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 悯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我们仿佛总是那么容易,也不断地在受伤。在生命的旅程中,无论有意无意,或大或小,总会有人伤害到我们。我们,也可能伤害到别人。
生命又是如此的不甘寂寞,我们总是不断地要爱与被爱,不愿意遗忘。从小到大,再到老,我们要接受多少爱,又要付出多少爱?可能正如佛语所说,恒河沙数。
在这样的过程中,常常最爱的人恰恰伤我们最深,我们也可能最深地伤害最爱的人。也许曾经、现在,也许在未来。也许是亲人、爱人,也许是其他人。
生命还是如此的短暂,如此不应该背负太多的重。由此,我想到了悲悯。悲悯自己、悲悯他人,悲悯这难得而易逝的生命,悲悯一份份真实而深刻的情感。这样的悲悯里,有包容、有谅解;有慈悲、有怜爱;有超越、有解脱;有不以事喜、不以己悲的大情感,有透事彻物、清澈明净的的真理性。
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当时是怨、气、恨为多。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是执着地抱持,还是选择遗忘?事实上,顽固的执着很多,真正的遗忘很少,几乎不可能。而执着的结果呢?不过是不断地、一次次往自己的伤口上撒盐,一次次伤害的正是自己。
对于曾经已经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我们可能一直悔、恨(己)、痛,很容易陷入某种困境而难以自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何真正的收益呢?不是错过更多,如一叶障目,就是沉重了自己的心和脚步,辜负了身外、心外广阔的世界和蔚蓝的天。
所以,在面对曾经的伤害与被伤害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从“执见”的困境里跳出来,从“沉沦”的迷宫里走出来。要有悲悯,悲悯自己,悲悯他人的情怀,有一种更清明、理性的姿态,过一种更平实、温厚的生活。
意犹未竟:
悲悯,其实是很深沉、很厚重,也很慈爱、温暖的一个词。甚至蕴有佛性的智慧与关爱。
我有些感觉,却并不一定就能“说”得很好。
对每个人心里都可能有的偏“沉”的一份心事,其实每个人也各有自己的处理。我最终选择了“悲悯”,所以自觉有“轻”与“空”,而多了“宽”与“厚”。
一己之感。
生命中,能够对别人宽容,谅解,也是对自己的宽容和谅解,生命也会呈现它不同的姿态.倘若不是刻意,而是随心,那就是生活态度中的大智慧了.
仿佛是“选择”,其实也是要经历千转百回,才可能“尘埃落定”。
说是已经“选择”,其实还需要很深的修养修为才能“加固”。
因为人的心,尤其我们凡夫俗女的心,是最容易浮浮沉沉的了。
——但有时“一念”,已能使人走出很远了。
悲悯也是一种爱,一种对己对人对世更高境界的爱。
悲为慈,悯多不忍。
依然悲而悯。
偶尔,悲从中来。
这悲,有一些悲伤,有一点悲痛。
更多的,依然是——
悲悯。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