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标题:
【原创】客路青山外
[打印本页]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1-30 18:11
标题:
【原创】客路青山外
都说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可是不是商人,我也不能总是守在家里,“画眉深浅入时无”,还在新婚燕尔,我和宛如给父母请安,回到自己房间都要相对默然。宛如是远房舅舅的小女儿,小时候就招父母喜欢,早早结下的娃娃亲。我若出门求取功名,想她跟着公婆,日子未必难过--若只是眷眷难舍夫妻恩爱,只怕时间久了,父母反而会恼怒于她。有时也羡慕很多人家男耕女织朝夕相伴,只是作为读书人家单传独子,光宗耀祖还是父母对我最大的心愿。我们开始都明白离别在眼前,“枕前发尽千般愿”,那时候都在泪眼婆娑中,叮嘱彼此离别后各自保重,誓不相负。不久在春和景明的一天,和朋友聚会回来,看她在房里,慢慢整理我春夏衣服放入箱笼,静坐了好久,我也收拾了日常杂物,辗转来到这镇江城里。
常住的这家店,店主的小孩子还没有进到学堂,我有时间了,会教他唐诗,教他简单的字。五六岁的年纪,感兴趣的是,洛阳在哪里,“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开的时候,比镇江过年还热闹么?我形容牡丹花开的时候,姹紫嫣红人流如织,远非镇江可比,他好好念书,将来就有机会去看。他就常常围着我,问我这个那个。
常想古代那些文人生活如何,试着写篇他们的小说,今天起个头,希望能坚持,希望能自己满意。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1-30 21:12
这孩子总让我觉得哪里见过。好像我也是这么大的年龄,被父母从祖母身边接来,晚上九点半了,我还在父亲身边如坐针毡,背不出唐诗就不能睡觉,有时候还要被打手心。梦中醒来的时候,有次母亲在床边坐着,我那时候的心脏害怕的要跳出来,看我睁开眼睛,母亲开始说我白天的种种不是,战战兢兢听着,泪不敢出。那段日子每天都是度日如年。母亲身边的张妈对我最为友善,我有次托她,跟着母亲看祖母的时候,要祖母接我回去。张妈回来说,老太太顾不住自己啦,要你好好听话,都是要你成才,你大了就明白了。我那时候开始,就怕和周围人很好,很好了分开,我怎么想念,他们都不会再出现。一边想念一边独自面对苛刻的环境,我还不如没有指望,就专心面对我的命运呢。那对眼前的这个孩子,我能一直在他身边吗?
所以我开始不那么陪着他,听他说青草池塘蛙声鸟鸣。小孩子有时候怔怔看着我,我就该做什么做什么,硬着心肠看他离开。早上的一天,我还在朦胧中,听见有人敲门,打开门,小孩子站在门口,说,“叔叔,我院子都扫好了,你能给我讲故事了吗?”,他圆圆的脸庞上圆圆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我没有让泪水落下了,拉着他的手进来,我正当盛年,就算不能一直在他身边,我就不能回应他的惦记吗?
