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分析讲座】--7【投射性认同】谁投射谁认同:一本糊涂账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11:59: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此为转帖收集:

一、什么是投射性认同?
二、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三、投射性不认同
四、投射性认同四种形式
  1、依赖性投射认同
  2、权力性投射认同
  3、情欲性投射认同
  4、牺牲性投射认同
五、正向投射性认同与负向投射性认同
六、如何处理投射性认同
具体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唯一一个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防御机制。
投射: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说成是别人的东西。“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其实是自己如何想的。
认同:别人如何说,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投射性认同:妻子认为丈夫好色(投射),丈夫承认了(认同)。
妻子问:今天跟谁在一起,是不是跟那个狐狸精在一起了?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可以跟那个人在一起。从深层来分析:我想和某人在一起,但不能。就投射给丈夫,想像他和别人在一起。
德国老师的看法:我们无法表达,但我们能认识它。
勉强用语言来表达:投射性认同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进行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
妻子想好色,投射给丈夫。丈夫变成为妻子认为的那种人,妻子就认为自己判断是正确的。
边界不清,是一种勾引和上钩的过程。
投射性认同的动力是在哪儿?人的内部关系、人的欲望、无意识冲突在起作用。
二、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表现:争着付账的人,会认为别人小气,害怕对方说自己小气,就争着付钱。
边界不清,谁付谁心中都不舒服。
“你看不起人!”背后的潜意识是:我自己看不起我自己。别人其实没有看起,看不起的问题,时间长了,真的看不起了,这个人就会想,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想让对方听不懂,就谈理论,就让对方的认为自己是高深的。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往复杂讲,才是高水平的表现。
外出,带非常多的药物的人,潜意识可能是:求求你得病吧!孩子就不好意思身体好,妈妈的潜意识就得到证实了。特别关注孩子身体的妈妈、害怕孩子有病,是想让孩子有病。
妈妈的眼睛如果看到孩子是病人的,孩子一定会有病。看孩子是阳光的,孩子就是阳光的。
1.80高大的男孩,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要死了。15岁遗精,父母认为孩子弱,不断的孩子补。
从父母的角度看:父母认为孩子弱,是投射。儿子表现弱,是认同。
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表现身体弱,是投射,父亲给儿子补,是认同。
谁投射,谁认同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步曲:
第一,自己想摆脱。
第二,强迫别人。
第三,别人也这样做。
父亲可能曾经弱,自己想摆脱,就投射给孩子,孩子最后表现出其想像的状态。
争着付账,我不想表现出我小气。强迫别人——你的账我来付。每次都让对方付钱。
学员反馈1:投射性认同三者是统一的。
学员反馈2:投射性认同的意义:相互交织在一起。边界不清,相互投射。
学员反馈3:投射性认同对象的选择性:
学员反馈4:争着付钱的人,一般都是投射的。因为正常情况下,谁付账是很正常的情况。
学员反馈5:投射性认同时时都会产生。产生弱小、受欺负、自卑感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觉到自己受欺负、退缩。不敢意识到自己其实想欺负别人,但是做不到,就投射给别人,别人就给了他教训,他就认为自己想的是正确——别人都欺负他。
精神分析不是通过理论学习而获得的,而是在个案过程中,感觉到的内容。
学员反馈6:投射性认同是不是幼年母女关系不清的表现?是的。边界不清导致的。
学员反馈7:投射性认同一定是自己不想要的吗?不是!我们可以投射正向的、积极的。说自己老婆一百次漂亮,她就不会不好意思不漂亮。
学员反馈8:投射性认同被投射方的感觉是什么?来访者进行投射,消极投射会让咨询师感觉很不舒服。所以,一般情况下,吃饭AAA制较好。
三、投射性不认同
举例:到男朋友、女朋友家,狗汪汪叫,狗的语言表达的含义是——“你是敌人,我排斥你”如果往后退,就是证明了狗的判断的正确,这是投射性认同。如果不退,反而拿棍子打,狗更加咬,也更加证明了狗的判断,也是投射性认同。
如果没有紧张,则可以吹个口哨、小幅度晃荡钥匙,狗由紧张变成平静,狗反而想亲人一口,这就是投射性不同,狗认可了人的想法——“我是你的朋友”,这是投射性不认同。

