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0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话题大家谈】第9期文字整理(二)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好友

5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38: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主持人:薄老师您好
来访:您好,我想问 的是一个今年高三孩子 去年暑假参加了训练营 ,训练营中定的目标超出了 当时成绩的一倍。当时成绩是300分,现在定了600多分 ,目标是武汉大学  寒假去了武汉大学 :寒假亲子去了武汉大学 目标太高了。 后来临近考试 时候他就回家复习了,可是回家学不了了,天天上网玩游戏  ,爸爸搞教育 关注孩子成绩不怎么关注孩子成长,妈妈也是忙工作,平时也是关注孩子成绩。这个时候接纳孩子让孩子选择,可是孩子考试时候 就说不想去考,他感觉到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了,脱离现实 , 后来爸爸硬是逼着孩子去考试,考了一百多分,现在家庭中的环境都不好,爸爸妈妈忙 平时是关注孩子成绩  ,后期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候都感觉到很痛心。爸爸妈妈都关注孩子成绩 孩子想逃离家庭 窒息感 ,孩子很茫然,不知道如何选择。我见过这个孩子 问他是否想复读 他说不想去别 的学校 考不到那么高的分,别的学校去不了,我问你想过做别的什么事吗?他说没想过,我也感觉茫然 请教老师给好的方法
嘉宾老师: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因为经常做心理咨询, 经常会遇到另一类情况,实际上这个孩子参加夏令营,能够制定学习考试目标,当时的夏令营是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当时 家长教育没有跟上。比如当时孩子制定了学习目标,能考 300分。一年时间要翻一翻,这其实不科学的, 家长发现应该及时帮助孩子调整目标。家长失去了良好的契机。现在怎么办呢?现在孩子因为目标过高 可能在能力上经过实践 感觉到丧气 (20:29:19)
没目标不行 做什么 很迷茫,作为我们怎么来帮到孩子。 (20:29:30)
如何帮到他 (20:29:37)
第一:关注家庭关系的改变 家长态度   态度要改善, 一个人怎么算是成功 考上武汉大学?

第二:一个人的失败 比如说他今年高考受挫 这个问题 给孩子当头一棒把他打趴下了 孩子的耐挫能力 低,
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关系改变了 能够影响了孩子 引导孩子重新认识如何走向成功 的一个阶段。
我们不是说一定要考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可以上,别的学校也可以上,我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
第三:引导孩子人活着一生应该怎么过?我们追求什么?解决人生观问题。这是个比较深邃的问题。
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孩子来求助 ,帮助孩子分析,第一给孩子讲什么叫成功,第二给分析孩子优势和不足 ,帮助孩子找到适合 他的目标,大概这样的孩子一般孩子求助 2-3次解决问题,我不知道***的这个孩子是否?

来访:可是孩子不愿意求助 。

嘉宾老师:从家长着手 家长改变。

来访:我跟孩子妈妈是好友, 孩子妈妈很苦恼。她也参加过一些学习班,也一直学习对孩子的教育,知道对孩子教育存在着很大问题,对孩子是溺爱的, 在孩子学习方面让孩子备受折磨。十分关注孩子成绩 孩子成绩不好 会指责  ,很多问题都存在着,生活方面孩子什么都不会,饮食上挑食厉害,孩子可以吃的东西非常少,孩子 自理能力差 各方面能力弱 妈妈不放心孩子出去。 现在妈妈虽然能接纳孩子了,让孩子顺其自然。 但 表面能接受 深层不行 ,接受不了孩子目前状况。
嘉宾老师:接受不了孩子现状。我有一个案例 高中学生 读到高二,孩子网瘾  和家人冲突 学业成绩一塌糊涂 孩子提出不上学  家长不同意,找到我 孩子不见我 , 我给家长建议  孩子不去上学可以  必须让孩子提验到到文化对生活的重要性 ,怎么办, 不去学文化可以 ,让他接受生活的教育。
后来孩子提出来去打工。孩子妈妈说的时候我说同意孩子,可以给他支付路费,别的不要再提供,这孩子出去打工了。出去大概打工两个月就回来了。回来和妈妈说:我还回到学校去。这样孩子回到学校,读完高三,复习一年,考到日本。

嘉宾老师:像你说的这个孩子的情况,高三毕业,估计年龄也是18岁左右了, 你可以和家长沟通一下,因为家长不放手呀?(孩子什么都不会,饮食上挑食厉害,孩子可以吃的东西非常少,孩子 自理能力差 各方面能力弱 妈妈不放心孩子出去。)孩子不是亲身体验到孩子不信,怎么办?孩子会一怒之下提出来:我也能挣钱,我也很能干!那怎么办:让孩子真的出去,让孩子出去一段时间。

