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之中在文摘上看得到一个故事,就用手机拍了下来:
柏拉图年轻时就非常有成就,有一次,朋友送了他一把精致的椅子作为礼物,以表示对他的肯定。几天以后,一群人到柏拉图的家里作客,看到了那把漂亮的椅子并问明来处之后,其中一个人突然跳上了那把椅子,疯狂地乱踩乱跳。并一边嚷着:“这把椅子代表着柏拉图心中的骄傲与虚荣,我要把他的虚荣给踩烂!”
众人,包括柏拉图在内都吓了一跳。只见柏拉图不疾不徐地回房里拿出了块抹布,温和地把被踩得脏兮兮的椅子擦拭干净,并请那位激动踩椅的朋友坐下,诙谐但具深意地说:“谢谢您帮我踩掉心中的虚荣,现在我也帮您擦去心中的嫉妒,您现在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和大家喝茶、聊天了吗?”
虚荣心每个人都有,但是没有自傲自大的适度虚荣是一种自我前进的动力
嫉妒心每个人都有,但是没有伤人毁人的适度嫉妒是一种自我清醒地促进
柏拉图是家中的幼子.他有两个哥哥阿得曼图,格劳孔和一个妹妹坡托妮.
柏拉图的双亲都是雅典的贵族世家,他的家族一直到伯里克利时代都支持民主政党.
柏拉图青年时,期待在成年之后能够参加政治活动.恰好在这个时候民主政体被推翻."三十僭主"执政.
他原以为三十僭主会公正的治理国家,但他们甚至陷害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所以他愤怒地拒绝了参加执政的邀请.
不久,三十僭主垮台.民主派重新掌权.他本愿参加民主派的政治活动.但他们荒唐地处死了苏格拉底.这使柏拉图对现实中的任何政体彻底失去了信心.
他开始思考:什么是理想的政体.
于是,在公元前399年,柏拉图离开了雅典,首先去了离雅典不远的科林斯海峡的麦加拉城.在此遇见了苏格拉底的学生,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得.他又去了埃及游历,亲眼目睹了埃及文化.深感希腊人的思想远不如埃及人那样深邃.
柏拉图出尼罗河入海口,向西沿着海岸航行到昔勒尼游历.昔勒尼是哲学和数学活动的中心之一.在此,柏拉图结识了著名的数学家忒俄多儒.提高了自己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学识.
接着柏拉图向西航行到南意大利漫游,认识了当地民主派领袖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代表阿启泰,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经过艰苦的考察,柏拉图意识到,要改革雅典政体,必须要培养一批政治精英.公元前387年,在朋友们的资助下,柏拉图创建了自己的学园:赫卡各穆学园.
柏拉图以后的四十年中,除了两次西西里之行外,一直在学园从事著述和教授工作.
公元前348年,柏拉图平安地死在一次婚礼的宴席上,享年81岁.
以上文字录自:从古希腊到经院哲学.
我当复习.
柏拉图的巨匠创造世界,理念是本体.是模型,还有有名的洞喻.中心思想和佛道的有些观点非常类似.如本元.如影相.他还提出了辩证法是认识理念的唯一方法.并且和孔子一般的认为哲学家应该成为国家元首.我们家的孔大人说的是圣人当成为君主.两个人都是到处游历后,开始授徒.如有幸一见,当是知己.
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理想国.但里面有些观点,在今天看来是反人类的.比如,优秀的男女相配,生的子女越多越好,劣种的男女相配,子女必须抛弃.这是纳粹种族主义的前身.
还有父母,夫妇,子女都是公有的.男女间不存在婚姻关系,爱情关系,他们之间的性关系按国家的规定定期进行.
老柏如果不是个疯子,就一定是个天才.按现在的社会发展,婚姻关系完全可能废止.因为转基因和克隆技术的发展,生育不再是问题.可以猜测,千年以后的地球人,完全有可能不要结婚.
呵呵,到时,可能比现在更好玩些吧.
哲学家不会执政,因为需要随缘,随社会的缘。
社会必将比哲学家落后一步,而落后一步的群众必然会相对的勾心斗角,相对的勾心斗角让哲学家必定会无所适从,所以,哲人,无法做很大的官。
不存现实存在着的在理想政体,只存在相对合理的政体。
民主的好处就是可以摧毁一些必须要推翻的事物,弊处就是容易狂热,狂热的结果就是不理智,每个国家都是这样,处死苏格拉底也不意外。
这不是民主的错,是人性的悲哀。
人 过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是动物。
民主不是万能的灵药.
民主也不可能解决一切的问题.
民主要的也是那个为民做主的主.
民主最终还是集中.
这个世界本来是散漫无序的.后来人类的理念把世界变成有序的世界.
民主最终是有序的民主.
这里又谈到个制度的问题.记得从读者上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七个人一起分粥.刚开始呢,是各吃各打,可由于粥少人多,然后就出现争吵,打架,甚至将粥盆子都打翻.后来,大家讨论.推举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出来分粥.刚开始吧,那长者还公正.分得均均的,可后来呢,慢慢地就有了变化,和长者亲近者,多点,和长者有仇者,少点,到最后又不行了.于是,想出第三个办法.就是一个人分一天.这下好了,七个人,轮到自己那天呢,分的粥多得吃不完,余下六天饿得要命.这显然不行.
第四个办法,他们成立了一个分粥委员会.讨论怎么样分粥.可是在分粥的时候,一帮人争来吵去,等到商量好了,粥早凉了.
最后,有一个智者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无论是哪个分粥,都必须是最后一个端碗.于是,分粥的人特别仔细地分好每碗粥,因为自己最后一个端碗,所以,分得越匀当然对自己越有利.
这就是制度的威力.
民主制度的建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每个人都会有欲望.
生存,就是一种欲望.
欲望并不是个很坏的事情.就好象勇敢,正义与非正义,看是用在什么人身上.坏人越勇敢,破坏越大.士兵在作战时欺骗敌人,那么说谎行行骗就不一定是非正义的.人人都有欲望.但如何正确的运用好欲望,才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虚荣心每个人都有,但是没有自傲自大的适度虚荣是一种自我前进的动力
嫉妒心每个人都有,但是没有伤人毁人的适度嫉妒是一种自我清醒地促进
其实更应该学习的是这个故事反映的一种生活态度
那就是在遇到别人讽刺挖苦的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是反唇相讥呢,还是用智慧化解一些仇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缺陷,我们在这社会上需要适应很多,有时候不需要过激就可以从容的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针砭且不伤人。
我觉得,柏拉图人怎么样那都是次要的,这个故事折射出的涵养和容人之短是主要的。
还有就是一种,很真实把对方的缺陷一阵献血的表达了出来,但是却并没有讽刺之心,只有劝诫之意,朴素,而简洁。
一种智者的从容和优雅,还有一份温暖得宽容涵盖在里面。
值得学习。
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如一泓碧蓝、深邃、清澈的湖水。
一块尖锐的石头投进去,有涟漪,但最终仍是深深的宁静。
这份碧蓝、深邃、清澈、宁静,终让投石子的人心里受到震撼和感染。。。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