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标题: [转帖]可怕!骗子盯上了农民! [打印本页]

作者: ldf770410    时间: 2008-11-26 20:41
标题: [转帖]可怕!骗子盯上了农民!
作者:皮开胃 可怕:骗子盯上农民!
  
   在看这段文字之前,先在网上搜一下“求购××(农产品名,如青椒、胡萝卜、马铃薯等)”,然后根据其留下的电话号码打过去,你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骗子!
   下面是我的验证——
   最近从家乡传来消息,说今年的马铃薯价格很低,而且没人要(收购)!这的确是一个让人着急的消息。若干年前,本人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葡萄烂成了堆,苹果5分钱一斤也没人要,蒜苗发霉得臭气熏天,白花花的牛奶往沟里倒的惨景……那是何等凄惨的场面!既然家乡的农产品再一次面临卖不出去的困境,我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但又能干些什么呢?我想到了网络。在这互联网通达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时代,如果主动在网上发布信息,说不上有商机会找上门。说干说干,既然是农产品,当然所有的农业相关网站上是少不了的。既然是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类的网站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两三天时间,发了不下二三十条信息,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但信息是发出去了,从来未接到一个咨询电话。难道今年的马铃薯真的没有要了?既然等待不到客户,只有主动去寻找了。在上述网站上搜了一下“马铃薯求购”,立即涌现了很多相关信息!看来有戏——说明是有人要的嘛!不过在顿生窃喜的同时,我也纳闷:既然在同一个页面上,而且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可谓摩肩接踵,为什么求方不主动联系我却擦肩而过?不过这也不奇怪——现在什么都是买方市场,打电话毕竟是要付电话费的。既然人家是老大,那咱就不能四平八稳地坐着等。于是只有谦卑地主动招呼,向所有求购马铃薯的客商致电联系,结果我发现很多共:
   ——外贸!
   ——需求量大!
   ——急!
   这不是正好嘛!你急我也急,坐在一起不就不急了吗?这个消息让人着实有些高兴!但是通过深入交流,而且咨询了不同的“求购”信息之后,慢慢地发现有些不对头,他们不约而同地“统一口径”:初次下单定1000或2000吨,价格2000元每吨,带着样品上门去谈,谈笼的话即付30%的预付款——天底下哪有所有的公司是同一个模式的?
   最主要的是,知道在网上发信息的人,绝不可能是自我封闭的,那明明供方标明的价格是3毛多一斤,求方却还主动开价1元一斤,哪有这般做生意的?答曰:我们是外贸,对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含“三聚氰胺”!嗯,有一点点道理。但仅仅带着几个样品“谈好”即付30%的预付款是不是太爽快了些?……随着交流的深入,我的结论是:绝对是骗子!
   但我又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个骗法,决定一探究竟。
   从咨询过的几十个电话中,我整理筛选了六七家离北京最近的保定的“外贸公司”告知我将上门洽谈,对方表示欢迎光临。
   保定离北京不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正好是周六,我决定利用一天时间去五、六家“公司”,彻底揭开他们的秘密面纱。其实也许根本用不着去那么多,真是骗子的话见面一聊便知分晓。
   我八点出发,九点半即到保定。致电一家公司,对方让我在马路处等候,她让文员来接我。下面是整个过程——
   十多分钟过去了,一个小姑娘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她左顾右盼,毫无疑问她就是来接我的人了。我正要上前打招呼,她的目光看样子也锁定了我。可就在她微笑着向我走来时好象电话响了。她接通电话之后立即远离了我,而且边通话边向我这边看。五六分钟之后,她电话接完了,我跟她一起去上她们公司。
   公司位于一个大院子里的老写字楼里,象原来国营工厂里的办公楼,虽然旧点,但也无可疑之处(此前我设想他们会把我带到一个进去后“出不来”的地方!)。在一间有很多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里,我填了一张包含很多信息的登记表。之后,接我的小姑娘便带我到走廊对面的“经理室”,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接待了我。
   我向他要名片,他说现在很多人都不用名片。
   寒暄了几句后,我们进入主题。他首先向我说明了他们公司的业务情况。他说他们公司原来是做服装贸易的,现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服装贸易很不好做。而由于世界粮食紧缺,所以改做农产品贸易了。看来这家伙的判断力还真不简单,蛮能跟上国际形势的。他接着说他们做的是通过香港到日本、韩国等地的转口贸易,对很多农产品的贸易量极大,初次我们订1000吨,如果合作愉快,以后长期合作。然后他又提出他对马铃薯的具体要求:120克以上的,无虫害、无机械伤、无绿皮、色泽光艳无芽眼……10公斤的纸箱包装,由他方提供统一图纸当地制作、装箱要规范干净、他方会跟单员驻地严把质量关但吃住由我方负责、签约后即付30%的预付款、发货按批次每次结算、大批量的报关检验及运输费用都由他方负责……不折不扣一板一眼!大凡是骗子,最核心的目的是让你掏钱,而到目前为止,这些都是未进入主题前的点缀,是过门——不是他要表达的重点。我静候其变,看他最终让我掏钱的理由是什么。果然,经过一番“友好协商”,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即初次订货1000吨,价格1.8元每公斤,付完30%的预付款后,由我方在100天之内分5次交完货,等等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谈到价格的时候我比较“诚实”,觉得在市场价格三四毛钱的情况下,一元钱一斤实在有些高得离谱。为探明他的真实目的,他让我报价时我没有满天要价,而是实话实话地告诉他现在的市场价是多少。但我同时告诉他我们那里“马铃薯之乡”产的马铃薯品质绝对是一流,所以价格要比别的地方的贵(这是事实),我的报价是5毛钱一斤,看看他的反应。孰知他马上满口答应,说既然我的马铃薯质量好,那这个价格绝对的不贵。而且他说一看我就是个“诚实”的人,没有问题。看他这么爽快,于是我开始“得寸进尺”。我告诉他这个价只是精挑细拣出来的最上等马铃薯的价格,不包括包装。自古以来我们农民出售马铃薯都是用大编织袋(这也是事实),现在让我装成10公斤纸箱,那得花很多人工费,这些钱得由他们出。他说没问题,要多少?我又一次保守了些,心想农民的劳力在别人看来永远是不值钱的,我要他每斤再加一毛钱。他说没问题。他马上又说纸箱钱按一个6元钱算,这些钱也包含进去,所以我们最后达成了每公斤1.8元的成交价!在看似一切“谈妥”之后,我知道好戏马上要上演了,于是我说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我们就签合同吧?他说好!一边张罗手下人打印合同,一边果然开始了他的真正的主题——他说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合作,如果他把30%的预付款打到我帐上我不干了怎么办?他们做外贸,除了给定货商交定金外,还要走很多海关程序,要交很多很多的钱,所以如果我们不干了,他们的损失就大了。所以……(一大堆以为别人不懂的外贸知识)我得给他交1%的保证金!
   ——狐狸里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但我装作我什么也不懂,只拼命地点头表示理解,告诉他向他交这些钱是应该的,绝对应该的。等他说完了,我告诉他:老板啊,俺是农民,一年从地里产出的庄稼还没有卖出去,哪有这么多钱啊?
   那怎么行——不交保证金,我们怎么合作?
   我开始以守为攻:可否少交些?
   最低2万!
   多了——俺没那么多钱!要不这样:你先把30%的预付款打到我帐上,我再拿这些钱交你保证金?
   那怎么行?交了你跑了我在哪里找你?
   那要是我把押金交给你跑了我怎么找你?
   怎么可能!我这是正儿八经的公司,怎么可能会找不到?他看着自己的办公室。
   那我也是正儿八经的农民合作社,还能往哪儿跑?
   ……

