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0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经常收到礼物怎么办?【亲子话题大家谈】第三期

[复制链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30 20:52: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三期亲子话题大家谈栏目整理
时间:2015年5月26日晚  20:00 — 21:00
地点:呱呱房间  393583  云水心理联盟

嘉宾老师:繁星老师
    主持人:书言

录音提供:宁波无才
文字记录:书言

本期栏目关于亲子问题答疑内容如下

      来访者:孩子经常会有人送东西给他,不知道怎么帮孩子引导这个问题?

  嘉宾老师:不知你家孩子多大?男孩女孩呢?
     来访者:10岁,男孩

  嘉宾老师:都送过什么东西呢?
     来访者:零食、 玩具、 钱

  嘉宾老师:你有和他沟通过吗?就是什么样的原因同学送你零食、玩具、还有钱啊?
     来访者:他几乎每天回来都会拿一些零食、玩具、有时候就是钱,他说是同学送给他的,然后我为什么人家要送给你东西?他说他们班有几个土豪,给大家都送。我说每天都送吗?怎么每天都有人给你送东西呢?他说反正我们班有几个特别有钱的,我就说你每天都收别人的东西,时间长了,也没什么东西给别人,别人会不会对你有什么想法看法呢?他说不会,他们家里都很有钱,他们不在乎。我说会不会这些孩子拿了父母的钱,出来这么大方请客,这样是不是不合适啊。孩子也说那也不可能天天拿父母钱,我们班这几个孩子天天都这么有钱,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两个学期了,送的东西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值钱了。就觉有点担心,也不知道是我们孩子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

  嘉宾老师:你的担心是什么?可以说说吗?

    来访者:我就想,是孩子是有意识在和这些孩子靠近呢,还是在这些孩子面前做了什么事情得的这些东西,我觉得这块孩子不跟我好好沟通我在担心我的孩子和别人的这种模式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最主要,我觉得自己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一些,我就担心孩子和别人在一起时候,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或者偏差,总是被照顾的角色。

  嘉宾老师:你是觉得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互动的时候,他处在弱势是吗?
     来访者:对

  嘉宾老师:那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有这个担心呢?从你的描述中来看,有两个学期了,别的同学会送给他零食、玩具和钱,甚至送的越来越多了。照这样看来,我没有看出来他是处于一个弱势当中的现象。就是什么样的原因,你会担心他和别的孩子互动中,他处在弱势?

     来访者:因为我留意过我孩子与别的孩子的互动模式。他与别孩子交往互动过程中,有讨好的成分在里面。

  嘉宾老师:嗯
     来访者:所以我就会想,如果他一直用这种讨好的模式去和周围的孩子互动的话,可能会对他以后的发展有影响吧,所以我是想让他有更好的一种互动模式,但是我又不知道怎么去引导他。

  嘉宾老师:嗯,就是说,你对他现在与别人的互动模式不太满意。我总觉得这是两件事,我把这两件事联系不到一起来。
     来访者:那么我孩子老是接受别人的这些礼物,而且他好像接受礼物,给我的感觉是,他理所当然的接受了。没有说是我应该为大家做些什么?或者后期我应该付出些什么的一些行为。我觉得他好像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就觉得很理所当然的接受这些东西。
      嘉宾老师:那你和孩子有过交流吗?比如说会问他,你这些吃的东西有和大家分享吗?
    来访者:我每次,只要他拿回来这些东西,我都会和他交流,但是他会说:他说我们同学是土豪,他才不在乎呢,他给好多同学都送了。然后我问都有谁,他会说出两到三个。一听其实也就是其中也就是一两个孩子,其中就有他。

  嘉宾老师:那还是没有弄明白我们想知道的,就是想刚才您说的,他接受了别人的东西,也能把自己的分享出去,是吗?
     来访者:对

  嘉宾老师:所以我们这样问他的时候,我们没有问到答案。就是究竟有没有拿自己的食物分享出去呢?
     来访者:而且,我的孩子最近跟我沟通了件事情,我觉得……不知道怎么说他好。他说和一个同学放学回家,路过正在卸货的车,往超市送货的一个这样的车,车门是开着的,旁边没有人。他的这个同学就很自然的从这个车里拿了两瓶饮料,就和他一起回来了。然后他跟我讲,我们班的那谁,他今天在那个车里偷了两瓶饮料喝,还跟我分了一瓶。然后他反复的跟我讲,妈妈,不是我偷的,是他偷的,他偷完以后给我分的。他说的这个很土豪的孩子,我就有些想法,这孩子的钱很可能是不明来路的,到底从哪儿来的?不知道。

