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故事治疗实践【转帖】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

好友

85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3 16:2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事咨询工作多年,带领无数电影讨论、课程、以及相关故事成长团体,似乎也到了应该停下来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实践的时候了。我常常会问自己,自己是使用什么理念在做咨询?此时脑中闪过一个图像:故事是土壤,而心理动力的智慧(注一)是勃然生长的绿树。
故事的概念,并不是我学习咨询才拥有的,我跟每个人一样,从小便在生活中接触故事(鬼故事、童话故事、笑话、漫画、卡通影片、连续剧…),然而幸运的是,因为受着外祖父家那密封的神圣书柜之吸引,我于成长过程中,便培养了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并于高中受到老师的电影启蒙,于是这故事的土壤我得以浇灌得比一般人稍微有养分一些。我在这寻求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除了对生命的思考之外,便是培养一种美的品味,而这两者不仅陪伴我度过孤单骚动的少年时期,直至成年仍能畅怀我的感情。回到咨询的实践,我发现我做的比较满意的个案,或者是带领得比较好的团体,常常会发现他们跟一个好的故事所带给我的享受与体悟是一样的;这就像我仰望大师经典,往往会发现一些精采绝伦的案例报告,也定会有丰富的故事味一样。
于是,若是你要问我怎么使用故事做咨询?我的答案往往无解。但要是你问我怎样培养对故事的品味,我的经验倒是可以分享一二。而在我的发现,当你培养对故事的品味时,无形中也助长了你的咨询能力。寻回故事的传统
我常要感叹自己科技与商业文明所创造,让人片刻也不得安歇的现代社会:走上霓虹闪烁的街头,总是不可扼抑地「消费」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网络及大哥大的便利,却让人际关系变得局促而短浅,回到家,电视的喧嚣阻隔了人我的靠近,遥控器握在手里,频道一个换过一个,像是在沙滩上被浪潮冲刷的砂石漫无目的,人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人生最寂寞莫过于此…。
我会这么说并不是反对科技文明,而是感叹人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没有停下脚步来想想怎么过一个更好的生活,因此遗失了以往似乎更为美好的东西,若是你要问我那是什么?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故事的传统」。
在过去,结束一天的劳动,部落的人民总是会围坐在营火旁,诉说一天的经历、奇闻逸事、祖先的事迹、或是童话与神仙故事,这种口述的传统,不仅滋润了人的连结,也传递了生命的智慧,过去的人总是在故事中学习如何生活,现代人却要求教专家寻找生命的答案。
我在自己从事咨询工作的历程以及观察许多人参与各式成长团体的经验中发现:生命与人往往被当成一个待解的「问题」,而我们总是急欲寻找快速的解决「方法」来对峙,这一个过程总是使我隐隐感到某种失落,好像我因此而忘却了停下脚步好好欣赏身而为人,生命的丰富多元与美丽。但有另一种态度却把我从这种困境中解救出来,那就是「故事」。
面对人,就好像自小我喜欢阅读的小说或电影,在其中,我总是怀着无比的「好奇与热情」欣赏着故事中人物的境遇,让自己「完全投入」,也因此变得「柔软与敏感」,因此也从每一次「深刻的感动」中学会许多生命的智慧。于是,科技模式下的「专家面貌」渐次脱落,逐渐地我变成一个喜欢听故事与说故事的人。于是人的生命从「问题」变成密而不宣的「标题」,等待我们细心品味其中的丰富与曲折,直到最后,收获最多的往往也是我们。
我期待故事的精灵无形中转化我们,让我们回到古老生活的营火之前,在幽暗中寻回心灵的温暖与光明。
1.夜晚烛火的团聚:凯利活动(注二)
在我带领的故事课程中,「凯利活动」便是一个常常被分享的团体活动,它源自于澳洲原住民的故事传统,活动的进行十分简单,就是由当天活动主持人在开始的时后设定「主题」(可以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念一首诗、甚或跳一段舞都好)然后团体成员再依着心情随意分享与此主题相关的故事。
这一个活动进行时的气氛很重要,尤其我们现代人几乎已经没有酝酿故事的能力,所以团体领导者要帮点忙。我通常会使用烛火置于团体中央制造昔日人们辛苦工作一天之后团聚的温馨感觉;为了鼓舞大家说故事,又不制造团体空档的尴尬与紧张,我会使用故事披风让大家在团体中传递,传到想说故事的人身上,大家便要已无比尊贵的心情看待与倾听这位披上披风的说书者。(有时候我会带我的玩具小熊法兰克跟大家见面,告诉大家他是一只来自故事王国的小熊,他跟着我走遍大江南北,听过无数的故事,他是最擅长的故事倾听者,也是能让大家心安的陪伴者。团体开始时我让法兰克被团体依序传递,直到想要说故事的人身旁停下来,陪伴他)
此外,我在团体刚开始时会以一段感性的引导语带领大家:
「请大家调整呼吸,让自己在每一次的吸气吐气时更加放松…(三角铁持续平缓的声响引导呼吸),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有关….的故事,当你在放松的时候,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什么影像,让你自己再进去里面一点点,看看影像里面还有什么,试着把理智与批判拿掉,仅仅让自己安心地沉浸于这影像中一会儿…。(三角铁的声响持续)现在,就让故事的精灵带领你,自由自在地在这一个专属于大家的空间飞翔…。」(音乐)
2.用故事交换故事:仅只分享、不分析
这一个活动我们不试着去分析故事,也不试着给予建议,但故事若激起自己内心涟洟可以给予感性的回聩,当然最好的回馈当然是以你的故事交换他的故事,就这么我们让故事连着故事一片片地述说下去…,领导者不需要太紧密的介入(通常我若真要介入,会以一个故事的形式来介入),只需要提醒成员活动进行的内在结构即可。活动大约进行一小时半左右,最后我们再花半小时讨论刚刚听故事的心得感想与学习。
这一个团体活动的好处是可以把说故事的感觉找回来,丰富彼此,并在共同述说中建立起某种内在的情感联系。此一团体也可以有一些弹性的调整,譬如我们也可以不预先设定主题,而由团体中自愿的主角以他的故事(通常会呈现某种困境)来当做当天的主题设定,大家分享的故事除了生命故事之外,也可以分享自己听来或者即兴创作的隐喻故事(童话故事),总之,就是让团体顺着感觉走下去,不要用理智切断它。

