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论坛

标题: [原创]走过时间之河的爱情 [打印本页]

作者: 陌上飘雪    时间: 2007-8-24 19:47
标题: [原创]走过时间之河的爱情

走过时间之河的爱情

张爱玲的小说总是缺少一种光明的亮色,从而给人一种沉郁的感觉,但是在沉郁之中并不使人感到压抑,而是总能带给人很多思考。令人思考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存在着的不同的人和事,以及那些人和事互相交错而形成的复杂人生,然后让我们为之感叹。我们所感叹的其实是人性的复杂。

《半生缘》就是这样一部小说,本来我是想慢慢看完的,结果拿到手里就不忍再放下了,直到深夜看完也还是难以平息那些雀跃欲出的思绪,以至于久久不能入睡。

世钧与曼桢的相识、相爱、相知就如同其他恋爱的男女一样自然而又平常,但是在他们心里却是非同寻常的。他们觉得对于自己来说一次无比投入的恋爱以及心中那从懵懂而逐渐清晰的对对方的爱恋是唯一而且神圣无比的。在他们认识的最初,相爱有其必然性,因为生活的环境和景况都是差不多的,曼桢的穷苦出身使她柔情的外表下掩盖着无比坚毅的性格,她既有在艰难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坚强自立,也有她作为青春少女的单纯、天真与烂漫。世钧虽然是富家子弟,但是由于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与父亲决裂,失去了父亲的经济支

可是,世钧和曼桢的家庭毕竟都有其特殊性,在他们计划着要走向婚姻时,已经持,经济上面也经常处于窘迫的境况,因此他们的相爱是有其必然性的。隐隐感觉到来自于家庭的阻力,但是,使他们真正失之交臂的原因却不仅仅是来自于父母。事情的突变就发生在他们吵架的那一天,虽然他们吵架之后都很后悔,但是外界情况的变化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猝不及防。

当我看到曼桢的姐姐曼璐与丈夫鸿才合谋来欺骗并侮辱曼桢的时候,我既感到愤怒憎恶而又替曼桢悲哀。我也同时开始憎恨曼璐,她居然为了挽留住自己的丈夫而坑害自己的妹妹,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姐姐呢?

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其实也是有其必然性。曼璐这个角色其实也有让人可怜与同情的一面,我们不可能要求她完美。她为了负担起全家的生活重担,为了能让弟弟和妹妹多受教育,她去当舞女,而又与自己爱恋的未婚夫毁弃婚约,后面又沦落为妓女而不得不委屈嫁人。我觉得这个女人是伟大的,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孩子想要背负起那么重的负担,除了出卖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她在最大程度的牺牲自己,已换取全家人维持生活。后面丈夫的花心和对她的厌弃让她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感到非常担心,她希望凭借丈夫对自己妹妹的喜爱而把丈夫留在身边,这是她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明明知道曼桢那样的性格是不可能同意这样的事情的,却还是那样做了。

曼桢在姐姐的庇护下受了多年的教育,所以她对姐姐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她自己洁身自爱却也从来没有瞧不起自己的姐姐,她理解姐姐为大家作出的牺牲而总感到不忍心。同时在她的思想里面有很多自我的方面,她通过自己的劳动去代替姐姐负担起家庭的重担,并因此而感到快乐,这是一个坚贞不屈、又有主见、自爱、自强的穷苦人家的女儿形象。她的幸福观和她姐姐是不同的,她在婚姻问题向往的是自由恋爱然后结婚过上幸福的生活,她重视的是灵魂的高度契合,是一种纯粹的爱情,尤其是她遇见了世钧。在她姐姐看来过上有钱人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曼璐认为妹妹开始可能不愿意,但是后来在富有的物质生活面前,最终也会接受并且认可这样的生活。对于她来说,这确实是个对大家都有利的计划。

在这本书里,姐妹两个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但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这其实就是在旧社会穷苦人家经常会出现的两种性格的人物,性格决定了命运,穷苦本身也决定了她们的命运。

曼璐并不明白曼桢是为了自己的心活着的人,她的意志和尊严是不能容许践踏和侮辱的,这样的安排对于曼桢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我常常以为在那样的打击面前曼桢也许会去死。可是她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坚强,我想更多的是世钧给她的力量,在她想要再见到世钧的强烈信念的鼓舞下,她在被囚禁一年后还坚决想办法逃出来,历尽千辛万苦地去和世钧联系。可是,由于世钧母亲和嫂子的阻力,她没有联系到世钧。她从叔惠那里听说世钧结婚的消息,万念俱灰。