  嘉宾老师:你刚才说的这件事情,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来访者:我就在问他,你同学去拿这个饮料时候,你就没有告诉他,这样做的是不合适的,他说我就没有留意,一转身我同学手里就多了两瓶饮料,已经走过好远了。然后,我问他,要是换做你,你会不会去拿,他说我才不敢拿,我是绝对不会拿的。然后我问他:那他给你饮料,你就喝了?那是偷来的东西,你觉得合适吗?他说反正也不是我偷的,找麻烦也找不到我身上。我孩子就是这样给我表述的。

  嘉宾老师:嗯,他表述完以后你是怎么回应的呢?这件事情,结束了吗?
     来访者:然后,我就告诉他,你的这个同学,你要留意观察他。他平时很多零花钱,你要问他零花钱怎么来?如果都是拿父母的或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钱,我们就不能化他的钱。而且,以后要和这个同学保持距离,我是这样跟他讲的。这是前天回来他告诉我的事情。然后今天回来他就告诉我,他那同学送了他两把小手枪等一些玩具,我就不舒服,很不舒服。但是问他,他又不说。

  嘉宾老师:不舒服的是什么呢?
     来访者:因为我在想,和他在一起的这个孩子,会不会就是父母没有管教好,自己本身身上就是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嘉宾老师:具体那个孩子怎么样?我们无从知道。其实我更关注的是,这件事情,因为和你的儿子有关系,你是怎么想的?
     来访者:因为到孩子这个年龄,四年级了,他周围的朋友,我们也是应该帮他做选择的。所以对他身边的孩子,我也是很留意的观察,今天问孩子,我一说这个孩子会有可能拿父母的钱,孩子就特别抵触我。我的意思想让他和这个孩子保持距离,但是孩子特别抵触。

  嘉宾老师:你用什么样的原因告诉儿子:你要和这个人保持距离。
     来访者:我就告诉他,你还是要注意,你这个同学,到底他的钱是怎么来的?真的是父母给的吗?还是他拿父母的钱,他就特别不耐烦

  嘉宾老师:你能理解他的不耐烦吗?
     来访者:在他的感觉里,他觉得这个孩子好像父母都特别大方,然后我就问他,你是不是特别羡慕别人每天都有零花钱,你也想要每天都有零花钱?然后孩子说:其实我也不需要有很多零花钱,我也不会像他们一样,有了钱到处乱送。但是孩子还是告诉我,他还是想每天有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自己可以支配。

  嘉宾老师:他现在有零花钱吗?
     来访者:因为学校不允许带零花钱的,这是老师三令五申禁止的事情。所以上学期间,是不可能给他零花钱的。

  嘉宾老师:你是说周一到周五他没有零花钱?
     来访者:对,周末的时候我会给他零花钱。但是他就觉得:老师说的不能带零花钱,但是你看是不是大家都在带,而且他们带的很多,好像有一个明显的不服气在里面,他在跟我表达的时候

  嘉宾老师:你刚才又一句话,你提起了两次,就是说这个钱也许不是他父母给他的,也许是她偷拿父母的,如果是他父母给他的,你的儿子就可以来接收,是吗?我来确认一下
     来访者:我是觉得一个父母允许自己的孩子每天拿很多零花钱化的话,而这个孩子又每天给我孩子买这么多东西的话,我会有压力。孩子没有这个知觉话,我会有压力的。所以我就想和孩子有一个好的沟通方式,但是我就是不知道让他把这件事很清晰的告诉我。不要中间有什么撒谎的东西在里面。

  嘉宾老师:你觉得那个清晰的,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来访者:我最希望的一个结果是,我的孩子能很合适的去处理这件事。

  嘉宾老师:你希望他怎么样的合适的去处理?
     来访者:嗯,在我们的这个经验里面,不管是小学还是,如果说,接受了别人的礼物的话,是不是我们也应该有一些回馈。但是我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意思和想法在里面。我就是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让这些孩子慷慨的这么对他。

  嘉宾老师:你觉得他会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来访者:曾经他给我说过,他帮别人写作业。然后别人会给他钱。所以,如果作为交换的话,我不知道他付出的是什么东西。问他,他也不告诉我。

  嘉宾老师:他好像缺钱
     来访者:我觉得我的孩子,他需要什么东西,我们也都尽量满足他。为什么他就特别去贴近这些肯花钱的孩子,我就在想他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啊?