提交日期:2008-11-24 21:27:00

作者: ldf770410    时间: 2008-11-26 20:41
 要不这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可能觉得从我这个农民口袋里掏几万块钱的可能性不大了,于是改变态度:如果我们都这样坚持肯定谈不成合作,我们都做个让步?
   好,怎么让步?
   你先把样品寄过来我们检验是否合格,如果你的产品真的很好,我们可以不收你保证金。
   好啊,我做出柳暗花明的表情。看来骗子就是骗子,不把你的钱骗到手绝不罢手——多的不行,少的也行啊!总之不骗白不骗,不能把到口的肥肉给丢了,他还有下文!
   检验费得由你出。
   ——果然!
   多少?我问。
   几千元吧。
   我“想了想”表示没问题——大钱出不起,这点小钱还能出得起。我代表农民豪放了一把!同时也让我们彼此有了“光彩”的下台的机会。
   我们也不签正式合同,先签个意向书,等你的产品检验合格后我们再签正式合同。
   我表示认可。
   他拟了一份合同,并让我过目,然后交由文员打印出来我们双方签字。
   此时,我想起要看他们公司营业执照的事。环视他办公室的墙壁,空空如也。于是我提出,既然我们的意向书已经签了,我这么大老远跑来,到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公司的名字。而且我马上要汇款,总该给我一个帐号吧?可否看看他们公司的营业执照并在意向书上附上副本复印件?
   他表示他也不知道我们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并说到签定合同时自然会拿给我的。但在我的坚持下,他还是把营业执照副本,机构代码,以及税务登记证拿到我面前。
   惊讶:很陈旧得有些破损的封皮里面,营业执照的颁发日期居然是2008年10月初!
   我进一步要求看他们原来做过外贸成交过的报关单据。他说没有,因为原来是做服装的,农产品外贸刚刚开始。
   签完了字,我要他们的银行帐号,表示回去马上汇钱。
   他们给了我一个私人帐号。
   为什么不是公司帐号?我问。
   这些钱不是我们的交易,而是他替第三方收取的检验费!他说。
   但不管怎么说,看我准备要汇钱了,经理自然高兴。主动把刚才还只是盖章不签名的合同拿过去又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并告诉我汇了钱给他马上打电话,然后我们正式合作。
   “签约”之后时间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了,既然我不远万里跑来和他们谈生意,而且也签了意向书,按中国人做生意传统的习惯,我们应该举杯庆贺一下,而这顿饭,当然应该他们请客。
   ——那是不可能的!
   骗子的前提是把别人的钱骗到自己口袋里——从你口袋里没有掏出钱来,反过来让他先掏腰包,门儿也没有!
   骗子就是骟子——休想从他那里混饭吃!
   看来我最初的猜想没错,一切都已明了!
   顺便提一下,在我在该公司与那位经理谈话的时候,办公室里总时不时出出进进地恍悠着几个大男人!
  
