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乐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和尚讲故事:戒嗔的白粥馆 第2部

[复制链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11-9-23 10:49:18 |只看该作者

第九个:戒尘和外国女施主

  天明寺年纪最小的和尚是戒尘,今年十一岁。戒尘刚来寺里的时候只有四岁,记得那时候戒尘长得很可爱,脸蛋圆圆的,而且一天到晚都是红扑扑的。

  戒尘的僧袍都是戒傲小时候留下来的,穿在戒尘身上显得很大,只是师父们觉得戒尘反正在长身体,就没有做新的给他了。

  有时候戒嗔在院子里扫地,最怕的人就是戒尘。因为如果扫上一半,他从院子里走过,长长的袍子常常把灰拖得到处都是,又要重新扫上一遍。

  戒尘人小,但是却最容易吸引施主们的目光,那时候寺里也时常有香客来访,常常有施主乘我们不在意,偷偷地在戒尘的脸上捏一把。

  戒尘也很警惕他们,每次见到有人对他有企图,便急速地绕开。

有一年,寺里来了几位外国的女施主,寺里的师兄弟们很少见到外国人,不由得多打量了她们几眼。几位外国的女施主们在寺里转来转去,看到戒嗔在旁边,便向戒嗔咨询一些佛教方面的问题。

  非常意外的是,除了声音怪异一点,这几位女施主的中文说得相当的不错。

  戒嗔耐心地向施主们介绍寺庙里的事物,转着转着,忽然看见戒尘拖着长袍从后面走了过来。其中一位女施主惊奇地指着戒尘对其他人说:“有个很小的和尚。”

  戒尘也是第一次看到外国人,也惊奇地打量着对方,双方对视了良久。有位女施主向戒尘走了过去,这种情况戒尘已经碰到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等女施主接近,他就立即警惕地转身准备跑开了。

  可是那位女施主拿出一块巧克力,对戒尘说,给你。

  戒尘转身转了一半,看到巧克力,于是又转了回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伸手接过巧克力。女施主把巧克力交在戒尘手上,顺手摸摸戒尘的头,戒尘人虽然小,可动作是很敏捷的,若是平时,施主们的手还没有摸到戒尘的头,他早就跑得远远的了,只是今天拿了施主的巧克力,注意力有些分散,加上心有感激,便没有闪避。

  女施主伸手在戒尘的头上摸了好几下,忽然蹲下身子,把头探下来,在戒尘的脸上亲了一口。

  周围的师兄和戒尘本人一下子被女施主的举动惊呆了,都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戒尘撇着嘴巴,嘴唇轻微颤动,女施主也被戒尘奇怪的反应惊呆了。戒尘忽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拖着长袍从我们身边跑了过去,边哭边说:“破戒了。”

  女施主有些疑惑地问我们:“小和尚怎么啦?”

  戒嗔一时之间也不太好向施主解释戒尘要跑的原因,只好随口说了几句,便赶快跑回后院去看戒尘。

  戒尘一个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哭,戒嗔坐在门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他了,那么小就犯了色戒,换了是谁都是不太能接受的。可是那位外国的女施主显然是不懂宗教的戒律,也不好过多地责怪。

  戒嗔安慰了戒尘几句,谁知道他哭得更难受了。

  只得悄悄地走开,也许这时候让戒尘自己一个人冷静一会儿比较好。

吃中饭的时候,吃了一半,智缘师父忽然问,戒尘去哪里了?

  戒嗔怔怔地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终于有看到事情经过的师兄把过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智缘师父。

  师兄们都很替戒尘难过,智缘师父叹了口气,让戒嗔先去看看戒尘,又说自己等一会儿去看他。

  戒嗔拿了几个馒头去了戒尘房间,戒尘兀自关在房间里哭,只是毕竟哭了很久,声音已经小多了。

  戒嗔说:“戒尘呀,咱们做和尚的过午不食,就要到中午了,如果还不吃东西,今天就不能吃了。”

