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电影】【死亡实验】das experiment--惊秫 心理 扭曲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02:28: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4f8a439e64db5.jpg

顾名思意,心理实验从此之后就被禁止的试验,电影有两个版本,分别介绍如下。
     -----森森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A1NDE1MjU2/v.swf

某位网民的简短影评:PS:如果一口气看完,真的会有点受不了吧!只能说外国的电影和中国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惊悚方面的部分,外国电影总是能把恶心、恐怖发挥得淋漓尽致,连所谓的“心理学电影”也可以令人看上瘾,实在是佩服!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0 02:32:05 |只看该作者
死亡实验    2009年保罗·舒尔灵导演电影

  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由一个骇人听闻的实验开始。 真人真事改编,以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为基础。
  《叛狱风云》翻拍自2001年德国电影《Das Experiment》,电影改编自马利奥·乔丹努的小说〈黑盒子〉。
韩国富川国际电影节 开幕影片
  科学家找来一群普通善良百姓,随机分成两组,由几个人扮演"狱卒"来管理别人扮演的"囚犯",来模拟两周的监狱生活。开始时大家嘻嘻哈哈,后来狱卒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犯人77号”带领“囚徒们”对“狱警们”展开了报复,整个监狱陷入失控状态,直到代表实验结束的红灯与警报声出现……

两个版本的不同点
剧情侧重
  德国版的从狱警、囚犯和研究者这三方角度来拍摄;而美国版则抛弃了研究者的角度,完完全全从狱警和囚犯——也就是被实验者的角度来拍摄。
主题侧重
  德国版的更注重于表现人性在这种特定情况下的曲扭,一方是沉溺于权力,一方是压抑之后的情绪失控与复仇。影片中双方都是冲突的起源,狱警滥用权力,而囚犯(尤其是男主角)则乐于挑战权力。最后的结局是失控性的、充满报复性的,实验负责人甚至被杀。
  而美国版则偏向于回归理智。影片集中体现了权力是导致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囚犯们并不打算惹事,却一直被沉溺于权力的狱警欺凌。虽然影片依然表现了囚犯们的反抗以及监狱暴动,但是在象征实验结束的红灯和警报声出现后,实验室的大门打开,所有人都找回了理智,从他们这7天里一直在扮演的实验角色中解脱出来。研究者也不像德国版那样负责人被杀,而是被实验者们向媒体讲述他们的遭遇,由法律来惩罚研究者。
  美国版可以说是对德国版的回答。因为在观看德国版之后,有人提出疑问:是否以男主角为首的囚犯们能安分守己,两帮人的冲突就不会发生。
  美国版给出答案是否定的。一开始狱警们仅仅只是害怕他们做得不够好而导致实验失败,最后得不到14000美元的报酬,从而开始惩罚囚犯。但是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有人慢慢地失去了心理平衡——意味着总有人经不住权力的诱惑。因此,无论囚犯们是否叛逆,冲突都将发生。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0 02:35:11 |只看该作者
死亡实验    2001年奥利弗·西斯贝格导演电影

出租司机塔瑞克·法德看到报纸上一个征招心理实验对象的广告前去应聘,与其他19名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男性应聘者被分为两组,分别扮演十二名囚犯和八名狱警,实施为时2周的模拟监狱实验,并各获4000德国马克报酬。
实验前夕,塔瑞克回到自己两年前曾供职的报社,决定将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情形写成报道出售。
塔瑞克在实验中是囚犯77号,他依仗着实验中不准使用暴力的规定,故意挑起事端制造新闻。狱警博鲁斯不满塔瑞克的嚣张,在对囚犯的制裁中一步步确立自己的权威。二人的针锋相对为实验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

