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9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叙事心理疗法》【1】 作者未知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6:55: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理论 叙事疗法的产生背景与理念
                    1.叙事心理治疗导源于后现代主义

    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说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叙事,但叙事并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相比之下,它具有表达内容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

    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他们在1980年代就提出了此理论,1990年代他们的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感兴趣。

    叙事疗法认为,人类活动和经历更多地是充满了“意义”和故事,它是交流意义的工具。人类学家布鲁纳指出:“故事一开始就已经包括开始和结束,因而给了我们框架,使我们得以诠释现在”。当事人在选择和述说其生命故事的时候,会维持故事主要的信息,符合故事的主题,往往会遗漏一些片段,为了找出这些遗漏的片段,咨询师会帮助当事人发展出双重故事。例如,有学生在叙事治疗中谈到“他的问题故事”,而咨询师会引导他说出另一段他自己不曾察觉的部分,进而帮助他自行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不是咨询师直接给予建议。也就是在咨询过程中唤起当事人生命中曾经活动过的、积极的东西,以增加其改变的内在能量。在叙事心理治疗中,咨询师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是怎么办到的?”随后,会将焦点放在当事人曾努力过的,或他内在的知识和力量上,引导他走出自己的困境。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4-7-1 16:56:09 |只看该作者
《叙事心理疗法》
理论 叙事疗法的基本假设

    1.叙事的隐喻:

    (1)叙说是人类的天性,人都活在生活中,人也都有说其故事.

    (2)故事是有生命的东西,每个人用其故事来展现其人生.

    (3)自己是故事的作者.生命中发生的事很多,但我选取其中的情节来成为我的故事,人会过滤生活事件中何者会进入我的主要故事(dominantstory).

    (4)人经历事件,也不断诠释其意义.

    (5)总有特定的事特别突显,不断的储存记忆.成为围绕着某个主轴、曲调的我的主要故事;不符合这个主轴,曲调的,不被注意的事件,称为替代故事(alternativestory)

    (6)治疗师应相信生命中有其它部分,虽未被描述,但仍在许多可能性,治疗师的职责即在求与当事人共同寻求新的事件,创造新的故事叙说,并赋予新的生命意义一个替代故事可以纳入当事人的生命故事曲调之一时,即使有问题的故事(主要故事)依然继续存在,但当事人可以有更新的不同可能.

    重新检视生活是叙事疗法的关键

    叙事疗法与过去心理治疗最大的不同就是,叙事疗法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的专家,咨询师只是陪伴的角色,当事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更清楚解决自己困难的方法。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14-7-1 17:04:56 |只看该作者
《叙事心理疗法》
理论 叙事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

    叙述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先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透过治疗者的重写,丰富故事内容。对一般人来说,说故事是为了向别人传达一件自身经历或听来的、阅读来的事情。不过,心理学家认为,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可以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简单地说,好的故事可以产生洞察力,或者使得那些本来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觉与生命力得以彰显出来,为自我或我们所强烈地意识到。面对日常生活的困扰、平庸或是烦闷,把自己的人生、历史用不同的角度来“重新编排”,成为一个积极的、自己的故事。这样或许可以改变盲目与抑郁的心境。

    好的故事不仅可以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扭曲,而且可以从中寻找自信和认同,透过令人愉悦、感动的隐喻故事,我们可以重新找到面对烦恼的现实状况的方法,正视我们的过去,并且找到一个继续努力、正向发展未来的深层动机和强大动力。“为了创造生活的意义,人就面对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他必须安排自身时间经验的时间顺序,建立自己和周遭世界前后一致的一份记录。他必须把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预期会发生的事件经验连成线性顺序,才能够建立这一份记录。这一份记录可以称之为故事或自我叙事。这个叙事如果成功,人对生活就会有连续感,觉得生活有意义。简单地说:若要创造生活的意义,表达我们自己,经验就必须‘成为故事’。”