  过了一会儿,戒尘把门开了一条小缝,伸出小手接过戒嗔手中的馒头。戒嗔乘机钻进屋子,看着戒尘很伤感地吃着馒头。

  才吃了半个,智缘师父进了屋子,戒尘又想到了伤心事,难过得再次抽泣起来。

  智缘师父看着戒尘说:“其实,即使被女施主亲到了,也未必算犯戒的。”

  戒尘很惊奇,放下馒头,疑惑地看着智缘师父。

  智缘师父说:“犯戒并不一定是在行动中体现,心念更为重要。”

  智缘师父问戒尘:“戒尘,被女施主亲到的时候,你的心念可曾动了。”

  戒尘伤心地说:“心念还没有来得及动就被亲到了。”

  智缘师父说:“是了,那就不算犯戒了。”

  那天,戒尘终于不难过了,开开心心地吃掉了好几个馒头,只是以后见到女施主的时候闪躲得更快了。

  对与错的区分并不是那么简单,做事的时候并不是不做就不会错了,在戒条中,只要心念动了,即使没有做一样是错,反之,心念始终未动的人,是不算错的。

这段时间收到很多留言和邮件,大概有十几万条了,一直在努力地看,只是有时候留言过多,被压在了后面。前几天翻到一条几个月前的消息,那位施主对我说,由于她自身的原因,失去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三年半里,多少个夜晚她都在梦中哭醒,一想到她的孩子在荒野里不知所终,她就恨自己,为什么还要苟活在世上?!她想要问我的师父,怎样才能弥补她的罪过!怎么才能得到解脱。

  只想回答你,世间的很多事,注定要发生,难过与伤心都是你所经历的,别想着让它们远离你,因为思念也是属于你的,但是希望终于有一天你可以让它们成为过去。

  还是要告诉你智缘师父所说的话——佛并不责怪那些无心之失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2#
发表于 2011-9-23 10:49:42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个:山上花与水底鱼

  茅山上的两处景致是戒嗔最喜欢的。

  一处是春日里满山盛开的野花,逢到晴日,戒嗔喜欢顺着绿荫山道,追逐蜂儿蝶儿的步伐,脚步踏在野草上,在点缀着星星点点日光的林间寻觅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有时欣喜,有时疑惑。

  不知喜从何处而来,无谓去追寻,但知心中有趣便足够了。

  戒嗔喜欢的另一处景致来自水底,戒嗔年幼时常爬在溪流边的山石上,盯着溪流里闲适的游鱼。它们没有五彩的外衣,但无妨它自得的乐趣,灰溜溜的身体在水流中欢畅地扭动。

  我们讥笑游鱼柔弱无助,那只是因为我们不能理解它们的快乐而已。

  茅山的野花,生长在山顶上的,远远比山下的茁壮和茂盛,有时候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山顶的环境怎么也不会比山下好呀。但戒傲师弟解释说,野花在山顶上盛开,那是因为山顶上人烟稀少,不像山脚下的花,还在含苞便被游人采了去。

  而溪流里的游鱼则相反,越向上走,鱼儿越少,到了山顶处,鱼儿几乎绝迹,在山脚下溪流汇集的小池中,小鱼儿四下蹿动,一片繁荣。

  戒傲师弟解释说,成长在高处的鱼,会不知不觉地顺着水流游到山脚下,而能逆流而上的鱼却少之又少。

  一路赏花的戒嗔总是不自觉地向着山顶而去,在多彩的花丛里停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茅山最高处。

  而有时,选择观鱼的戒嗔,也会循着小鱼游动的方向而去,不知觉中便到了山脚下。

也许就像戒嗔一样,施主们也会在一天发现,我们不再停滞在起点了,现在的我们和最初的距离已经很远很远了。

  那是什么缘故呢?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追寻。

  我们最终是站在山顶上,还是站在山脚下,会取决于什么呢?

