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2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A理论整理(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6:20: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6-8-3 16:50 编辑

       TA是一种人格理论,也是一种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以达到使人成长和改变的目的。
自我状态模式: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拷贝自父母或与父母自我形象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大部分时间在表现其父母做价值判断)
成人自我状态:针对此时此刻所反应出的行为、想法和感受(解决问题)
儿童自我状态:重演儿时的行为、想法和感受  (体验到自己有所感觉)   
        无论在哪一个自我状态中,都可以同时思考、感觉、做价值判断。

          结构=有什么=内容
         功能=如何运用=过程
        区分结构与功能的不同
        功能模式是把所观察到的行为加以分类。 结构模式是把存起来的记忆和所使用的方法加以分类
        以结构来分析自我状态时没事去看人格中所包含的各个成分
        以功能的观点来看人格时,则是指某一特定时间里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样子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第二篇 描绘人格:自我状态模式 内容整理:

QQ图片20160803162828_副本.jpg (430.02 KB, 下载次数: 82)

QQ图片20160803162828_副本.jpg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8-7 18:17: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6-8-7 18:19 编辑

有了点评,才有改进:

253888a994d87e52.jpg (299.87 KB, 下载次数: 95)

点评导图

点评导图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8-7 18:27: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6-8-7 18:29 编辑

        每天早晨保持半小时读书,与伙伴们一起分享,断断续续参与了一个整月的TA读书,终于在今天读完了。很开心有这样的读书方式,督促自己。接下来就是自己的整理了。

        第三篇 内容整理:沟通:交流 安抚 与时间的结构:


IMG_20160807_180950_mh1470564744426_副本.jpg (887.86 KB, 下载次数: 92)

第二篇

第二篇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8-12 20:11:47 |只看该作者
又一轮TA阅读:可能会陆续把书拆分的更细

IMG_20160812_144956_mh1470985045865_副本.jpg (137 KB, 下载次数: 78)

IMG_20160812_144956_mh1470985045865_副本.jpg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6-8-18 20:12:36 |只看该作者

自我状态和自我、超我、本我之区别:
1.三种自我状态可以从外显行为观察。而超我 本我 自我不能只靠观察来判断
2.自我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则是泛称

P:并不是出于一般父母状态,二十重演自己父母行为、想法、感受
C:并不是他表现幼稚的态度,而是表现出儿时行为的感受 行为 想法。
3.三种状态都包括各自的超我 本我 自我的影响。

简化模式: 成人---思考  儿童---感受   父母---下判断 评价

A:针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所做的反应,运用资源 解决问题。
C:会表现儿时的行为 感受和想法 体验感觉表达感觉 常常处在感受。
P:拷贝父母行为 感受 想法 大部分时间在表现父母做价值判断时说的“必须 应该”的样子(常常做价值判断)

不管处在哪一个自我状态中吗,都可以同时思考 感觉 做出价值判断。
儿童 父母都受到过去过程的影响。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6-8-18 20:17:21 |只看该作者
第三篇 第七章  交流
交流:一个刺激加上一个反应叫做一次交流。伯恩吧交流成为 沟通的基本单位。
交流的分析,是根据自我状态模式来解释沟通过程发生了什么事。


QQ图片20160818201930_副本.jpg (433.53 KB, 下载次数: 82)

交流

交流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6-8-21 09:06:43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安抚:
伯恩描述人类有几种共同的需求,其中之一就是身体对身体的接触和对心智刺激的需要,他称之为对刺激的需求。
安抚分为:正面的安抚与负面的安抚 所谓正面的安抚是指接受者感受到的是愉快的感觉,而负面的安抚则是接受者感受到不舒服的感觉。
我们的经验是:任何形式的安抚都比完全没有安抚要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安抚商数,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安抚。

安抚的经济观:关于安抚,小孩从小就被父母教导五个限制原则:

有人需要安抚时候不要给他
自己需要安抚的时候不可以向别人要
别人给你安抚的时候,虽然想要,也不可以接受。
别人给你安抚时候,虽然不想要,也不可以拒绝。
不可以给自己安抚

安抚有好坏区别吗?
对安抚的需要是来自被认可的需要,如果我们忽略一个人负面的部分,那么我们对这个人的认可也不是 全面的,只给予一个人正面的安抚,并不符合一个人的内在经验,有趣的是,他反而会因此决定缺乏安全感。正面有条件的安抚表示有人喜欢我这么做,这可以让我感觉到自己的能力。  负面有条件的安抚可以让我们学到有人不喜欢我的某些做法,也许要考虑是否调整自己。

有证据指出,当父母完全以正面安抚来抚养小孩时,小孩反而无法区分正面和负面的安抚,小孩会认为自己内在一部分不被父母认同,可能会造成长大后的心理困惑,幸运的是,大多数父母很自然的就给予了正面与父母的安抚。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5-5-2 15:33 , Processed in 0.0821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