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1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典故讨论】范蠡的大儿子和小儿子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9:22: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遗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柰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

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闲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柰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

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

     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柰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1-7-20 09:22:46 |只看该作者

 

怎么去看待一个典故?大家可以就此疑问进行讨论。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0

主题

0

好友

24

积分

云水居民

Rank: 1

地板
发表于 2013-12-19 14:39: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云间 于 2013-12-19 18:23 编辑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陶朱公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他知道如果不救,儿子必死。正好他的老友仔老庄在楚国可以说得上话,于是,朱公就叫小儿子带上一千万去楚国救人。但大儿子听说后,以长子身份极力要求要去,说自己是长子啊,不让他去是看不起他啊,是他不孝顺啊。还说不给去就抹脖子上吊,朱公没办法,只好给老庄修书一封,让他带着去楚国救人。
   
       这哥们到了楚国,找到老庄,把一千万和自己老爸的信给了庄生。庄生看完后叫他马上回家,不要问其他。就等消息就好。本来老庄这人是正直的人,也没打过这一千万的主义,不过是事儿办完,再给他拿回去,他要的只是信义二字。可这大儿子看老庄家穷得叮当响,想着这一千万给老庄,那肯定毛都没有一根了。到此时如果大儿子乖乖听话,马上回家,那这事就摆平了,等着听喜讯就是。
   
       偏偏老大他来的时候,就自己也私自带了几百万。本意呢,也是好的。就是怕万一庄生搞不掂这事,那怎么办?所以同一件事,他自己出钱又托了楚国贵族帮忙。
   
       老庄收到朱公的信后,就瞅准个机会晋见楚王时,说夜观天象时发现天有异象,可能不利于楚国。楚王当然大惊,问有什么解法?老庄说,只要大王行有德之事报天恩就可以了。楚王就决定大赦天下。
   
       那些收了钱的楚国贵族立马通知朱公大儿子,说楚王要大赦。这孩子一听说这事,立马心痛送给老庄的那一千万,心想着啥事也没干,还白得一千万?反正自家老二马上要放出来了,何必花这冤枉钱。于是,就跑到庄生家去把送的钱要回来。
   
       本来庄生也没打算要这些钱,但这样被这小子要回去,太无诚信。庄生就做了一件事,跑到楚王那说:前天臣说天有异象,要大王修德来让楚国避祸,大王也同意大赦天下,但出去听人说是因为陶朱公为了救他那个判了死刑的二儿子,花大价钱给了大王的手下还有大王您,才大赦天下的。而并不是因为为楚国祈福才这样做的。那楚王当然是大怒了,我堂堂君主会要你那点钱?所以立即下令:先杀了朱公的二儿子,再大赦天下。
   
       朱公大儿子带着朱家二儿子的棺材回了家,举家齐哀。唯独朱公冷笑着对大儿子说:我知道你这一去必害死你弟弟。你从小跟着艰难创业,知道一分一厘来之不易,所以一定不舍得花大价钱救你弟。而你老三就不同,他生在富豪家,喝着甜水长大,钱对他来说就是纸。如果老三去,那一千万一定用得干净而不会要回来。唉,摆明的道理在那里,事已至此,悲伤有个毛用。
   
       这个故事有二个疑问之处:
   
       一:陶朱公既然知道大儿子去是这么个结果,那为什么让他去?如果说是大儿子寻死觅活一定要去,(当然这个理由是很牵强的),那二儿子就不是自己的儿子啦?而且老大去后,自己也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这不合常理。如果只是为了给大儿子一个教训或者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如何的高明,有远见,只是为了证明所谓的原则,公平。那么,以二儿子的命为代价的教训,未免代价太大。所以,朱公给我的感觉太不好了。
   
       二:庄生这个人,性格有很多缺陷。好在他不是我喜欢的那个庄子。文中说他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而且他也大义凛然地向自己老婆表明,这此钱不过是寄存在自己家里,就算事办成,也不能收,那表示此人不仅清廉,还十分仁义。既然庄生如此优秀,而且能力出众,楚王对其言听计从,陶朱公又是他的老友,都出手帮了,仅因为朱家那个猪老大又把钱拿回去,觉着自己受辱了,然后马上报复。害朱家老二惨死。文中庄生的种种表现说明这是个心胸极其狭窄的人。而且非常敏感。翻手为云覆手雨,报复心理极强。这似乎不是那个前文中优秀的庄生所能够做得出来的啊。更何况他都没打那一千万的主意,也就是说你拿不拿走都不是需要特别在意的,那为什么又要这样做呢?
   
       那么,怎么解释才是合理的呢?请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 22:34 , Processed in 0.0404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