  不是时间,不是精力。

  我们会走向何处,只是和我们追寻的事物所在的方向有关。

  寻找善良的人,渐渐清澈;寻找邪恶的人,在不知觉中堕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11-9-23 10:50:01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个:变与不变

  我的智缘师父时常帮附近的居民开导心事,所以常有施主赞扬智缘师父是高僧,虽然智缘师父确实是佛法精深,可是也不是全然没有缺点。

  就好像自然生成的玉石一样,定然没有哪块是毫无缺陷的,那些通透到完美无瑕的,极有可能是赝品。

  智缘师父的缺点就是特别爱花,天明寺的花架子上放满了施主们送的花。但是智缘师父养花的技能只属于一般,那么多花,时不时就会死掉一两盆。每次死了花,智缘师父不免要难过一阵子,那样子一点也没有出家人该有的淡定。

  智缘师父的房间窗台上养着一盆小红花,师父特别喜欢它,我们叫不出名字。那花并非艳丽,但是每每有阳光从窗口照进来时,那花就仿佛在光彩中笼罩了一层红晕,让人恍惚。只有天气很好的日子,师父才会把它放在外面见见阳光。

  茅山上的花也不少,每年春天各色野花争奇斗艳。记得有一天,师父让我和戒傲去山顶。途中,戒傲忽然在山路上“咦”了一声,然后用手指指向山间。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一片绿意中有一点红色,正巧有阳光照耀,花朵上笼罩的那层红晕,和智缘师父屋子里的景象颇为相似。

  和戒傲一齐凑上前去,拨开绿草露出那点鲜红,原来是一朵小小的野花,虽然不如师父房间里的那盆花贵气,却也有独特的姿彩。

  戒傲说,等回到寺里,先找个好看的花盆,把它挖起来送给师父,然后把它摆放在佛堂里最显眼的地方。这样以后早课时,若念错了经文,师父想拿戒尺打我头的时候,就会有很大机会看到那盆充满孝心的花,这样师父的戒尺也许就打不出手了。

  轻轻地叹了口气,师父常常教导我们,既然是出家人,就不可做那些有目的的事情,可是戒傲有了这样的想法,师父若知道定然不高兴。

  我对戒傲说,那算我们两个人一起送的好不好?

  戒傲欣然同意。戒嗔和戒傲一起开开心心地下了山,找了合适的花盆,只等第二天上山去移植小野花。

  一夜风雨。

第二天一早,我和戒傲就拿着花盆跑上山去。可是见到那朵野花的时候,却发现野花的枝叶经过风吹雨打后,花瓣散落了不少片,已经没有了昨日的神采,只得遗憾地离开。

  我们闷闷不乐地告诉智缘师父野花的事情,戒傲说,看来那朵野花还是不如师父你屋子里的花,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就变了。

  智缘师父却说,你们认为那野花已经变了吗?师父却认为它未必是变了。

  想了又想,还是不太明白师父的话,只得放弃了。

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师父把屋子里小花拿出来晒太阳,到了夜晚,忘记收回屋子里,过了几天,那盆小花居然枯萎了,师父不免又难过了一阵子。

  忽然想起来几个月前的那朵野花,当时曾经责怪过它比不过师父房间里的家花,因为在风雨后就失去了生气。

  而事实上,那盆养育在房间里的花,只在屋外待了一夜,就失去了生机。

变与不变,怎么分别呢?

  没有经历过外界影响后的不变未必是不变,而经历了风雨后的小小改变,或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不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11-9-23 10:50:21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个:井底之蛙

  那几天,离天明寺不远的山路边,忽然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个大洞。探头看看里面,泥土甚新,而且挖得还很深,大约有好几米,若是一个不小心,人掉了进去是很容易受伤的。

  既然不知道是什么人挖的洞,也不好轻易地去填掉,只是寺里的师兄弟们都相互提醒了,平时行路的时候要绕开走。

  这样过了几个月,大洞依然在那里,只是大家也不再关注了。

  当不平常变成习惯,它也就成了平常。

有天出门,远远地看到戒傲,戒傲蹲在地上不知道在看着什么。走近了几步,原来戒傲蹲在大洞边上,正在向里面窥探。

  好奇地走到戒傲旁边。戒傲神情专注,居然没有留意到我。

  瞅了一眼洞里面,好像没有什么异常。

  我问,戒傲你在看什么。

  这时,戒傲的身体忽然向前倾倒,就要往洞里跳下去。

  我吓了一跳,从后面奋力把戒傲抓住,使劲把他拽了回来。

  戒傲被我拉倒在洞边的草地上,不断喘气。

  我怪责地对他说,戒傲,你做什么呀,那么深的洞,往里面跳多危险呀,你还头朝下。

  戒傲说,谁想跳了,你一点声响都没有地出现在我身边,又忽然说话,我是被你吓得失足了。

  我微微地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我正想问戒傲看什么,却看见戒尘抱着一大捆粗长的绳子走了过来。

