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越发地冷起来。晚上因贪恋被窝里的温暖,总是早早地关机上床,即使不躺下,只是倚着养神,也觉得很是舒适。
曾在论坛看过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不能飞翔,不妨落下地来,做一株植物去等待朝阳。是的,我所要做的,就是记得寻觅生命中最温暖的阳光,不忘取悦自己。纵使是一朵自开自败的花,也要独自盛放至圆满。中年,是理性的冷峻,而不是浮泛的无聊。
留守到最后,看QQ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沉寂。波澜不惊。来便来,去便去吧,随意。寂寞的人注定是一边走一边失去的。知道自己也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女子,一直孤独、骄傲、坚韧、独活、凉薄且心存隐疾,从不负责讨好任何人。
转眼窗外,月色呛人;收回目光,一室寂静。唉。。。可惜红尘不宠,俗务扰人,好想回家。家,多么温馨的字眼。只是每次一想到它,便不免心生惶恐。到底哪里是我家?从一个没有家的家乡到一个有自己家的异乡,离别家乡恰恰是为了回家,我的人生旅途怎么会变得如此怪诞?
冷月垂怜,应知我心。。。罢。不想了。不想了。想得太多,无非赢得更深哭一场。月浅灯深,还是歇息吧。
就算什么也没有,那还有一颗宁静的心。
云水里有很多“少小离家”的人。我也算一个。
可能我是一个比较“实”的人,常常地不让自己去想许多的离情别绪。
也很少想“为什么”,而主要想“自己还能做什么”。
并且主要地喜欢以“做事”来充实或者“麻醉”自己。。。
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却往往难以很好地表达。
所以,觉得梅妹妹的表达很好,语言运用既简也美,文章很有意境。
加精华了。
谢谢小憩的鼓励:)
总有一种没有根的感觉。
日暮归巢的天性,又是如何忍得住,咽得下呢?
忽然想起了这一首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
人皆生而孤单,有时天地尚难以为家,我们的家又欲安何处?!
但人生来又并非那么孤独。古今中外,以及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相似相通的灵魂。。。
现实中,家,其实就是一个窝。
大些、小些,冷些、热些,均无妨。
关键我们自己“敝帚自珍”,喜欢它、建设它、享受它。
可心的物质,也是人的温暖。譬如,一个舒适的经常陪伴自己的靠垫。
恩,尽管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可我还是无法节制寸寸回归的心怀。
18岁,青涩的大男孩,梦想远方的我离开了繁华的都市,去了遥远的内蒙古,每当听到悠长的长调和火车汽鸣声在空旷的高原上渐离渐远的时候,就让会我情不自禁的想家,伴随着想家的泪,回忆家人一张一张可亲的脸和儿时的玩伴。。。
后来的后来,一次次坐着威武的军舰遨游在祖国各地,一次次和战友告别,一次次迎着胜利喜悦归航,汽笛声伴着我激昂的思绪,看海鸟低飞,看海豚跃起,看潮涨潮落,看夕阳西下,看朝日升起,,,,无尽的思绪伴着我对家的向往。
可如今,虽在家中,有了团聚,却多了回忆!依然回忆长调,汽笛,那个人,那桩事。。。。。
梅渡回廊同志,回忆没有温度却是温暖的,毛毛虫有温度,你喜欢吗???
回XZA同学:
起点割裂着你的不舍,终点牵挂着你的回忆。
结论是,你的生活不在起点,也不在终点,而在路上。
另外关于温暖的问题,毛毛虫有温度,我自是喜欢,但绝不爱。
虚些、豪放些:我们皆是宇宙间匆匆的过客,有家无家又何妨?!
实些、婉约些:既来此世间走一遭,身与心,总得有个落处、归处。。。
其实,任何人都一样,一边走一边失去,可是何尝不是一边得到呢。
得到与失去,本是人生常态。
我常常告诉自己要选择性遗忘,遗忘那些不快的、忧伤的。记住那些开心的,喜悦的。
就这样,傻傻的,满心欢喜。
喜欢回忆,不仅仅是怀念逝去的那段时光,我想更重要的是,自己在那段时光中,非常的年轻。回忆,无非是想象着年轻罢了。
他们说,爱怀旧,是老人的心态。我想说,爱怀旧,是爱上了年轻。
至于家,当然是身心休息的地方。外面风雨再大,回到家中,当是轻松自在的。只要家人和自己在的地方,便是家。不管这个家,在所谓的家乡或异乡。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