  嘉宾老师:他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就是有一定数量的。可以支配的零花钱?在上学路上或学校边上小商店里面自由的选他想要的东西,他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来访者:嗯,每天坐车是要给他钱的,我给他的钱他可以选择可以买东西吃,或者坐车。如果说买东西吃的话,他就会走路回来。他有时候也可以这样去选择

  嘉宾老师:你给他多少钱?
     来访者:每天是4元钱

  嘉宾老师:他坐车需要几块钱,
     来访者:坐车就是4元钱

  嘉宾老师:那就是这四块钱是车费?
     来访者:对,因为老师也是有规定,如果发现有孩子带钱的话,就会处理的很严厉,在班里。

  嘉宾老师:那你有没有和你的孩子商量过,你每天除了这四块钱,你需不需要零花钱
     来访者:对,他也说过,他需要一些零花钱,但是老师这边又不允许带零花钱。
  嘉宾老师:想要多少?
     来访者:想要一块两块钱、但是到周末的话,孩子基本上的零花钱给的还是比较足的
  嘉宾老师:周末零花钱会给他多少
     来访者:如果说出去玩的话,就是几十块钱,如果说在市里面,也要给他三块到四块,每天。有时候如果说有特殊的要求的话,也会给

  嘉宾老师:特殊的要求,指的是什么呢?
     来访者:比如说,我今天特别想买一个什么东西,我今天就特别想吃一个好吃的。另外要的这些钱,我们也会给
  嘉宾老师:也就是说,你们没有给他零花钱。是给了的
     来访者:我们交流到现在,你觉得现在最让你担心的是什么呢?
  嘉宾老师:最让我担心的,我担心的是还是怕别的孩子带坏了吧?
     来访者:嗯,担心把他带坏了?

  嘉宾老师:嗯,听到你刚才呼了一口气
     来访者:我在想一个问题,就说老师三令五申禁止的一些事情,我的孩子总是能找到一些孩子在违背这些规则吧,在他的这个年龄段,他对这些违背规则的这些孩子,他有非常强烈的一种崇拜的感觉。不管哪方面的违规,他就觉得;他太帅了!有这样一种成分的想法在里面。我能不能理解,在我孩子这个年龄段,他现在是有点开始,有点青春期的开始逆反了?想挑战一下规则,一些规章制度,怎么说,就是触碰一些我们的底线吧
     嘉宾老师:你觉得你给他的规则和底线是什么?
    来访者:因为我觉得在学校老师的这些规则里面,他现在连最基本的规则都在触碰。
 嘉宾老师:什么?
  来访者:比如说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每天不允许带零花钱,这些规则他都在触碰。、可能还有一些我没有发现的

  嘉宾老师:那你们自己的规则呢
     来访者:我们对他的要求也就是在老师规则的基础上,我们没有太严格的规则,对他、
      嘉宾老师:我也感觉到了,你一直在担心别的孩子会把他带坏,如果我们没有给他规则,就是说哪些事情是他可以做的,哪些事情他不可以做的。我们没有给他这些规则的时候,孩子他就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来访者:嗯,老师,你的意思是说,孩子对于一些社会规则,我们要求的不够清晰
   嘉宾老师:我们要告诉给孩子,就像你刚才说,他的同学路过货车时候,随手就拿了两瓶饮料,当孩子喝了一瓶,又告诉了你这件事情时候,说,我又没有拿,只是他拿了我喝了。
    来访者:对,这件事我已经非常清晰的跟他沟通过了

  嘉宾老师:你是怎么跟他说的,就是这件事情上,你有没有给他一个规则
     来访者:他从小这块,我们这块管得是非常严的。首先,家里的钱他是不敢动的,外面人的东西、钱他也是不敢动的。我们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他会告诉我,我是绝对不会动的。所以说我就告诉他,如果说这件事真的像你所说的这样的话,你就要和他保持距离。
  嘉宾老师:我觉得和他的同学没关系,我们要感谢那个同学。感谢了他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们看到了
     来访者: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嘉宾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给我们表表述的,我又没有拿,只是他拿了我喝了
     来访者:对,当时还有一个问题问我,他说,妈妈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如果说被别人发现了,被抓主了,多可怕的一件事情啊,难道他们不害怕吗?他在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嘉宾老师:您是怎么跟他应对的呢?
     来访者:我说,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之前不阻拦他做这件事情呢?
  嘉宾老师:你发觉了没有,你和你儿子谈着谈着就去谈别人了……哦,我们今天的时间到了,很抱歉,可能下面安排的有其他的老师。