  戒傲说,刚才戒尘说,洞里不知道怎么掉进来一只青蛙,他让我把青蛙从洞里救出来,否则,只怕过不了几天,青蛙就要死了。

  伸头看看洞里,确实有一个小青蛙,伏在洞底。

  我用戒尘带来的绳索把戒傲放到洞里去,戒傲把那只小青蛙从洞里带出来,交给戒尘,戒尘兴高采烈地去山下的池塘了。

这事很快就被遗忘了。只是有一天,几个小和尚缠着智惠师父讲故事,智惠师父便讲了井底之蛙的故事,戒尘听得开心,还不忘记向旁边的我和戒傲说起那天的事情。

  戒尘说,那天若不是师兄救了那只青蛙,那只青蛙就成了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的一片天空了。

  我和戒傲一起笑了起来,戒尘这小和尚活学活用得还是挺贴切的。

  戒傲忍不住问戒尘,那你眼中的世界有多大呢?

  戒尘说,世界当然有淼镇那么大。

生活在井下的青蛙眼中的世界,只有井口的那一方天空。戒尘认为青蛙见识少,他认为世界有我们生活的淼镇那么大。而我和戒傲呢?我们当然知道世界要比青蛙和戒尘所知道的大很多,而究竟有多大,我们也不清楚。

  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没有人能把整个天空尽收眼底。

  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而大多数人只知道别人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5#
发表于 2011-9-23 10:50:41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个:戒尘小和尚的个人画展

  戒嗔的小师弟戒尘非常喜欢画画,画的水平虽然一般,却也是一直在坚持。有段时间戒尘迷上了写实,只要一有空就抓着师兄们做他的模特,师兄们开始也很配合,但是这种坚持基本上只是一次性的,到了第二次便再不肯去了。

  一开始的时候,戒嗔也不知道原因,后来有幸做了一次模特,还收到了戒尘的作品。看到作品的时候有点傻眼,虽然心经上是说了色即是空,但是被画得如此抽象,心里还是很难过的。

  寺里能够长期做戒尘模特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戒言,因为只要戒言睡着了,那么不论戒尘怎么让它摆姿势,都没有问题,而如果戒言是醒着的,它便会摇着尾巴在寺里乱逛,任戒尘怎么引诱也不肯停下来。

  所以,在戒尘的笔下,戒言的形象永远是睡着的,戒嗔知道戒尘也曾经做过一些努力,比如把一大碗好吃的放在戒言面前,可惜戒言吃饭的速度太快,总是等不到戒尘完工,就已经吃饱去山里散步了。

  对此戒尘也多有抱怨,可戒言依然做不到善解人意。

寺里还有一个模特就是戒傲,他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被戒尘在清醒中摆布的人。戒傲也尝试过逃逸,可惜身体刚转过三四十度,戒尘便会在后面说,我要告诉师父某师兄在面壁时还偷吃饼干,我要告诉师父某师兄在床下藏了可以爆炸的东西,我还要告诉师父某师兄把戒言身上的毛剃了做实验。听了这些话,戒傲便只好转了回来。

  那些作品戒尘会把它们小心地藏在自己柜子里,若梅雨季节到来,戒尘还会把它们拿出来,用夹子夹在晾衣服的绳子上晒晒,防止生霉。

和戒傲站在戒尘的画前,看看那些随风轻轻摆动的画,虽然画的神与形都不太似,但不管是画中人也好,还是画画的人也好,心中的快乐却是真实存在的。

  世间的万千事一定要做得完美极致,才能算得上称心吗?