这是公私仓禀具丰实的大唐,民风淳朴安居乐业,对读书人有敬重,店主看我指点小孩子,对我饮食起居很是照顾,异乡生活没有那么枯燥寂寞了。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1-31 06:34
店家的江南烧麦尤为好吃,来此之前父母曾担忧水土不服,没想到我很适应这里。公务之余,朋友还和我一起去了寒山寺,江南水乡枫叶如丹,我拾了几片,等回来给宛如写家信的时候,一起封起来给她看--宛如爱妻如唔,旅居此地一年过半,风土人情都已习惯,饮食尤合口味。此地蒸鱼清淡味美,我和店家要了方子,明年见面做给你尝鲜。这里风景很好,许多清幽所在,闲时辗转留恋,心情颇为舒展。只是梅雨时节烟雨茫茫,掩卷沉思,想你在家何种情形,每每念及甚为挂念,务以详尽告知为要。
宛如的家信说,夫妻分别不久,发现有孕在身,前段日子采办布帛描画图样,和母亲一起缝制小孩衣裤鞋袜,只是不知腹中骨肉是男是女。家人具各欢喜,母亲朝夕相伴。愿我起居小心,大家各自平安。后边还有母亲交待,要我一切无忧,安心公务择机调回家乡。
家书看完归心似箭,开始留意回家时机。前辈诗人我最喜王勃,对渔舟唱晚心向神往。父亲觉得王勃持才傲物不足为取,可是泱泱大唐,小桥流水天高地迥一起变幻为气象万千,子路颜回不都是夫子门生啊。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2-1 06:20
我小时有一段时间,很好奇诸如曹冲称象的故事。父亲不要我看这些,说是奇技淫巧不足为道,要专心念正书,不可沉溺这些。当朝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科目虽有明法明字明算,不为人重视,明经进士为主要科目,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所以我慢慢理解父亲当初要我苦读诗书的用心,对小孩子的问题也开始有侧重回答了,怕引导不当,乱了心性,贻误了他的前途。有一次散步江边,他抬头看着我,慢慢说:叶子飘在水面,石子沉入江底,是石子比叶子重吗,那船比石子重啊,怎么也能在湖面呢?我想了想,坦白承认说:叔叔也不知道这个。据说东汉有个张衡,作浑天仪,同时通五经贯六艺,我自知才不及此,只有专心诗赋经书。
我想了很多孩子名字,如果是女孩子,就是媛媛欣欣姗姗,男孩子就是轩轩嘉嘉涛涛,小孩子很喜欢轩轩这个名字,我说以后就叫他轩轩。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2-2 03:19
我想张衡才高于世,成就裴然后面,必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仰之弥高钻之弥深,需要浑然忘我的勤奋。作浑天仪的时候,要有“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的定力。这个定力来自哪里,知止而后有定。对轩轩这个知止的定力,我打算从书法上培养他。我给轩轩讲王羲之的故事:入木三分就来自王羲之那里,在木板上写的几个字送去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渗入木板三分深,可见平时下了多少工夫。听我说王羲之是七岁开始练习书法,轩轩说,“叔叔,我也和你一起学写字吧?”,这正是我要说的,轩轩开始和我一起练字。
这孩子很快能平心静气,定力胜我当年。有时候会和他消磨一个下午时光,绝虑凝神中,忘掉公务的琐碎和对宛如父母的思念。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很多时候轩轩也会过来,小孩子我还没有要求他三更灯火五更鸡,只是早饭之前,坐下来看几页书的时候,间或听着院子里轩轩稚嫩的声音,“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心里很安慰。夫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我私心以为,至情至境直抒胸臆,很适合培养至纯心性。有了至纯心性,外界纷扰,方能自净其意。我开始让轩轩从周风的第一篇《关睢》读起。
年节临近的时候,常想起洛阳城此时是如何热闹。镇江城里也有集市,虽场面和洛阳不可同日而语,想必应有其温婉柔媚的一面,繁花似锦和空谷幽兰都有引人之处 ,很想看此地妇孺饮食器具,筹计那天去集市逛逛,有小玩意买来,给宛如见识下也好。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2-3 03:08
此地没有极寒天气,士农工商脾性也相对温和,同学中多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吴侬软语中,[请文明用语]常言语也和缓很多。然此中人非毫无原则,态度脸色和软固然和软,事情却分明。我思其中道理,盖商业相对发达,各色人等接触较多,各取所需过程,欲少摩擦语词柔软,只是心意不为言语动摇,所谓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小时环境多重礼节,诸如曾子避席。固然礼仪有其道理,然过犹不及,许多沽名钓誉之徒,得以有可乘之机。更有营营汲汲于名利,为一时虚名,怒发冲冠,逞匹夫之勇,我今深自警醒。