    叙事心理治疗的故事所引发的不是封闭的结论,而是开放的感想。有时在故事中还需要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从中寻找新的意义与方向,让当事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命过程。例如,有一个寻求帮助的当事人,他觉得自己不受到别人的重视而感到挫折、沮丧、自卑,当他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时,觉得一无是处,但咨询师要求他回忆过去生命中哪个人对他“还不错”,原本脑中空白的当事人,勉强回忆起一个小学老师的名字。治疗师鼓励他打电话给老师,结果却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名教师虽然已经忘了他的姓名和长相,但还是向他连连道谢,并且表示,因为当事人的电话,让他觉得自己的存在,对教学工作已经深感疲惫的他,又重新获得了动力。

    通电话的结果是:当事人不仅帮助了老师,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原来也是这么重要。

    2.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

    叙事治疗的另一个特点是“外化”,也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如果问题被看成是和人一体的,要想改变相当困难,改变者与被改变者都会感到相当棘手。问题外化之后,问题和人分家,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与能量反身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例如有位老师反映,“对于一个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想尽办法鼓励,都没能让他有成就感,如何是好?采用进步奖励的方式,但是每次考试的难易标准不一,看不出进步;如果采用百分等级或排名,这些学生永远都在后面,该怎么办?”把成绩不好等同于学生,是把问题内化。怎样才能把问题外化?有的老师把问题与人拉开距离,采用多元智能的观点,找出学生成绩以外的优势,在优势上予以鼓励。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建立起来,成绩也就有可能慢慢提升到合理的位置。这就是把问题外化的思维方式。

    3.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己观念

    一般来说,人的经验有上有下。上层的经验大多是成功的经验,形成正向积极的自我认同,下层的经验大多是挫折的经验,形成负面消极的自我认同。一个学生如果累积了比较多的积极自我认同,凡事较有自信,所思所为就会上轨道,不需要教师、父母多操心。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消极的自我认同远多于积极的自我认同,就会失去支撑其向上的力量,使他沉沦下去。

    叙事心理治疗的辅导方法,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

    叙事心理治疗的策略,有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在黑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白点,这个白点不仔细看还看不到。其实白点和黑面是共生的。如果在人的内心,当白点由点被扩大到一个面的程度,整个情形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找到白点之后,如何让白点扩大呢?叙事心理辅导采用的是“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

    叙事疗法认为,当事人积极的资产有时会被自己压缩成薄片,甚至视而不见。如果将薄片还原,在意识层面加深自己的觉察,这样由薄而厚,就能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地板
发表于 2014-7-1 17:05:22 |只看该作者
《叙事心理疗法》
理论 叙事疗法给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启发

    1.叙事方法具有广泛而独特的作用

    在叙事心理治疗中,重要的不是“叙事疗法”名称本身,而是叙事的方法。说故事的叙事方法可以视为对现存的思辨、实验、调查、观察和其它传统方法的补充。

    叙事作为一种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叙事可作为心理学研究中获得深度资料的重要手段。叙事资料作为数据资料的补充,可以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深入剖析而揭示出一般的规律或独特的意义。其次,叙事还可作为干预手段在研究中使用。叙事总是与反思联系在一起,我们在叙说生活故事的过程中,也就审视了自己。这种反思或审视是一种内源性的干预,使我们自律,变得对我们的生活负责。

    2.谨慎使用教育者的影响力

    在叙事心理治疗的概念与方法当中,有许多值得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反思的空间。

    许多师生与亲子间的冲突在于长辈以优势的真理地位要求青少年接受教导,在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方式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大多只能强行接受,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有些透过主流真理压制个体意义的方式达成的生活,学生能否心悦诚服地接受?进而他们能否快乐地成长?家庭与师生基于亲密的生活接触,让其在青少年生命中常扮演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角色,教师与父母的责任重大,谨慎使用这样的影响力变得尤为重要。

    例如,对于班级或家庭中部分的“问题学生”或“问题青少年”,解决其问题的方式恐怕不在于要求贯彻老师或父母“真知灼见”的规定或预测,任何问题的发生都不应以找出一种看似最佳的解决途径要求学生或子女改变行为就可以了,而是应该试图理解他们对事件背后原因的认知,对其个人人生意义的看法,让他们明白其行为与主流价值间的落差从何而来,协助他们思考应如何面对主流定义下的真理,进而找出自我改变的方式以及调整对自己人生的看法。