  抱着喜悦的心情看待做得不好的事情,我们的嘴角自然可以翘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11-9-23 10:51:01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个:不说话的同桌

  戒嗔小时候,也上过几年学,最后一年,班上调整了座位,戒嗔有了一个新同桌。

  对这个新同桌,戒嗔一点也不了解,因为老师一直是按同学们的身高去排座位的,而在前几年,又高又胖的新同桌一直坐在了屋子的最后,而戒嗔相对瘦小,位置便比较靠前。

这一年,戒嗔的身高蹿得很快,所以,有机会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了。

  对于新同桌,戒嗔大概知道的只是他父亲是退伍军人,因为有时候课间,他会站在院子中耍上几下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功夫。

  戒嗔和新同桌的交流不多,因为同桌唯一的爱好就是睡觉,只要一上课,不管什么课,他就开始趴在桌上睡。

  我们的老师只有一位,可能是习惯了,也可能是因为同桌的成绩一直还不错,所以,老师基本是不管他的。

  对于同桌睡觉,戒嗔也无所谓,但是麻烦的是,每次他一睡着,姿势便舒展开,慢慢地把不大的桌子占据。有时候,睡出了状态,手臂还会挥动,把戒嗔的文具扫得到处都是。

  戒嗔起先一直忍着,到最后实在忍无可忍了,便和同桌展开谈判,内容也就是制定互不侵犯原则,在桌上划了条线,规定没有特殊原因不得越界,因为考虑到他的体型,戒嗔也做了必要的让步,划分给他的地盘要比留给自己的多。

  同桌很合作,说了句没有问题,然后又倒头睡去了。

没过多久,戒嗔便发现,原来规则这种东西是给清醒的人制定的,对那些不清醒的人是无用的,而戒嗔的同桌几乎没有清醒的时刻。

  趁着下课埋怨了他几句,同桌老老实实地听着也没有回嘴,反倒弄得戒嗔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过了几天,矛盾终于激化了,同桌睡觉的时候把桌上的一瓶墨汁扫到了前面,弄脏了前排女同学的衣服,女同学哭了一整天,同桌被老师好好地教训了一顿。

  同桌受了气,无缘故地和戒嗔吵了一架,最后两人弄得不再讲话。自那以后,同桌上课居然也不睡觉了,有时候摆头的时候,和戒嗔的眼神碰在一起,两人也迅速收起笑容,狠狠地对视着。

这样的冷战不记得持续了多久,只记得后来两人关系缓和了点,但谁也没有先和对方说话,再后来,戒嗔离开了学校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前段时间无意中在路上见到了当年的同桌,两人坐在路边的石头上聊了很久,比起当年,他反倒显得瘦了些。戒嗔疑心自那次之后,他缺少睡眠,所以身材便保持住了。

  说实话,和他遇见的时候,戒嗔连他的名字也想不起来了,而那些往事,那些过节儿也是戒嗔在记忆中拼凑了很久才回想起的。

等我们记起昨天的怨恨的时候,它可能已经是可笑的事情了,而今天的我们却总是放不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2011-9-23 10:51:21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个:滴水观音

  那天,天明寺的佛堂中特别热闹,前来进香的镇民们在座位上议论纷纷,和平时安静地等着故事的样子截然不同。戒嗔不由得起了好奇心,凑进人群里探听。有位李施主告诉我,前天,淼镇西边最拐角的一户姓王的人家家里发生了异相,他家里供奉的一尊观音像手中的玉净瓶口开始往外滴水,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大概每过半个时辰就要往外滴上一滴,现在王施主家的人群也是络绎不绝。

  这个王施主,我们寺里的僧人都认识他,他家就在淼镇西边的山边上,那座山比茅山陡峭许多,而王施主家就紧靠山壁而建。

  王施主家的那尊观音像,则更加的有名,那是附近几个乡镇中最古老的佛像之一,据说是从清朝时就传下来的,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本来镇上同样历史的佛像有好几尊,但是其他几尊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都被砸得差不多了,只有王施主把观音像放在毛主席画像后面才免过一劫。