王羲之儿子 王子猷居山阴的故事我和轩轩讲了,那些率性而为的人,有招人嫉恨不足为取的一面,也有不违背心意酣畅淋漓的一面,只要事中人求仁得仁又何怨哉。夫子说,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只有先给自己立规矩守规矩,也许有一天,规矩化为无形,也是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刚硬即是柔软。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2-4 05:02
轩轩诗经读到《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小时候也这样念着,只是全然不知其中滋味,而今一种相思两地闲愁,--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想宛如放下手中针线,和我起身远望,都要惦念许久吧。好在太平盛世,没有音讯阻隔。父母来书一切安好,宛如忙于针线,我也耽于公务,闲愁虽有,不致郁郁。父母如今也少以往凛然之气,听闻长江三鲜如何,嘱我多加打听,加工保存以飨亲友。
轩轩很早过来,想和我一起逛逛集市。我说,“叔叔等着你 ,背出《卷耳》,我们就出发”。“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古人怎么这么爱喝酒啊,曹操还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喝醉了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吗,家中不许喝酒,开心不开心都是喝茶。此地泉水甘甜清冽,一杯清茶烟气袅袅,杯中茶叶根根碧绿,以茶代酒,“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如果将来轩轩也有嗟我怀人的时候,想起这个早晨,背出这几句,就是另一个世界在眼前,也不会郁郁很久吧。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2-5 03:46
很久前我也不明白,父亲总是在节日中,在大家等待中,坚持要我先完成功课用意何在,不能先纵情高兴一下吗,记忆中没有一天恣意妄为的开心时刻。成年后,好友相处固然能做性情中人,遇到危险也能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时候仿佛能感受到父亲的一番用心--塞翁失马祸福相依,人生无常淡然处之,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是要养成喜怒不惊的习性吧。小时候祖母亦在意心性的培养,常谆谆善诱说,每个人肩膀上都站着两个小人,你做什么都知道,你睡着了他们会汇报的。我那时好奇这两个小人怎么从来看不到,只是怕小人汇报,这个念头也很快打消,所以没有念到“君子不欺于暗室”,我因为忌惮这肩膀上的小人,也不敢有伤天害理之念。只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的人生意义就是苦修未免太难过,忙里偷闲的心也常有了。
轩轩背出全文,我们整理一番就要出发。店家做了汤饼和馄饨,集市小吃想必很多,不过汤饼颇合口味,还是吃饱了才起身,店家也灌好热水,“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我们就当是冬郊去。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2-9 16:12
父亲小时候,祖父这一支在家族中很弱,祖母对父亲的教育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父亲很久以来耻于谈钱,我后来问父亲,“夫子名闻天下,子贡有没有功劳?”,那时不理解的是,父亲同僚润笔动辄千金,父亲为什么要白白给别人写呢。同僚的那些文章,也不都是洛阳纸贵一字千金的吧。鳏寡孤独我给他们写什么不收钱的,轩轩跟着我学习,我也没有收钱的念头,可是别人呢,为什么不能收呢?我有次和父亲谈,“以前看历史不明白有人要那么贪钱干什么,后来想,有人贪钱未必真的喜欢钱。可是如果该收的都不收,你想做什么呢?”,父亲当时斥之为奇谈怪论,说,“难为你抓周还抓了一支笔,难不成那支笔是记账的?”,只是这样谈过之后,父亲学生给祖母送些瓜果,父亲也没有拒之门外了。
我到没有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打算,读书是根本。只是此地丝绸色泽艳丽薄如蝉翼,固然持家不能有奢靡之风,节日有好看衣服还是赏心悦目。我盘算最近收了些润笔,可以集市上多买一些礼物。轩轩呢,最近写字大有进展,何不写一些“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类的,也拿到集市上试试,我也坐下想一些吉祥词汇,轩轩稚笔写来,卷好了我们一起到集市上。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2-10 03:35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我小时念这些的时候,想起跟着祖母田野中度过的那些好时光,有时会落下泪来。父亲开始也带我郊游,只是要在途中多次停下,要我背出他指定的句子,倘若背不出,当时就要打手心。我深以为苦,从此种种借口不和父亲出来。听张妈说,我有次挨打后,父亲余怒未消,我气急了说:“你都打两顿了还不完,你打死我算了”,父亲默然良久。那时外边受了欺负,不敢告诉父母知道,怎么难受都是自己熬着。祖母有时候教育父亲,没有打过他,他哪里学会打人的?父亲说,“您是不打我,我规规矩矩念书,他这样我会打他吗?”,可是小孩子都少年老成,人云亦云毫无天真就好么,我向往的是,“不失其赤子之心”,“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镇江没有过多繁文缛节,轩轩还是孩子天性。
