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4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7:35: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森田正马先生小时候由于家庭强迫学习导致"学校恐怖"。森田正马先生1874年1月18日出生在日本高知县农村一位小学教师的家庭里,他父亲对子女要求很严格,尤其对长子森田正马寄托着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从很小就教他写字,读书,5岁就送他上小学,一从小学回家,父亲便叫他读古文和史书。10岁时,晚间如背不完书,父亲便不让他睡觉。学校本来功课就很多,学习已经够紧张了,回家后父亲又强迫他背这记那,使森田渐渐地开始很厌倦学习。每天早晨,又哭又闹,缠着大人不愿去上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校恐怖,"这与父亲强迫他学习是有关系的。
        森田先生在7岁时,祖母去世,其母亲因悲伤过度,曾一度陷入精神恍惚、默默不语的状态,接着第二年祖父又相继过世。正当家庭连遭不幸时,森田偶尔在日本寺庙里看到了彩色地狱壁画之后,立即感到毛骨悚然。他看到地狱图中人死后下地狱的惨状,有的在上刀山,有的在下火坑,有的在进血池等等。这些可怕的场面在森田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这就是后来森田理论中关于"死的恐怖"一说的来源。
       由于经常苦于神经质症状 ,森田自幼就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他在《我具有神经性脆弱素质》一书中写到:其表现是12岁时仍患夜尿症而苦恼,16岁时患头痛病常常出现心动过速,容易疲劳,总是担心自己的病,是所谓"神经衰弱症状"。幼年时患夜尿症为了不弄湿被褥,总是铺着草席睡觉,有人故意问他"铺上草席干什么?"他生气的回答说"夜里不尿炕!"这种回答带有对大人的嘲笔挖苦的反抗,但其内心十分难岁,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到"不要谴责孩子的夜尿症,越是谴责挖苦孩子,就会越恶化",这大概是自己的切身体验吧。因有夜尿症而深感自卑,有强烈的劣感等。后来听说当地很有名望的板本龙马先生小时候也得过这种病,这才聊以自慰,心情稍微好了一点,中学五年级时,他在患肠伤寒的恢复期,学习骑自行车,夜间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在高中和大学初期,他经常神经衰弱,东京大学内科诊断为神经衰弱和脚气病,经常服药治疗,大学一年级时,父母因农忙,两个月忘记了给森田寄生活费,森田误以为是父母不支持他上学,咸到很气愤,甚至想到当着父母的面自杀,于是暗下决心,豁出去拼命地学习,要干出个样子来让家里人看看,在这时期什么药也不吃了,放弃一切治疗,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考完试后,取得了想不到的好成绩,不知什么时候,脚气病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不知不觉也消失了。 这些个人经历,导致他后来提倡的神经质的本质论,包括疑病素质论。神经衰弱不是真的衰弱,而是假想的主观的臆断。神经质者本能上是有很强的生存欲望,是努力主义者,症状发生的心因性即精神交互作用,最重要的是森田先生在自己切身体验中发现"放弃治疗的心态",对神经质具有治疗作用。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这些成为森田疗法理论基础的内容,全都是他自己痛苦体验的结晶。然而仅仅是这些体验是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他多年来对神经质者的观察,把握其症状的实际表现,密切注意其经过转归,把这些观察自己的体验相对照,阅读国内外文献,将当时认为有较强的治疗神经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一一进行实践验证,最后,森田先生把当时的主要治疗方法,如:安静疗、作业疗法、说理疗,生活疗法等取其有效成分合理组合,提出自己独特的心理疗法。
        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的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的"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找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就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它本身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他之所以会发展到现在的这种症状,其原因是他违背他自己的"自然规律"。他的性格是内向的,而内向的人的特点就是腼腆和害羞,和陌生人谈话,肯定会出现紧张、不自在的心理反应的。而他自己却不接受自己的"自然规律",和"自然规律"对抗,结果必然会如此。
        人本身还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无聊的念头是必然会出现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他称做杂念,而杂念也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过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去注意它,试图控制它,赶跑它,去和它辩论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使他非常的害怕,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就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念头,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为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让学生本身明白其潜意识过程是不太现实的,但倘若这个学生事前就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那么他有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了,从而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上面讲的是"顺其自然"中"自然"这两个字的含义。那么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当然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心无不虚,无不静,如止水,能烛照须眉;如天地之,能烛照万物之性。能虚能静,即能恬淡,能寂寞,能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故运而无所积,则天下万物均在其涵养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0

好友

214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08-12-23 20:29:42 |只看该作者

把顺其自然用于对情绪、杂念的认识与调控上——不错,是人类对心理活动的从容认识与实践。

为与不为,从来都是颇显智慧的一件事,在心理活动中也不例外。              

                                                              
如果成长为一棵大树,就无惧风雨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板凳
发表于 2008-12-23 21:57:04 |只看该作者

其实李子勋也曾说过,你越重视什么,什么就越强大,美国过于强大,马上出来个苏联和他对立

抑郁和焦虑用丘吉尔的话说是黑色的狗,对付他的办法就是不压抑,不放纵,保持感知。做该做的事情

心无不虚,无不静,如止水,能烛照须眉;如天地之,能烛照万物之性。能虚能静,即能恬淡,能寂寞,能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故运而无所积,则天下万物均在其涵养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08-12-24 00:25:37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是深启发思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8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5#
发表于 2009-1-6 10:07:45 |只看该作者
清风而过,终于读到你的文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9

积分

云水居民

Rank: 1

6#
发表于 2009-6-20 18:01:27 |只看该作者
见的越多。思的想多,写的越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

好友

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5-3-9 00:23:11 |只看该作者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杂念无需除只是莫关注,自然会平静如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5 08:56 , Processed in 0.0303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