  我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寺里的人,师兄弟们都很兴奋,都觉得这样的异相出在天明寺附近,一定是佛对我们虔诚的修行的肯定。只有智缘师父没有发表意见,智缘师父说,我们去王施主家看看吧。

  寺里人都不愿意放弃见识奇迹的机会,于是全寺出动,只留下戒言一个看家。

走到王施主家的院子外面,远远地就看到很多人影,把王施主家小小的院子挤得满满的,镇民们看见我们来了,便主动让出一条通道。王施主见到我们,又是开心,又是兴奋,他说,这几天,佛像已经滴了很多滴“圣水”了。他正想着找寺里的师父来商量,看看是不是要把这尊佛像送到寺里去供奉比较妥当。

  智缘师父随着王施主进了屋子。原来屋子里也围着不少镇民,那尊观音像依然放在屋角的佛龛上,观音像手中的玉净瓶下方多了一个小小茶杯。王施主还有些担忧地问智缘师父,他因为怕“圣水”遗失了,所以找了一个茶杯先接着,用这个权宜的办法,不知道对佛是否尊敬。

  智缘师父说,不碍事的,王施主才稍稍地放心了。

  我们和智缘师父一起凑到观音像旁边看,那尊观音像手持着一个口朝下的玉净瓶,而瓶口上还蓄积着一大滴水滴,周围的镇民们都屏着呼吸盯着瓶口。看了好一会,水滴越来越大,终于“滴答”一声滴在茶杯里,周围的居民一起发出轻轻的赞叹。

  智缘师父忽然转过身对我们说,你们有没有看到放佛龛的地上也有一点点水渍。

  大家仔细看看周围的地上,确实是潮湿的,智缘师父伸手在佛像上摸了摸,展开手指,一样有水迹。

  那天我们围在王施主的屋子转了几圈,终于发现,原来佛像瓶口的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王施主家依山而建,屋顶上有棵大树的树枝断裂下来,引了很少的山泉流在房顶的瓦片上,而其中一小部分顺着墙壁流进屋子里,正好滴在了观音身上,这才产生了佛像自己滴水的现象。

  那天围观的镇民们笑着散开了,隔了几天后王施主还特意进天明寺拜佛,悔过自己没有把佛像收藏好的过失。

几滴普通的山泉,几经周折流在了观音像上,等到从玉净瓶口流出时便成了“圣水”。这种小小的意外,在我们生活中也时常有类似事情会发生,比如那些并没有经过确实的小道消息,常常无意中被一些正规的媒体或报纸所报道,那些本来毫无依据的消息,反而变成了奇闻逸事而被广泛传播。

  我们常常过于信赖权威,也缺乏质疑的想法,在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分析的情况下,在是非之间保持自己的判断,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8#
发表于 2011-9-23 10:51:42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个:黑线与白纸

  淼镇是一个被群山围绕的小镇,记得戒嗔刚进天明寺的时候,淼镇还相对闭塞,镇上的机动车都很少。

  然而外面的世界还是渐渐地影响了淼镇的生活,这里慢慢有了游客,镇民们也慢慢和外界有了交流。有位秦施主在城市里待过几年,人也比较有见识,他发现淼镇里有不少土特产和山货在本地都非常便宜,而这些物品一旦运送到城市里,身价立即倍增,而且如果再加上什么绿色和纯天然的标签,价格比城市里同样的商品还要贵一些。

  其实淼镇里非绿色和非纯天然的东西还真的非常少,我们的日常物品换了个地方就会变成不寻常的东西了。

  秦施主先开始自己同家人收购了一些小商品拿去城市里贩卖,居然效益颇好,他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最后自己家的人手也不够用了,便雇用了镇上的几个青年一起帮忙。

  秦施主在做生意前,家境也只是中等,随着生意越做越红火,资产也多了起来,还把家里以前的平房也拆了重盖成一栋三层小楼。

  流言就在这时候传开了,先是说秦施主发财的主要原因是偷税漏税,再说秦施主把外人带进淼镇破坏了环境。

  秦施主原本也不在意,可是后来传言的版本越来越多了,连镇民们生了场奇怪的病也一口咬定,一定是外来人传染了。秦施主终于不堪流言,跑进了山里,找智缘师父诉苦。

秦施主说,自从他往城市里卖山货以来,淼镇里土特产品的收购价格涨了又涨,镇里绝大多数人家的收入都增加了不少,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流言呢。

  智缘师父听完秦施主的诉说后,反倒笑了,他从桌子上拿出一张纸摆在秦施主的面前。

  他问秦施主说,这是什么?