生命故事的述说(附录一)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进行故事团体的方式,是由翁开诚老师开发的生命故事形式,团体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团体主角由小至大述说自己的一生,其它的成员只要像是观看电影一般地用心聆听即可(偶尔发问的问题也只是要协助自己与述说者更进入故事的脉络里头);团体的第二部分,就由大家来谈谈听完生命故事的理解与感动是什么?这一个方法对于训练故事性思考以及高层次同理心很有帮助,在相关的研究也发现,若是把相同处境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受暴妇女、同志等…)也会在共同的述说中凝聚并empower彼此。
1. 美感的经验
我自己在参与这类团体的经验里,发现不管是说与听,美感的经验是其中深刻感动的要素。说的人可以用各种形式与创意来达到美的经验(照片、音乐、舞蹈、绘画、甚或剧场),而听的人能不能让自己全然放松(尤其要放掉理智脑袋的分析)、浸淫其中(我通常的形容是宛如在看一场好的电影般),更是关乎美感经验的产生与否。令人讶异的是,深刻的感动与理解往往从美感的经验里来,而不是从理智的分析比对中来。
以我自己为例,在某一次听故事的过程中,我从头到尾泪流不止,身体震颤不已(我常常在看到好电影时会有这种经验),因此在听完故事之后当然第一个被点出来给回馈。当时我不经思考脱口而出听完故事浮现在脑海中的影像:就像是看到在荒漠中从岩壁窜伸而出的小花一般,这么地坚忍与美丽。我记得当我说完这句话凝视着说故事的伙伴,她也双目湿润,深刻地被我感动。
又如同我有数次说自己故事的经验,但在某一次我决定不依顺序,而先以十七岁我于海边望见的月亮当作序幕,谁知道自己一说,自己就哭出来了,当时只觉得很感动,一点也不知道这个景象在我生命中的意义。但我要说的是这个记忆是我生命中的至美时刻,它标记也融汇了当时我对自己生命重要的理解(生命的无常与永恒、灵性与慈悲)。
所以当我在咨询工作中被很多理论与技术还有专家角色卡得不得自己时,我往往就会转个弯,调整一下心态,以美感的精神切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这种现象某种层面也说明了,美感经验是人面对生命艰难的一种超越性的努力,而美感经验也运用在艺术治疗、音乐治疗、阅读治疗、甚或心理剧等形式中,当然生命故事的聆听与述说自是不能放弃美感经验的追求。
2. 生命的创造
有时候我也会把生命故事带进我的个案之中,邀请他们来述说与整理其一生,这种用意后面有两个重要假设:(1)生命是透过自己主观的创造与建构,(2)唯有对自己的生命有深刻的理解,再回过头来看现在的困境,比较可以志一气动地带动突破困局的省悟、决心与行动。这种咨询形式对生命的看法不是「决定论」的,而是「人本」以及「创造」的立场,更把生命的责任放在对自己深深的理解与行动中。在麦克怀特与戴维普林斯顿的叙事治疗里,则运用信件、仪式等技巧,把人编写进故事的文本中,创造(重新述说)自己的命运与故事脚本。
简言之,创造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与觅寻自由与意义很重要的途径。
3. 第一的故事往往道尽一生(注三)
在进行生命故事述说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个案会选取的第一个故事,通常「象征」地代表了他一生的主要追求(或者盲点)。简言之,就是案主的第一个记忆通常来说异常重要,也可以回过头来成为一生或者其目前困局的「隐喻故事」,对于案主运用他来深化自己的生命故事以及咨询中的顿悟很有帮助。
因此牢记第一个故事并予以不断地辨证与讨论是听者要切记的事情(就像是运用案主至关重要的梦一般)。
电影带领的经验
有了以上对故事的初步理解,接下来我要谈谈自己在电影团体的带领经验。
1. 电影是一则则生命故事
我们的一生受限于现实及时空往往只能活出某种样貌,这时候电影(别人的故事)对我们就是很好的体验以及学习的素材。基本上,我会把电影当成是一则则活灵活现的生命故事,因此在咨询中把看过的电影储存在数据库中随时提取对案主很有帮助。
生命故事的电影团体进行的重点不在于解读电影的制作以及美学因素,而是在于解读电影人物一生的境遇,藉此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这是训练高层次同理心很重要的基础;因为电影是由许许多多独立的小故事组合而成,也比较接近于我们对现实人生的体会,再者对于故事的脉络、主题的辨认、意义的连结都能有很好的尝试。
在成长团体的部分,往往从谈与自己无关(却很有感觉)的电影作为团体的开始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做法(这很像是艺术治疗中在处理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有一样的暧昧与两面性),如果一个电影团体的组成份子一致(譬如我在芦狄社大开的课【电影、心理与人生】),那随着团体的进程,我们会很自然地发现谈论电影本身变少了,此时电影的感动与理解其实也勾动出自己的生命故事,这时候运用团体的动力来「共同解读」团体成员的生命议题就是很好的良机。

