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标题:
蓦然回首——豁然开悟
[打印本页]
作者:
森森
时间:
2016-2-22 10:47
标题:
蓦然回首——豁然开悟
蓦然回首——豁然开悟
2009年09月08日 禅客茶寮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文学家辛弃疾用他生华的妙笔,呈现给我们一幅美得令人心悸的元宵观灯图。尤其是最后三句,生动地描绘了对于“美人”——绝对美的境界——理想的追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好辛苦;“蓦然回首”——因偶然而更加惊喜;“那人”——绝对的美;“灯火阑珊处”——灯火幽暗、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在付出了寻寻觅觅的艰辛与绝望之后,无意中偶然一回头,忽然之间,在最为平凡的地方,却发现了理想之所在——这个过程,与许多禅师的悟道过程惊人相似!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只有在拉开适当的距离之后,才能在不经意之间、不经意的地方,蓦然发现。在古代,禅宗祖师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创造契机,令禅僧猛然顿悟。
五泄灵默禅师,从马祖剃度、受戒之后,参禅多年未能开悟。后来,他远行去湖南参谒石头希迁。一进方丈,灵默禅师就直截了当说道:“一句话投机我就留下来,若是不相契我抬脚就走。”
石头大师手按着禅床,一言不发。灵默说到做到,转身就向外走去。他刚走到门口,冷不防突然听到身后高声喊道:“小师父!”
灵默一机灵,下意识地回过头来,直听得石头说道:“从生到死就是这个,你回头转脑作什么?”
就在这不可思议的一瞬间,石头大师这句话宛若一道来自遥远天际的闪电,照彻了灵默灵魂深处的黑暗。于是,就有巨大的喜悦像千年睡莲一样在他心中开放。灵默禅师折断禅杖,不再东奔西走的寻找禅机,长期留在了石头希迁身边。
汾阳无业国师,天生异相,聪明异常。他九岁出家,开始学习大乘经典,《金刚》、《法华》、《华严》、《维摩》……他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年纪轻轻,他便已经是享誉一方的大法师了。后来,他听说马祖的洪州禅风靡禅林,天下僧衲无不归心。于是,他带着几分好奇心,悄然混同在禅僧群中,前去瞻礼。
那天,马祖在僧众中一眼便看上无业。他,高高大大,仪表堂堂,静若山岳,行似疾风,声如洪钟。马祖不禁心中暗喜,但是他口中对无业说的却是:“好一座佛堂,可惜,其中无佛!”
无业一听,一下愣怔了:是啊,自己虽然讲经说法多年,却仅仅是在知识层面的研究,心中并无实际证悟。他赶紧向马祖磕头请教。然而,马祖却说:“你暂且退下,改日再来吧。”
无业有些失望,没精打采地后转身,怏怏不快地向外走去……
当他快要走到法堂门口的时候,突然,身后一声呼喊:
“大德!”
无业下意识地转回头来。
马祖紧接着问道:“是什么?”
就像晴天霹雳,轰然一声,无业突然大彻大悟了!
这一方法传到马祖道一的弟子百丈怀海手上,他更将其发展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教法:在百丈山,到上堂的时候,大家刚刚站好,百丈怀海不但不说法,反而抡起禅杖,将大伙打散。当人们逃到法堂门口,他又突然招呼大家。众僧蓦然回首,他便急切地追索道:“是什么?”
这,就是享誉禅林千百年的“百丈下堂锦句”,无数禅僧由此契入了禅的堂奥。
五泄灵默禅师也好,汾阳无业禅师也好,以及百丈的“下堂锦句”也罢,蓦然回首,豁然大悟,得来看似毫不费功夫。其实,若无“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基础,你就是千百万次回头转脑,除了把脖子扭伤,必将一无所获!
不仅参禅,生活、事业中的每一次领悟,都是如此!
还是翻箱倒柜找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过的老话吧——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
微雨黄昏
时间:
2016-2-26 09:47
在知识层面的研究,付出了寻寻觅觅的艰辛与绝望之后,有可能会蓦然回首,豁然开悟,也可能心中并无实际证悟。但反过来,若没有前面 众里寻他千百度”苦苦追问,“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虔诚坚持,定将一无所获。
作者:
芬芳
时间:
2016-3-15 01:06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