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6-14
- 最后登录
- 2022-6-9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8525
- 精华
- 17
- 帖子
- 5572
  
|
---云水墨
某些心理学流派中会提到抽离,但是对于抽离名词的概念却没有统一的定义,并且在现代汉语词典和各式在线词典中貌似没有这个定义项,似乎是个新词?待考定。但是我却非常喜欢这个名词,因为它恰好满足了我的一个心愿,那就是简洁的把我认为的心灵成长中的不断剥离出自己心灵的过程动态简洁化。
因此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名词来形容此类现象的情况下,我决定用抽离这个词,但是用的却不是各个流派中抽离所概括的含义,因为我认为那些定义总结的太浅,有些委屈抽离这个词的妙处。
心灵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剥离的过程,宛如一步步褪掉一层皮,然后看到过去死去的自己。
那么怎么形容和对比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很显然我们不能把现在的自己就认为那就是“本原”唐派九型人格的说法,或者佛学的本心、本性,以及老子的复归于婴儿,如果那么认为,那一定是狂妄大了头,失去了自知,以为自己到达了终点。佛学有个理念比较好,那就是不要搞崇拜,你迷信我是正法就已经离佛性很远了,因为须知依法不依人。崇拜别人是痴迷,固执于自己的所悟也是魔障。
虽然我们经常看见很多做心理的、或者搞学问、或者修行的人言之凿凿的说自己就是正法,已经是明白人。而我总是看着他们无比兴奋的表情而伤心,成长就成长到这个样子的?
既然无法定义现在的所得和现在的心,只是一个临时性的东东,那么我们就只能把现在的心用相对的概念比划出来,而又不给他一个确切的定义。
所以:这么来描述,我是从那个我中抽离出来的心,很贴合。
而目前的这个我依然是要不断抽离,随时要放弃的自己。这是我的理念,但是很少看见其它流派有这个指导思想,大多数只是到了把自己从其中抽离出来就算完事,那就算解决问题,并没有视为不同的事物。只是把自己从那个情绪中抽离了出来。而我的定义是,把自己从一个假我中拔身而出,拔身而出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只能说是一个暂时的自己。
---未完待整理
以下是网络搜到的解释
抽出并剥离。
(例句:王安忆把背景从小说故事中抽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整体。)
这是我本人做出的解释。
之所以这么强调,是因为在《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在线词典中,并没有这个义项。
来自百度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