2. 把故事纳入团体动力中
但运用电影以及讲述生命故事来进行团体往往很容易把焦点放在「彼时彼地」(不是电影人物的彼时彼地、就是团体成员的彼时彼地),很容易浪费掉团体进行中更为丰富的动力以及历程(此时此地)。因此一个好的团体带领者绝不能失去自己在团体动力中的敏锐嗅觉,并适时予以介入处理。
在社大的课程中我做了一些调整好把团体的动力与历程放进电影解读中,其一是我不预先排片,而是让成员自己带可以代表他们的电影来给大家观赏,大家因此在讨论电影时可以把团体内的成员拉进来一起讨论;二则是我让非结构的动力性团体与电影赏读交错进行,也同样不预先设计片单,而随着团体的进行我选择适当的电影放映与讨论,电影的选择关乎我对成员的理解以及我对团体的观察,因此在电影赏读中我也会尽量地把我在团体中对成员的观察与理解回馈给成员,并与电影的文本回旋辨证,使用电影为媒介来深化成员的团体体验,这种做法是把电影拉近团体「此时此刻」脉络中的一种企图。
3. 找一个意象(image)陪伴自己
我们在一生中看过无数电影,但却只有少数电影会深刻地激荡着我们,有时候甚或小到是电影中的某个片段,某个画面(image)让我们难以忘情,久久不能自己。有一个带领电影团体的方法,可以超脱出对电影理性的讨论之外:就是让成员挑出几个让自己动容的电影片段,并依此为中心去回忆自己生命中有相同情感(景况)的生命故事,可以以绘图的方式去整理呈现,在回过头来团体分享(图形可以使用小雏菊的形状展开,花蕾是电影的意象,花瓣则是此意象勾动我们的生命故事与情感)。
更进一步的做法也许是,当我们对这一个影像所代表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时,回过头来让这一个深具影响的影像陪伴自己,让自己在未来面临相同的处境可以提取这一个意相的能量。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电影【海上钢琴师】有某个意象总是盘据在我心头,就是在冬夜冷清的甲板上,钢琴师若有所失(思)地目送着沸腾的旅客拥挤着步下甲板抵达陆地的过程。在做生命故事联想时我主要想到自己送往迎来的咨询室生涯,虽然看遍人生百态,但自己终究是置身事外,咨询室只有我一人。另一个联想则是自己独立工作者的处境,感觉当初是为了实践理想而放弃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涯,但却让自己在每天赶场的工作绎动中形成某种孤单无根的感觉。但只要再回到电影的脉络,钢琴师并没有选择下船,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生命艺术,这让我想到要实践自己的理想,培养单独的能力与一种简单平衡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就像钢琴师不愿意下船被陆地的复杂所污染一般)。于是一个简单的电影意象跟我的生命有了连结,当我在生活场域感受到类似的孤单与失落时,便会召唤这一个意象前来陪伴,以赐予我力量横渡生命的沧桑。

