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影片《绿荫下》里出现了麦收场面:灿烂的阳光下,金色的麦田,高高的麦垛,挥舞的镰刀,扬起的叉把,淳朴的笑脸......一种近乎疯狂的感觉掌控了我,血液沸腾着,喧闹着,激荡着同一个声音:“麦田,麦田,家.......” 那是我的地方,那是我的庄园。
岁月的沙漏淀去了记忆的痛,唯剩缕缕甜美。收获时村子里弥漫的麦香,麦车上悠然的颠簸,麦场上的欢声笑语,蓝天白云下的无际麦田,沉甸甸黄灿灿的麦粒,难以忘怀。那累就累得彻底,笑也笑的痛快,梦也梦的简单的日子,幸福而单纯,难以割舍.
我无法停止回忆,假如回忆是苍老的开始,我愿意,在甜蜜的回忆里慢慢老去......
有一天,我终究会魂归那里------我的庄园,我的家。
丰收的季节,希望的歌~
当麦田绿油油时,喜欢;
当麦田金灿灿时,仍喜欢。
我的家乡在城市.从小没有种过田,也没有机会接受农民伯伯的教育.
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工人.可只要祖上数三辈,就都是农民.
后来读书,再后来离家参加工作,再后来也有机会接触到农村.
喜欢农村的清新自然,却不满意中国农村的卫生现状.
知道农民的辛苦,看过双抢的场面.却老是问自己,如果真的自己是中间的一员,会不会还有被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感动的心情?
我怕已累得不能说话.
所以不羡慕那些隐者,不论是大隐于市还是小隐于野.
生活的苦难如果是不幸的遇上,当然只能接受.
但如果苦难能少一点,还是少一点.
特别要说的,就是没有苦难时,千万,千万别自己制造苦难.
不然,就象甲方乙方里那大款,硬要葛优把自己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几个月后,村里的鸡都遭了殃.看到肉,眼珠子都放绿光.
所以,丰收的场面,只能是体会快乐,但也只是体会.
仅此而已.
是啊,生活的第一要务是实,先实实在在地活着,很多时候就是活在劳动中。
小时在农村呆过一段,高中以前的假期经常回农村。
至今看到土地、乡村、农田什么的,仍觉亲切而踏实,心里会有许多的宁静。
从土地与当时还算真正的农民身上,感到最大的收获就是:目标永远不是太高,要求永远不是太虚,追求永远不是太远,有真正简单、质朴而纯粹的快乐和幸福。因为同时,他们的忧与愁也很实在、也很具体。忧与喜,几乎都主要连着生与命。
庄稼长得好开心,牲畜卖个高价直乐,反之则可能忧。结婚大喜,添丁大福,如无则愁。增家产添新衣是快乐,有客来唠唠家常话话里短也欢喜......
农民们也是审美和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实实在在干和做出来的:一畦畦农田,一排排庄稼,还有民间流传的许多木的、竹的、布的甚至泥的工艺。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