   既来之,则然之,仅仅一个公司并不代表普遍性。大凡是成体系而且能够克隆的大规模的骗局,总有它内在的必然的发展“态势”。比如当你只有在大街上见多了一个妇女带一个小孩可怜巴巴地停在你面前向你问路,你就会知道她接下来会说如何如何所以小孩没饭吃了等等等等,然后你马上就判定她是河南人。如果你在马路边围成一圈的人堆里看见一个赤裸着上身卖狗皮膏药耍把戏的大男人,他肯定接下来会对一帮老头老太太说,你家里有门是朝南开的你的大便先是干的后是稀的诸如此类,末了用掌“啪”地一下拍碎一块砖头,表示他是武林世家!当年在深圳写字楼兴起的外贸骗局,也正是由于抓住了全国中小企业对贸易订单的向往和“需求”,所以其迅速泛滥在全国各大城市,而且是一骗一个准。就农产品外贸这个骗局,眼前这个公司虽然抓住了农民年底急于想把一年的劳动换成钱又不懂外贸又纯朴老实的心里,但具体的骗法还是拙劣了些,他们的作法充其量只能算骗子中的孙子辈。所以我要按图索骥找到他们的爷爷至少是大哥,看看他们还有什么没有显露的更高级别的骗术!
   中午草草地吃了午饭,立马联系上另外一个“外贸公司”。
   果然,和刚才的小弟弟相比,这个绝对是大哥级的。它位于保定市国贸大厦13楼,不仅办公场所不在一个重量级上,而且“员工”和“经理”的办公室也比它的弟弟豪华得多(据说那一层楼都是他们的)。这让我马上想到在深圳甲级写字楼里的“外贸订单”。
   照例,我填了一张“报名表”之后,接待我的员工把我带到在同一楼层但隔了好几个房间的另外一间“经理”办公室里。
   他同样没有名片(这难道也算骗子的另一个共性?第一次发现!)
   彼此介绍了各自的情况,我们进入了主题。与前者不同的是,该公司显得要“正规”得多。谈话刚一开始,他便打电话给“办公室”送来了两份“马铃薯协议附件”——繁体字的,上面有供货马铃薯的规格、包装等详细要求——比刚才小儿科的骗术更要若有其事!“经理”介绍说他们做的是香港转口贸易,不得有半点的马虎,所以毫无疑问要对成为他们的供货方提出了诸如此类的很多要求。他仍然象第一个公司一样提出什么装箱呀、跟单员呀、30%人预付款专款专用呀等不一而足条件。等他说完了,我底气十足地告诉他,作为中国的“马铃薯之乡”,我们合作社生产的马铃薯从地里一挖出来95%即符合他们提出的一切要求,而且合作社以非盈利为目的,关键的是看合作本身的条件了。
   因为对骗子的章法已经心里有数,所以这次我采取了与刚才完全不同的谈法。此前我扮演的是纯粹的对外贸一无所知的农民,一切听他高谈阔论。现在虽然我仍告诉他自己是个农民,但同时也透露出本人已驰骋商场多年,精着呢,所以你得拿出你所有的骗术甚至看家本领才有可能得呈。我不再采取退让和什么也装作不知道,而是完全站在一个商人的角度和他有利必争。比如在谈到价格方面,因为既然他们在电话中报出了2000元一吨的天价,我也就“随行就市”要了2000元一吨,看看对方如何反应。而且申明这还不包括他每10公斤装一箱的包成本和人工费。还有,我说150克的标准对我们的马铃薯来说是小kiss,每粒250克甚至350克都不成问题,但价格当然又得跟着往上加!
   他的回答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他同意!
   他让我做一个详细地核算。
   我嘴里念念有词装腔作势地“核算”了一会,每斤又加了2毛钱。
   他又一次没异意(骗子呀,你为什么不能装得更像一些呢?)!
   然后,我们又谈了更专业的增值税发票问题。
   随后,在我的“引导”下,他也终于谈到了真正的目的之一——即由我付担产品检验费问题。于是我抓住猛批,反驳他凭什么这些检验费由我来出?他说因为出口的产品就是我们的呀。我说我可以拿出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或农业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为什么还要交由你方来检验?他说不是他们自己检验,而是港方指定的检验机构,这些钱只是代收。我说不可能,我绝对不会出这份钱。我甚至点出要害,强调如果你们非要我交这些钱,我甚至怀疑你们所谓的外贸只是幌子,真正目的是冲着收取我这些钱而来的(当然我说这些话的口气不是“揭穿”,而是“谈判”)。