=======================分割线 以下是总结=========================

      由于时间关系,前面的亲子话题答疑没有再继续。后续的关于亲子话题的内容,由云水墨老师总结、并与大家探讨出现此类问题时,作为家长所能提供到的各种思路:     

云水墨:

       我们先不管孩子在学校里到底遇到什么情况?只看这个问题:孩子收到别人的礼物怎么办?

       孩子偶尔接收别人的礼物是正常的。孩子总是接收别人的礼物可能有问题。

       还有一种,假设我们一点礼物都不让孩子接受,那么有些孩子是用这种方式跟伙伴链接的,如果我们要求自己孩子太严的话,孩子社会适应性不足。如果不加控制的接受别人的礼物,那有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反应,讨好别人,容易被别人控制等等不良行为的出现。这里有个尺度的问题。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想,到底孩子是接受礼物好呢?还是不接受的好,这里面没有固定的答案。要看孩子周围环境发生了什么事情。

  比如说:如果有长辈,叔叔阿姨送礼物,盛情难却,我们欣然接受的同时可以让孩子说:谢谢叔叔阿姨的礼物,教会孩子礼貌。如果是另一种,“接受礼物需要经过爸爸妈妈同意,这样也很好。”

      不同的教育思路教育出的孩子不同。“接受礼物要经过父母同意的孩子,长大一定很乖,但他的灵活性就不足。有利有弊,有失必有得,如果让孩子大方接受之后,请孩子考虑一下:当别人送你礼物时候,你是否要适度的送给别人礼物,不能只接受别人的礼物,我们也要回馈一下。我们可以顺便教育一下,那你的孩子学会跟别人互动的能力,各有利弊的。

       所以我认为碰到这样的事情时候,我们应该先了解下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那环境是如何的?是否适合礼物的方式互动。这个礼物超过正常的范畴了没有?如果正常的如:生日礼物是个小工艺品,那么我也回送一下,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在很小的时候就教会了孩子互动,那么孩子长大之后,你还会担心他的社会适应性不足吗?

       如果,我们孩子周围遇到的都是富二代,特别有钱,然后摆阔、利用 。因为我们都很清楚,虽然孩子都很纯真,但也不可避免的,心里会有多余的想法。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这个理念不要说,因为我们要教给孩子首先是要阳光的看待这个世界,心里面有个顾虑就可以了,不要告诉孩子说,外面的孩子不可交,他们都是利用你的。那么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是害怕周围环境的孩子。不愿跟人交往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会比较自闭,比较封闭。不太会跟别人沟通,也是一种损失。

       另外今晚的这个话题里有个问题,孩子的环境受限制的问题。比如“老师说了,上学的时候,不可以带零花钱”但是很奇怪的是很多同学都带了零花钱。这个得跟踪一下,可以问问孩子:“你们班上有多少同学带了零花钱啊”,如果假设这班里的孩子百分之八十都带零花钱,就我们孩子没带,那么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给孩子带零花钱,为什么呢?因为社会有很多的规则制定的时候,它已经不合时宜。不符合需要了。

       制定不能执行的规则,那个绝对是个失败的规定。当所有的孩子都不能遵守时,那就意味着这个规定已经失效了。

       我们孩子如果坚守这个规定,将会被别的孩子所排斥,也就成为异类。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所排斥吗?我们也会担心,那我们也让孩子带零花钱的话,那如果老师苛责怎么办?
  不会的,因为都这样,如果要管理的话,统一管理,也不会给我们孩子造成打击。

       就好比一个单位里面疏于管理,可能有些地方比较松散点。规定是几点下班,但现在的作息时间很明显不符合规定了,到点时天黑了,所以每个员工提前半个小时下班。只有一个人非得要到点、天黑之后再下班。别人看你什么状况?当我们认为很守时时候,可能我们是有些不适应社会,社会是非常复杂的。