-------------------------------
由《劳拉快跑》男主角主演,
讲一次科学实验:找二十个普通良民,随机分成两组,八个狱卒十二个囚犯,来模拟两周的监狱生活。开始时大家嘻嘻哈哈,后来狱卒开始使用权力维持秩序,随后发展到滥用权力、私刑、发泄个人情绪、最后组织实验的几个科学家都被“狱卒”们抓了起来,项目主管杜恩博士被用枪打伤。
这部影片改编自心理学历史上一次真实的实验,虽然在电影拍摄过程中进行了一定夸大和夸张的表演,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原了当时那次实验。从那次实验以后,在心理学实验中明令禁止利用人类自身作为相类似的实验。
3剧情简介规则和人的行为之间,好的规则,会让人们从事好的行为;坏的规则,则会为个人恶的行为提供平台;当一个反自然法的规则在控制人们行为的时候,必然造成矛盾的加剧,最终被推翻,就像此部电影的最后,“囚犯”冲击“狱警”一样。更深层次反映的是,制度和人性的关系:一个良好的制度,会引导人性向善,虽然也会有一些小小的恶;但恶的制度,必然把人性中的恶表现出来,但人性中对善的追求必然会将这种制度推翻,这也是导演在最后让“囚犯”得到自由,也让观众得到了心灵的解放。这并非电影的套路所致,也无关人性本身为善为恶,因为人性本来就不是非善即恶的,此种安排乃是人性向善使然。
片子取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结果似乎更加残酷了一些,至少在各种介绍中,还没有出现两死三伤的惨剧。
实验
实验内容找20个精神行为一切正常的平凡人,12个扮演囚犯,8个扮演狱卒,过14天真实的监狱生活。狱卒承担着维护秩序和保证囚犯完成义务的职责。囚犯需要遵守狱卒命令,规则包括按时睡觉、不许剩饭。所有人不得使用暴力
实验结果
在一天之后,所有人就基本进入状态。当狱卒严厉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措施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当然,仍有“害群之马”不依不挠,并且一再导致狱卒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两名囚犯不堪重负,提前退出实验。有一名狱卒,因为不愿参与到其他狱卒的各种行为中,而被其他狱卒贬为囚犯。
死亡实验 (4张)6天之后,由于实验受到了过多的非议,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不可预计的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It's not a game.
所有人都以为是一场游戏。人们抱着刺激、经历新生活的心情走近科学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说笑、对着监视器做鬼脸、唱歌、讲黄段子。人群中,只有上校知道,这根本不是一场游戏。
让一个人放弃游戏人生的态度认真起来,很简单。实验中,只用14000马克。所有人都想安安心心完成实验,拿钱走人。所以狱警开始履行职责,而囚犯,就可以光着身子让人拿水管冲自己,穿着白色长裙蜷缩在高低床上,听到“做俯卧撑”的指令就立刻趴下,平时乖乖蹲在监狱里。
It's not a game.
对狱卒来说,权力是真实存在的。而暴力之外,折磨人的手段更是千变万化的。伯瑞斯的爆发恐怕是这种权力给他提供了一个发泄的通道,不难想象,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必定是极为失败的。Criminal Minds的分析,就是他多半是个性无能,在尝到权力所带来的快感后的勃起,这是雄性激素压抑很久没有发泄的原因,他没有妻子或者妻子很早就离开了他。没有孩子,却要声称自己是个好父亲。他的掩饰,很虚伪,一身暂新的西装也无法掩盖丑恶的内心,也改变不了自己失败的处境,浑身发臭,生活也一团污糟。是的,实验是假的,但生活的伤痕却是真是存在的。他也许没有在寻找报复的机会,但却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体会到权力的魅力并为之丧失自己。
领头羊
或者“人之初,性本恶”的表达并不能真实概括这个实验所暴露的人性。事实是,人之初,都是脆弱懦弱的。我们都像行进于草原上的羊,会默默的跟着走在前面的那只。狱卒并不都是邪恶的,但他们会看着暴力发生,唯一的思索,是怎样让自己开始习惯所面临的现实。
所以,其实这是个权力与服从的故事,是在无组织情况下,领导者怎样产生、权威怎样建立的故事。而关于服从,米尔格拉姆实验已经很明白的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呵斥,就可以让60%人的良心退缩。
其实如果77号一直循规蹈矩,后面的一切还会不会发生?实验者瑞恩教授知道不能缺少77号和瑞恩斯这两个角色,只有他们不停制造冲突,故事才有发生蜕变的可能性。而导演似乎想通过76号的事例说明,无论是否有人挑衅,在这种绝对控制的环境下,控制者都会不自觉的开始变异,从而为77号辩护。可惜76号那段演的太突兀了。
但无论怎样,大部分狱警一开始,所谋求的也就是一点尊重而已。首先处于地位劣势的囚犯对自己尴尬的模样是报以极其蔑视的态度。他们试图通过不断开玩笑来缓解自己囚犯的状态。权威开始于一杯牛奶。规则是,必须要吃完饭。而偏偏82号不能喝牛奶。规则如果这么轻易被改变,狱警就会颜面无存。而事实上,后面77号所做的两次行为也的确让狱警们极为难堪。
这时,就发生了词条介绍里所提及的:狱警在平息了一次囚犯的反叛之后,所有人开始真正进入角色。
而实际上,这个角色,不仅仅是,囚犯与狱警两种角色。还包括:伯瑞斯逐渐成为狱警的领导者,77号是绝对的反叛者,是人类文明与精神领袖的代表,屈服过但是还是不停的反抗并且勇敢的拿起武器,领导起源于应对危机的表现。而伯瑞斯想到了灭火器。
剧照(20张)Sinner伯瑞斯最后狰狞的对77号说:是你先挑起的(是你的错)。他脸上充满痛苦和些许悔恨,仿佛他一直都不想这样。他和女医生之间的一次对话表现了他某种矛盾的心态。当时事态正准备一发不可收拾,女医生说要结束实验,这意味着要结束他人生中最爽的一段岁月。他说,不,我只听瑞恩教授的指示。他不断给自己强调自己的反常是在完成瑞恩教授的实验,给自己的罪恶赋予合法性。
这使我们不得不跟着谴责实验者,如果伯瑞斯是杀人犯,那么瑞恩不仅给了他子弹和枪,还不住地看着他点头微笑。这或许就是“实验”的罪恶之处,人不能期待扮演上帝的角色,只有上帝才有创造生活情景的权力。
这部片子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不仅仅是对权力和群体行为的思考,更多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而一种写照,影片最终回到宗教背景,人文就是要有所敬畏,有所信仰。[1]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4 20:10 , Processed in 0.033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