   他不和我谈了!他站起来要走,说我这人很“刁”!
   显然,我的表现明显出乎了他对一个农民的判断。
   我说那哪儿行啊——我大老远地跑来,当然是诚心合作的!既然是谈合作,肯定要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场上,凭什么非要以他提出的规则来交易?我提出继续谈,很多事可以好好“商量商量”,他坐下了。
   随后我问他要签合同还有没有别的条件。他说没了,一切按的法律程序走。我问他法律程序具体包括那些内容。他说这都是外贸专业的,说了我也不懂。有趣的是,虽然这位老兄知道我们已经谈到涉及他利益的关键时刻,但就是迟迟不肯说出口交“保证金”的事。
   他欲说还休!
   不过毕竟是背过台词受过专业训练的,所以尽管支支吾吾地,但仍然把第一个骗子笼统称之为的“海关的各种费用”拆分成可以说上名字的几大块,总算完成了要我交他们“保证金”的使命。
   也就是这些费用也得我出?我直接挑明主题发问。
   这就是法律程序,不是我们要你交的!他在辩解,但欲盖弥彰。
   于是我就这个问题又煞有介事地和他谈判了起来。经过一番唇枪舌战,这哥们好几次被我问得歇了菜。先是说所谓的“法律程序”是交给海关的,后来改口这些钱不是交给他们公司的,而是什么“备案费”——不仅我方要交,他方也要交,各交合同金额的1%。再后来又改口说是交给一个维权服务的第三方,防止双方违约。我问如果因为任何一方某种原因使合同不能履行,这些钱退不退?退给谁?他说不退,因为这些钱是第三方提供了“服务”的报酬,不退。我说那干脆这个第三方由我来指定如何?他说这个第三方也并不是他们指定的,而是河北省维权中心。我说没有听说这个机构。他说河北省“都是这么搞的”。在这个环节的谈判期间,他一会儿说这个第三方是中介担保机构,一会说是法律服务机构,一会儿又说是公证机构。总之越到后来这哥们越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也许他也感觉仅仅靠背台词不能自圆其说,最后干脆解释说是公司的规定。他在这个过程中多次微笑着说我肯定不是农民。我立马递上一张“农民”的名片(我曾经在多次场所发过,名字下头衔处印有若大的“农民”字样,同时还有博客、邮箱和手机号,没有单位名和地址。)我告诉他,虽然我是农民,但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头儿,见过一点点世面,所以看上去“不像农民”。
   谈到后来,我判断他已经是黔驴技穷了——也由此看来他们不再会有深不可测的花招!但为了不至于引起他更多地怀疑,我就合作问题做了两点说明。我告诉他我虽然不懂外贸(当然不能说我懂外贸,否则他拿什么行骗啊?),但农民理解问题没有非得那么复杂——其实很简单:我卖给你农产品你给我交钱!我们之间只是简单的供求交易,至于外贸的程序那是外贸公司自己的事,与农民无关!天底下哪有你买我东西我还要给你交钱的道理——岂不成咄咄怪事?所以我提出最后成交的两点建议:检验费按说不可能由我方出,但考虑到这单生意是一次长期合作的开端,我可以承担,但不是先把钱交给他或交给所谓的由他指定的第三方,而是由他方先垫付,然后从我方的货款中扣除。二是我也不可能直接向他交保证金,但如果把钱交给双方公认的具有此项职能的第三方机构,那没有一点问题。并问他如果可以的话,现在就可以签合同。
   他们当然不会干!——他说固定版本的合同完了,得根据双方交流的意向形成条款!
   哈哈,这就是骗子的全部行径!
   也就是说,他们无非是利用农民不懂外贸诈骗“检验费”和“报关费”这两笔费用。如果让我再假设的话,那就是等农民交了钱后他们可能会找借口说你的农产品检验不达标等原因往后拖延,直到他们认为诈骗到一定“度”后“人走楼空”,换一个地方换一名字以及换一种农产品继续行骗!像当年以外贸加工订单名义骗取中小企业“保证金”一样,就这点小伎俩,不会有什么太高明之处!

