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快乐是需要的满足

[复制链接]

65

主题

0

好友

316

积分

名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16:02: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快乐是需要的满足

作者:韦庆旺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在读

   好久没写“心理学应用”的日志了,今天这篇的有些观点发端于几年前我做“快乐是一种态度”的讲座,并结合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心理学学习心得和日常生活心得。其中的某些观点曾几次跟人谈起,欢迎讨论交流。

      现在很多人都说“最重要就是每天都很开心”,“快乐最重要”。然而快乐是哪里来的呢?不知道快乐是哪里来的,怎么能够获得快乐呢。
   快乐是需要的满足。需要是一种匮乏和紧张的状态,需要获得满足就解决了匮乏和紧张,就感到快乐了。譬如说,大热天你很渴,如果找到冰镇的饮料喝,那真的是很快乐。这个例子如此简单,也许你会觉得快乐很简单,确实,这样说快乐是很简单的。然而有下面几种情况让快乐复杂起来了。
   1.快乐很容易适应,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再接受原来的刺激就不会获得满足了。人们总是追求着新的刺激。比如说你渴了之后,刚开始喝饮料很快乐,再喝就没那么不快乐了。这次渴了喝绿茶很快乐,老喝绿茶就觉得没劲了。渴的问题解决了,饿的问题又来了。吃喝的问题解决了,与人交往的需要又产生了。说到这儿,很多人会想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见文后注解)。
    关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平常人容易忽视两点。第一,虽然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就变得不重要了,此时更高层次的需要变得更重要。然而,所有需要都是存在的,当高层次的需要遇到挫折(不能满足)时,人们转而会退回到低层次的需要。比如说,在工作中不能自我实现的人会更看中工资的高低。第二,尽管每种需要的满足都会得到快乐,但高层次的需要更具有意义感。
   从以上两点可以得出两个获得快乐的小窍门。第一,在一个大目标和高追求不能实现的时候,阶段性的暂时“关注”和“享受”低层次的需要,因为这些需要始终都是存在的,只不过不那么显著了,如果你重新发现和凸显这些需要,并投入的享受,是很容易获得快乐的。第二,在做一个琐碎的事情的时候,最容易感到枯燥,此时要时不时想一想这些琐碎事情背后连着的大目标,会获得意义感,也会增加韧性和毅力。
    这两个方法的要领是:只要是需要的满足,就会获得快乐。需要是多方面的,注意向上和向下去发现和挖掘需要,就能保持心理的弹性和灵活性,随时获得快乐。
    2.快乐是需要满足的副产品。很有意思的是,没有那个心理学家说过“快乐本身是一种需要”。然而,现代社会似乎每个人最需要的就是快乐,因而“娱乐”成为了产生制造快乐的职业和专业。我想,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现代社会人们压力太大,而且不同的压力接踵而至,没有间歇。在某种程度上,压力就是需要,不过你可以说需要获得满足,不可能说压力会获得满足。所以压力产生的不是内在的需要,而是外部压迫的紧张,并且这种紧张永不止歇,因此,也许人们在压力下高喊着需要的并不是快乐,而只是休息和放松,比如很多上班族都说下班之后或周末最想做的事就是睡觉。
    可以说,内在需要的满足是快乐,外在压力的解除是放松。虽然快乐的一个特点就是放松,但快乐的含义更丰富。快乐本身并不是需要,快乐是需要的满足,没有需要,难谈快乐。一个笑话所激发的哈哈笑不能不算快乐,但只是短暂一瞬的情绪,不是一个稳定的生活心态。而且,快乐应该不是不想事情,也不是忽视和漠视感觉。“只要快乐就好”这句话本身特别排斥思考和深度体验,这样未必不好。也许,思考和体验多了反而烦恼会更多一些,然而,经过思考、寻找和追求的人生将更有意义。
    3.这就自然说到了第三方面。人生意义。现在心理学积累了很多关于积极情绪和幸福感的研究成果,可是他的缺陷是太微观了,很琐碎,虽然不能说这些结果没有价值,但总嫌不够。比如说,按照最热门的启动的观点,假设我让你读下面几个词“开心”,“快乐”,“兴奋”,“高兴”......,心理学家认为,仅仅读完这些词,你就会处于“快乐”情绪状态,进而你可能更愿意帮助人,解决问题更有创造性,更开放,甚至你的大脑会产生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对人的健康是有好处的......等等等等。
   限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这些结果的意义只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认识心理的客观规律,但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成果,心理学本身是没有提供答案的。对于快乐这个问题,我想最终还是落实到人生意义上。积极心理学大师塞里格曼正是从“快乐的情绪”的研究进而关注宏观的“乐观的态度”和“个人长处和美德的发挥”等方面。可惜的是,最终他研究的方法还是心理学的,所以尽管他关注的是宏观的东西,做出来也是微观的。
    那么研究人生意义的学问是什么呢?是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在这方面有很多智慧。哈哈,说着说着,又回到了我老生常谈的东西——中国文化,我反复言说的那一套观点。这些东西不是一两篇文章能够说透,待我今后慢慢道来。
  
   注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简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点:
    (1)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是由层次的。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个阶梯,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的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称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社交需要为中间层次的需要,基本上也属于高级需要。
    (3)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冰寒如刀,焰烈如剑,近之灼人,封之灼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0

好友

214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07-12-19 20:53:16 |只看该作者

 《转帖.摘》快乐:一种主观上安乐的状态----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

          重要的在于你感到快乐的频繁程度,而不是强烈的程度。

          快乐与财富、盛名、好运有关,但并非真正有关。真正有关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

          研究人员发现,欧美很多有钱人并不比普通人快乐。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指出,富人们即使坐上“泰坦尼克”头等舱,也不会快乐,正如玛丽莲·梦露等,是那么有名,还以自杀而终。

         快乐的方法如下:

         1.抓住今天。

         2.追求快乐。让生活中细微琐事为你带来快乐。一枝花,一杯茶,一个笑话等。

         3.罗列令你感激不尽的事。   欣赏大自然,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4.发展你的兴趣爱好。

         5.与他人建立联系。

         6.保持健康。

         7.看到光明的一面。

         8.喜爱自己。为自己每一个成功喝彩,不论大小。

         9.理解他人,不挑剔他人.

         10.为他人喝彩.

         11.不论生活、工作,还是财富,一切都不与他人攀比,而是把爱,快乐,兴趣,享受放在其中。

                                             ————参考。

                                                                 
如果成长为一棵大树,就无惧风雨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主题

0

好友

314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板凳
发表于 2007-12-20 22:42:27 |只看该作者

心有所足。宁静、淡淡的愉悦,也许是更能长久、平稳的快乐。              

                                  
微笑是心里开出的小花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5-5-2 19:43 , Processed in 0.0769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