       我认为给孩子零花钱太少了。我们看一下,孩子在课外生活中,有没有什么体力活动?空余时间玩一下,喝杯水,一杯饮料的钱,如果一分都没有,那么当别人都有,自己没有的时候,他自尊心会受到一种贬低。不管我们家里有钱还是没钱。

  我们很守规矩的同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很差的一个孩子,没有自尊心,并不是他特别需要那杯水,是心里面需要这种支持。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和别人在一个位置上,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需要。

  当学校的规定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时候,那孩子们自己形成一个规则,那么我们要适应这个规则,这是一个新的规则。

       想一下,有时候几个同学出去玩一下,活动一下,今天,他买一杯水,我们只喝别人的,从来不买。那他就会觉得,我是一个不大方的人,我是没钱的人,小气的人,一个被贬低的人,他肯定要想办法挣钱。换句话说,别人为什么会给我们礼物呢?是因为我们孩子有些东西吸引了别的孩子给他,别的孩子看出了他的需要,恰好满足了他的需要,一拍即合。

  如果我们孩子正常的需要,如果满足了之后,再提要求,其他那些太贵重的礼物不能收,那么孩子也容易接受。如果我们连孩子最基本的需要,一杯水都没有。这时候,逆反心理失衡,我们有些比较好的合理的道理,都不会听。

       记得以前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些妈妈这么说,“我都是这样告诉宝贝的:你要获得的同时,要去奉献。你也可以送些不同的礼物给同学,这也是你们的交往方式。

  别的孩子因为喜欢你的孩子,才会送礼物给你的孩子,说明人缘挺好,所以不要担心,太担心会造成一些儿负累”

       我们长大后从来不给别人送礼物,别人送礼物也不敢接受,像欠债一样,我们得还,有没有感觉,很老的时候,才明白这其实是一个链接,有句话这么说,一点钱不借别人的人可能是孤独的。因为借了钱觉得欠人情,也不借别人的。

  我们希望我们的宝贝是这样吗?所以我们要做的呢,收与不收都没有问题,尺度如何把握?看一下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合理与否?比如,同学送的是平板,几千元。很明显不合适。如果是一杯水,橡皮。比如:宝贝收到一块橡皮。可以问:“谁给你的?叫什么名?他怎么对你这么好?他为什么喜欢你?他觉得你有什么什么优点。

  ”那么我们就可以鼓励一下,“你感谢别人了没有?”“没有”“  要感谢。你要怎么感谢人家,有空的时候,看人家需要什么,也买个礼物送给他。”你注意看,这个孩子不就很健康了吗?他长大后不至于说在社会上不会应酬。不会跟人交朋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嘛。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让孩子成长这个能力。我们也得把握一下,是不是别人给你送礼物,让你给他抄作业?是不是有人做些不好的事情你也跟着做?比如,他的同学拿了别人的两杯水,他自己喝了,送自己的孩子一杯。这时候,我们要理解孩子,为什么要理解他呢?如果他不喝这杯水的话,周围的小朋友就看不起他,认为你洁身自好。把自己隔离起来。

  当然这个小朋友的做法也不好,一个小孩子,他是无法去理清这部分,他没有这个能力。我们都很清楚,比如:说我们在单位有些人做些不好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去揭发?因为我们揭发之后,我们会担心我们的环境不好啊,想想孩子也会担心啊。他可能说,他学校里的朋友并不是很多,这时候他很珍惜这个朋友,他喝那杯水并不是认同这个人,只是担心同学们不要对他有看法,他心里面也不一定想喝,心里面是有顾虑的,这个我们要理解到。要跟孩子沟通。

       有人说,还是过于担心垃圾食品,这个担心是有的,我们有担心是可以,但过于担心是负累的。

       然后我读一下一个妈妈的反馈:“不要把我们的一些心里顾虑传给孩子,一些家长不允许孩子接受别人的礼物,甚至也让自己的孩子给别人礼物。一块糖,有些家长会暗示孩子外面处处存在着危险,都是野孩子,坏人很多,于是,这个孩子就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随着这种暗示的信息日渐加深,这些孩子就切断了与环境接触,他们只是活在父母设定的圈子里,这时候阻抗就会高,压力也很大,如果说他真的听了我们的话,那么长大之后,他们就不会与别人交往。即使与别人交往起来,也不那么正常。因为别人是环境的一部分,而环境是危险的!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没有工作,问他什么原因啊?原来他母亲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允许他和其他小朋友玩。东西很脏,很坏,有危险。所以他就只会闷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成绩很高,交往能力不够。

