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淡芷芊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如菊明星与静水明星的PK之旅

[复制链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1#
发表于 2009-8-9 23:49:32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出差几天,回来再问浮生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2#
发表于 2009-8-14 14:09:46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如菊提问:

 

1、昨晚看苏东坡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得真美!而蒙田在《谈情爱》中说到:“诗歌所表现的爱比爱情本身更有情爱味儿”,看来,最美好的似乎只能想像了。你认为诗歌与爱情是怎样的关系?

    

     爱情应该比诗歌更古老吧,但爱情的升华和恒久常常是通过诗歌这一形式。一对恋人,对视的目光常常躲躲闪闪,话语也真真假假,但他们情感最深处、最细腻处、最温柔处,唯有诗歌才能有力地抵达。提起《诗经》,我只记住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于徐志摩和林徽因、陆小曼的恋情,我也只记住了《再别康桥》和《偶然》。多少没有经历过刻骨爱情的人,可以在这些诗歌中得到寄托,我甚至固执地认为,诗歌是为爱情所生。

2、听过许如芸的《如果云知道》吗?没有的话听一下:)她的歌这么唱,飞檐走壁找到你,却又不让你知道,只要云知道,云知道管什么用?只能一个人慢慢熬了:)你同意她这种做法吗?试述理由。

 

      这种行为只有女人才会想到和做到吧(这么讲有些冒险,要挨女同胞的小榔头),男人恐怕不会的,至少我不会这么做的。我更喜欢寄情于山水,在山水面前可以忘记小我,与有限的自我分离,依附那些更长久更整体的事物,得到一种超越自我的宁静和快乐。改下歌词:“千里万里去寻你,却不让你知道,你知道管什么用,我只要快乐在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3#
发表于 2009-8-19 11:19:26 |显示全部楼层

提问如菊:

 

 

1,我周围很多女性喜欢看韩剧,常常废寝忘食或泪水涟涟,谈谈你的观点。


 

2,你有过彻夜不眠的经历吗,如果有,是因为什么事情;如果没有,请想象一下,你会因为什么事情而彻夜不眠。


 

3,在聊天室里遇见一位新朋友,常常会先问对方在哪个城市,你觉得这是什么心态。


 

4,和一些朋友聊过,最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单调的,不动脑筋的,令人麻木的生活。生活中最令你难以忍受的是什么?


 

5,我去过很多城市,也喜欢其中的一些城市,但总觉得这些都不是自己的城市。你有这种感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4#
发表于 2009-8-19 17:06:17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如菊的提问: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都说“因为陌生,所以倾诉。”你同意这两句话吗?试述理由。

 

我对很多流行的,约定俗成的说法常常抱有一种警觉的态度,比如这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乍看起来很有道理,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是的,太熟悉了就会冷漠,而对那些不熟悉的事物,人们往往充满好奇和热情。

 

可是有多少人能真正沉潜下来,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悟和关注自己周围的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事物和景物,又有多少人会每天拿出一段时间静坐独处,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比这更大的风景吗?最近烟波蓝在论坛上发表了《且把清欢换流年》,还有以前发表过的类似的文字。

 

据我所知,她几乎从没走出过她居住的那个小城,可是却写出了那样的文字,写出了满眼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5#
发表于 2009-8-19 17:47:09 |显示全部楼层

格式乱了,请版主帮忙整理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6#
发表于 2009-8-21 11:07:47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没有压力的缘故吧,飘雪的回答轻松率真,一挥而就;如菊的回答看出更用心些,回答的也好,特别是4、5题的回答。两位答题的速度也令我这蜗牛般的人望尘莫及,如菊为答题请假不上班的精神更令人敬佩。最实惠的是荷叶了,在别人辛苦劳作时,借机大作广告,渔翁得利,沟满壕平。余下4题争取本周末交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7#
发表于 2009-8-24 11:24:03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忙,周末两天也没休息,这次先答一题:

“我总觉得,在爱情的离合上,尤其在离别、在分手时所表现的,最能看出一个爱人的水准。”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如菊的提问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瞿霞与立青彼此深爱,后来瞿霞入狱,被日本人酷刑摧残的身体和心灵都伤痕累累,出狱后,她最终选择离开立青,与一位父亲般年龄的男人结婚。她牺牲前写给立青一封遗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还有就是你不知道的我,一个女人,如果不能完整的把自己交给她最爱的男人,就不如守缺吧。因为最珍贵的已经留在我们心里那块最纯净的地方了。……”

还记得看过一部日本电影,一位宗教领袖,深爱一位公主,但不能言说,多年后终于与公主见面,他握着公主的手,留下了眼泪,隔天便圆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8#
发表于 2009-8-25 16:59:02 |显示全部楼层
 

高兴看到各位参与,角度和观点不重要,彼此真诚交流、开心快乐就好,早就期待这样。

 

感谢锦瑟无端的支持,如果替我回答余下的三道题就更感谢了,我已得了厌题症,正在治疗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29#
发表于 2009-8-26 22:24:23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锦瑟的分担,回答的质朴实在,颇有受益。

 

紧紧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0

好友

20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30#
发表于 2009-8-27 16:33:35 |显示全部楼层

提问如菊,也欢迎其他朋友参与:

 

    

1,  曾看到一幅题为《城市与墓地》的摄影作品:大片庄重而宁静的墓地,墓地那边,则是一片城市的高楼和电视塔的尖顶,一座座墓碑肃穆、宁静,而远方的城市背景却显得有些虚幻。如果你站在这幅作品前,会有什么感触。

 

2,  几个月前,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内容,单位组织走访贫困户,在偏远农村的一户农家,我看到了真正的家徒四壁,还有一对老人那呆滞的目光。上个周末,我随着拥挤的人流步入本地最大的一家超市,无意间,看见一位衣着光鲜、双手提满大小袋子的女士,可是目光也是一样的呆滞。你觉得这同样呆滞目光的背后有什么不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云水网 ( 鲁ICP备09069806号 )

GMT+8, 2024-6-15 17:44 , Processed in 0.0444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