    在对待学生或子女的教育中,尝试找出他们看待人生的方式,远比精确地指出一种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来得重要,毕竟教师与父母的知识都并非中性,而都带有浓浓的权力意味。这样的知识或许有效,但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个性差异极大的子女或学生,而对主流“真理”的适应不良,是可能形成问题青少年的。如果方法失当,有时效果会适得其反。

    3.发现生命的意义比问题本身更重要

    在咨询者和当事人处于“叙事心理治疗”时,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种可以置身事外的“工具”或“技术”,而是当事人的生命故事,反映的是当事人的生命态度、生命要求和生命抉择。在这里,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很重要。因为同样的事实,因为不同的解读,就会释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历史的痕迹,有许多的故事,故事中积极的资产被发现,向上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例如,单亲家庭如果认为是“成长的缺陷”,那么只是看到负性的一面,是向下的沉沦,但是如果看成是逆境的磨练,那么会成为成长的动力。生命经验的转化,就在于对生命故事的咀嚼:“如果妈妈还活着,她希望你怎么做?”“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这件事教给你什么?”正是这些咀嚼,使学生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在辅导和教育中,这种发现并非无中生有,是让学生得以经验现身,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正如英语中“discover”(发现)一词,cover是盖住的意思,在cover上加了“dis”,是不让它盖住,让原有的展现出来。叙事心理治疗原本就是要让我们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心理捕手。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5#
发表于 2014-7-1 17:06:23 |只看该作者
《叙事心理疗法》
理论 叙事疗法之了解篇—吴熙娟

    一、外化: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例1:先生从美国回到台湾后,工作遇到问题,有些情绪,叙事:先生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人,不是适应不良,问题是挑战。大的挑战是什么,小的挑战是什么?有勇敢回台湾的人。

    例2:父亲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人,叙事:爸爸不等于是老的问题,外化的概念,爸爸面对的是老化的挑战,问父亲当老人家最不容易的地方是什么?让父亲知道,即使他身体不好,不会挣钱,但在女儿眼中他是个宝贝

    例3:丈夫抑郁,叙事:面对抑郁的一个人,生命就是这么的复杂,面对抑郁,把抑郁放在外面,看抑郁怎么去照顾,使丈夫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宝贵的面对抑郁不断想办法的人,带给自己力量。

    例4:多动症的孩子,脑神经有关,叙事:使孩子不认为自己是过动的孩子,问孩子:多动捣蛋鬼什么时候会来打扰你?他对你的影响,过动捣蛋鬼要来找你,你却制服他了,让他没有办法影响你,这样的对话让小孩有力量,让他觉得不是被指责的,孩子是面对过动一个辛苦的小孩,

    例5:有一个人自责,就没有力量,外化的说法:不晓得自责是怎么来到你的生活中,回答说:喜欢追求完美,当自己不完美时,就有了自责,叙事:自责也是蛮难得的,自责是一个讯号,自责怎样帮助你成长,帮助自己成功,虽然带给你一些痛苦,自责是宝贵的,自责让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让人从问题里面释放出来,不再觉得自己是有问题的人。

    例5:女儿脾气坏的很,5、6岁,叙事:妈妈想问你,生气跑到哪里去了?你怎么管理生气?孩子是面对困难的人。

    二、叙事:是后现代治疗的一枝独秀,重视人永远不等于问题,人们如何去看待问题,人们如何去对话,

    例6:父亲的肖像,让子女知道在哪?和父亲温和在一起。

    三、叙事的方式:个人的问题的形成跟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当我话里说一个人成功应该是功课要好、要赚好多钱、要怎么样、要很有成就,麦克认为很多问题都和主流文化量尺去量我们有很大关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庭如何看待我们就影响到我们,