       还有的家长会暗示:“桌上有细菌,手上有病毒,哪儿都有不干净的东西。那么久而久之,孩子甚至会有洁癖。孩子就会认为外面都是不干净的,我碰了皮肤就会不洁的。这时候心理疾病的机会就会增大。”说这些,并不是说一点也不注意,而是提出一个思路,我们要看一下,这个危害值有没有超出限制。

  因为我们还要关注孩子健康快乐的生长,就像孩子在外面很疯的玩,他有可能会磕破皮,但是他却学会了跌倒再爬起来的能力。我们要在中间做一个权衡,利弊。比如爬山,肯定会摔,会磕破皮什么的。但是回来之后我们可以问“宝贝你哪儿伤了?你怎么爬起来的?自己爬起来的,你好勇敢!”有伤害吗?有伤害,但心理上有收获。从这儿失去了,那儿会补回来。我们要在中间找一个平衡点。

       还有一个妈妈说:“你前面说的很对,我就是这样一个妈妈,我就是天天这么教孩子的,到后来才发现我教错了。”这只是我举得一个例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孩子的生活空间,他的自我修复能力,可能要比我想的要强大的。另外家长还有一种担心,担心收到礼物之后,没法回礼物,因为收到礼物太贵重了,我们回报不起。或者有些皮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些心理负担,这块我们要跟孩子沟通一下。

  一句话说,要跟孩子做个约定:“你要估计一下哦,低于几块钱的,你可以自己收了,但是一定要给与回报,如果高于几块钱的,你觉得很难拒绝,你就跟对方说,妈妈说了价格太高的礼物,妈妈不允许我收。收的话也不会让我带回家的,这个我得问一下妈妈。”让孩子学会拒绝。

       就好比,有个亲戚给我们家那位推销磁化水治疗器,很近的一个亲戚,她就不好拒绝。就非要回家安。6000元一个,其实里面就两块磁铁。我就说,“你就不会拒绝吗?”“我怎么拒绝?”我说:“很简单,你说在家里我老公说了算,我如果不经过他同意,拿回家,他会摔碎的。就可以了”

       所以,有时候,他缺乏拒绝别人的方法。这个需要我们跟孩子沟通一下,如果他有这个方法的话,他就不会不想收也收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平素里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我们明明家里很有钱,但是孩子看到别人喝杯水他都眼馋。那就不太合适了。
以前的时候,有句俗话这么说,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为什么,男孩要穷养的时候,他会体会到生活是多么的艰苦,长大之后培养出他一个艰苦奋斗的精神出来,好去创业。女孩为什么要富养啊?别的小朋友有的,她也有,要让她穿的漂漂亮亮的,问什么呢,防止她长大之后,因为小时候什么都缺,爱慕虚荣,随便一个人给她一根冰棍跟着人家跑啦。是这样的道理。

       但现在这个理念,我认为是不完备的。我认为,男孩女孩是穷养好呢,还是富养好呢,各有利弊。得看这个孩子,艰苦的精神比较缺乏的时候,可以适当穷养一点,但是如果过于没有自尊心的时候,不能太苛刻了。

  太苛刻了,让他在同学们面前一点地位都没有。该给的还是给一点,让他有些自主能力。然后我们可以控制一下,“今天的10元钱是怎么化的啊?你要记个账本,记下来是怎么花费的,开支,回家后要报给妈妈。”这样就可以了。即给孩子自主能力,孩子也不能乱花,乱花的话妈妈也会发现。
       因为孩子在学校里面是有社交互动的。这个得考虑到

       然后我们再考虑下,为什么我们孩子会跟一些调皮孩子在一起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我们就要有个思路考虑一下,是不是孩子在正常情况下,跟正常的孩子无话可说,或在一些正常方面得不到认可,才被迫和那些调皮的孩子在一起玩,那部分孩子能够满足他哪部分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这个是需要我们去和孩子沟通的。

  总之,我对今晚问题的看法是,不管是什么事,当他经常接受别人的礼物时,我们首先要关注: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送的是什么礼物?送礼物的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学校的规则是什么?允不允许带零花钱?带零花钱带多少?大家都遵守这个规则吗?