有些来访者对咨询师说“你无所不能,不管干什么都有办法”,这是投射。处理办法是:咨询师不要回应,保持沉默。沉默过后,问来访者什么感觉。这就是投射性不认同。

投射性不认同就是正性的投射性认同。

四、投射性认同四种形式
1、依赖性投射认同
只要被对方粘上,对方就会产生深深的被依赖。“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是这种认同的最常见的表达。
被遗弃的婴儿,他所传达的信息就是——没有大家,我就活不下去,我需要牛奶和食物。
一旦建立起关系,就
敌对共生的恋人、夫妻关系,不是一个人在依赖,而是两个人相互依赖。不见面的话非常想念对方。见了面以后,又非常纠缠,不能正确处理关系,又很痛苦。
特别需要别人信任、善良,关系建立了,可以面质:“你为什么如此需要相信、信任你?”
这样的人,其实可以自己独立做事的,但是两个人在一块共事的时候,纠缠。
依赖性投射认同的表现:依赖对方,对对方很严,内心很痛苦,但是独立行事时,自己也能独立解决问题。内心必须依赖对方,而且享受这种依赖。
依赖性投射认同在咨询的表现:来访者向咨询师表达——如果不帮助我,我就走投无路;如果不关心我,我就活不下去;我要去死。这种方式来迫使咨询师在不咨询时,时时刻刻在想念着来访者。
被抛弃的孩子,在收养的家庭中不能融入,但是必须依赖。这样的人会把对方搞的很无力。如果认同了,就会时时刻刻关心、想念对方。
2、权力性投射认同
问小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回答:做老师。为什么?做老师想让谁做班长,谁就做班长。
孩子的权力欲望一般是来自家庭的。父母表达“没有我,就没有你,你就活不下去”,孩子就会配合父母表达自己的无能。15、16岁的孩子,妈妈给孩子夹菜。孩子的权力被剥夺了。父母剥夺了孩子很多权利。
孩子把其它的人看的比父母更重要,这是孩子摆脱父母的表现。
父母内心嫉妒咨询师、老师,“咨询师比父母更重要”、“老师说一句比家长说一百句都重要”表达了父母不愿意孩子离开,想控制在自己权力之中。
个案:争论停止后,咨询师说:谁对谁错无所谓,我们争论中,谁更想赢?这样的停止,容易进入人格的深层。这时候,来访者会突然停止后,流泪(不要急于递纸巾,安慰,停留一会儿),然后说话:“我从小就被要求优秀,否则父母就不要我了”。这个个案是辩论赛的优秀选手,无理搅三分,必须表现优秀。
说什么,就是争论,想赢,就是在争夺的权力。
个案无意识的表现出强势、总是否定咨询师的意见,让咨询师产生无力感、无助感、感受到压力,这是来访者的投射权力的争夺。一个人自卑、自负,特别害怕别人瞧不起,就会产生权力性投射认同。
这样的人容易让人产生权力性投射认同,实现自己了控制欲、权力欲。我们感受到无力、压力,就产生的是认同。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自己的这种感觉表达出来,有利于治疗展开。
3、情欲性投射认同(性欲性投射认同)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方式的人,性是其生活的主题。在交往中,这种人往往性的方式,来建立、控制关系,使用的性,来诱导别人的性反应,来满足自己的性欲望。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内心有性饥渴,当来访者让咨询师满脑袋中都充满了性幻想,是来访者这种投射的表现。
个案:被男人抛弃,但是感觉自己不离不弃,见面后上床,没有感觉,就分手。原因:其母亲在性方面很开放,在其成长中,被小叔子性侵犯。性会让她所有的都黯然失色。只要是交往就是性。只要是交往,就是利用性诱导。关系的建立,如果不是以性为连结,就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一定会很脆弱。
不能和别人建立长久的、稳定的关系。不会建立友谊、事业、金钱、同事、伙伴关系。
对这样的来访者来说,所有关系的底线,就是提供了性欲的满足。
怕得爱滋病,其实是想得的爱滋病。这样男来访者,会不断的给来咨询师讲一些性的内容,让咨询师产生“自己是妓女”的感觉。
治疗:一般的,让来访者表现三次,然后就把咨询师的感觉反馈给来访者。
学员反馈1:说话给人的感觉比较硬、冷,没有亲和力,如何来认识?这个问题很复杂。老师讲课,看到学生的回应,就感觉很亲和,而面对电脑讲课,自己感觉自己很生硬。