  秦施主探头看看回答说,这是白纸。

  智缘师父找了一只水笔,在上面轻轻地画了一道黑线。

  然后智缘师父又问秦施主同样的问题,这是什么?

  秦施主回答说,这是黑线。

  智缘师父又笑了,他说,这不是黑线,它还是白纸。

  智缘师父说,我们常常因为白纸上一条微不足道的黑线而忽视了白纸的存在,其实黑线所占据在白纸上的空间有多大呢,可能还不到千分之一吧。

人人都想尽善尽美,但实际上怎么可能呢,每张白纸都会有几条细微的黑线,怎么能用黑线去代替或否定白纸呢。

  只要是正确的事情,那么大胆地去做吧,黑线根本不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9#
发表于 2011-9-23 10:52:03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七个:春游的小施主

  茅山风景不错,所以每年春天都会有成群结队的人来春游,有大人,也有孩子。

  记得有次陪智缘师父一起到镇上买东西后回寺里,行到半路上,智缘师父忽然停了下来。他对我说,戒嗔,你有没有听见哭泣声。

  戒嗔一愣,停下来细听,只听到细微的鸟雀鸣叫和瀑布中的流水,未听到什么异常。

  正想回复智缘师父,忽然听到风中夹杂了几声低泣。

  智缘师父说,快一起去看看吧。

  随着师父循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而去,哭泣声越来越清晰。转过几个大树,终于在树木中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是个孩子坐在大树下,看衣服很眼熟,应该是镇上小学的校服。

  智缘师父说,戒嗔,你去看看那孩子,是不是迷路了,如果是迷路就把他送下山吧。

  我疾走几步,凑到前面去,心里却觉得这孩子不像迷路,因为茅山也不大,镇上的孩子都会比较熟悉道路,只是有些担心这孩子是否因为受伤了,而不能下山。

  于是我绕到孩子身后。那孩子举止非常奇怪,他手中持着一个小木棍,一下下地敲击在他面前的一块山石上,口中还念念有词,不断重复着:“打死你,打死你。”

  我凑到孩子身旁,小孩侧过头来看我,他的小脸上泪痕未干,鼻子上还挂着两行清鼻涕。

  看到我凑了过来,孩子忽然扑哧笑了出来,说了一句“光头”。

  孩子转过头,看到山石,又抽泣起来,接着用木棍去敲打石头。

  这孩子心情变化得那么快,弄得我一头雾水。

  智缘师父也从后面赶了过去,和我一起蹲在孩子旁边。

  我想向孩子问问原委,便清了清嗓子问孩子:“小施主……”

  孩子猛抬头生气地说:“你才小死猪呢!”

  我只得换个称呼称他小同学,边哄边问,还把给戒痴和戒尘买的零食拿给他,终于探听到了一点眉目。

  原来这孩子和几个同学一起上山玩,中途闹了别扭,结果几个孩子在山路上分手了,只留下他独自在山里生气。

智缘师父忽然笑了,指着孩子面前的山石对孩子说:“小同学,这个石头是你那些同学吗?”

  小孩说:“是呀。”边说边继续用木棍敲山石。

  智缘师父又问:“这样解气了吗?”