原型故事:梦与隐喻
其实,故事实践的经验讲到这里我们便不得不接触到原型的力量,原型就像是人类累积万古千年的精神能量(或生命脚本),去辨识这种巨大能量以召唤它前来转化自己的生命是很重要的学习。
荣格在遍揽个案的梦以及各民族的神话时发现了原型超越时空的特性,因此在治疗中总会以无数的神话(童话)故事来与个案目前的处境对话(他称之为「扩大法」),藉此深化个案的生命。原型以不同的意象与方式反复地述说着同一个主要的生命主题,并给予这一个主题丰富的学习。
我认为现在流行的隐喻故事(注四)或者是绘本书籍就是原型故事的某一种呈现,只不过是由治疗师自己创作故事来达到治疗效果。我认为我们的梦便是很好的隐喻/原型故事,其中也有丰富的宝藏可供我们提取。因此,许多梦工作的方法,同样也可以运用在隐喻故事的咨询中,让故事更立体,让案主更能全方位(理性/情感/感官)地体验隐喻/原型的力量。最近我在研究塔罗牌更惊讶地发现它有人类自古而来(融合各文化)很丰富的象征系统,因此塔罗牌占卦可以说是一种完整建构原型故事的方法,每一张塔罗牌是我们试图与自己的无意识(更高意识)接触的最佳管道,当然我们也可以运用塔罗牌的意象来深化我们自己。
但这一个领域我尚且在摸索之中,我很高兴也很愿意依此继续探索下去,希望可以挖掘更多故事的智慧,以运用在我的咨询工作中。

  你的沉默明亮如灯、简单如指环。

  论坛其他名字 【云水.墨】 【淡墨瀑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 18:26 , Processed in 0.0304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