来访:这个我也和孩子说了,让孩子出去一段时间。既然不想上学,可以尝试做一些事情,可以打工走入社会去尝试一下。孩子说我不想打工,想做什么不知道,每天就玩着手机。

嘉宾老师:那他想做什么?
来访:想干什么不知道,不想上学 又不想走出去。
嘉宾老师: 这里就有很大问题,爸爸妈妈管不了,也不敢管, 比如我中断你的消费,你18岁了,我中断你的消费,然后你靠自己。用另一个样子来养活自己。所以他们家的情况你帮不了他。
     因为我们要提出这样的建议也面临着风险,如果孩子听了你的建议,孩子出问题你会落埋怨,我给你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还要根据现实问题看家长能不能悟到。
像我们做心理咨询,他爸爸妈妈为这个很纠结,我也不会给他说你让孩子出去吧。咱们是在讨论是在交流,所以这是个解决的 办法,会让他在生活中去体验,然后他醒悟了,他还会重新回到课堂上去。


来访:我还有另外一个个案,孩子辍学在家6年,什么都没有去做,妈妈也因此患病了。感觉 无力 。之前因为教育出现问题 一直指挥孩子去做 。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 ,回到家里。一直在家再没走出去家门 。一直是这种现状。孩子现年22岁 。那个时候初中毕业考上的不是 理想高中 。父母觉得孩子学习不错应该考上更加好的高中,应该复读,考上好一些的高中,可是孩子在复读期间不喜欢学校。和老师发生冲突,之后就在家再不去学校。

嘉宾老师:现在他母亲纠结什么?和你提过吗?

来访:母亲找过我。因为孩子6年在家 母亲一直在学习 意识到自己问题了 但现在引出问题 感觉自己无力 。妈妈说这些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后来接纳孩子这个样子,但毕竟随着年龄大了,去再把他引出来他就感觉很无力。


嘉宾老师: 这样的孩子生活能力极其差 无法适应社会 自我封闭起来。这样情况很麻烦 如果妈妈悟到了是自己教育失败 。根本还是亲子关系紧张 。爸爸妈妈六年了没修复这个关系。 刚才你谈到妈妈在一直学习 可是她是怎么学习的?六年了怎么没有改变呢 ?
来访:之前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现在有交流 ,改善很多, 但孩子就是不出去

嘉宾老师:像这种情况孩子形成自闭 或者孩子抑郁了
       怎么办 呢?实质上,如果爸爸妈妈智慧一点 修复亲子关系到一定阶段。 我们可以跟孩子讲  你慢慢可以做一些事情。大事做不了做小事儿 ,可能爸爸妈妈还是舍不得 如果舍得, 我中断经济方面供给 ,给孩子一段时间去找生活工作  不然怎么适应社会。
来访:孩子缺乏安全感 经常把一把刀放在枕头边,
嘉宾老师: 这和父母的养育有关系的。一定是家庭关系不好,对这样的孩子爸爸妈妈舍不得,到最后教育出来的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什么也不会做的这样一个啃老族。
来访:这个孩子钢琴谈得非常棒,也在一个学校里,但一般不去。偶尔去考试一次。
嘉宾老师:这样的情况还有办法,比如家庭里比较有身份 有水平的和孩子谈谈 影响他,,找咨询师孩子不干 找家庭中有社会地位的和孩子聊一聊,也许能影响他改变。
来访: 孩子每天晚上必须放着音乐睡觉。不让关闭电脑。
嘉宾老师:这样是养成习惯了。

嘉宾老师:各位朋友 家庭教育是如此的重要 ,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爸爸妈妈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辛苦教育,到头来会教育出一个满身问题的孩子 苦果爸爸妈妈来吃 。。

主持:听着内心沉甸甸
嘉宾老师:是的 啥是命运?这就是命运,因为有的事情我们没办法化解。
有一些家庭有一一些父母 你能通过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师指导他们能够做,有的就改变不了那个想法,一定要在孩子身上解决想法,接过解决来解决去,最后给孩子弄了一身问题。这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很多家庭你看着就没法帮他们 。 他们给您带来一个孩子,说了一堆的问题, 说小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究竟是谁的问题呢?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受过专业训练,我们明白有些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的问题。当然家长偏不信。你怎么帮?
    另外孩子,我们作为专业人员,我们又不能带在身边,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家庭。好多说教育没办法,薄老师, 你看这孩子,我们送给你,你帮我们带,你看多少钱?好多好多这样的家庭。
嘉宾老师:看看哪位朋友还有什么问题要分享的?
    主持说的这个问题,都有,。有社会的问题,教育的问题 ,还有父母的问题。
    我们整个社会,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整个向西方学,当然西方的科学和技术我们一直在学习。随着我们的学习,西方的文化也进来了。西方文化的进入冲淡了我们固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个时候我们很多人都迷茫了。迷茫了不知道如何做,不知道如何遵从?究竟听什么好?我们的家长也迷茫了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因为现在的高考要分数,现在学校也没办法,学校考核都看分数, 不管有没有价值都看分数,作为老师也没办法,原来我们说老师是教书育人的,但是现在只教书,育人就很少,很多孩子出问题就通知家长,家长又不是专业人员解决不了。所以导致很多很多有问题的孩子,这种教育的现象,说实话我作为一个教师,  有时候会很悲哀,因为你眼睁睁看着有些事情你帮不了他, 社会的大趋势,我们作为父母的素质也比较低 。这是现实的一个问题,如果家长能够觉醒一点。确实的学一学教育理念,一些观点,一些方法,来改善我们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方式,更新我们的理念,那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有好的变化。