作者: ldf770410    时间: 2008-11-26 20:42
但是,我也纳闷的是,当我查看该公司挂在墙上的法人执照时发现,它的注册日期也是2008年10月份!为什么这两家公司都是10份注册的?是假执照?是从别的地方“人去楼空”之后新跑到这个地方来的?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我没有搞懂。
   原计划还要去几家“外贸公司”,但从这家公司出来的时候,已经快五点了,只好放弃。当然最主要的,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骗子的逻辑多大是如法炮制,在一个骗人的“商业模式”兴起之后,都会群起模仿,并无二法。
   坦率地说,调查出这个结果让我感觉很可怕:骗子已经把目光投向农民——一年下来就指望用这些农产品养家糊口的农民!
   事实上,调查期间,据该公司一名“员工”(刚走向社会,他并不知道这个公司是在诈骗)不经意间透露,他并未在公司见到过所谓的“跟单员”,该公司员工全是象她这样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有的负责在网上发信息,有的负责专门接电话,彼此之间分工明确,很少相互交流。他还说该公司有很多“经理”,和我谈的“经理”据说是“最差劲”的一个,因为他到目前一个合同也没有签着,而其余的“经理”已经签了好多份合同!他说他们公司除了在国贸大厦办公外,每个“经理”自己还在周围很多楼里租有办公室,而且都带有自己的“员工”。每签一个合同,他们就有500元的提成。这使我想起在“谈判”过程中,我曾问过“经理”一个问题:1000吨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量,如果达成合作的话,一个供货方就能全部满足,为什么会有全国各地的上门(这可是他说的)费口舌?我还问他现在有没有签约的?他说没有,他们的目的当然是多项选择货比三家,最终挑一个“物美价廉”的。事实正如他们所说的,在我和“经理”谈的期间就有一个农民进门要合同样本(看来已经谈过了)。至于电话,从头到尾更是响个不停!该员工“炫耀”说他们公司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前来洽谈的农民,就在我之前一天,也有两个从云南曲靖来的农民和他们公司签了合同。由于他们没有带钱,说回到云南后马上汇过来2%的保证金。而且除马铃薯外,他们公司还做辣椒等别的农产品的“出口”,如果算上这些,签的合同更多了!但该员工同时透露,虽然每天都有从全国各地前来公司洽谈合同的,但“经理”告诉他不接河北附近的单,只做外地的。
   该员工不经意间的信息无疑让骗子的行为昭然若揭!
   从保定返回到北京的途中,我“满载而归”的心里总是酸甜麻辣不断——可怜的那些交了“保证金”的农民啊!就在我琢磨着第二天通过什么途径让骗子的行为大白于天下的同时,突然我有一个大胆的更为“可怕”的推理:不光是马铃薯!因为记得我搜索“求购马铃薯”的信息时,也发现很多“求购××”的信息!既然“外贸公司”“大量求购马铃薯”是一个十足的骗局,那“求购”别的农产品为什么就不会是骗局呢?——真是太可怕了!
   一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上网查询!由于已是半夜,我没法打电话求证,但从各种帖子和信息的“长相”看,和“求购马铃薯”的一模一样!
   周日我打电话!
   周一我又打电话!
   结果不言而喻——虽不能说是全部,但也是八九不离十!
   这些该千刀万剐的骗子!
   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尤其在时下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到农村,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农村寻找商机的同时,骗子们却把黑手伸向农民的口袋!
   让我们全社会行动起来,对这些骗子鸣鼓而击之!
   (2008年11月24日晚)
 信息如下,大家自己鉴别!
    