世钧多次找曼桢可是却找不到,他辗转听说曼桢已经结婚的消息。后来,他和翠芝结婚了,这个本来是绝无可能的。他过上了他的父母所期望的那种生活,继承父业,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而对于现在的他来说,生活就是生活,无论如何还是要继续下去,无论是否还有希望与激情,命运有时候也是需要一点点妥协的,看来富有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

他们就这样被阴差阳错地隔开了,从此山高路远,咫尺天涯。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一切都不是自己所能够想象的那样可以控制在自己手里,尽管悲哀但是却无能为力。只有曾经的回忆在记忆的长河中漂流,越飘越远,仿佛不再存在,但是在某个时候,又会突然从某个角落跳出来,在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中拉扯着他们的神经,从而锥心地痛。那时候,真的会感觉人是那么渺小,生活在人群之中却依然感到孤独。

曼桢在姐姐死后,看到自己生下的孩子,尽管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孩子。但是母性使然,她不想让他受委屈,也不想让他稀里糊涂地死掉,所以她嫁给了她的姐夫——鸿才,如果说那一次的侮辱让她充满了对姐夫的怨恨憎恶,那么和这样的一个人生活在一起又是何等痛苦,简直生不如死。其实,她早死了,心如死灰。对她而言嫁给谁都是一样的,除了世钧。

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屈辱,甚至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唯一的目的,就是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受委屈。在这里,她表现了伟大的母性,她为孩子作出了牺牲。后来,她发现这个人的恶习并没有改变,她决定离婚,离开了她不爱的人,但是却赢得了孩子的监护权。这对于她来说纵然辛苦,却也是值得的。一个错误,她用自己的力量去弥补修正错误,这个才是真正的曼桢,如果曼桢也变了,变得如她姐姐或者如她母亲,那才真是一件令人灰心的事情。

十几年后,世钧与曼桢再次相遇,各自心中百感交集,千言万语竟然无从说起,只听曼桢缓缓地说了一句“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他们在各自的时间旷野上经历了那么多的悲欢聚散,思绪又回到相识的最初。想起那些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想起曾经拥有多少幸福的期待和美好的向往,想起曾经有多少次为了所思不知何方而终日惶惑……,所有的一切在重逢的这一刻,只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写尽了千般惆怅与万般无奈。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曾经发生的事情如同一个个不解的迷,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该来的会来,不该来的也会来,这就是复杂的命运和人生,在我们无法掌控的时候,就只能相信那是命运的安排,那是缘。

缘之一字,谁人能解?我常常希望曼桢和世钧后来可以生活在一起,但是又似乎阻力重重,因为世钧是个有家的人了。但是,又好象不是决无可能,因为世钧的太太其实一直是在内心深处爱着叔惠的,叔惠从美国回来也是离了婚的,他们的相遇也是充满了苦涩与不甘。

我想自己是不是太俗了,相爱的人就一定想要他们能够在一起,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其实相爱何尝不是一种过程,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却不一定要什么结果。即使他们真的生活在一起,就不会有很多矛盾吗?那最初相爱的美好感觉就不会在生活中被磨得千疮百孔吗?所有这些只有让我们自己去猜想,没有人可以给我们答案。

痛的尽管痛着,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痛苦的历程,尽管痛苦却又必须面对。


作者: 森森    时间: 2007-8-24 20:05

  有时间的话就兼个版主好了  :)
作者: 陌上飘雪    时间: 2007-8-24 20:40
我其实比较懒惰,如果你不嫌我性子慢,不负责任就好了。:)
作者: 森森    时间: 2007-8-24 21:23


  淡墨版?还是其它版?