主持:薄老师,因为一直关注孩子问题,会发现身边小学5-6年级,初一至初二的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发生一些问题,令家长没有办法,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所以只是会去说孩子,没办法 怎么变成这样,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宽泛的谈这个话题,内心会沉重,我身边有这样一个孩子, 小学到初二都学习很好,单亲家庭,频繁换手机,换所谓的“男朋友”.开网店,熬夜玩手机,视力也下降,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我会认为孩子把手机当成最好的朋友,不去和爷爷奶奶,爸爸和新妈妈交流,所以初三毕业学习成绩很差。当她考出这样成绩的时候,让陪伴她寄予她厚望的家人都惊呆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面临去读什么学校的问题,高中去不了,中专,职高等在选择中,这个时候家里发生了争执,女孩该谁来带?女孩的妈妈出面请求接孩子到她身边去上学,孩子的爸爸仇恨孩子妈妈坚决不同意,我们做了思想工作了,最后女孩顺利的跟随妈妈走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无法预测这个女孩的命运会怎样。。。。
就如您刚才所说孩子问题有社会的家庭的方方面面的,或者来自遗传的,好多我们都没有办法去介入更多,帮不了更多,。。。

嘉宾老师:是呀 生活中经常让我们看到一些伤感的,我们只能尽我们的能力去做,好多孩子的问题我们看得很清,家长就是不明白,最后孩子错过了关键的最佳教育期,大家想想初中是个阶段,初中不好就没有高中了,孩子如果不能受完中学教育的话,这孩子等于是个文盲,就是这样,所以说现在,最基本的要引导孩子受完高中教育,由高中到大学,这样孩子才能把一些人生的规则呀知识呀转化为智慧,最后学会独立学会生活,否则没办法。。。。爸爸妈妈意识不到,不按规律去教育孩子,这里有很严肃的一个问题。现实也非常残酷。

主持:感谢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5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沙发
发表于 2015-7-12 16:40:24 |只看该作者
云水墨老师的补充贴在这里,不知道怎么总出现错误字数超过限制。

云水。墨:

  这个案例中,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说,当孩子参加完夏令营之后,他回来制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然后这个目标实际上是实现不了的。他照那个目标去奔的时候遇到了困难。然后遇到打击,接着放弃。

  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孩子在夏令营中因为什么事情,让他定了这么高的目标?考虑下,有的夏令营比较励志,会把孩子的虚荣心和上进心激励的过度膨胀。或者说孩子心里面,了解一下孩子心里面是否担心说,我做的很不好,如果我没有定很高的目标的话,会不会被别人看不起。我们要先了解下孩子基础恐惧,就像我们看九型人格一样,我们明白一个人的问题时候,先明白他恐惧什么?那么孩子是因为恐惧什么,才去定这么高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不是,潜意识里面明明知道无法完成,而去特意制定的一个,或者说他非常担心别人说自己不行,被逼着定这样一个目标。在这个工作没有去沟通之前,那么孩子心里是堵着的,就像有一个塞子在那里塞着,我们忽视掉这个塞子。就跟他做其他的工作都没有用。

  应该先了解下:宝贝,你当初为什么定一个这么高的目标?或者说,你当初定这个目标时候,有什么想法?因为孩子有时候对生活的盲目乐观。然后希望自己非常的优秀,我们可以看一下孩子动力,如果假设孩子为了将来一个美好的生活,或者为了自己将来想要做更好一点,制定目标更高的话,我们这个也不要看的很负性,好像有些幻想什么,那背后有他一个动力。他希望做的更好、我们把这块开发一下,让孩子觉得我的需要被理解

  我们看起来孩子很叛逆,不听父母的话,其实,我的感觉孩子很怕父母说自己不好,因为他心里对学习有恐惧,我怎么学都不管用,我如果再去学习的话,学不好的话,整天会面对父母的苛责。他藏起来,猫起来,不想去学了。这一块都需要人去理解,需要人去心疼,关爱一下,跟孩子交流一下,然后这时候,可以把这些工作做一下,然后谈其他的,会好一点。

  他之所以有什么变化,我们跟踪一下孩子。我们首先要明白孩子心里想什么?然后再做别的。

  父母不能够理解孩子,爱不到孩子,那我们要干嘛呢?第一是要接纳,父母可能会说,那是孩子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不要愤怒,父母没有学过心理学嘛,他是应该不接受的,他应该对我们有看法,努力让父母爱到孩子,去了解到孩子,去看一下跟孩子如何跟你说话。用这种方法,而不是教育父母。这是我们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15-7-12 17:15:20 |只看该作者

我把第二段编辑了一下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5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地板
发表于 2015-7-13 05:41:37 |只看该作者
每个小小孩内心都希望被爸爸妈妈夸奖和鼓励,他们内心有恐惧和担心自己不够好,爸爸妈妈会不喜欢我。童年缺失了这一块的孩子,长大之后一直在找寻,补充被疼爱的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5-7-14 10:41:49 |只看该作者
最近最深的体会是,通过整理亲子话题大家谈,似乎将一些只在意识层面明白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了……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 21:52 , Processed in 0.0302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