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对焦虑(anxiety)的定义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威胁,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和抑郁一样,焦虑是人类自身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一种个体普遍存在的情绪感受,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生活情境下体验到焦虑。但如果焦虑干扰到人们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或者使人们失去了享受生活的乐趣,那就成为了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焦虑症属于心理障碍的类型之一,当一个人在至少6个月以上的日子里感到焦虑,但却不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危险所威胁,临床心理学就将其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焦虑症在心理上常常表现为: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怒、过分依赖等。在生理上常常表现为:容易疲倦、入睡困难、肌肉紧张、头疼乏力、尿频多汗等。广泛性焦虑症看似并不可怕,但若长期不有效应对,40-50%的病人有可能会演变成抑郁症,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
焦虑常常和压力联系在一起。焦虑一方面来自于对职责的不胜任、对能力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来源于激烈的竞争和超负荷工作。认知心理学派强调焦虑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可能高估了现实的危险,或者低估了自己有效应对威胁的能力。因此认知——行为疗法主张找到焦虑背后的真正内容和来源,利用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等改变人们对引发焦虑的事物所产生的反应,对抗和阻止焦虑进一步扩散。
虽然焦虑被认为是破坏心理健康的消极情绪之一,但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却表明,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消极的。在一定的任务难度条件下,焦虑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也就是说,适度焦虑(中等焦虑水平)有利于工作绩效的发挥,毫无焦虑或过度焦虑都不利于工作绩效的发挥。因此,我们其实也需要适度的压力和焦虑。焦虑会使我们的身心处于一种准备和兴奋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即将出现的问题,并促使我们做出主观努力去解决问题。而在一次次战胜焦虑的过程中,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正是因为有所压力和焦虑,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工作和更快乐地生活。
人都有阶段性负面情绪特别集中的时候,这种时候确需要主动运用一些对自己有效的方法强力调节。
动力是:还要好好地活着,只有勇敢地面对一切。智慧就正是从无数的艰难中修来。
欣赏此贴.
适当的焦虑会提升人的整体能力.战胜焦虑,又可以让自己更快乐.因为问题解决了.
圣人会不会焦虑?
夫子至七十岁,是从心所欲.他懂得了天命和顺命,知道了道德以上的价值,所做的符合于规范,那么他的行为就不再需要有意识的去引导,而是顺乎自然.
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