       假设在一个理想状态下,社会是一个完美的社会。学校里不允许带,那每个孩子都坚决不允许带,我们自然就没这问题了,不可能有礼物产生,因为没有零花钱买。

       我们现在能够理清楚吗?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个问题,其实是社会性问题。社会上有些制度公布了,没有坚决的实施。导致了某一部分人,出现了一些不是很正常的情况下,而我们的孩子守规矩,那这部分守规矩的孩子成了牺牲品了。有没有意识到,越乖的孩子将来出现问题的概率越高,因为他守规矩,他要承受周围人给他的压力。为什么?因为那个规则不是很合适,大家都会变通,而我们不会变通。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孩子既然在一个没有很理想的环境下,我们就得考虑下,在一个不太平衡的环境里,我们家长要做的工作,怎么做比较合适的,利于孩子成长。找一个权衡,尽可能让他健康成长。我认为,还是跟孩子沟通一下,看他需要什么?理解孩子的需要,否则孩子们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别人都带钱,而我们没有,其实我们可能很有钱,只是我们要求严格而已。
       然后把控一下,收礼物收到什么程度?收到几块钱的礼物以后要会礼尚往来(否则是个自私的孩子哦)或者说:“宝贝,我们很喜欢收到别人的礼物,那么别人送给我们礼物的时候,是不是很开心?”
      “嗯,很开心。”
      “那么他对你好不好?”
      “很好。”
      “那你也希望他同样开心吗?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孩子想想,“我也可以送他礼物。”

  你的孩子就会变的很阳光,愿意跟别人交朋友,也有了一些方法。那么比较贵重的礼物该怎么办呢?必须经过妈妈的同意。这些规则,既然说我们在前面做了让步,孩子会觉得妈妈理解我了,那么在这块他就愿意接受了。

        当我们推行这个条约的时候,我们不要以为这是限制孩子,没有,孩子会开心的拿这个武器(理由)去推掉送礼物的人。妈妈不让啊,他有理由,否则他没这样的理由时候,别人会说,送你个礼物还这么黏糊什么,把我当外人,他无法推脱。哥们之间,对不对?所以孩子需要方法的。
       这些都是一种探讨,一些些思路,不一定对的。因为,我发现在网上这么多年以来,我看到很多妈妈对这个问题有意见不同的。但是很惊讶的发现,有一些严格要求自己孩子不收别人礼物的,有可能成长也很好。而一些从小跟别人礼尚往来互动的孩子也很好。
       但反过来说,有些经常跟孩子边界不清的,乱收礼物的,可能会出现问题。同样的一点不收礼物,一点不互动的,也有可能出问题,各有利弊。其实不是说收对,还是不收对。而是在什么环境如何收,收到什么程度,这才是我们应该思索的。
       当孩子遇到某个事情有阻抗的时候,和我们遇到这样的思路是一样的,都需要了解一下,孩子喜欢什么,发生什么关系,孩子的需要,他应该有话要说,只是我们有没有能力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的问题。而我们应该增强这个能力。

    我们有孩子后都没有经过培训,都没被辅导过,没有抚养孩子的许可证。我们孩子出状况都是应该的,我们也是新手。所以我们要学习,学习之后,更好的管理孩子,孩子出问题,也不碍事,我们都需要学习。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5-5-31 20:47:08 |只看该作者
晕的 看着自己说了那么多的话 就头大

才半个小时的补充。。。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4

主题

2

好友

207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15-5-31 21:25:15 |只看该作者
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5-6-1 11:16:56 |只看该作者
     文字整理出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在听一个完整的对话时候,会漏掉很多很多的信息。不仅仅是来访者的话,且对咨询师的反馈也没有多少印象。
     看到每个嘉宾老师回应对方的话时,感觉各有各的特色。繁星老师的反馈,感觉与地面正规的咨询反馈设置是很相符的。问话也能引起来访者的再次叙说,对自己的做法的再考虑、反思、领悟。
      而云水老师的总结,提供很多视角与思路。也许在网络上,公麦的交流与答疑,来访者更想要一个引导性的回馈。而这种快速的答疑、多提供视角思路能很快的让对方有一个“面对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0

好友

65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15-6-1 12:19:02 |只看该作者
繁星老师很有耐心的询问。也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我明白这世界的寂寞,宛若明白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5-6-1 17:50:11 |只看该作者
淡墨瀑雪 发表于 2015-6-1 12:19
繁星老师很有耐心的询问。也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嗯,每个老师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5 03:03 , Processed in 0.0328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