    产品类别: 全部 农副产品 畜产品 瓜果 蔬菜 种苗 食品 饲料 肥料 农药 农机 水产 粮油 其它 农资  产品名称:  产品规格:   返回
    
    紧急求购大量鲜姜 保定市时代路56号 大量 面议 张经理 一个月 2008-11-25
    苹果 保定市时代路56号 大量 面议 张经理 一个月 2008-11-25
    土地 建设路旁 3.5亩 面议 土尔逊古力 一个月 2008-11-25
    求购哈密瓜 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 大量 面议 李经理 三个月 2008-11-25
    求购核桃 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 大量 面议 李经理 三个月 2008-11-25
    棉籽 库尔勒开发区 大量 面议 徐先生 一个月 2008-11-24
    土地 海力帕村 一亩 面议 吐尔逊古力 半年 2008-11-24
    紧急求购大量干辣椒 保定市时代路56号 大量 面议 张经理 一个月 2008-11-24
    收购瓜子 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头工乡 大量 面议 收瓜子 一个月 2008-11-21
    求购大量苹果 保定市时代路56号 大量 面议 张经理 三个月 2008-11-21
    辣椒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新华路康凌花园1-3-602 大量 面议 王金钢 一个月 2008-11-20
    姜 河北保定时代路56号 大量 面议 杨经理 二个月 2008-11-20
    甘蔗种苗 和硕县24团 大量 面议 李先生 半年 2008-11-19
    求购干辣椒 保定市时代路56号 大量 面议 王智慧 三个月 2008-11-18
    求购核桃 保定市时代路56号 大量 面议 王智慧 三个月 2008-11-18
    求购马铃薯 保定市时代路56号 大量 面议 王智慧 三个月 2008-11-18
    雪里蕻 和硕县 1吨 面议 李先生 一个月 2008-11-18
    红枣苗 新疆石河子农八师132团 大量 面议 邹女士 一个月 2008-11-17
    薄皮核桃树苗 轮台县轮台镇丘吾克村 16亩 面议 张文胜 三个月 2008-11-17
    姜、干辣椒 河北保定国贸大厦 大量 面议 张经理 二个月 2008-11-14
    >>分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4页 共665个条20个/页
与骗子签的“意向书”!

点击在新窗口中查看该图片


作者: 嘻嘻    时间: 2008-11-26 21:50

确实可怕。已不知还有没有未被骗子们盯着的领域。

最为可怕的是,全社会,包括我自己,恐怕都有了“怀疑综合症”,很不敢相信了许多东西!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