4、迎合性投射认同(牺牲性投射认同)
回答学员每一个问题,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就是迎合性投射认同。
母亲对女儿的话:我与你父亲的婚姻,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这是以牺牲婚姻为代价,来对女儿进行投射,而女儿则会以后的与自己先生的婚姻关系不和来对母亲进行认同。女儿的婚姻如果比母亲的好,就会产生内疚感、内心不舒服。
与父亲关系不好的女儿,也很难与先生建立起满意的关系。恨爸爸的女儿,是妈妈教会的。家庭的魔咒。这是家庭无情、悲惨的一面。这样的人,一般的对别人都很好,但是得不到别人很好的对待,甚至在关键时,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牺牲自己,照顾别人,结果别人对他不好,这是对牺牲性认同的描述。
牺牲性认同,表现出过度认同、假性认同、夸大认同,都是压制自己的不满,害怕自己被拒绝的防御,渴望被接纳的手段。

小结:
1、依赖性投射认同——特征是:我需要别人的照顾,否则我活不去。就像马路上被丢弃的婴儿。儿童哮喘,身心疾病的表现。哮喘就是需要别人照顾。
2、权力性投射认同——特征是:没有你,我活不下去。表现为无能。父母过度照顾孩子是权力性投射性认同。
3、情欲性投射认同——色情性投射认同。我能让你性满足。诱惑咨询师产生性欲望。
4、牺牲性投射认同——你欠我的。妻子惨兮兮的控制老公。这么对你好,你应该对我好。我吃不舍得吃、穿不舍得穿,想得到赞美。

