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标题: 叙事印象(二) [打印本页]

作者: 若愚    时间: 2016-6-16 17:08
标题: 叙事印象(二)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6-6-16 17:11 编辑

     陆续读了叙事疗法的书,读书笔记却因为疏懒,一直没有继续。那么用这种方式再继续吧,懒人的读书笔记:


IMG_20160611_173937_副本.jpg (210.2 KB, 下载次数: 78)

学校里的叙事疗法

学校里的叙事疗法


作者: 若愚    时间: 2016-6-16 17:14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6-6-16 17:15 编辑

熙娟叙语:

IMG_20160613_145115_副本.jpg (201.25 KB, 下载次数: 82)

熙娟叙语

熙娟叙语


作者: 若愚    时间: 2016-7-1 20:33
本帖最后由 若愚 于 2016-7-1 21:35 编辑

初级叙事学习总结:
初级叙事.jpg

       倾听是叙事的基础。来访者在讲他的故事时,往往会围绕着与他的问题故事相关的一些列事件,我们去听故事时,一边听问题,一边听问题故事背后的动机、例外。例外故事就是不符合问题故事的事件。
       另一个重点就是问,童子问是从“无知”的立场问问题,在没有预设的状态中带着好奇去问问题,完全放空的状态。而我们一般总是会带着自己经历过的经验去看待一件事,在练习中,如果对问题有预设的想法,或者心中有答案,就不要去问,把它记下来,等结束后想想自己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那些声音可能是批评 怀疑 或评判等等。
       发童子问的目的,是看脑海里有没有呈现当时的场景。因为那个场景里面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往往呈现出来的场景和问出来的场景不一样。场景呈现出来,会重新评估那件事。通过细节的问候与对方去重建当时的场景,问的越细越好,问的越细,画面感越清晰。要让那些事件具象化。
       什么是外化呢?外化是相对于内化来说的,可以说,它是针对内化的一个技术,也就是用来克服内化的,当然在叙事疗法中它不仅仅是技术,也是作为咨询师所持的一种态度。那什么是 内化呢?内化这个词我们经常会听到,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我们每个人在所经历的生活中所积累的一定的知识经验或者能力,并且在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     
       举一个内化的例子比如一个人小时候,爸爸妈妈为了表达谦虚,会在外人面前说我女儿很笨,其实父母说不定很喜欢你,但我们的文化,自己不夸自己的。刚开始这样说的时候,会没当回事。但是如果总这样说的话,而且总当着别人说,慢慢的这个孩子就会认同了,就觉得妈妈说了我很笨,然后我考试不好--我很笨 。这就是一种完成内化的过程,当这个孩子认同之后,就会去找一些证据,在某些方面没有做好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自我评判  我很笨。
因为人往往将所求助的问题与自我认同混为一谈,
       那么外化的过程,就是将人的自我认同和所求助的问题区分开来。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