  小孩不答话,只是忙着敲击。

  智缘师父对孩子说:“我教你更解气的办法吧。”

  小孩有些疑惑地看着智缘师父。

  智缘师父对小孩说:“你可以站远点,然后用泥块来砸这个石头,如果砸中了就会很解气了,砸中的越多越好。”

  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因为今天智缘师父所说的话,和平时教导我们的太不相同。

  小孩虽然疑惑,但是还是照做了,他从远处捡起泥块往石头上扔,每次砸中便兴奋地大叫。

  智缘师父只是坐在旁边不动,等了好一会儿,看那孩子也砸累了。

  智缘师父忽然问孩子:“怎么样,还觉得生气吗?”

  孩子笑着说:“不太生气了。”

  智缘师父对孩子说:“把手伸过来。”

  小孩把手伸了出来,智缘师父从身上拿出手帕轻轻擦拭着那两只小脏手,然后说,虽然你刚才砸石头确实很高兴,可是,你的手也脏了。

记得那天那个孩子开开心心地下山去了,戒嗔不知道那个孩子高兴是否因为砸中了很多块石头,但是戒嗔想,也许有一天,这个孩子会想起来,曾经有个老和尚对他说过的话。

  我们用泥土扔别人的时候,自己的手也会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0#
发表于 2011-9-23 10:52:25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个:云彩之上

  那段时间,一连下了几天雨。有天天色将晚,我正准备关寺门,忽然从外面跑进两个人,其中一个胖胖的身材,看了眼熟,原来是智缘师父的俗家弟子,那个在上海做房地产的戒烟师兄。

  随着戒烟师兄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年轻人,看样子也就比戒嗔大上几岁,但是眉宇间仿佛带着一丝忧愁。

  我急忙把他们请进屋子,戒烟师兄急着要见智缘师父,说他的那位朋友刘施主有心事想请教智缘师父。

  我把他们带去智缘师父的房间,那位刘施主见了智缘师父开口便问:“命运是否公平?为什么我一直在经历失望,而从来看不到希望。”

  大家被刘施主问得莫名其妙,细细打听才知道这位刘施主最近的生活上诸事不顺。

戒烟师兄悄悄地告诉我,他也开导了这个朋友好半天了,还特意找了几本佛经来开导他,结果完全没有效果,怕拖久了拖出病来,情急之下,只好带到天明寺来了。

  智缘师父盯着刘施主看了又看,然后说,从刘施主面相上看,你的运程不行,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吃点药了。

  我和戒烟都大吃一惊,一来从来没有见到智缘师父给人看过相,二来也没有听说过,还有什么药吃了可以转运的。

  刘施主听了后却大感兴趣,兴奋地向智缘师父追问。

  智缘师父从书架上取来一张纸交给刘施主说,照上面的药方抓了药服用就可以了。

  刘施主高兴地接过纸,翻来覆去地看,脸色又忧郁下来。

  我和戒烟却忍不住好奇,探过头去看刘施主手中的那张纸,却只看到一张普通的信纸,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刘施主疑惑地看着智缘师父。

  智缘师父笑着说,等到有阳光的时候,施主拿到阳光下去看,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字了。

  刘施主笑着在天明寺住下了。

雨又一连下了几天,刘施主虽然始终没有看到字条上的字是什么,但是可以看得出心情好转了很多,常随着戒烟师兄和我们在佛堂里谈禅。

  雨终于停了,阳光开始照进院落里。

  一天,我进了师父的禅房,却见刘施主手中拿着那张纸奇怪地问:“智缘师父,为什么太阳出来后,我依然看不到纸上的药方呢?”

  智缘师父反问他:“刘施主,你这几天心情一直不错,你知道为什么吗?”

  刘施主说:“因为有师父给的药方呀。”

  智缘师父又问:“可是,我告诉过你,只有在阳光下你才能看到药方,而前几天,一直在下着雨,为什么你还可以保持好心情?”

  刘施主说:“因为我知道天总会晴,阳光始终会来,我一定能看到药方。”

  刘施主说着说着,忽然自己笑了起来。

智缘师父说,我们时常会仰着头,期盼得到阳光照耀。然而事与愿违,在那一刻,你眼中所见的,可能只是乌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等到风吹走那朵云的时候,太阳肯定会出现,因为它一直在浮云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5 00:36 , Processed in 0.0505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