学员反馈1:父母过度照顾、孩子过度依赖。(25岁)孩子既舒服、又不舒服。孩子享受了这种依赖。表现出哮喘,需要妈妈抱。16岁孩子失去了父亲。从心理意义上讲,现在孩子处于没有断奶的阶段。而且父亲存在时,也没有在孩子与母亲中间插入一脚,帮助孩子完成心理发育。
学员反馈2:孩子皮肤过敏,是否与过度照顾孩子有关?皮肤过敏的心理学含义,想得到合适的爱,但是没有得到合适的爱。离开母亲、离开家庭太远,与别人打交道,产生心理不舒服就容易引起皮肤病。所以一般不会是过度关照,而是给的爱不适当,产生皮肤过敏。
五、正向投射性认同与负向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发生在出生后,那时候妈妈是好妈妈,孩子是好孩子。妈妈满足了孩子所有的愿望,在交往互动中都是正向投射性。
抑郁的妈妈在和孩子交往中,会有慢半拍的行为,孩子搞不明白:妈妈搞不明白的。孩子就会产生一个坏妈妈的形象。慢慢就会出生抑郁、内向的倾向。
神经症防御性投射认同,大部分是负面的投向性认同。
与别人打交道,有被“托起来”的感觉(即感觉受到支持、鼓励),是正向的、积极的情感,这也是咨询师要被训练的内容。有被压的感觉,是负面投射性认同。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被暗示的过程。所以投射性认同,也带有暗示的味道,我们在不断的暗示别人——投射自己的情感。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投射性认同的理论,就不要说别人坏了——说别人坏,其实是自己坏的投射,说别人如何好——是我们内心希望别人说我们好,我们希望别人说我们好。
面对病人的夸奖,我们不必沾沾自喜,他的潜台词是:只有你这么好的咨询师,才配拥有这么好的我这样的来访者。夸奖别人,其实是想让别人夸自己。
六、如何处理投射性认同
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如何来处理投射性认同,就是如何做精神分析治疗。
从简单的方面来说:
第一步:允许来访者进行投射。我们要接纳来访者的投射,我们需要充当“容器”的功能。
第二步:来访者进行投射,我们不需要进行认同。
第三步:分析,解释。我们需要把来访者这些隐秘的信息,变成为公开的信息。用语言表达来访者几次的投射给我们所带来的感觉。分析是利用我们的反移情来告诉别人。
第四步:来访者不断的投射,治疗师不断的反馈,进行整合。我们只认同正性的认同,修改那些负性的认同。
小结:
①建立关系允许投射。
②澄清。
③分析,说我们的感觉。
④整理,扭转负性认同,接受正性认同。
对性欲性投射认同如何来处理:
在治疗关系中表现出性欲性投射,如果我们回避,表面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这也正是来访者利用性欲来控制、操作治疗师的表现——允许投射三、四次:我发现你每次来的时候,你都会换一次。或者直接告诉来访者:我有被诱惑的感觉。这样说出来的,这时候治疗师是真实的,来访者一般会返回自己的潜意识,告诉治疗师自己的想法、梦,一般的来访者会哭泣、流泪,痛苦。来访者表现了、呈现了真实的自己,治疗取得进展。
如果治疗师视而不见这种性欲性投射认同,这是用最糟糕的方式来挫败来访者,帮助来访者逃离其最痛苦的东西,这时候来访者会更加恐惧,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他只会用性来建立关系,除此之外,没有办法来建立关系),是无价值的人。
处理性欲性投射认同,最核心的内容是:将性欲性投射认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带到最显著的地方。经过这种最显著的曝光,来访者在人格就会成长。
学员反馈1:如果把感觉对方,来访者不高兴怎么处理?分析来访者会让来访者感觉不舒服。但是只是如果将自己的感觉告诉来访者,来访者一般是不会认为不舒服。
学员反馈2:说自己的感觉是被对方勾引的,会不会让对方感觉不高兴?不要说自己的感觉是被对方勾引的,这是投射。仅仅是要告诉对方自己的感觉:你一来,甚至你没有来的时候,我就有感觉到你会换衣服,换很性感的衣服,我满脑袋就是性幻想。
学员反馈3:如果和来访者总是纠缠如何处理?让来访者进行纠缠,纠缠三到五次,形成了情结,有利于我们观察。
学员反馈4:投射是过程,认同是结果,正确吗?不是的。投射性认同,只是一种关系和表现,我们无法完全正确分清谁是投射、谁是认同。
学员反馈5:投射性认同与移情与反移情。来访者投射给咨询师,这是移情。如果咨询师认同,这是反移情。
学员反馈6:暧昧关系与性欲性投射。暧昧关系无法进行操作性定义,无法进行答复。
学员反馈7:四种投射性认同,可以集中表现吗?一般的人表现出典型的一种。
学员反馈8:反复向咨询师讲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在那儿纠缠如何处理?咨询师听即可。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3-4-28 12:04:33 |只看该作者

ps:这应该是一个讲座笔录,有些不是很明晰,但是里面很多例子不错,值得一看。
区分投射性认同或者投射性不认同是一件非常复杂纠结的事情。
呼~~好累。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0

好友

624

积分

版主

拿着绣花针的容嬷嬷

Rank: 7Rank: 7Rank: 7

活跃会员 推广达人

板凳
发表于 2013-4-28 18:11:47 |只看该作者
已将本网页的地址分享到了自己的新浪微博~~~
【不做妖精好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4 19:42 , Processed in 0.0271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