    例7:学生认为自己从小都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最小,学习最糟的人,家人都说她学习最糟,从小自卑,没有价值的人,成长痛苦的,在叙事的对话中,外话自卑,在自卑中长大的她最辛苦的地方是什么?最难得的地方是什么?最难得的地方是没有放弃,自卑下的力量,主流文化:学习不好的孩子别人不喜欢,从小自卑让她对学校学习不好的小孩特别的贴近他们,理解他们,让孩子们有信心,让孩子们觉得功课不好,固然麻烦,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孩子也让老师喜欢,不会因为功课不好在老师面前没有价值,她看到自卑后面的她是有力量的,没有放弃,叫解构。解构就是不再用原来文化的量尺来量一个人,再我们的文化里面文化不好别人不喜欢,解构里不再用学习不好去量她,不放弃就是她解构之后的力量,再自卑也要往前走

    四、叙事里的概念:重写:当人们觉得自己有好多问题的时候,人们觉得是不好的,责任的自我认同,

    1、问题故事(主线故事)

    问题自我认同

    较期待的故事(支线故事)

    较期待自我认同

    2、叙事学派的主轴:失败的自己辛苦的地方,失败底下的自己是如何在努力,在往前走,这个面对失败的自己也是蛮不简单的,若用这些对话来支持自己直线就会出来,我们的家人有没有被问题故事所影响

    例8:自闭症孩子,孩子真不简单,妈妈真不简单,生命的不容易。

    六、叙事治疗的重点:协助当事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去定义生活的意义,进而回到比较期待的生活状态,

    问别人:你觉得从小遇到这么多困难,长大到现在,站到25岁往前看,你看到自己这样子生活的过程,觉得蛮不简单的地方是什么?蛮难得的地方是什么?从你生活的过程里面你学到了什么?

    例9:编剧,别人和自己对话,二十几岁失恋的自己最难得的地方是什么?最辛苦的地方是什么?生命中好几个卡住的地方访问自己?

    例10:虽然自己做的有不完美的地方,但自己不简单的地方是什么?自己最辛苦的地方是什么?

    知识点:父母用打的方式、骂的方式表达爱,我对自己感谢的什么?感谢受苦的自己、忧郁的自己。人们永远不等于问题。

    例11、家暴的妇女,怎么走到现在的?还在养孩子、孝顺公婆,力量是宝贵的。

    例12:失恋:外化,在分手里头自己最苦的地方是什么?这个分手带给他的影响需要被怎样被照顾?分手更深的层次在关系里面的渴望,问:那你喜欢的关系是怎么样才会让你开心的?什么样的男孩或女孩会让你舒服很喜欢?这些跟你长大的家里有没有关系?

    例13:分手:问她:希望的关系是什么?回答是安定的关系,

    问:怎么知道安定的关系里面你是最喜欢的?答:小的时候,父母常常吵架,让我非常的害怕,所以我觉得安定很重要,作为女孩子她要什么?通过这次你可以看清你最希望、最渴望的关系是什么?以及是怎么来的?和你分手的人哪些关系是你好想拥有的?哪些关系你不想渴望的?

    七:对人性的探求:

    1、渴望

    2、相信:人们相对她自己的故事是宝贵的,相信人们的问题可能跟外界文化有很深的影响,所以人们通过外化可以看到力量是很重要的。文化环境来源是什么?痛苦是母亲应该怎么做是符合规范的?

    例13:单亲母亲养12个孩子,对孩子的期待、渴望,生孩子看到期望,生命是辛苦的,将心比心。

    八、说话其实是很有能量的。如何讲话?

    说话温和、吵架不进行人身攻击

    讲话进行探索、思索,带着关怀或是愤怒。学习表达。

    九、叙事态度:放空、放下自己的想法、充满好奇、聆听、欣赏、专注。

    例14:妈妈再婚,孩子焦虑:担心事情没有做好

    知识点:睡好、吃好、爱自己、疼自己、照顾好自己

    十:重写:生命的态度、现在的自己和5、6岁自己的对话,安慰她、照顾她

    例15:尿失禁,妈妈作为对付尿失禁的主人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6#
发表于 2014-7-1 17:06:44 |只看该作者
《叙事心理疗法》
叙事治疗简介 一,叙事谘商的基本假设

    1.叙事的隐喻:

    (1)叙说是人类的天性,人都活在生活中,人也都有说其故事.

