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每次请琴吃饭,鱼是必点的。成一直认为琴最爱吃鱼。但每次琴都很少动筷子,成想,可能是厨师做得不好。
那天,当鱼上桌的时候,成又给琴夹了一块,“这是你最喜欢吃得鱼。”其实,这句话也是成第一次对琴说。那天,他感到琴听到这句话后有一刻的停顿。琴是一个很含蓄的女子,每次出来吃饭,总是不动声色坐在一边,温婉地微微笑着,既不敬酒也不喝酒,但没有人认为她有什么失礼之处。琴每次都坐在成的左首,这是成特意给琴留的。琴不是不知道成的用心,她只是淡淡的笑着。那种笑感觉不到一点温度,每次,成看到琴这样的笑容,心里象是浇了冰水一样。
说起来,知道琴爱吃鱼也是成在琴的博客里看到的。琴的一篇文章里,“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怀念一盘鱼的味道”。成被这篇文章深深的感动了,虽然,他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盘鱼,但他希望能让这个女子尝到最鲜美的鱼的味道。
成隔三差五的约琴出来吃饭,琴总是电话里问,还有谁?因此,成从来不敢单独约琴吃饭。成并不介意这些,成每次都不断的更换各种鱼和各种不同的鱼的做法和口味,他只是想知道究竟是那一种鱼可以打动琴的心。
喜欢吃一种食物与习惯有很大关系。琴一直都不喜欢吃鱼,可能和小时候很少吃鱼有关。小时候,琴的父母都很忙,陪琴吃饭都是匆匆忙忙的,更不用说为琴挑去鱼刺这样浪费时间的事了。妈妈总是说,“对不起,琴,鱼的刺太多了,会卡喉咙的,不要吃。等妈妈有时间了,妈妈给你挑好了刺再吃”。就在这种等待中,琴慢慢地长大。琴对鱼根本没有兴趣,鱼能有怎样的鲜美?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直到有一天,琴爱上了一个人。这个人做得一手的好菜,尤其是烧鱼,堪称一绝。这是单位里的好吃鬼一致认为的,还有他可爱的儿子也经常说,“爸爸烧的鱼最最好吃了”!琴有时候会问,“听说你烧鱼技术一流”?那个人说,“别人说我烧鱼好吃,那是他们还想到我那里打牙祭,儿子说我烧鱼好吃,那是他别无选择”。琴笑笑,这个人就是这么实在的可爱。琴开始向往去吃一次此人烧的鱼了。
“为什么你不请我去你那里吃鱼?”
“为什么,我要请你?”
琴一时语结,是呀,人家为什么一定要请你呢?
“你请过很多人了,为什么不请我?”
“你和他们不一样。”
“为什么不一样?”
那个人被追问得急了,“小丫头,你怎么这么多为什么?要不要我买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琴越发郁闷了,究竟是怎样的一盘鱼呢,又能烧成什么样来呢?回家后,琴开始叫妈妈烧鱼给她吃。妈妈很吃惊琴怎么忽然对鱼这么有兴趣了。琴说,“鱼营养丰富!”这也是那个人说的。琴曾经问过那个人,“你一个带着孩子,很忙的,怎么还有空烧鱼给孩子吃?吃鱼是件很麻烦的事。”那个人的回答“鱼营养丰富!孩子需要。”
关于对鱼的向往穿过了秋季、冬季。春暖花开的时节,琴的爱情也慢慢的葱郁起来。今天,那个人要请琴吃饭,“你不是一直想吃我烧的鱼吗?今天,你去买鱼吧,不要太难料理的,就行。”琴有点小小的兴奋,“好嘞,我买条河豚来让你收拾收拾,如何?”琴俏皮地丢了一个眼神过去。“哈哈,那可能就是它收拾我了!”其实,那个人也不是铁石心肠的。
琴此时分明觉得她是最幸福的人了,挎着购物篮在绿的青菜,红的西红柿,紫的茄子还有活蹦乱跳的鱼虾中穿梭原来是这么美妙。琴想,如果此时用一座玫瑰园来换,她也不会换。此时,电话响了,“再带些姜回来吧。”“恩。”琴喜欢这种自自然然的幸福。幸福就是一块姜,一棵葱或是一条鱼。
一条凶猛的黑鱼被琴选中了,放到池子里时还在负隅顽抗。
“傻丫头,你还真买了条回来给我收拾呀,不是有帮杀好的吗?”
琴嘴硬,“烧鱼的全过程应该从收拾鱼开始吧,而且,吃一条鱼不仅是味蕾享受,也是视觉享受的过程,这样这条鱼的味道才全面。”
那个人翻翻镜片后面的眼睛,“丫头,你应该是那种很会折磨人的那种。”
琴小声回道,“不知道是谁折磨谁呢!”
“你说什么?”
“没什么?”琴吐了吐舌头。
琴很快就被赶出了厨房,笨丫头就会帮倒忙。
当鱼被端上桌的时候,琴仔细的观察了她向往了许久的那盘鱼,开始评论:“卖相一般,葱花不绿,汤汁不浓。”
琴的头顶已经吃了一个爆栗,“丫头,家里吃的要卖相干嘛,好吃就行。”
这是琴吃过的最美的一盘鱼了。
后来,琴和那个人还是分开了。其实,爱情终结的原因无非就是那几条,他们的理由也许是最牵强的。由于前妻的骚扰,那个人终于带着儿子调到别的城市工作了。而琴害怕这种含混不清状况,琴需要清晰的爱情和干净的生活。
但那盘鱼的味道一直盘亘在琴的心里。
当琴和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成流泪了。“我知道了,我来晚了!”成有点颓丧地扭头准备离开。琴忽然小声说,“我们不如做一盘更加鲜美的鱼~”
鱼有心意,味由心生。
琴已经把握,慢火炖出的鱼儿,更是鲜美
我吃鱼,要么就清淡的到家,要么就红烧的汁水淋漓,这样感觉才对头。
小时候吃鱼,都是老妈把鱼刺挑干净,以致离开家的那一年没有碰过鱼。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