执著、不生爱憎,能够运用万法、运用缘起,乃至于创造缘起,
广行菩萨道,度化接引迷愚众生认识自己的本心本性。
  这就是菩萨不住缘起的「无住涅槃」境界--虽然在缘生缘灭的俗世间来来
往往,
本心却是
「形随运转」,随顺俗世的情势而行菩萨道,
「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对俗世的「万有」没有一丝一毫贪爱与追求。
因为智者「悟真」,一旦了悟万法皆仗因託缘而生,没有自性,就知道「众相斯
空」,世间万象皆是虚妄不实,也就能够「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无
染无著,无此无彼」。
  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这里所说的「
法」,是最高、最真、实相之法,是无生无灭(无「众生」)、无能无所、无
自无他(无「我」及「我所」)。有众生心,就是妄想颠倒;有我及我所的执
著,就是颠倒妄想。妄想颠倒就是「烦恼」、就是「结」、就是「垢」。
  彻悟此最高实相之「法」,就找到「本自具足」的本心本性。若能真正回
归本心本性「本不动摇、本不生灭」之体性(静则一念不生),做真生命的主
人,则不但「能生万法」,而且在「能生万法」作无穷妙用(动则万善圆彰)
的同时,依然「无染无著」,体现「本自清净」的功德。
  总而言之,世间万象皆是缘生缘灭,跟随万象而生灭的妄想心、执著心、
众生心,亦是缘生缘灭,因此均是无有自性。相对地,本心本性是本自具足,
非因缘所生之法,因此不生不灭。这就是六祖所说「自性」之意义。
  自性本具,即使众生在迷,亦具足本不生灭的心性,「在圣不增、在凡不
减」。可惜众生把生灭的虚妄境界当作是真的,跟随这些境界因缘生起「我所
见、所闻、所爱、所憎、所有、所失……」种种妄想心、执著心、生灭心,更
将这些妄想心、执著心、生灭心的作用(色、受、想、行、识)当做自己,就
迷失了自性。这就是所谓的「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
现在,或许您已能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这样为「缘」所转、为「业」所牵,随因
缘而变化,心念生住异灭、色身生老病死,死死生生流转不息的「众生心」、
「众生身」,可有自性?
  二、客尘妄想覆盖之下,你我本具的心性不生不灭,跟著我们在六道中「
水里去,火里来」,就等待著我们从大梦之中醒觉,重拾自家珍宝。此一本具
心性,是不是足称吾人之自性?
  众生贪迷世相,生贪、瞋、痴、慢、疑、邪见,因这六大根本烦恼而轮转六
道,恶业报尽乃浮升善道、善业报尽则復坠恶道。只要此心善恶夹杂、生灭不断
,就是在善、恶道中升升沉沉,头没头出。无论是食肉的虎狼、或是食草的牛
羊、或是吸蜜汁的蜜蜂都在这个轨则之中,一体平等。每一众生都有机会生到
人道,因为报尽则生,只是报尽之期有长、短的差别,全看过去所种善恶之因
,熟多熟寡、熟轻熟重。
  佛陀曾令舍利弗观一群雀子的过去与未来,舍利弗入定观察发现:「牠们过
去长达八万大劫,一直都是生为雀子!而未来的八万大劫,仍然不脱雀子之身
!」深深为之悯然。
佛亦曾言:「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指爪间土。」古云:「一失
人身,万劫不復」实非妄语。我们有幸此生为人,真正要有「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的觉悟!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5 02:04 , Processed in 0.0277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