集市上人来人往,我们找了一块空地,想把写的字画卖了再去采买。不久功夫,字画换成一堆铜板,当今斗米10钱 ,拿回家要换不少米吧,我和轩轩都很开心。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3-5 11:43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宛如也许明白这个,很注意言语服饰不引人注目,只是素衣布裙也自有其风流婉转。夫妻相处的时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常常引得我放下书本,目光留恋她举手投足之间。带来的嫁衣中,有一件大红刺绣外衣,穿上去在房间走动,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彼时彼刻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可惜我担心父母看她红颜祸水,她也舍不得家常穿用这些贵重刺绣,我们平淡言语平淡服饰在父母和众人之前,内心却时时百回千转柔情缱倦。这次在这镇江,就买一些回去,穿上会比那些嫁衣更好看吧。对父母可以说便宜一些,路途遥远,想父母也不会特地打听价钱教训要节俭惜福吧。
给轩轩买了泥塑的小兔子,还有拨浪鼓,还买了鹅黄色和淡紫色两块衣料,此地酱菜很好,也买了一包回去。 家家户户开始忙于打扫,我是早早出来,拿本书拿包点心,走到村庄某一处,累了遇到一颗大树,就停下来坐在树下,看看书吃点东西,阳光很好的日子,我就树下躺下,有时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夕阳西下中慢慢走回去,心里很舒展。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3-6 05:21
看史书说东汉末年豪杰并起,原因无外乎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的有几人,饥寒起盗心,所谓穷山恶水泼妇刁民。所以与人交往中,见贫寒子弟固然能生恻隐之心,伸手相助却很慎重。盖艰苦环境,对个人影响不同,都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没有孟母三迁的必要吧。父亲曾经有一段时间,会惴惴不安于上司知遇之恩,或亲友间友好往来,总要试图揣测明白其中目的。那时候曾经讲到吴起给士兵吸脓疮的故事,我当时疑惑的问,吴起很残暴,士兵就不奋勇作战吗,大家利害关系是一致的啊。对你好就怀疑有利用,那谁能和你高山流水呢。相对来说,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能做鲍叔牙的有几人,能做管仲得到帮助不多心,得到理解有感恩,发达之后不损私的又有几人,也许其中原因,为管仲有其勇敢坦诚的一面,衣食足知礼仪,仓禀实知礼节,应是切实体会吧。很久前我曾经性情所致,看心情乐善好施,自以为要伸张正义,受惠者对外所言,是不忍拂其好意,朋辈中也骄狂之声顿起。之后痛下决心,非意气相投不亲近。
江南相对来看,少了繁文缛节,人多坦白直率 。同时功名之心少淡,家家除了庄稼收成,自成体系有其经济收入。轩轩父母看孩子跟着我,饭食颇为费心,相处日久如同朋友了。
作者:
泡桐花开
时间:
2015-3-10 04:55
陌上青青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我和宛如也常常想找一个地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是这样的地方在哪里,也许是一直在我心里。祖母在家乡的田地,我给父亲说留着,古人为什么不管哪里做官,不在了都算是客死他乡,要扶柩而归,不是叶落归根啊。父母在不远游,只有画饼充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父母如果百年之后,我希望那时候还有力气,亲历心中的地图,看美丽山川,看世态万千。青山碧水之间,我倒是不在乎是不是叶落归根了。
给老师写问候书信,最可惜写到中间有笔误,每次一封书信要用掉十多页 稿纸。老师要我敬惜字纸,我说没有浪费,会裁下来记事用。看很多书信也都有涂抹圈改,我为什么要写成干干净净的才能示人呢。这样想,朋辈间书信就下笔飞快起来,有故友来信,言及诗家新景在新春,镇江春色如何,要我多多采风细细写来,大家一起欣赏。我想了半天,只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几个字回复。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