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前被认为属于“精神层面”的人类互动模式——普通的日常对话,可能对人类的心脏造成重大的影响。在这种技术开发出来之前,医生一向使用听诊器和水银柱血压计观测心跳。由于医生必须用听诊器倾听胸腔血管里心跳的搏动,因此在观测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不能讲话,沉默是必然的。
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医生一面量血压一面与病人交谈就容易起来。血压测量方式的简化,为我开启了全新景象,完全改变了我对人类对话及其与孤单、与心脏疾病的了解。我和同事把所有人类对话称做“血管的舒缩”和“血管的节奏”,开始进行观察。正如所料,每当人开始讲话,血压就升高;一旦人们静下来听人讲话或留意外界环境的变化,血压也相应下降。从此,我们对人类对话和孤单、生病以及过早死亡之间的关系,就有了崭新的认识。
我首次认识到,人的各种生活经验,包括求学过程的失败而让彼此之间的交谈变得困难或不可能时,对于健康会有多么不良的影响。在这些情况里头,血管舒缩的正常节奏会遭到破坏。一旦血管急速舒缩,血压指数陡升,显示出隐藏在羞惭、焦虑、愤怒和恐惧之中的“血管的哭喊”,这是我们闻所未闻而且从未触及的“哭喊”。
利用新式技术也很容易观测到,在与成年人对话之时,他们所用的语言不是在表达、理解和沟通,而是在伤害、操纵、控制和欺凌,以及这种状况给健康造成的影响。这些人际交往问题,及其随之而生的血管哭喊,人们往往无法察觉。病人表面看上去冷静自持,身体却备受煎熬。
这种人际沟通的困难,通常可以追溯到更早时候的磨难,及其幼年时父母言语造成的创伤经验。父母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常常将这种胡乱骂人的字眼灌注在孩子心中,孩子带着这种记忆长大,又以同样的方式施加到无知的下一代身上。
由于反复遭受伤害、操纵和无情的言语摧残,造成童年自尊的严重创伤,如果再加上学校生活失败之类的创伤经验,后果更为致命。然而,如果忽视创伤的发生原因,后果也同样严重——受害者人际沟通不断产生困难的同时,肉体也不断受苦。内心创伤累积得越深,受害者每次尝试沟通时身体受苦越重。这种“含毒话语”让受害者感到绝望,它将导致受害者早夭。
最后,我终于了解到,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体状态,一种强化健康,另一种则相反,它早早就让人生病和死亡。我把前者命名为“包容性生理”,后者叫做“排他性生理”。在本质上,异常的人际对话、逃避人际对话,或是在人际沟通中将他人视为一种威胁的对话类型,都会一再造成科学家所熟知的战/逃反应。这种拼命排斥他人的姿态,根源于早先遭受含毒话语或言语伤害的经验。
新的血压测量技术让我们首次观察到,在日常的人际对话之中,战/逃反应活动的频率高得令人惊讶。之所以令人惊讶,部分是因为言语和对话是人类日常生活里的东西,如此普通、日常的谈话,应该不至于对现代人构成这样严重的威胁吧。我清楚地了解,孤单对于健康是一大威胁,因此我一开始便很单纯地假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多和他人交谈显然是重要的一环。
然而,原因在新技术帮助下揭晓了,长期对于他人的排斥——总是把他人当成威胁,特别是在日常的人际对话中——会在既用不着战也用不着逃的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地引发战/逃反应。这些反应通常来自幼年时代遭受有毒话语的凌虐,它让人生理上心力交瘁,产生一种逃避与人对话以求自保的生物需要。而这种人际交往的排他反应又会无情地造成孤独寂寞和社会疏离感渐增,最后导致疾病和英年早逝。
相对的,把他人容纳在内的对话——不再把他人或外在世界视为潜在威胁——将使包容性生理得以活化。这种生理状态与前者正好相反,它带来健康长寿,帮助人们从自我的困境中走出,通过对话与他人更加亲近,而不是排斥别人,封锁自己。这种新技术终于给了我们一个方法,可以帮助大人小孩对这种未曾探测且通常感觉不到的生理反应更加警觉。
这个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教育大人小孩认识两种相反的生理反应,引导他们从人际沟通时排他又受困的生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转为对他人的接纳包容。这种改变可以帮助人们在对话时拥抱他人、接触他人,最后带来希望,结束人际交往的孤立、放逐和寂寞状态。
对一般读者而言,比起与身边人谈话,对生命灵药和不老仙丹的需求似乎更为可能是由一瓶基因药物和自我形体的复制来满足。在这些医学进步声中大谈什么“无实质意义的对话”、“沟通型疾病”和“心灵的孤单”之类话题,似乎有些古怪、不太恰当——时代早过去了,这种浪漫的信念已经不合时宜。不幸的是,对那些受害最深、受到极大威胁的人而言,这却是个残酷的现实。
转自<我的哭声无人听见>
事物要一分为二的看.寂寞在某种情况下,并没有此贴说的可怕.
寂寞是精神上的孤独,现代社会的浮燥,还有功利主义,生存的压力,竟争的激烈,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此时,偶尔的寂寞,无疑可以起到舒展心灵,减缓压力的作用
从更高意义上来讲,人的思想,就是寂寞,是一种精神的苦旅.在思想的道路上,唯有寂寞,可以让你超越现有的道德价值理论,从而迈向更高,更广阔的天空.
人是需要寂寞的,很多人,在某些时候,特别希望独处,不需要倾诉,也不需要理解.
寂寞不是封闭.
寂寞是创造的源泉,灵感的故乡,而决非庸人自扰的无聊和自我折磨.在寂寞中,人的思想会更开阔,而达到一种境界,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寂寞不是排他,而只是需要.
寂寞其实也是一种思想和心灵上最纯粹的本质.在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过程中,你觉到了寂寞,于是,你已不需要语言和文字.
太累的时候,寂寞一下.
欢迎光临 云水论坛 (http://www.yunshu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