  先淡墨版吧,如果就喜欢别的就再调整


作者: 人淡如菊    时间: 2007-8-25 10:19

“曼桢在片子的结尾才肯说,“对于中年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情,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就是一生一世。”十八年后,她在街头碰到深爱过的世钧,阴差阳错地最终离散,各自牵着自己的孩子,“再也回不去了”。

这样的故事世上是多了去了,但只有张爱玲才写得这么凄美和让人回味,轻易牵出人的感叹和泪水。那些未能续写的爱情故事,因了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在不想结束的时候戛然而止,无奈、心痛、黯然神伤。即便在情感更迭快速、改变容易的现在,夜深人静的夜里,谁没有一两段在心里叹息的故事,一两个追忆成沉默与感伤的人呢?那些值得缅怀的似水年华里,留下了我们把三五年当成一生一世的半生缘。
有网友说,世上每个人都是一段弧,而能凑成一个圆的就是一对。缘在,惜缘;缘去,随缘。那些曾经美满过的缘分,凑成过圆,但终于因为现实的离心力,不能走在一起。张爱玲曾在小说里描写曼桢和世钧,“他们在一起,有一种特殊的空气”。可他们终究有了各自不情愿的夫和妻,带孩子,找工作,换房子,过着世俗的日子,与另外的人,续写另外的半生缘。
当年黎明和吴倩莲演过的电影《半生缘》里许鞍华导演给曼桢安排了一段对白说——如果我跟世钧结了婚,生几个孩子,那这就不是故事了。
所以,如果有已经过着的日子,有已经回不去的情缘,就宁愿如同曼桢和世钧一样了——牵着各自的孩子在街头擦肩而过。在不能释怀的夜里,重新翻阅那段值得书写的故事,成就了在枕边不可分享的情感回忆。”


作者: 人淡如菊    时间: 2007-8-25 10:22

“所有的一切在重逢的这一刻,只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写尽了千般惆怅与万般无奈。”

献给楼主


作者: 月影抚琴    时间: 2007-9-20 14:48

随着你们的叙述再回味一遍,

唉,还是同样的愁肠百结~


作者: 小憩    时间: 2007-10-13 16:55

关于爱,关于情,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当人置身心于爱与情之外,也许反能看清楚一些,但又很不想说了。


作者: 嘻嘻    时间: 2007-10-14 20:38

         一直以为,真正值得人等待、修为、追求的爱与情应是温远多于冷、润远多于锐、静远多于痛的-----

    喜欢平常的温暖。也总期望与祝福世之一切真正的爱与情有好的也许平常的结局-----

    尚“陷”其中,当局者迷,不说也罢。


作者: 人淡如菊    时间: 2009-11-6 15:52


作者: 一壶漂泊    时间: 2009-11-7 09:36

人生充满着太多的不如意,无奈或悲伤。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可人的不甘,往往是来自来句:为什么偏偏是我。是啊,为什么偏偏是我呢?

 

年轻时的选择,是轻率的。而中年时的后悔,是在经历了很多事以后,认为如果当年是那样的选择,就会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结果。只是,我们都回不去了。是啊,都回不去了,回不到那年,青春,健美,风华俊秀的时候了。世事只有后悔,没有前悔,大抵如此。

 

由此想到婚姻,想到身边的人。想到那些疲倦的中年人,想到厌倦婚姻的人,想到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冲破围城,回复自由身的人,心里就真的轻松了?毕竟时间不可倒流。你和她,最好的年华在一起,那时你年轻,你健壮,她青春,她美丽。你的经历中每一件事都有她的影子。就算离了,就算再找一个合意的,又能怎么样?你不年轻了,你的肌肉松驰了,你的脸上,不自觉地有了些皱纹和沧桑,你最好的时候,已跟那个离开的人走了。想到这里,于是,悲哀。

 

世钧,我们都回不去。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一篇这样的文章,说是有个当年随国军撤退到台湾的人,因为一直爱着邻家的小妹,所以在台湾就没有成家。几十年,很多人做介绍,不为心动,他的心中,记得的是最后离开时,邻家小妹倚门含泪望着他离开时的情景。后来,凤凰台知道了这件事,就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让他到现场看了他几十年朝思暮想地情人现在的模样。他看到的,是白发苍苍,青春容颜不再的女人,弯着腰,在厨房里切菜的情景。那一瞬间,他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我不知道。反正在节目结束后不久,他就成亲了。

 

都回不去了,即使再见,又能如何?

也只能是礼貌地问声好,聊些东南西北的话。然后,转身离去。一个人会望着另一个人的背影,感慨万千。而转身的那个人,一直忍着没有回头。或许有泪在眼眶里,却肯定不会,流下来。

 

 


作者: 锦瑟无端    时间: 2009-11-8 10:24
再也回不去,回不去~~~~~~~~
作者: 小憩    时间: 2009-11-9 19:17

 

回不去,那就不回去了。

年轻过,还没年老过,为什么一定要回去呢?

年轻就一定好,年老就一定不好吗?

我们要克服的,恐怕是心中的恐惧。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