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标题: 请记住,千万不要轻易去考验人性【转帖】【理念】 [打印本页]

作者: 森森    时间: 2016-2-9 19:09
标题: 请记住,千万不要轻易去考验人性【转帖】【理念】


  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做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共同的利益;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验别人的人性,然后,两败俱伤。

  1. 一对年轻夫妻感情很好,但妻子仍不放心丈夫的忠诚度,于是就让自己的闺蜜出马,考验丈夫是否花心。

  在一个中秋月圆之夜,妻子“出差”在外,闺蜜“偶遇”丈夫,于是闺蜜与丈夫双双中招,睡到了同一张床上。结果是夫妻离异。

  2. 一个做房地产的老板,感激于一个部下的忠诚,打算奖励这位部下一套房子。他让这位员工在公司自己开发的一个小区里任选一套。结果这位部下选了一个120平方的大套,让这位老板很是不爽。

  他以为这位部下会自觉地选择一个80平方的小套,“没想到他这么贪”。他改变主意,自作主张地送给这位部下一个80平方的小套。于是这位部下心怀不满,这位老板也失去了一个好员工。

  3. 芬森是丹麦著名医学家,也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临床医生。

  到了晚年,芬森准备寻找接班人。在助理乔治的配合之下,芬森从很多慕名而来的医学界才俊中选了一个名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是,医学研究十分枯燥,芬森有点担心这位年轻人不能坚持。

  乔治建言道:“先生,据我所知,哈里家境贫寒,您不妨请您的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看他会不会心动?如果他被金钱所诱惑,自然不配做你弟子。”

  然而,芬森却说:“谢谢你的提议,但我不能采纳。我一直都很赞同一个观点: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他贫民窟出身,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说,给你一个高薪的轻松的工作你干不干?而且答案必须是否定。那么,对他来说,内心肯定是纠结的。因为,他要在现实生活与梦想面前做出两难的选择。而他跟着我研究医学,根本不必到那一步,我何必苛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

  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十分有影响的医学家。

  后来,哈里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利益做饵,来评估我的人格,那么我肯定就掉进了这个陷阱。因为,当时我的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4. 唐贞观初年,有人上奏清除朝中的奸臣。太宗说:“怎样才能区分忠奸呢?”上奏者说:“请陛下假装发怒去试验群臣,如果能够不畏陛下盛怒,仍敢直言进谏的就是正直的人,而顺从陛下的喜怒,曲意迎合的人就是奸臣。”

  太宗说:“君臣之间应当光明正大,不能用欺诈的方式考验臣下”,“政府若器,民众若水”,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民众,民风不正,一定是政府出了问题。

  对一个嗜吃者端出美味,让一个美女对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频送秋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为“食色,性也”。而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监督的官员来说,让他有皇帝般一呼百应的权力,却奢望不让他贪钱好色,那才是痴人说梦。那怕他有董存瑞炸碉堡的勇敢,有邱少云任火烧死的坚强,也无法抵御权力带来的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古今中外皆同,绝无“特色”之别。

  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会有在乎的事物,并且,谁都是自私的,基本没有任何人说能无私为他人付出而不奢求回报,这种情况似乎只有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否认有出现无私的情况,但为特例),然而大部分上仍然是自私的。所以说,人性经不起考验。

  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做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共同的利益;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验别人的人性,然后,两败俱伤。


作者: 森森    时间: 2016-2-9 19:10

有时候考验出来的往往不是真实的。太城府的人不会有好结果。
作者: 微雨黄昏    时间: 2016-2-18 11:28
喜欢去考验人性的人,都是对人性无觉察,不自信的人。
作者: 芬芳    时间: 2016-8-3 11:17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