    (2)故事是有生命的东西,每个人用其故事来展现其人生.

    (3)自己是故事的作者.生命中发生的事很多,但我选取其中的情节来成为我的故事.人会过滤生活事件中何者会进人我的主要故事(dominantstory).

    (4)人经历事件,也不断诠释其意义.

    (5)总有特定的事特别突显,不断的储存记忆.成为围绕著某个主轴,曲调的我的主要故事;不符合这个主轴,曲调的,不被注意的事件,称为替代故事(alternativestory).

    (6)治疗师应相信生命中有其他部分,虽未被描述,但仍在许多可能性,治疗师的职责即在求与当事人共同寻求新的事件,创造新的故事叙说,并赋予新的生命意义.一个替代故事可以纳入当事人的生命故事曲调之一时,即使有问题的故事(主要故事)依然继续存在,但当事人可以有更新的不同可能.

    2.社会结构与后现代世界观:

    (1)权力深植文化中,压迫著我们.

    (2)社会中的主流论述经常决定我们应如何说故事,限制我们述说故事的创造力.

    (3)替代的故事,经常是无法纳入主流论述而被遗忘.

    (4)解构主要故事的文化信念,可以带来新的可能性.

    (5)多重的述说,多动的真实,代替主流论述与唯一的真实.

    3.人与问题的关系:

    (1)「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有其生命,问题运作时会影响此人,但此问题不是此人.

    (2)看到问题是一故事,但可有另一个故事,问题的出现是有其世界观.

    (3)每个人都是专家,是自己问题的专家,由其来评断其生活或问是好不好.

    (4)见治疗师之前,早就自疗一段时间了.

    (5)许多问题都是种族,阶级,性取向,性别等文化环境所营造出来的.

    (6)寻求帮助会造成低估自己能力,会限制他们自我资源的应用.

    (7)再度对生命取得主权,会重新取得自我的资源.

    (8)问题的控制力不会绝对的掌控的.人的一生当中,总有几回不被问题影响的经验,问题是不会百分之百操纵人的.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7#
发表于 2014-7-1 17:07:26 |只看该作者
《叙事心理疗法》
叙事治疗简介 二,打开生命故事的重围--- 发展外化式的对话

    1.外化对话的基本概念:

    叙事治疗最广为人知的策略:问题外化(extematizingofproblems)是由MichaelWhiteandDavidEpson二人发展出来的.

    (1)问题会运作冲击或渗透人的生活,是独立於人的东西,化外是此信念的实践.

    (2)问题外可以打开空间,让当事人做自己故事的作者.

    (3)外化的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4)问题外化不是要消灭,铲除,杀死问题.透过外化是要创造一种语言的和关系的情境空间,让原本被问题给挤压,压迫,和控制的个人满能够想像并活化个人如何与问题有不同的关系或较偏好的关系.

    (5)外化对话已渐替代问题外化,其意义在於外化的态度与使用,是在谘商关系中不断持续开展的.

    2.如何进行外化:

    (1)客观化:将问题和当事人分开,使当事人有一空间来省视问题和自己的关系.谘商师可以透过修饰当事人使用的语言,使问题客观化,例如「他的误解是如何让你感到难受」,「内向是怎样让你无法和人形成朋友关系」

    (2)命名:在经过一段谈话后,谘商师可以请当事人对其描述的困扰或经验给个名字,例如「后已谈了不少有关你在学校里的一些事情,不晓得如果要为你在学校里碰到的讨厌的事,取个名字的话,你会叫它做什麼」

    在谘商的初期,当事人的叙述仍不充分时,命名可能会有困难,此时可暂时以「它」或「这个困扰」来指称,等资讯较多时再请当事人命名较妥适.

    (3)拟人化:这是较具戏剧效果的方法,是将问题视为有生命的个体,它是有动机,有想法,有感受的东要,它会侵入当事人的生活领域,人际关系.例如「冲动这个家伙经常对你说些什麼」,「逃避这个坏东西似乎会溜进你的学校生活,你知道它的有什麼企图吗」

    (4)探索「问题」与人的相对影响问句:有四个方向著手

    >问题发展的历史长度:例「这个问题跑出来多久了」,「这个问题变得更严重还是变得比较好」

    >问题统治的幅员:例「它影响你的生活有那些层面」,「它似乎影响了你的学校生活,还有其他部分比如在家」

    >问题效应的深度:例「它影响你的朋友关系有多深刻」,「这个问题的压感有多重」

    >问题如何达成上述的影响:「自责是如何告诉你,你应该要对父母的离婚负起责任」,「孤单是如何侵入你的家庭,偷走了你所有的快乐」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8#
发表于 2014-7-1 17:07:59 |只看该作者
《叙事心理疗法》
叙事治疗简介 三,照见生命故事中的例外与闪亮时刻 -----独特结果的问话

    1.独特结果的意义:

    独特结果是指那些无法由充满问题的主要故事所预测的情节或经验.

    2.独特结果的问话:

    透过发问引导当事人寻找过去,现在时间中,症状问题没有发生的例外情形,当事人对付问题有效适应生活的例子,以找回这些正向,有能力感,自信的情节,以破除旧有故事的强势,以创造新故事的可能空间.

    >关於既有的独特结果:例「过去两周中和母亲冲突中,有没有那个时刻,你曾觉得冲突有减弱的迹象」

    >假设经验的对话:例「如果没有自信已经把你控制了,那时会发生什麼事」

    >不同观点,背景与时间架构的问话:例「关於你怎麼适应这种困境,你的祖母会怎麼说」,「懒惰影响你全部的生活,还是只影响学校生活」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9#
发表于 2014-7-1 17:08:56 |只看该作者
《叙事心理疗法》
叙事治疗简介 青少年流连「网吧」之分析及其辅导与学校对策

    网路便捷,无远弗界特色结合游戏软体,情色资讯,聊天室,线上交友等功能,架构其虚拟的网路世界,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

    1.青少年沉迷网吧因素分析:

    舒适的环境取代简陋的电动玩具场.

    增加游戏,交友,休闲等功能,更具吸引力.

    普遍设置,低消费.

    青少年聚集交换次级文化场所.

    网路时髦文化,攸关人际间心理地位.

    个人空间,无虑同侪间冲突.

    虚拟世界,抚平现实挫折.

    对话与网路交友即刻回馈,两性关系隐密与及时性满足.

    社会能力与其他休闲娱乐能力缺乏.

    亲职关系疏离.

    2.青少年沉迷网咖之学校对策:

    订定学校「网辅」政策,规画执行重点.

    建立「网路上瘾」危机指标,筛选危机学生.

    尊重网咖次级文化,了解学生心理需求.

    提供网路休闲环境,设限使用原则.

    辅导危机学生,导正网路使用违常行为.

    办理网路教育活动,指导善用网路资源.

    指导多元化休闲教育,减少流连网咖时间.

    加强社会,人际能力教育,调适群己关系.

    建立线上辅导系统,呼应网路谘商趋势.

    加强亲职网辅能力,结合家庭教育功能

    落实网咖管理条例,辅导合法化经营.

    施行网路教育回馈系统,检视网辅绩效.

    Ellis的理情行为治疗法(REBT)基本概念

    1.1950年代称为理性情绪治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RET)

    2.1993年代改为理情形为治疗法(RationalEmotiveBehaviorTherapy,REBT)

    理由是本取向强调认知,情绪与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

    3.对问题的假设:

    人不是被事情所困扰,而是被对该种事情的看法困扰著

    情绪主要根源於我们的信念,评价,解释,以及对生活情境的反应

    学习如何以有效而理性的认知来取代无效的思考模式,困扰就能消失

    4.非理性想法的来源:

    儿童时期从重要他人处学习而得

    社会规范与价值观

    由个人自创的非理性教条与迷信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 18:50 , Processed in 0.0301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